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志
字体: 16 + -

第3章 虞诚大好复读史,下毒之人暗自某

    “诚儿,既然身子已经大好了,那么这过去一年所拉下的功课是不是应该补回来?”武王敦促道。

    虞诚一听武王居然要自己去读书,顿时脸色发苦,但是名义上的自己已经拉下一年多的课业了,所以不得不听命,道:“是,儿臣明日便去宫学,听宋太傅教诲。”

    武王听虞诚答应,便连忙道:“诚儿要好好读书,多向宋太傅请教君子之道、治国之道、为君之道,你可明白?”

    虞诚从武王的话里又听出了想让他成为继承人的想法,虽然他不想争,但是总不至于明面上扫了父亲的面子,只能微微颔首道:“是,儿臣谨记。”

    “好了好了,为父政事繁忙,就不多打扰你了,你要好好休息,明日去宫学学习,待到大后日沐休,为父定要好好考教与你。”叮嘱完,武王带着大监明成走了。

    看着老头儿走出去的背影,虞诚不仅叹了口气,微声道:“哎,真是苦了父王,古稀之年还要为国事操劳,看来我那几位哥哥,真当是混账至极,不然父王也不会考教了几十年,也没确定王储之位,到底立于何人,看来到最后没准儿我还真的要扛起这杆大旗了。”

    闲来无事,虞诚决定去读读这个时代的书,虽然在记忆中还有残存的记忆,但是却不是那么真切了。要知道,孔夫子他老人家曾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他脑子中虽然还保留着地球几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见识上可以说是冠绝于当世了,但是古诗文有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可见,多读读史书,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增长见识,取长补短,改善自身。

    兰洛见虞诚书宫都到了,还在走神,忙提醒道:“公子,书宫到了。”

    书宫,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专门存放书籍的宫殿。单独建一座宫殿来存放书籍,也不知是武国钱多,还是真的是书太多。

    整个书宫分为三个主体部分:前殿、中殿和后殿。

    前殿,书宫的前殿存放的大多都是一些杂书,有点类似于各个国家的野史(也有可能是真实历史)。

    中殿,书宫的中殿存放的都是诸子百家所著之书。

    后殿,书宫的整个后殿存放的都是武国的历史记录,从武国建国到现在的历史一应俱全,刚开始虞诚还以为:武国如此之小,武国的历史相较那些大国的历史应该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他错了。

    现在的武国虽然仅存十余城,但是在千年前武国却是天武大陆为数不多的大国之一,拥有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大陆的四分之一,天武大陆的四分之一有多大?我告诉你,天武大陆的四分之一相当于整个地球上欧亚大陆的总和!天武大陆中的‘武’正是取自武国之武,这是何等的自豪,何等的骄傲!可惜现在的武国只能在好强环伺之下,苟延残喘,左右逢源了。

    武国,你会有重新站起来的一天吗?你会的!你一定会的!

    武国,自有文字记载时起,传承到现在总共3431年的历史,虽然现在武国国人都用的是大梁的历法,但是几乎每个武国人的心里都有另一本历法--《武国历》,今年不仅是大梁351年,更是武国3431年。

    虞诚读着读着,就变得中二了:“有如此文明,有如此历史,有如此国人,何愁武国不兴?何愁武国不能回复往日荣光?!”

    在书宫中读了一天的武国史,到最后虞诚几乎痛哭流涕不止,强大如当初武国,居然不是败在敌人之手,而是内部分裂!准确的说是内部分裂后,有人勾结了外人,将武国彻底打垮了,仅是为了不沾上灭人宗祠的‘罪名’,才让武国后人在原武国旧都,重建了武国,留下了传承,不然早在千年前的那次武国动乱中,武国就彻底消失在天武大陆了。

    千年来,武国历任国君皆以恢复武国往日荣光为己任,但是历时几百载,武国虽然没有被灭国,但是却混的惨到不能再惨,只余十三座城池,人口不足两百万的小国,而且是不得不今日依附与梁国,明日依附于大成王国的小国。

    看看如今的武国地缘吧!自西南方起至东北方是大梁国,自东北方起至西北方是大成王朝,自西北至西南是数十余个部落联盟组成的凉州匈奴王朝,武国就是处在被三强环视的同时,还处于三国的前沿阵地上。武国,就是三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

    从书宫出来,虞诚回头看了眼后殿,那里是武国历史,更是武国的底蕴。

    “武国啊,武国,你会有迎来复兴的一天吗?会的!一定会的,虽然可能短时间不能达成,但是我虞诚发誓,终有一天,武国会在我的手里发扬光大,重新回到上天下武时期的上古荣光。”虞诚说完,就从后殿退出了书宫,他不知道的是,今天他的一番表现,早已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至于有心人是谁?咱们后面再说。

    风鸣殿,大王子宫中。

    风鸣殿中只有两人,坐在首位的是武国大王子--虞牧,坐在客座的是武国大夫,当今武国右丞相,今年五十七岁,字守成的李子友。

    虞牧心情很不好,不只是今天,自从他父王纳了虞诚之母刘子妍为妃之后,他的心情就没有一天好过。

    本以为他是嫡长子,父王不着急立下储君之位,只是因为他还正值春秋鼎盛,还未考虑,但是自从刘子妍生下了四王子虞诚之后,一切都变了。相对于他这个大王子和吴妃所出的老二虞非、老三虞正来说,父王却更加喜欢那个最小的虞诚。

    为了除了这个‘争夺者’,虞牧可是没少下功夫,先是在刘妃生产之际,派人下药害了她个一尸两命,断了他虞诚的后路不说,随后他这一系的官员又在朝堂上排挤支持虞诚的,在他的高压之下,那些人不是转投与他,就是被贬斥与边远地区去‘戍边’了,你虞诚即使是在得宠,没了支持,我看你还能如何!

    但是他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的是,父王因为刘妃之死,心生愧疚,反而越发疼爱他这个幼弟了,虽然朝堂之上没有人在为他发声,但是有父王宠爱和支持,谁都不敢在加压迫与他了。

    一计不成,在出一计,那就是彻底除了这绊脚之石,但是这种事他不可能亲自去做,幸好他那二弟是个有勇无谋之人,被他暗中派去的‘山野方士’蛊惑,暗中给自幼体弱多病的虞诚用上了虎狼之药,这药虽然在起初对身体无害,反而好处多多,但是时间一长,副作用就会突显,虽然不至马上要了他的小命,但是从此之后他就再也别想从床上起来了,一个下不了地的王子,还能被立为储君?就是为了武国的国颜,他那父王也不会行这‘逆天之举’吧!

    果然,虞诚用药一年,前半年身子大好,根本看不出是个自幼体弱多病之人,但是后半年‘副作用’显现出来,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果真长睡不醒,经过一年的卧床不起,这气息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就要‘薨’了。

    就在他以为储君之位马上到手之际,却没成想,事情除了变故,他那四王弟居然醒了。不仅醒了,而且据传身子大好,不仅大好,更是远胜从前。

    这一变故让他突然措手不及,急忙连夜召见了自己的舅父李子友前来商量对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