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85章 拜访蔡邕

    闻言,赵英奇不禁舒了口气,据她了解,毛玠就是一个典型的儒生。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再加上武安国的保证,那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好,我这就修书,请墨先生到广信城一聚,侯爷回去后把这封书信交与我吕叔父,他自然会帮您联络墨家的巨子。”说着,赵英奇就拿出了竹简笔墨,伏在马车中的小桌上开始奋笔疾书。

    “嗯,最后英奇你在多加一句,就说如果墨家愿意帮忙的话,本侯非但不计前事,更会征辟他们墨家的人为我们交州的大工官和大铁官,请他们务必仔细考虑。”在一旁看着赵英奇写信的武安国,突然开口道。

    “啊,州牧大人,这似乎有些过了。”原本对于接纳墨家之事就不太乐意的毛玠,现在听说武安国要征辟墨家的人为官,就更加不乐意了。

    武安国摆摆手:“无妨,只是负责掌管铸造和赶制工具的铁官和工官。我听闻墨家善奇技淫巧,这也算物尽其才。”

    “喏。”闻言,毛玠只得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侯爷、大人,我们到了卢乡了。”写好书信之后,武安国又与毛玠谈论了一番土地和耕种的事宜,就听赶车的马夫开口道。

    “到了吗?好吧,都下车,我们去拜访伯喈先生。”武安国撩开车帘一看,发现马车果然已经停在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村子口处,于是当先跳下了车,然后回头对车上的毛玠与赵英奇道。

    “你们是什么人,啊,是毛郡丞,请问您这是···。”武安国这一群陌生人披甲执仗的进入村子,自然引起了村名的警惕。不一会的功夫,他们就被村里的民兵队长带着二三十人挡住了。

    毛玠指了指武安国:“这是新任交州牧、平南将军、武安侯武安国,听闻蔡邕蔡伯喈先生再次隐居,所以州牧大人特来拜访,还不快头前引路?”

    这民兵队长也是本地人,之所以认识毛玠,那是因为毛玠给村民分配土地的时候,就是他全程陪同的,至于武安国,来到交州后就很少露面了,所以他才没有认出来。“是,请州牧大人跟小的来···。”听毛玠说眼前的少年就是整个交州最大的官,亲兵队长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领着武安国等人往村中而去。

    “几位大人,伯喈先生就住在此处了。”不一会的功夫,几人就来到村南一处小山坡上的独家小院外,看得出来,村里的人对于蔡邕十分的敬重,负责也不会给蔡邕一处如此好的地方居住。

    院门是开着的,其内正好有一个十二三岁的书童在侍弄田地,见武安国等一干人站在院外,走过来好奇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干嘛站在我家院外?”

    武安国对着那童子拱拱拳:“在下乃是平南将军、交州牧、武安侯武安国,听闻伯喈先生隐居于此,所以特来拜见,麻烦童儿通报一声。”

    那童儿摇摇头,不好意思的道:“大人的这么多头衔,我却是记不住···。”

    武安国摇头一笑:“好,你就只需跟伯喈先生说武安侯武安国来拜见,就行了。”

    童儿点点头:“你们等着,我去通报。”隔了一会,那童儿又从屋中跑出来,对着众人道:“我家老爷请你们入内相见。”

    武安国和毛玠、赵英奇三人跟着童儿走进屋内,就看见一老者跪坐与小桌之前,桌上放着四杯茗茶,显然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三位,请坐。”蔡邕对着武安国等人点点头,然后指了指跪垫示意道。

    “在下平南将军、交州牧、武安侯武安国,这位是祭酒从事、簿曹从事毛玠毛孝先,这位是南越人赵英奇姑娘,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分别落座之后,武安国就想向蔡邕说明自己的来意。

    谁知还未等他说完,就被蔡邕伸出一只手打断,神色不善的道:“停,你是谁我知道,你来此何意先不必急着说?我有一些事要问你。是谁向陛下建议恢复州牧制的。还有,是谁让你封锁商路,勒令商人不得买卖生活物资的。你难道不知道,而今交州的粮价已经降至原本的七成,百姓即将倾家荡产吗?”

    “额···。”对于如此直接的蔡邕,武安国给吓了一跳。

    一旁的毛玠也听出来蔡邕这番话是冲着武安国来的,于是帮着解释道:“伯喈先生你误会了,恢复州牧制一事,乃是宗正刘焉提出来的。至于勒令商人不得在交州买卖生活物资一事,也不是我家州牧大人的命令,而是中原的那些官府与世家门阀。”

    “啊?当真···。不过中原的官府世家为何要下此损人不利己的命令,还有,陛下为何又要恢复州牧制,难道他不知道此制乃是祸乱天下之制吗?”听了毛玠的解释,蔡邕一愣,随即茫然的问道。

    武安国苦笑一声:“先生真是离开大汉朝堂的时间太久了,先生难道不知道吗,国此时已与士人党事成水货···。”说着,武安国又将这些日子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对蔡邕讲述了一遍。

    听了武安国的讲述之后,蔡邕方才无奈的叹了一声:“我离开朝堂十几年,世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都逼得陛下不得不冒险恢复州牧制来对抗士族了。当初黄巾乱起,陛下不得不解开党锢之令,我就知道要坏事,却万万没有想到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至于何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何进和猪狗待久了,自然也变成了狗头猪脑子。我早就向陛下进言过,这何进不可委以重任,惜乎陛下不听我劝解,不然也不至于今日啊。”

    听蔡邕这么说,武安国有些意外的道:“怎么,伯喈先生也看不惯士人党的行径吗?”据他所知,这蔡邕也是士族出身啊,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还真的出乎他的预料。

    蔡邕瞪了武安国一眼,仿佛猜到了他想什么:“怎么,你是不是

    觉得觉得老夫是士族出身,就该为士族着想?迂腐,国之不存,家能何在?心存此念的,都不过是愚蠢之人而已。对了,陛下的龙体如何,可还康健?”

    武安国犹豫了一下,但是看着蔡邕那一脸关心的眼神,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我上次回京,私下里面见陛下时,陛下已是需人搀扶方能行走,一段话如果太常,都会喘气。以国看来,陛下的身体恐怕不是太好。”

    “什么?”听武安国这么说,蔡邕也是和其他人一样,一脸的不可置信:“不可能陛下今年才不过而立之年而已。”

    武安国摆出一张苦脸:“可事实就是如此。”

    蔡邕也知道武安国没必要骗自己,悲痛的道:“哎,如此紧要的关头,陛下的身体却又有恙,真是多事之秋啊。”随即又振作精神道:“之前的事情误会了州牧大人,还请大人见谅。在老夫看来,州牧之前做的还是不错的,如今的交东三郡,可以称得上是百姓安居乐业了。不过此时大人已是州牧,眼光就应该不止放在这三郡上才是。”

    武安国点点头:“那是自然,这是赵英奇,南越人的大首领,国已决定同其成婚。另外交西四郡我也已经派去官员,哪里的南越百姓已经开始仿照交东三郡的模式下山定居,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交州就能迎来真正的安定了。”

    蔡邕看了看武安国,又看了看赵英奇,点点头道:“也算是郎才女貌,不过我们被封锁了商路这件事州牧大人打算如何解决呢?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啊,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那么恐怕会引起大乱。”

    “国打算走海路,听闻墨家有船,可在海上安稳行驶。国打算以海船运势粮食,走海路到幽州,与那里的人交换牛羊等牲口,不知先生以为此策如何?”武安国试探的问道。

    蔡邕有些惊讶,不过还是赞同道:“墨家?没想到这世间还有他们的传承。幽州地处边疆,门阀世家的势力薄弱,此策却是可行。”

    一旁的毛玠有些介怀道:“伯喈先生,那可是墨家啊,而且州牧大人还许了他们工官和铁官的职位。这···,真的合适吗?”

    蔡邕有些奇怪的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随即又反应过来毛玠是什么意思,于是开口解释道:“不论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阴阳家,能够造福百姓,就是好的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不必纠结与他。至于工官和铁官,以墨家善于奇技淫巧的特点来说,州牧大人此举可谓是人尽其才了。好了,老夫没有问题了,州牧大人可以讲讲你们此次的来意了。我想,你们不光是来拜访我这个老头子吧。”

    听蔡邕这么说,武安国才继续道明来意道:“先生也知道,国是军旅出身,手下之人也多是粗鄙军汉。而前刺史贾琮的属官是什么德行,先生心里也有数,大多数国都打算裁汰不用。如此一来,整个交州就空出了许多职位。恰巧此时我们又得知了先生隐居于交州的消息,所以国就打算请先生出仕,任我的功曹从事,掌一州的人才考核,官员任免之职。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出仕,替陛下牧养交州百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