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12章 吴郡四大氏族

    “气煞我也,你们谁愿意出战?胜了就连升三级、赏千金,本将决不食言。”武安国的话音刚落,严白虎就登时大怒,对身后的将领们大声说道。

    “武安国休得嚣张,看我吴郡徐茂来取你性命。”

    严白虎的话音刚落,就有一将飞马而出来到武安国马前,挺枪便刺。武安国一个铁板桥躲过了来将刺来的铁枪,然后轻磕马腹,拉近了与徐茂之间的距离,猿臂一展,就将马上的徐茂提在了手中。

    “来啊,给我绑了。”回到己方阵前,武安国将手中徐茂往地上一扔,然后对方就被赶过来的亲兵绑了下去:“还有何人再来送死?”策马回到两军阵前,武安国再次叫阵道。

    “我来···。”

    “啊···。”

    “还有何人···。”

    忍受不住武安国的讥讽,严白虎又接连派上了三个将领,都被武安国一合锤死。“主公威武,主公威武···。”如此一来,傻子也能看出他们和武安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了,无论严白虎再怎么许诺,都没人肯再出战。见敌军给武安国杀得肝胆俱裂,无人敢出阵接战,交州军顿时士气大振,而严白虎军则是士气衰竭。

    “哈哈,一群无胆匪类,兄弟们,锋矢阵型,随我进军。”两军阵前的武安国敏锐的察觉到了双方的士气变化,所以果断的下了全军进军的命令。

    “锋矢阵,前进···。”

    “万胜,万胜···。”

    在各军将官的带领下,五万交州军喊着万胜的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如同一座泰山一般整齐的朝着吴县城下的严白虎军压了过去。

    “怎么办?敌军压过来了?我们怎么办?”

    “对面的武安国无人可挡,如果遇到的话肯定会被杀死的,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要不我们跑吧···。”

    这时,严白虎军士气低落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武安国的交州军还没压过来,这些严白虎的士卒就已经因为畏惧而不战自乱了。“坚守阵地,后退着杀无赦。”接连斩杀了数十个逃兵,严白虎才好不容易稳住了阵型。而此时,武安国和他的交州军已经压到了阵前。

    “兄弟们,杀啊···。”武安国高举着自己的鬼脸锤,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杀啊···。”

    得了武安国的命令,他麾下的交州军立刻如同一只箭矢一般,整整齐齐的撞入了严白虎军的大阵之中。“弓箭手,弓箭手快放箭,刀盾手顶上去···。”原本就因士气低落、严白虎好不容易才稳住的阵势,被交州军这么泰山压顶般的一击,顿时阵势大乱。

    “曹罗,把兄弟们都聚过来,我们给他们来个黑虎掏心···。”

    在武安国的召唤下,他的五百亲兵们立刻都聚到了身边,武安国也下了马,将嘶风交给了一旁的军士。拉下鬼脸面甲,带着赵英奇和五百亲兵如同一只匕首一般,朝着严白虎的帅旗直愣愣的杀了过去。

    “啊,武安国杀过来了,逃啊···。”

    “妈啊,鬼啊···。”

    一路上,武安国、赵英奇和他的亲兵势如破竹,望风披靡。武安国虽然拉下了面甲,遮住了脸颊,但是严白虎军的士卒都认识他手中的鬼脸锤,再加上五百身穿白盔白甲、同样脸带鬼脸面甲、阴气森森的亲兵,即使是白日,这些严白虎的士卒也忍不住打了个冷战,看到武安国他们冲过来,那是望风就逃,根本就不敢阻拦。

    “严白虎受死···。”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武安国他们就凿穿了严白虎军的大阵,来到了严白虎的帅旗之下。

    “什么,武安国,他怎么会在这里?该死,快给我挡住他···。”看到带着五百白盔白甲恍若幽灵的武安国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严白虎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下了一个要四周士卒挡住武安国的命令后,就直接转身而逃。

    “英奇···。”见严白虎转身就走,武安国立马对着身后的赵英奇叫了一声,同时用鬼脸锤指了指正在逃窜的、马上的严白虎:“射死他。”

    “喏。”赵英奇脆声应了一声,然后就从背后拿下了一直背着的强弓,然后又从腰间的箭壶中抽出一只羽箭,引弓搭箭,箭矢如同流星一般朝严白虎飞射而出。

    “啊···。”正在逃窜的严白虎只觉得胸口一疼,低头一看,就发现胸口有一只利箭透甲而出。紧跟着惨叫一声,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

    “干的漂亮,再来一箭,射死严白虎的掌旗官。”见严白虎栽落马头,生死不知,武安国兴奋对着赵英奇称赞了一声,然后又引导着她射死了拿着严白虎帅旗的掌旗官。

    “诸军随我一起高喊,严白虎已死,降者免死···。”武安国等人杀到严白虎跟前,果然见他已死多时,一锤砸断严白虎的帅旗,然后让曹罗割下严白虎的首级对着四周大叫。

    “严白虎已死,降者免死···。”

    很快,交州军士卒的喊声就传遍了整个战场。正在舍生忘死与交州军搏杀的严白虎士卒们听到叫喊声以后,抬头四处一张望,果然不见了严白虎的帅旗。于是,本就低迷的士气,瞬间崩溃了。

    “我降,我降···。”

    “不要打了,投降啦···。”

    “逃啊···。”

    吴县城外,到处都是跪在地上的降兵。当然除了投降的士卒外,还有很多士卒选择了逃跑,希望能够逃回吴县去。“老夫顾奉,严白虎谋反逆天,割据自立,我吴县百姓绝不屈服,现吴县已经重回大汉,尔等快快投降,莫要自误。”然而可惜的是,当他们逃到吴县南门时,却发现这本该打开的城门,此刻却紧紧的关闭着,城上还传来了劝降之声。

    原来严白虎谋反自立,割据吴郡,这吴郡内有很多人都不服他的统治。只是因为严白虎大军在握,方才隐忍不言。如今武安国征讨吴郡,严白虎连战连败,接连丢失数城的消息传回吴县,这城中的人立刻起了心思,其中为首的就是吴郡四大氏族顾、陆、朱、张四性了。恰巧这严白虎为了迎击武安国,又将城中兵士抽调一空。所以这四性当代的家主顾奉、陆稠、张允和朱理就偷偷俱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趁吴县城内空虚,夺了城池的控制权。只是因为武安国这些年凶名在外,怕他对自己的家族不利,方才托与蔡邕有旧的顾奉出面。

    “降,我们降了···。”退路被断,后方又有追兵,这些慌乱逃窜的严白虎士卒也只得选择了投降。

    “老夫顾奉、曾任颍川太守,拜见武安侯。”见局势都被武安国的交州军掌控之后,顾奉当即命家人打开城门放交州军入城,同时自己也在城门口迎接武安国。

    “哎呀,老大人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见顾奉向自己弯腰行礼,武安国赶忙从嘶风上跳下来将对方扶了起来。发兵之前,武安国可是找程秉恶补过吴郡的世家信息,此地可以算是武安国治下第一块有世家出现的地方。而这顾奉,既是吴郡四大世家顾氏的当代家主,不提他们祖上为春秋战国时越王、以及后来瓯越王的显赫身份,就是自西汉以来,吴郡顾氏也是名臣辈出,代代皆有人出仕。就拿眼前六十多岁的顾奉来说,正如他自己介绍,在公元166年的时候,也曾出任过颍川太守这样的高官。

    “多谢侯爷。”对于武安国的礼貌,顾奉有些受宠若惊。因为根据传言,武安国可是恨天下士人欲死,来之前,顾奉甚至是让弟弟帮他准备好了后事的。

    “老大人世居吴县,且为县中大族,可否为本侯介绍一下吴郡?”武安国一手扶着顾奉,一面往城内走,一面亲切的说道。

    来之前,他可是就打好注意要拉拢这吴县四大世家、尤其这顾氏的,因为他在程秉给他的关于顾氏的介绍中看到了顾雍的名字。顾雍是谁,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位可是在权渣手下为相近二十年的能人啊。所以自从看到这个名字,武安国就决定一定要将其拉拢至麾下。

    “回侯爷,吴郡是扬州治下,有人口七十万余,郡中有大族顾氏、陆氏、张氏以及朱氏。”说道这里,顾奉不禁偷偷的看了一眼武安国,见其神色如常,方才继续道:“除此之外,郡中还盛产盐、铁、铜,称得上是民丰物盛,沃野千里。”

    “老大人之前曾经出任过颍川太守,不知是否有再次出仕、为国家效力之心?”趁顾奉停顿的功夫,武安国趁机试探的问道。

    “老朽今年已经年逾古稀,有心无力矣。哎,侯爷您看,那就是···,想当年···。”顾奉不知道武安国此言寓意何意,只得故作遗憾的道。说完,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吴县城内的轶事古迹之上,不给武安国机会再提此事。

    一路上,顾奉不间断的为武安国介绍着吴县的人文轶事,武安国也知道对方有所忌讳,所以也不再出言试探,专心的听着顾奉的介绍,时不时的还插上一句,可以说是相谈甚欢。“老大人体力不济,不愿出仕,不知家中可有才俊,愿来我麾下出仕的?”进入顾氏在城中的府邸,双方分宾主落座,侍者奉上香茗之后,武安国再次开口,说出了征召的意思。

    顾奉端着香茗,一脸探究的问道:“可是老朽听说侯爷似乎是不甚喜爱士人,今日为何却起了征召我顾氏子弟的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