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败退 入洛阳
孙坚等人离开后,袁绍武安国他们一连七日猛攻虎牢关,都被关上的守军死命的打退,奇怪的是,吕布也没在跳出来找事。直到第八日,负责攻打虎牢关的兵士突然来报:“盟主,关内的西凉军不知何时已经全部撤走,此时关内已经是空无一人?”
袁绍“蹭”的一下从帅案后站了起来,激动的问道:“当真?”
那名士卒点点头:“当真,我军已经占领虎牢关,不知盟主有何命令?”
“走,诸位一起随我到关上看看···。”得到确认,袁绍当即就兴奋的道。
等武安国等诸侯跟着袁绍来到虎牢关上时,果然关中早已没有一人。“盟主快看,洛阳方向有大火···。”突然,张超指着洛阳方向对武安国大声叫道。
袁绍和武安国等人朝着洛阳方向一看,果见哪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天哪,董卓这逆贼不会把洛阳烧了吧?”望着那几百里外都可清晰看到的冲天火光,孔融不自主的悲呼了一声。
“天哪,这逆贼安敢如此,曹罗,快整军,我们去洛阳救火···。”
武安国这才想起董卓迁都长安后,貌似一把火把洛阳城给烧了。孙坚正是在皇宫的残骸之中,寻到了传国玉玺。于是他也假装惊呼一声,然后以救火为民,率军全速赶往洛阳。传国玉玺他是不想了,那玩意在诸侯混战的前期,谁拿谁死。况且洛阳做了大汉几百年的帝都,既是董卓搜刮的再干净,也总会漏下一些东西,更何况董卓此次是仓促撤退,留下的东西应该就更多了。乘着袁绍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先冲进洛阳捡一气破烂,也省的白跑这一趟。
“盟主,我们该怎么办?”看着武安国带着军队急匆匆的离开了虎牢关,往洛阳而去,袁绍身旁的韩馥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急,看着火势,洛阳就算没有全部烧起来,也至少有一半被点着了。更何况董卓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正好让这武安国给我们探探路,我们再决定该如何做。”袁绍迟疑了一下,然后犹豫不定的道。
洛阳虽然突发大火,但是谁也不知道董卓的西凉军到底有没有撤走,况且袁绍这个盟主都下命令了,所以听袁绍说待机而定后,诸侯们倒是没有一人出言反对。
第二天,袁绍等人就收到了汜水关孙坚的报信:董卓已于几日前迁都长安,行前捉拿杀死洛阳城中世家富户上千,尽收其家产。还命吕布等人盗掘先帝及后妃陵寝,得金银财宝千余车,然后劫掠了天子百官还有洛阳数百万百姓,直往长安而去。董卓离开洛阳后,其部下就开始放火,将洛阳城尽数点燃。得到这个消息后,孙坚就已经帅军前往洛阳,一方面是追赶逆贼董卓,一方面是赶往洛阳救火。
“天哪,大汉何其不幸,竟出了董卓这样肆意妄为的奸佞,先帝啊,是臣等无能,辜负了您的重托,没有照顾好陛下和大汉啊···。”还未等袁绍说话,袁遗、桥瑁和孔融这些自诩为汉室忠臣的老臣们,就已经开始哭天抢地的嚎了起来。
曹操走到袁绍近前抱拳道:“现在董卓放火焚烧洛阳,更是劫掠天子百姓逃亡长安,如此大逆不道,天下震动,盟主为何不赶紧发兵追击?”
“我军数日以来猛攻虎牢关,如今正兵困马乏,贸然出击,恐没有好结果。”
袁绍犹豫了一下,其实攻下虎牢关,并且赶走了董卓在他看来,此次会盟的目的就以答道了。毕竟他此次来就是为了借会盟之命提高自己的声望,加之后面董卓诛尽洛阳城中袁氏,他才会不计成本的猛攻虎牢关。要不然,他才不会更袁绍死磕呢。毕竟一个混乱的大汉,才更适合他们四世三公的袁家发挥。再加上现任家主袁逢和袁隗的死,这几天他正和袁术激烈的争夺袁家遗产,因此袁绍根本就不想率军出击,追击董卓。
见袁绍不愿意出兵,曹操赶忙再次谏道:“如今董卓害怕我们联军,才会放火焚烧洛阳,逃亡长安,如此大好机会,我们正可以追上去与此贼决战,倒时一战即可定天下,盟主不必犹豫啊。诸位,你们说操说的对不对?”为了加深说服力,曹操又对其他的诸侯问道。
可惜的是,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袁氏的忠实狗腿,见袁绍不愿出兵,故意装聋作哑,对曹操的话充耳不闻。小部分像公孙瓒这样的,也意识到了今后的大汉天下估计会是一片混乱,因此也不敢得罪袁绍,缄口不言。
见所有人都装傻充愣,此时一心想要铲除董卓,匡扶大汉的曹操顿时大怒,斥了一声:“竖子不足与谋。”就独自带着麾下的万余兵士往洛阳方向而去了。
而此时,武安国早已到了洛阳城外。此刻的洛阳,早已没了昔日人声鼎沸,摩肩擦踵的繁华之像。当武安国率军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洛阳城内还在燃烧。整个城墙因城内的火势被烧的通红,数万百姓衣衫褴褛的倒在城外,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许久,方才有人动上一下。
“快,看看还有没有活的,让随军的军医救治一下。”武安国从嘶风上跳了下来,对身后的将官们吩咐道。
“喏。”将官们赶忙应了一声,然后各自带着兵士们四散进入了百姓群中。
不一会的功夫,大部分的百姓都被救醒了过来,这些人都是从洛阳城中的大火和西凉军临幸前屠杀侥幸生存下来的幸存者。之所以会躺在城外如同死人一般,大部分都是因为力气用尽累晕或者饿晕的。
正当兵士救治百姓的时候,忽然有一名士卒小跑到武安国身前:“禀将军,那面有一小童,自称是蔡邕、蔡伯喈先生的童子,有一封蔡先生的书信要交给将军。”
“哦?是吗?赶紧把那个童子带来。”听说是蔡邕的童子,武安国自然是不敢怠慢,蔡邕在这个时候找他,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嘱托。
不一会那名士卒就带着一个回头土脸,正拿着馒头往嘴里蒙塞的童儿走了过来:“童儿,你为何在这里?伯喈先生呢?”看清楚这名童子的脸后,武安国一惊。这童子他也认识,正是当初他去邀请蔡邕出仕时接待他的那一位。
“先生,西凉军放火火烧洛阳的时候,我家先生让我藏到了府中的暗道内,因此躲过一劫。后来等火势稍小之后,方才从洛阳城中逃了出来,我家先生料定将军知道洛阳的事情后一定会来,所以叫我一定要要把这封书信亲手交给将军。至于我家先生,已被董卓那狗贼裹挟到长安去了。”说着,童子就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帛书交给了武安国。
“将军,伯喈先生的书信上说了什么?”见武安国似乎看完了书信,一旁的刘巴就忍不住好奇问道。
“是东观,伯喈先生嘱咐我一定要保住东观之内的书籍。可是如此大火,东观内的书籍有可能保得住吗?”一边将手中的布帛交给刘巴,武安国一边对童子奇怪的问道。
童子摇了摇头:“这个小子就不知道了,不过老爷临行前曾经说过,负责放火的高顺、张辽两位将军对我家先生颇为敬重,我家先生会尽量说服他们放过东观。”
“将军,我知道您对儒家的看法一直不好,还请您看在伯喈先生的面子上,千万要派兵到东观一看。”见武安国有些迟疑,刘巴立马开口恳求道。
“子初放心,我讨厌的是士人党,又不是儒家文化?更何况这是我大汉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精髓,当然要想办法保存下来了。”
武安国之所以迟疑,并不是因为刘巴所说的他讨厌儒家文化。毕竟文化是无对错的,更何况身为一个穿越者,武安国更是清楚的知晓书籍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世家门阀传承的是什么?除了金银之外就是书籍了。武安国之所以迟疑,是因为他猜到孙坚很有可能已经进了皇宫,那么在对方搜刮过一轮之后,即使这些书籍在大火之中留存下来,还能逃过孙坚的江东军的搜刮吗?
听武安国说他并不是不想接受蔡邕的嘱托,刘巴方才松了口气:“既如此,还请将军尽快派兵入城取书啊,否则完了就算当时西凉军走时没有点燃东观,也有可能被接下来蔓延的火势烧到啊。”
武安国点点头,当即就叫来了于糜、樊能,让他们各带五千士卒入城,前往东观取书。“你们有没有跟百姓问过,我们之前还有谁带兵进过洛阳?”安排完之后,武安国又叫过来几个之前负责救治百姓的士卒问道。
那些士卒中的一人点点头:“知道,据那些百姓说,一日前孙坚太守的江东军来过,还曾许诺要帮助他们,不过进城不到一个时辰,就匆匆忙忙的带军离开了,也未曾履行承诺。”
“本将知道了。”武安国点点头,看来这孙坚还是如同历史中一样,私藏玉玺作死去了。不过只一个时辰的时间,应该不够搬运书籍的。
果然,几刻钟之后,入城的士卒就返回来向武安国报告说:“回禀将军,我们已经到了东观,那里确实完好无恙,其中书籍也未曾遭受火灾,于将军和樊将军正在阻止兵士往车上搬运书籍。但是,这些书籍数量太大,估计怎么也要几个时辰才能全部装车。”
“呢,本将知道了,告诉于糜和樊能,让他们小心一点,千万不要将书籍损坏。”看来还真如武安国猜测的那样,这孙坚也不知道是满脑子肌肉,还是做贼心虚,竟然对东观的书籍视而不见。
(本章完)
袁绍“蹭”的一下从帅案后站了起来,激动的问道:“当真?”
那名士卒点点头:“当真,我军已经占领虎牢关,不知盟主有何命令?”
“走,诸位一起随我到关上看看···。”得到确认,袁绍当即就兴奋的道。
等武安国等诸侯跟着袁绍来到虎牢关上时,果然关中早已没有一人。“盟主快看,洛阳方向有大火···。”突然,张超指着洛阳方向对武安国大声叫道。
袁绍和武安国等人朝着洛阳方向一看,果见哪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天哪,董卓这逆贼不会把洛阳烧了吧?”望着那几百里外都可清晰看到的冲天火光,孔融不自主的悲呼了一声。
“天哪,这逆贼安敢如此,曹罗,快整军,我们去洛阳救火···。”
武安国这才想起董卓迁都长安后,貌似一把火把洛阳城给烧了。孙坚正是在皇宫的残骸之中,寻到了传国玉玺。于是他也假装惊呼一声,然后以救火为民,率军全速赶往洛阳。传国玉玺他是不想了,那玩意在诸侯混战的前期,谁拿谁死。况且洛阳做了大汉几百年的帝都,既是董卓搜刮的再干净,也总会漏下一些东西,更何况董卓此次是仓促撤退,留下的东西应该就更多了。乘着袁绍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先冲进洛阳捡一气破烂,也省的白跑这一趟。
“盟主,我们该怎么办?”看着武安国带着军队急匆匆的离开了虎牢关,往洛阳而去,袁绍身旁的韩馥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急,看着火势,洛阳就算没有全部烧起来,也至少有一半被点着了。更何况董卓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正好让这武安国给我们探探路,我们再决定该如何做。”袁绍迟疑了一下,然后犹豫不定的道。
洛阳虽然突发大火,但是谁也不知道董卓的西凉军到底有没有撤走,况且袁绍这个盟主都下命令了,所以听袁绍说待机而定后,诸侯们倒是没有一人出言反对。
第二天,袁绍等人就收到了汜水关孙坚的报信:董卓已于几日前迁都长安,行前捉拿杀死洛阳城中世家富户上千,尽收其家产。还命吕布等人盗掘先帝及后妃陵寝,得金银财宝千余车,然后劫掠了天子百官还有洛阳数百万百姓,直往长安而去。董卓离开洛阳后,其部下就开始放火,将洛阳城尽数点燃。得到这个消息后,孙坚就已经帅军前往洛阳,一方面是追赶逆贼董卓,一方面是赶往洛阳救火。
“天哪,大汉何其不幸,竟出了董卓这样肆意妄为的奸佞,先帝啊,是臣等无能,辜负了您的重托,没有照顾好陛下和大汉啊···。”还未等袁绍说话,袁遗、桥瑁和孔融这些自诩为汉室忠臣的老臣们,就已经开始哭天抢地的嚎了起来。
曹操走到袁绍近前抱拳道:“现在董卓放火焚烧洛阳,更是劫掠天子百姓逃亡长安,如此大逆不道,天下震动,盟主为何不赶紧发兵追击?”
“我军数日以来猛攻虎牢关,如今正兵困马乏,贸然出击,恐没有好结果。”
袁绍犹豫了一下,其实攻下虎牢关,并且赶走了董卓在他看来,此次会盟的目的就以答道了。毕竟他此次来就是为了借会盟之命提高自己的声望,加之后面董卓诛尽洛阳城中袁氏,他才会不计成本的猛攻虎牢关。要不然,他才不会更袁绍死磕呢。毕竟一个混乱的大汉,才更适合他们四世三公的袁家发挥。再加上现任家主袁逢和袁隗的死,这几天他正和袁术激烈的争夺袁家遗产,因此袁绍根本就不想率军出击,追击董卓。
见袁绍不愿意出兵,曹操赶忙再次谏道:“如今董卓害怕我们联军,才会放火焚烧洛阳,逃亡长安,如此大好机会,我们正可以追上去与此贼决战,倒时一战即可定天下,盟主不必犹豫啊。诸位,你们说操说的对不对?”为了加深说服力,曹操又对其他的诸侯问道。
可惜的是,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袁氏的忠实狗腿,见袁绍不愿出兵,故意装聋作哑,对曹操的话充耳不闻。小部分像公孙瓒这样的,也意识到了今后的大汉天下估计会是一片混乱,因此也不敢得罪袁绍,缄口不言。
见所有人都装傻充愣,此时一心想要铲除董卓,匡扶大汉的曹操顿时大怒,斥了一声:“竖子不足与谋。”就独自带着麾下的万余兵士往洛阳方向而去了。
而此时,武安国早已到了洛阳城外。此刻的洛阳,早已没了昔日人声鼎沸,摩肩擦踵的繁华之像。当武安国率军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洛阳城内还在燃烧。整个城墙因城内的火势被烧的通红,数万百姓衣衫褴褛的倒在城外,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许久,方才有人动上一下。
“快,看看还有没有活的,让随军的军医救治一下。”武安国从嘶风上跳了下来,对身后的将官们吩咐道。
“喏。”将官们赶忙应了一声,然后各自带着兵士们四散进入了百姓群中。
不一会的功夫,大部分的百姓都被救醒了过来,这些人都是从洛阳城中的大火和西凉军临幸前屠杀侥幸生存下来的幸存者。之所以会躺在城外如同死人一般,大部分都是因为力气用尽累晕或者饿晕的。
正当兵士救治百姓的时候,忽然有一名士卒小跑到武安国身前:“禀将军,那面有一小童,自称是蔡邕、蔡伯喈先生的童子,有一封蔡先生的书信要交给将军。”
“哦?是吗?赶紧把那个童子带来。”听说是蔡邕的童子,武安国自然是不敢怠慢,蔡邕在这个时候找他,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嘱托。
不一会那名士卒就带着一个回头土脸,正拿着馒头往嘴里蒙塞的童儿走了过来:“童儿,你为何在这里?伯喈先生呢?”看清楚这名童子的脸后,武安国一惊。这童子他也认识,正是当初他去邀请蔡邕出仕时接待他的那一位。
“先生,西凉军放火火烧洛阳的时候,我家先生让我藏到了府中的暗道内,因此躲过一劫。后来等火势稍小之后,方才从洛阳城中逃了出来,我家先生料定将军知道洛阳的事情后一定会来,所以叫我一定要要把这封书信亲手交给将军。至于我家先生,已被董卓那狗贼裹挟到长安去了。”说着,童子就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帛书交给了武安国。
“将军,伯喈先生的书信上说了什么?”见武安国似乎看完了书信,一旁的刘巴就忍不住好奇问道。
“是东观,伯喈先生嘱咐我一定要保住东观之内的书籍。可是如此大火,东观内的书籍有可能保得住吗?”一边将手中的布帛交给刘巴,武安国一边对童子奇怪的问道。
童子摇了摇头:“这个小子就不知道了,不过老爷临行前曾经说过,负责放火的高顺、张辽两位将军对我家先生颇为敬重,我家先生会尽量说服他们放过东观。”
“将军,我知道您对儒家的看法一直不好,还请您看在伯喈先生的面子上,千万要派兵到东观一看。”见武安国有些迟疑,刘巴立马开口恳求道。
“子初放心,我讨厌的是士人党,又不是儒家文化?更何况这是我大汉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精髓,当然要想办法保存下来了。”
武安国之所以迟疑,并不是因为刘巴所说的他讨厌儒家文化。毕竟文化是无对错的,更何况身为一个穿越者,武安国更是清楚的知晓书籍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世家门阀传承的是什么?除了金银之外就是书籍了。武安国之所以迟疑,是因为他猜到孙坚很有可能已经进了皇宫,那么在对方搜刮过一轮之后,即使这些书籍在大火之中留存下来,还能逃过孙坚的江东军的搜刮吗?
听武安国说他并不是不想接受蔡邕的嘱托,刘巴方才松了口气:“既如此,还请将军尽快派兵入城取书啊,否则完了就算当时西凉军走时没有点燃东观,也有可能被接下来蔓延的火势烧到啊。”
武安国点点头,当即就叫来了于糜、樊能,让他们各带五千士卒入城,前往东观取书。“你们有没有跟百姓问过,我们之前还有谁带兵进过洛阳?”安排完之后,武安国又叫过来几个之前负责救治百姓的士卒问道。
那些士卒中的一人点点头:“知道,据那些百姓说,一日前孙坚太守的江东军来过,还曾许诺要帮助他们,不过进城不到一个时辰,就匆匆忙忙的带军离开了,也未曾履行承诺。”
“本将知道了。”武安国点点头,看来这孙坚还是如同历史中一样,私藏玉玺作死去了。不过只一个时辰的时间,应该不够搬运书籍的。
果然,几刻钟之后,入城的士卒就返回来向武安国报告说:“回禀将军,我们已经到了东观,那里确实完好无恙,其中书籍也未曾遭受火灾,于将军和樊将军正在阻止兵士往车上搬运书籍。但是,这些书籍数量太大,估计怎么也要几个时辰才能全部装车。”
“呢,本将知道了,告诉于糜和樊能,让他们小心一点,千万不要将书籍损坏。”看来还真如武安国猜测的那样,这孙坚也不知道是满脑子肌肉,还是做贼心虚,竟然对东观的书籍视而不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