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40章 南澳陆战七

    明军纷纷站起,线膛枪兵将手榴弹点燃掷向清军,火光四射,密集的溃军死伤惨重。

    一轮齐射,三四十个清兵中弹。

    溃军大乱,马匹受惊,相互踩踏。深沉的夜里,他们甚至看不清敌人在哪里,这种只能挨打的感觉让人胆颤心惊,精神高度紧张。

    拜音达里犹如惊弓之鸟,勒住受惊的战马叫道:“灭火把!灭火把!”

    人声鼎沸,他的声音被瞬间湮没。

    拜音达里不知埋伏的明军有多少,只听见鸟铳声一阵阵几乎没有停歇。

    清军推推搡搡的想要逃出死地,绿营开始争夺八旗兵的战马。

    拜音达里在中间进退不得,他对亲兵下令道:“拦路者,不敢是谁,杀!冲出去!”

    一轮齐射后,明军以二十人为一小组轮射。这时只有朦胧的月光照明,可见度很低,虽然有过夜间装弹训练,但速度还是比平时慢了许多。这种方式,命中率虽然降低,却会造成连续射击的效果,有利于打击敌军士气。

    第一个人射击完装弹,第二个人射击,装弹,第三个人射击......

    线膛枪兵专门射杀戴着避雷针盔胄穿着棉铁甲的八旗兵。

    清军原本就是溃逃,此时以为被明军伏击了,只听见鸟铳声没完没了,又看到八旗兵一个个落马,更是恐慌不已。

    拜音达里一顿乱杀,想要逃出人群,他的动作引起了更大的骚乱,前面的溃军听到后面惨叫声连连,以为明军追上来了,个个都没命的往前挤,往码头逃。

    这么一来,踩踏的情况就更严重,无数人被挤倒在地,被人和马践踏而过,他们又绊倒了更多人,清军堵作一团,后江湾前尸积如山。

    明军的火枪渐渐零散起来,挂铅哑火,不能再打下去了,需要清膛,否则会炸。

    张北角咬咬牙,心道:“不能放跑他们。”

    他命令喇叭手:“吹冲锋号。”

    喇叭手愣住了,两百多人,冲锋数千人......

    但张北角是这支队伍里职位最高的,喇叭手只能从命。

    听到冲锋号响起,明军士兵条件反射般端着枪朝山下猛冲。

    溃逃的清军听见明军的冲锋号,愣了一会儿,个个争着抢马,拜音达里也差点被拉下来。

    战场上出现了一股奇观,两百多个精疲力尽的明军,正追杀着数千清军。

    而清军并不知这股明军只有两百多人,浓重的夜色里,什么都看不清,他们甚至没有力气也没有胆量思考,只想逃离南澳。

    赖添丁又捅死了两个清军,其中一个是穿着八旗甲胄的。

    他从敌军身体里拔出刺刀,念道:“姐姐,姐夫,哥哥,嫂子。”

    前面的清军终于赶到码头,争抢着上船逃生,拥挤之间,又有无数人落水。八旗兵穿着重甲,在水里扑腾着喊救命,慢慢沉了下去。

    赖添丁陷入了癫狂状态,罩甲已被鲜血浸透,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看见清军就瞪着血红的眼睛上去拼命。

    明军大部赶到,已经能听到一声声“杀鞑子”的怒吼。

    后江湾码头炮台慌乱不已,清军明军战至一处,敌我难分,炮手唯恐误伤八旗兵,只好干看着。

    两艘火福船驶过来,出其不意的朝清军炮台猛轰。

    其实命中率很低,只有几发炮弹击中目标,但清军此时精神已经接近崩溃,听到轰隆隆的炮声腿脚就软,毕竟,他们见识过明军火炮的厉害。

    越来越多的清军扔了武器投降。

    明军大部赶来,将顽抗的清军逼至海边推下了水。

    黎明时分,南澳之战结束了。

    目所能及之处,到处都是尸体,尤以后江湾附近最为惨烈。

    南澳之战,明军伤亡四百余人,俘虏清军三千余人,歼灭清军三千余人,缴获大小战船无数,大小炮三十四门,硕果累累。

    何佑将绿营降军里十四五岁的少年兵挑了出来,让他们指认百总以上的军官并执行斩首刑。

    王永誉和林忠已经阵亡,蔡冲琱和拜音达里被五花大绑着按在地上。

    拜音达里挣扎起身,被刺刀戳穿小腿,痛不可当,双腿颤抖着,头顶在地上,粗重的喘着气。

    一个少年兵站在拜音达里面前。

    往码头逃跑时,拜音达里指挥八旗砍杀拦路的绿营兵,他差点死在刀下。

    但被拜音达里一瞪,他立刻不敢动了,手里举着刀,吞着口水,却不敢砍下来。

    何佑挥了挥手,线膛枪兵站在了少年绿营兵身后,黑洞洞的枪口顶着他们的脑袋。

    克伦威尔叫道:“上帝啊,他们只是孩子。”

    何佑冷冷道:“他若不敢动手,便是骨子里的奴隶,我们不杀孩子,但杀奴隶。”

    他高声道:“三声喇叭吹过,人犯还有活着的,行刑人死。”

    蔡冲琱突然叫道:“何将军......”

    何佑望着他,叹了口气道:“王爷有令,大军攻城前未开关投降,视为顽抗。我救不了你。”

    蔡冲琱摇摇头道:“当初我带着大小将领三百八十五人,水兵一万两千五百人降清,令先王忧愤成疾,英年早逝,实属罪有应得,活该如此。日后天军攻下澄海,只求何将军念在我从前也曾杀过不少鞑子,网开一面,饶犬子一命。”

    何佑想起两人共同经历的南京之战,厦门之战,伤感起来,点头应道:“我会替他求情,上路吧。”

    蔡冲琱苦笑道:“当初所有人都降清,唯有漳州守备吕韬降明,他啊,运气真是不错,没两年就遇到世子继位,将一个摇摇欲坠的残明经营至此......”

    何佑才知道,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截断蔡冲琱的话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吕总兵但有机会便拨乱反正,岂是你这等背信弃义之人?别啰嗦了,行刑!”

    一声喇叭吹过,百来颗人头落了地,哀嚎声连成一片,没将人头砍断的少年兵慌慌张张的补刀,手法不熟,许多刀下去才结果俘虏们的性命。

    拜音达里面前的少年兵手抖个不停,孙绍堂朝他脚边开了一枪,催促道:“快点。”

    少年兵尿了一裤裆,咬咬牙,一刀砍了下去。

    拜音达里痛的大叫:“和济格尔的儿子绝不投降。”

    何佑轻蔑的笑了笑,说道:“和济格尔本是大明总兵,跟着石廷柱投降了老奴,授甲喇额真,隶乌真超哈。还取了个跟我一样的汉姓,我姬姓何氏是周天子宗室,岂是你这等蛮夷能攀附的?”

    他厉声对那少年兵叫道:“快点。”

    少年兵大吼一声,疯了一般劈砍起来,将拜音达里的脑袋剁的稀烂。

    少年兵喘着气,坐倒在地。

    何佑满意的点点头,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兵?”

    少年兵跪倒在地道:“回大将军的话,何樵,马夫。”

    何佑笑道:“还是个小本家。”

    何樵心道:“何家是周天子的亲戚?我的出身比副都统......比这鞑子好的多?”

    尸首被抬了下去,换了批军官俘虏和少年兵,直杀到雄镇关前的土地变成了赤红色。

    少年兵被赦免,带回东宁府少年营。

    连同洪斌一家男丁,全部首级装满了三条双帆艍船。

    一天后,守在澄海的潮州总兵吴英收到了这份特殊的挑衅书。

    “不降者,照此例。主将诛三族,百总以上斩,士卒为奴,妻女另许,女子自尽者,诛其父族母族。”

    吴英将这封挑战书攥的紧紧的,沉默良久,最后对副将道:“六百里加急报皇上,吴总督,李巡抚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