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55章 厦门之战二

    万正色派出去的塘马不久就回报说,援兵无法前来!厦门到海门和灌口的水道已全被明军的小型战船封锁,正侵入内河激战。万正色脸色煞白,他对明朝水师已经产生了一种本能的畏惧,根本不相信本朝水师能战胜明军。

    这意味着,他连撤退都没有机会。

    田川孙左卫门站在艏甲板亲自指挥战斗,按照战功,他只能升为千总,提督这位置对他来说太显赫,说服不了众人,他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靠着闽王叔叔这层关系迅速爬上去的外戚,所以他得证明自己的实力。朱克臧将他提拔为第六镇水师提督,自然是因为他对日本的熟悉程度无人能及,毕竟水师第六镇以后是要用来控制日本朝鲜的。

    也是出于这层考虑,收复思明州只派出第六镇,就是要将战绩全部留给田川孙左卫门,替他涨军功。

    舰炮在发射后猛烈后坐,炮身的后退距离长达数米,然后才在缆绳,链条和沙袋的阻拦下停住。未等炮口的硝烟散尽,训练有素的水兵们就一拥而上,清理内膛、重新装填火药和弹丸,然后几个人齐心协力,将沉重的火炮重新推回原位,瞄准击发。

    此时西方战舰内部也经常出现炸膛事件,长时间海战中则更为频繁,为了追求速度,炮兵无法等待火炮完全冷却即重新发射,如此一来,损害火炮寿命事小,炸膛就比较高发了。但海外明人数量少,都是宝贝疙瘩,于是明军大型火炮都不惜血本的用铁芯铜体技术铸造,这种火炮即使炸膛也有征兆,比如炮体外部变形凸起。国姓爷与荷兰人对战时,炮兵素质极高,《梅氏日记》的作者荷兰人梅氏认为郑明炮兵发射速度超过荷兰人,而此时安全得到保障的明军炮兵发射速度比自己的先辈更胜一筹。

    无论火炮数量还是发射速度,明军都优于厦门守军。铁弹子的密集打击从四面八方而来,让炮台中的清军产生了一种崩溃感。

    明军苦战半日,摧毁了南面炮台,水兵登陆思明州。

    田川孙左卫门命令工兵架设滑轮起吊机,将舰炮拆下来攻城。随同水师第六镇前来的,还有工部工程师,他们将负责攻城工事的建造指挥。

    明军轮班休息,经过一个通宵的劳作,做好了攻城准备。

    第二日一大早,军事工程师通过望远镜观察清军城防炮位,并计算清军火力死角,之后就要将火炮布置在这些位置,而步兵也将从这里攻入厦门城。

    清军城防不是棱堡,相对来说轻松许多,明军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开始挖掘接近壕。

    万正色站在女墙垛口后,满脸狐疑的观察明军的举动。他们是要挖地道?不像啊,这是明壕。万正色身边的副将诺郎提醒道:“提台,他们是不是......故布疑阵,在其他地方挖暗道?虽然厦门城基是条石筑成,也需防范万一啊。”

    万正色恍然大悟道:“说得有理,快快快,端水盆来,五个垛口摆一个,城内也要摆,派人日夜看着。”

    为了应付明军,厦门城头四周足足铸造了八十多尊红衣大炮,存了大半年的粮食,这是万正色的底气,当年袁崇焕只有十一门火炮都能拦住鼎盛时期的六万八旗锐士,厦门有八十尊大炮,还有什么守不住的道理。

    “哼!挖地道,看我烧死你。”万正色愤愤道:“把我堵在这里也讨不到便宜。”

    水师结束了海战,只派出哨船和少许老闸船在思明州和金门附近梭巡,大部都登陆,预备攻城,从清军运粮船的大小和数量来看,城内守军应有六千人左右,可谓重镇。

    闵维重越来越看不懂了,明军攻城还带着工部郎中和员外郎,而且他们品阶很高,正四品从四品,据说尚书杨贤是正一品,还是文渊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说明工部地位不逊色吏部户部。这些人一边拿望远镜到处看,一边用羽毛笔在纸上画着奇怪的符号,闵维重自觉学识不错,却一点都看不懂这些名堂。

    工部郎中丁广汉对田川孙左卫门说道:“他们的火炮,最多二百七十度的范围,有很大的死角,在那里。”说着将大概位置指给田川孙左卫门看,又道:“提台放心,我们挖一条接近壕过去,在那些地方布上火炮,集中火力攻击,顺利的话,不消一天就能破城。”

    田川孙左卫门和丁广汉讨论了一会儿,对自己的攻城计划进行调整。

    明军很快挖到了清军火力覆盖范围内,城楼上的火炮开始猛烈攻击,被胸墙拦住,只伤到了几个人。更多的水兵投入进去,在工程师的指挥下,沿着之字形接近壕不断靠近城楼。

    仅仅三天时间,第一道平行壕完工,炮兵进入战壕内,将四十门火炮部署在田川孙左卫门指定的地点。

    看到此刻,万正色终于回过味来,赶紧派出敢死队冲近明军战壕工事,企图阻挡其架炮,然而战壕内的水兵躲在掩体后激烈还击,清军死伤惨重,始终无法突破,只得放弃这个计划。

    明军开始炮轰厦门城,万正色不断接到炮甲把总告急,称火炮根本无法打到逆贼,且己方死伤惨重,几乎是单方面的挨打。炮甲们士气崩溃,为了躲避明军炮火到处逃窜。

    万正色无计可施,只能以提督之尊亲自督战,鼓舞士气,勉力支撑。尽管他有八十门火炮,此时却觉得心力交瘁,明军躲在死角,还挖了壕沟,构筑了坚固的胸墙,八十门火炮成了摆设,偃旗息鼓。士兵们一个个抱着脑袋到处找寻地方躲藏,被督战官砍了好些个脑袋。万正色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到底该如何应付?出城被击退,防御成了等死,突围的话又身处小岛,逃到山上会被明军放火烧死。万正色哀叹道:“半辈子都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闵维重被深深震撼,明军的作战方式如同工笔画,一丝不苟,没有他在兵书上看过的奇谋阴谋阳谋,就是倚仗火炮之猛狠狠打击敌人,而且伤亡极少,中弹跌落的清军尸体却已铺了一地。

    火炮轰击了三个时辰,南面洽德门瓮城和内城墙大片垮塌,六镇水兵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攻城。十一营三个千总部,一个径直前去攻取北面潢枢门,一个在内城中心作为接应和援兵固守,一个往东去启明门,十二营分出一个千总部往西攻取怀音门,其他士兵分别守在四个城门处,防止清军突围。

    闵维重心道:“兵法云,围三缺一,正是怕敌人困兽犹斗,他们攻城却是一副斩尽杀绝的姿态,着实凶悍。”

    水兵带着轻便的三磅炮进入厦门城,遇到敌人,掷弹兵首先投弹攻击,水兵再上去趁乱剿杀。清军大队人马在各处设伏拦截,藏在暗角中的射手对明军士兵进行偷袭干扰。

    跟着第一千总部首先入城的田川孙左卫门迅速下达命令:分出一个局,以十人小队为编制清除主力附近埋伏的暗桩。这是明军围剿承天府附近深山生番时总结出来的经验,生番打游击,那么就派人和他打游击,主力在散兵保护下前进。

    第一千总部和第二千总部依次入城,艰难的向既定目标推进。由于朱克臧一向将俘虏的清兵充作奴隶使唤,厦门城四面又被包围,城内清军没了活路,负隅顽抗,数次反扑,战斗进行的格外激烈。

    田川孙左卫门还是穿着从前朴素的半身板甲,站在队列中毫不显眼,不远处的清军用沙袋和尸体构建了一道垒墙,火绳枪鸟铳手站在垒墙后进行三段式射击。田川孙左卫门把炮兵调到前面,用三磅小炮轰击垒墙,而明军的滑膛枪手也在进行三段式连射,他们的速度比清军快上数倍,打的鸟铳手发射时都不敢伸出头。

    副将诺郎亲自带领马甲从侧面冲击入城的明军,步甲也趁机出动,城内清军力图将明军分割开来逐个击破。第一千总部在数倍敌人的攻击下陷入血战,但仍在顽强前进,生生挤进了厦门城,替大军开道,后续的队伍一支支入城,战况总算扭转过来。

    凌晨时,四道城门已全被明军攻破掌握,水师提督万正色烧了粮仓和提督衙门,在熊熊大火中自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