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08章 规划(下)

    毛玠摇摇头:“玠不建议全取,想不说此事做起来难不难,如果这四郡全取的话,那么我们势必会对上刘繇和袁绍。同时还要提防豫州刺史孔伷以及徐州刺史陶谦。如此一来,我们同时树敌未免太多。而且全取了这四郡我们也就顶如全取了扬州。但是主公就同时占有了交州、扬州、已经半个荆州,风头过剩,恐引来天下诸侯的针对。不如只取吴郡一地,一来主公以得会稽太守的任命权,正好这两郡可以和我们交州相连。二来,自得墨家相助之后,我交州海运发达,吴郡靠海,也方便同我交州联系。三来,我们还可借势支援刘繇,让他与从荆州、豫州方向而来的袁术对抗,我们正可坐收渔翁之利。”

    “啊,看来也只能是如孝先所说,独取吴郡了。”

    听毛玠这么说,武安国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他之所以起了全取扬州的想法,那是因为前世历史中孙吴的根据地就在此处,武安国觉得如果自己提前占据此地的话,或许可以提前覆灭三国中的一国?不过听了毛玠的分析后,不得不感叹历史惯性的强大,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此,我们未来军事上的目标看来已经议定了,就是趁乱夺取冀州的武陵长沙二郡,同时占领扬州的吴郡作为与中原的联络通道。那么关于我们的内政,各位有什么要说的吗?”见武安国这么说了,程昱当即总结并接着提问道。

    “内政的话我们目前的发展颇为顺利,没什么需要大改变的。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扬州的山越人而当地的士族门阀问题,二是为了紧密荊杨二州境内各郡和我们交州的联系,我建议我们最好能勾连诸水系,向先秦那样修两条贯通扬州和荆州的运河。至于这第三嘛,即使人才的问题,随着我们地盘的扩大,我们交州的官员缺口越来越大,主公要想办法吸引一些人才到交州出仕才行啊。”开口的还是毛玠,毕竟他是州牧府的从事祭酒,对武安国麾下各郡的情况了解最为清楚。

    “人才应该不是问题,主公刚从洛阳带回了东观的藏书。凭借这些书籍,相信能够吸引到不少名士学者到我们交州出仕。再者随着我们对荊杨二州各郡的占领,和当地的世家门阀也多少接触了一些。情况还是不错的,这些士人不想中原的那些世家门阀一样抵触主公,随着我们统治的巩固,相信这些人中有不少人愿意出仕。最后,我们自己也可以培养一些人才,填补官员的缺口。”毛玠的话音刚落,主管学政、人才培养的程秉就站起来答道。

    武安国点点头:“这方面还劳烦德枢多费些心思,毕竟人才才是一个势力兴旺与否的决定因素。至于运河之事,我们真的有能力修造,而且还是同事修建两条吗?”

    如果没记错的话,隋朝之所以会亡,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修建运河吧。所以听说毛玠要修建运河,还是两条,武安国顿时有点心虚。

    毛玠摇摇头:“修建运河之事,主公不需担心,我们交州一年多熟,粮食充足,能够供得起二十万民夫同时施工。至于民夫来源,属下也想好了,可从中原各地招募。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大汉,必定有一大波诸侯混战,我们正好可以从这些逃乱的百姓中招募民夫,一方面可以修建运河,一方面还可补充我们的人口。至于开凿两条运河的工作量,属下也大致算过,不是很多,两只运河,每只十万民夫,耗时一年足矣。”

    听毛玠这么说,武安国方才松了口气:“既然孝先早已心中有数,那么此事就交与你去做吧,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提。”

    毛玠点点头:“喏。”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跪坐了下来。

    武安国也回到主位:“如今军事政事皆已商定,政事方面就有劳仲德和孝先两位多多费心。至于长沙、武陵和吴郡三地的攻伐,就由本侯亲自负责。不过此次我打算征发十万大军,另外董平、满宠,王牧、鞠义等将也一同随我出兵,如此一来,诸军的太守之位就都会空出来,德枢先生,我们的官员能够填补这些职位吗?”

    程秉点点头:“主公放心,之前是因为各郡刚刚归于我们治下,且主母带着族人刚刚归服,方才需要诸位将军统兵坐镇。如今交州境内汉越两族人相处和谐,政令通达,已经不需要各位将军坐镇了。至于太守之位,还需试验,看看何人合适,不过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主公无需担心。”

    武安国欣慰的点点头:“好,既如此,五日后,各军前往豫章郡的南昌县汇集,同时任命满宠为会稽郡太守,你从南海抽调一万兵士随你往会稽郡上任。”

    “喏。”武安国麾下众文武一同站起来答道。

    武安国这面确定了未来的战略方向,兵发豫章,屯兵南昌。孙坚这面正在襄阳城下围攻刘表。“刘表,我孙坚不但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前些日子更是帮你除掉了王睿,你为何恩将仇报、与我归路上截杀与我?今日我就要打破襄阳城,亲自手刃你这个老儿,报一箭之仇。”

    襄阳城下,孙坚的江东军将刘表的治所襄阳围了个水泄不通,兵士更是不分日夜的猛攻。“子柔啊,那孙坚如此日夜猛攻,我们的兵士快有些撑不住了啊。”站在城头之上,刘表一脸担忧的看着正在舍生忘死厮杀的两军。

    一旁的蒯良闻言轻笑了一声:“州牧大人,无需担心。这孙坚自进入南郡开始,已经连破我军十余城,军士早已疲敝不堪,如今又昼夜不停的攻打襄阳城,更是愚蠢之举,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更何况,州牧不是已经派黄祖去各县调集军队了吗?到时只要援军一到,襄阳之围自然可解。”

    刘表摇摇头:“然后呢?黄祖我了解,乃一胸无点墨之徒,就算携援军而来,也不能是孙坚的对手,所以还请子柔千万要想一个破敌之策啊。”

    蒯良点点头:“此事却是容易,州牧之前派出向袁绍求援的吕公,虽然没有搬来救兵,但是也在周围郡县筹集到了一万人马,现屯与岘山之上。主公不妨现在就派遣信使,趁乱混出襄阳,联络黄祖,让他寻来援军之后趁夜偷袭,然后诈败,将那孙文台诱至岘山之上。然后让吕公多多准备落石羽箭,到时一鼓而下,定能大破孙坚。”

    “可是此计是否太过简单,那孙坚会上当吗?”刘表疑惑的问道。

    “当然,以我看来,这孙坚作战虽然勇猛,但是完全不用脑子,每逢战役必然身先士卒,我们此计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此人却是完全够用。”蒯良肯定的道。

    “好,我这就写信与黄祖和吕公,叫他们准备此事。”刘表点点头,当即就就进了城楼,开始书写信件。

    两日后,夜。

    “主公,这次那刘表老儿可是损兵折将啊,我们一定要一鼓作气攻下襄阳,然后占了这荆州,到时候主公手握传国玉玺,身有荆襄九郡,就是改朝称帝也不妨啊。”帅帐之内,孙坚正与麾下的将领们饮酒,黄盖端着酒樽一脸兴奋的道。

    “是啊,父亲能够得到传国玉玺,此乃天命所归啊。如今那刘表又自寻死路,等我们占了荆州,那就是万事俱备了啊。”一旁的孙策也是满面红光的道。

    孙坚摆摆手:“唉···,事情那有那么简单。就算灭了刘表,荆州也还有袁术与武安国。武安国此人占据交州数年之久,兵精粮足,不可小觑。袁公路更是数次有恩与我,所以独占荆州之事,还需仔细考虑啊。”

    “父···。”

    “报···,那黄祖帅数万人马,趁夜偷袭我军营寨,现已攻破寨门。”

    孙策还想说什么,就听守在帐外的兵士惊恐的闯进来禀报道。

    “哼,黄祖小儿,前番数次放过与他,竟然还敢引兵攻我,诸位随我来,今日某孙坚一定要灭了此寮。”“啪”的一声,孙坚将手中的酒樽扔在了地上,起身从刀架上拿下自己的古锭宝刀,然后怒气冲冲的冲出了帅帐。

    离开帅帐后,孙坚果然见寨门处灯火通明,喊杀声不绝于耳。“将士们,随我来,杀敌破贼啊。”孙坚自刀鞘中抽出宝刀,对着汇聚而来的江东军大声的叫道。

    不得不说,孙坚在江东军中的威信确实高,孙坚领着孙策、黄盖等人刚一加入战局,攻入营内的黄祖军就被赶了出去。“撤,兄弟们快撤。”而不远处端坐在马上的黄祖借着火光隐隐约约的看到孙坚之后,生怕孙坚不知道自己在此处一样,数次发出高声招呼士卒撤退。

    “黄祖小儿,哪里逃,兄弟们跟我追啊。”果然,看到黄祖之后,孙坚如同着了迷一般,不管不顾的就朝着黄祖追击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