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09章 命陨 占据

    两人一逃一追,不自觉的,孙坚帅军跟着黄祖来到了岘山之中。“不好,此处有埋伏,快撤···。”等到孙坚被那盘旋于树头之上,久久不落的鸟群惊醒的时候,他以带着人追至了半山腰。

    “哈哈哈,还想撤?孙坚,今日就是你的忌日,落石羽箭,给我放···。”吕公的声音如同鬼魅一般回荡在山林之间,话音未落,就是数不清的垒石羽箭从天而降。

    “啊···。”虽然孙坚的亲兵奋不畏死的帮其遮挡,但无奈于垒石羽箭的数目实在太多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孙坚就身中三箭,头部被垒石数次砸中,倒地没了气息。

    “父亲,父亲···。”而此时,孙策方才跟黄盖引兵赶来,只看到孙坚倒在垒石和羽箭之中,显然早已死去。

    “少主,少主,主公已死,您可千万不能鲁莽,如果您再有什么意外,我们孙家可就危矣。”黄盖连同其亲兵死死的拉住孙策,苦苦的劝道。

    “可是,可是父亲···。”孙策也知道黄盖的话有理,可是孙坚的尸体躺在那,身为一个孝子,孙策不能不顾。

    黄盖对着孙策摇摇头:“只要我们孙坚还在,刘表就不敢对主公的身体如何。不管是求人也好,再发兵也罢,总有方法将主公的尸体讨回来。不然我们全军覆没的话,那主公就真的要葬身他乡了。”

    “好···。”犹豫了半响,孙坚总算咬牙答应了下来。可是还未等他的话说完,山下就喊杀声大作。原来孙策犹豫的功夫,襄阳城中的蔡瑁已经领兵杀出,同山上的吕公、黄祖军前后夹击,大破江东军。孙策和黄盖带着数百人死战而脱,逃往编县。

    “主公,最新消息,刘表军将孙坚诱至岘山伏击,不止江东军大败,孙坚本人更是战死,数万江东军只有孙策和黄盖带着几百人幸免,现已逃往编县,和驻守在那里的程普和军一处,不过紧跟着就被

    尾随而来的刘表军围困了。”孙坚刘表这边战役刚刚结束,不到半日,身在南昌的武安国就得到了消息。

    “好,命令都梁的董平,告诉他可以出兵武陵郡了,速度一定要快。我们也整军出发,前往长沙郡,一定要赶在刘表击败编县的孙策之前完全占领长沙和武陵郡。”得到消息的武安国,当即就下令全军开拔。身在南昌的他帅六万大军直扑长沙郡,而屯兵都梁的董平等人则是进军武陵。

    大概是孙坚进攻刘表,将长沙郡内的士卒抽调一空的原因,武安国等人一路上根本没怎么遇到抵抗,一日之后,便已兵至孙坚在长沙郡的治所临湘。“武安侯,枉你也称英雄,我家主公也曾和你并肩讨伐董卓,你怎可趁我家主公不在,偷袭我孙家基业?如此做法,未免太下作···。”孙坚手下的四大将领,祖茂代替孙坚死在了吕布手下。黄盖程普随孙坚出征刘表,此时的临湘城只剩下韩当留守老巢。

    看了看城头上正在叫骂的韩当,武安国微微的摇了摇头,出言将其打断:“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吧,江东军大败,孙文台战死于岘山,孙策和黄盖、程普三人被围困于编县。而且本侯也不算偷袭长沙,朝廷已经表我麾下的将领鞠义为长沙太守,现有圣旨在此,本侯此次来接管长沙,也是理所应当。”

    武安国的话音刚落,城头上就是一片混乱,有因为长沙已不是孙氏所属的,但大部分还是因为孙坚战死岘山。“妾身乃是孙坚之妻吴氏,武安侯刚刚说我家夫君已经战死岘山?”不一刻的功夫,就有一夫人,领着一孩童登上了城头,对着武安国问道。

    “原来是吴夫人,国却是这么说过。”武安国先是对着吴夫人行了一礼,然后肯定的道。

    “胡说,前几日我家夫君刚刚来信,说他们已经将襄阳团团围困,破城只在旦夕,为何到了武安侯的口中反成了我家夫君兵败身亡?侯爷难道是想趁我家夫君不在,诓骗与我们不成?”吴夫人一顿手中拐杖,厉声呵道。

    “哈哈,夫人想多了,战场瞬息万变,胜负易手那是常有的事情。本侯并不否认,此来却有趁人之危之嫌,但绝无诓骗诸位之意。否则凭着我身后的这六万大军,想要拿下长沙郡还不是易如反掌?”听了吴夫人的呵斥,武安国轻笑道。

    “那侯爷向怎么样?将我们这孤儿寡母囚禁起来吗?”吴夫人沉默了半响,颇为凄苦的道,看来她已经接受了武安国的说法。

    还未等武安国开口,身后的赵英奇就忍不住道:“姐姐无需担心,我家夫君只是想要长沙郡而已,并无囚禁姐姐家人的意思。”

    “妹妹却是何人?”吴夫人这时才发现赵英奇是个女子。

    武安国伸出一只手制止了赵英奇,然后回到:“此乃本侯妻子赵氏,夫人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交出长沙郡,孙氏去留本侯一概不会阻拦。甚至,本侯还可以放夫人带走孙氏旧部。当然,如果孙策愿意在本侯麾下任职,我也非常欢迎。”

    “侯爷此话当真?”吴夫人一脸认真的问道。

    武安国点点头,指了指身后的士兵:“所谓军令如山,本侯如果要欺骗诸位,也绝不会当着麾下如此多士卒的面,否则的话岂不是自损威严?”

    吴夫人犹豫了一会,然后转头对韩当道:“义公,打开城门吧。”

    “什么,夫人你可想好了,如果打开城门,我们可就真的任人宰割了。”旁边的韩当一惊,开口劝道。

    吴夫人摇摇头:“凭借城里这五千老兵,不开城门,我们又能挡得住吗?不过徒增一些死伤而已。况且武安侯的话也有理,对方没必要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当着这么多部下的面说谎,自损威严。趁着事情还好商量,我们还是自己打开城门吧。免得惹恼了对方,没有后路可退。”

    “这···,哎,好吧,末将这就去打开城门···。”韩当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被吴夫人说服,跺跺脚转头下了城墙。

    不一会的功夫,临湘城的城门就缓缓的打了开来。“进城后诸军直往兵营驻扎,不可骚扰百姓知道吗?”叮嘱了麾下士卒几句,武安国就一挥手,带着兵士开进了临湘城。

    “夫人,还请您以孙文台的名义,给长沙各县发令,让他们对我军的进驻不得抵抗。做完这一切后,本侯也会遵守自己的诺言,放夫人一家,以及孙文台旧部离开长沙郡。”太守府内,武安国坐在诸位之上,吴夫人拉着城头上的那名孩童还有韩当等将站在堂下。武安国的话音一落,就有数名士卒抬着一张小桌、还有笔墨布帛放在了吴氏的面前。

    吴氏自然知道武安国是什么意思,当即就跪坐在小桌前开始奋笔疾书,不一会的功夫,就写好了数份文书,末了还从怀中掏出一颗印玺:“这是我夫君的破虏将军印,就是为了防备如今这种情况才专门给妾身留下的,没想到还真用上了。”吴氏落寞一笑,然后在几分文书上分别用印。

    完事之后,赵英奇直接走到吴氏的跟前,拿起她写的文书分别看了一遍,然后重新放到了小几之上,起身对着武安国点了点头。“让鞠义、于糜、樊能带着这些书信领军三万,将长沙郡内的各县收复。”武安国招招手,命令亲兵拿着这些吴氏写好的文书离开,然后才对吴氏道:“好了,本侯要求的事情,夫人都已做到,本侯也遵守自己的承诺。不知夫人接下来何去何从,需不需要本侯帮忙?”看着亲兵拿着这些文书离开,武安国就知道长沙之事已定,于是便对吴氏问道。

    吴氏迷茫的摇了摇头:“不知道,关于孙氏何去何从这种大事岂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够做主的?再说了,侯爷不是说我儿孙策还没事吗?所以我想等策儿回来之后再做决定,不知道这期间,我们能够待在临湘吗?”

    “当然,如果需要,我还可以派兵到边境接应孙策。”武安国点点头,答应了下来。除此之外,还主动听出了派兵接应。之所以这么做,武安国主要是想跟孙家示好。当然,他此举并不是怕了孙氏,而是试图拉拢孙氏。不同于刘备那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孙家两代男人,除了渣权,孙坚、孙策都是直心肠、缺心眼、好糊弄,他要试试自己能不能像董卓、袁术那样弄个干爹当当。

    “如此,妾身就感激不尽了。”对于武安国的提议,吴氏自然是千肯万肯。

    三日后,被武安国派往边境接应孙策的王牧就带着孙策、黄盖还有程普以及三千江东败军返回了临湘。通行的,还有刘表的使者蒯良的弟弟蒯越、蒯异度。

    “哎呀呀,异度先生,久仰大名,是什么风把您吹到我们长沙了?”得到随行的成员居然有刘表的使者后,武安国赶紧命人将他们一行人请到了正堂,同时自己带着赵英奇也赶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