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41章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黄尘滚滚,骏马飞驰。

    清朝只有寥寥数次使用过六百里加急。

    乾清门朝南一侧,坐着大清国的皇帝玄烨,这是紧急召开的御门听政。

    康熙帝的脸色很柔和,柔和到众人都没料想来的是这等丧气军情。

    康熙不得不柔和一些,安抚八旗亲贵。当初撤藩就引起了诸多不满,吴三桂已将军权治权全交了,就想多当几天王爷,儿子孙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人也是半截身子埋在黄土里,鳌拜在的时候一直是温和削藩,风平浪静,康熙一上来就下猛药,逼的三藩狗急跳墙。

    如果郑逆直取舟山群岛......如果尚之信早几天加入战团......如果吴三桂多活几年......

    辛辛苦苦打了八年,人死了上千万,赋税越来越少,海贸又被禁绝......

    还听信番邦布道士,弄什么大帆船,二十万两银子一艘,短短一年就砸出去了数百万两,最后还被郑逆打没了一半......裤腰带越勒越紧,这日子没法过了。

    此时八旗亲王权力还是极大的,平定三藩时,各路主将皆是亲王,不是因为他们打仗高明,而是因为只有他们能自如的调度军队。

    康熙原本想利用灭三藩建立威信,不料三藩剿灭的同时就收到了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

    过了一年又收到了东山岛和南澳陷落,八千大军有去无回的军报。

    他的地位出现了动摇。

    毕竟,整鳌拜那事儿满洲亲贵们都还记得,一个忠心耿耿的好奴才,就因为小主子要杀狗炖肉收买人心,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就这么被踢出了局。

    拿着自己的名望为小主子的两黄旗争地,得罪了其他旗,最后落得个被卸磨杀驴的下场。哪像索尼老滑头,装病不出来,旗地之争一结束,病就好了。

    索额图心道:“也不知这次谁要替皇上担责了,呵,再没人跟鳌拜一样蠢咯。当年两黄旗都倒向多尔衮,就鳌拜这傻子跟着先皇,拿刀出来拼命保先皇登基,被多尔衮整了好些年,胜仗败仗都被骂。好容易熬死了多尔衮,替先皇整两白旗和多铎的正蓝旗,逼的他们拥立伪明永历帝造反。先皇归天,鳌拜这奴才也没点儿眼力见儿,继续整,这可碍着皇上了,只能收拾他安抚其他各旗。有这前车之鉴,还有傻子扛下战败之责么?”

    索额图看了一会儿,没人吱声,只好替主子分忧。他侧过身子,对明珠说道:“明相,当初可是你主张攻台的,结果如何?我早就说过,满洲人不擅水战,和郑逆那等海贼水上过招吃亏。康亲王也认为,应当仿朝鲜例,许郑逆经为藩国,这番真知灼见,最后却被你和李光地,姚启圣驳回了,误导皇上对其用兵,使钱财如流水般砸进蕞尔之地,逼的郑逆狗急跳墙。他们走水路,来去如风,见势不妙就逃,我们如何防得住?”

    明珠分辩道:“郑逆是前明余孽,如若不除,如何收复中原人心?即便倾国之力,也要除去此贼,如此,我大清国运才能长久。”

    康亲王杰书笑道:“明相说的好轻巧,郑逆精于水战,纵横数十年,胜多败少,自从福建水师败仗后,熟练水兵都被郑逆俘获,新招募的渔民怎敌得过郑逆?”

    明珠道:“此次郑逆是登岛作战,数日之内便攻下东山岛和雄镇关,广州八旗将军王永誉,副都统巴喀,拜音达里殉国,带去的四千人马只撤回了百余,若再纵容,郑逆必然得寸进尺,觊觎福建两广。”

    杰书道:“非也。只是郑逆来势迅猛,占据了高地,八旗马甲转圜不及才有此败。若在开阔地带,我军又准备充分,他那些水兵步甲怎能敌得过八旗铁蹄?三藩之乱时,天下动荡,郑逆也不过趁机占据了几个城池,待到我军大部攻入福建,郑逆丢城失地,再次被打回东宁府。由此可知,陆地作战为我军所擅长,应当扬长避短,待他野心膨胀,攻入内地时一网打尽。”

    索额图附和道:“康亲王所言极是,明相,这水师终是不成的,只不过白白砸下银子。战报所说,郑逆火炮极多,鸟铳兵技艺精熟,王永誉匆忙去援雄镇关,没带上汉军旗炮甲才有此败,我大清是以火铳火炮定天下的,难道改名叫汉军旗就忘记了乌真超哈时的荣耀吗?”

    乾清门前的文臣武将们议论纷纷,两次海战均败,耗费银两近乎千万,仍然不能奈何郑逆,看来确是路子错了。

    越来越多的声音附和道:“康亲王和索相说的有理啊,就该把他们引入内地再铲除。”

    “是啊,他们有大炮,有火铳,我们也有,他们还没马甲。先用大炮火铳对付,再用马甲冲阵,还有不能攻破的步甲?”

    “他们有什么我们学了来,定比他们使的好。前明孙元化把红夷大炮当宝贝,最后还不是被我们拿来对付他的朝廷了。”

    虽无人指责明珠,但话里话外之意自然是明珠失策。

    但康熙并不想让明珠下不来台,明索两人结党互斗,他这有些动摇的位子才坐得稳。何况他心里也偏向明珠,无论平三藩还是攻台,明珠都能和他想到一处去。

    康熙咳嗽一声道:“诸位臣工所说,朕觉得,都有道理。郑逆欺人太甚,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有应对良策?”

    杰书道:“皇上,郑逆火器一向比我们使的好,可之前交战也未能占得多少便宜,奴才以为,还是王永誉轻敌之过。为今之计,应当遣一大将,调派八旗汉军驻守两广福建,多铸大将军炮,督促他们操练火器,拖到岸上剿灭。”

    康熙道:“康亲王所言有理,但战况到底如何,还要遣人去跟亲历者问个清楚,之后再做决断。”

    杰书道:“皇上圣明,问清楚后,提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断,如此最好。”

    康熙皱了皱眉头,脸上一丝转瞬即逝的厌恶之情。

    “只能缓一缓,先将郑逆击退,再说服议政大臣们,在天津和登莱训练水师,伪明不灭,大清永无宁日。”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正有两封六百里加急的战报送往京城。

    香港仔,澳门,琼州府失陷。

    福建广东水路全被明军封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