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82章 对策

    “末将当然认识啦。”听了程昱的话,王牧就立刻答道。

    “什么,你认识,在哪里认识的?”听王牧这么说,武安国的好奇心顿时被挑了起来。以他对王牧的了解,对方绝不是一个会说大话的人。

    “就在我们交州啊。”果然,王牧就一五一十的将他认识蔡邕的经过描述了一遍。

    原来这蔡邕因为在朝中得罪了显贵,先是被发配到了朔方,后又得罪了五原太守,于是就逃难到了江南。但是到了江南之后,还是因其之前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当地士族的压迫。后来武安国带着百万百姓迁移交州,他也加入了其中。再后来武安国平定交东三郡的南越人,他就在广信城外的卢乡定居,因为其高洁的品格,不但卢乡原来的乡民都对其十分的敬服,就连后来分配来的南越人也是对其言听计从。王牧率军驻守苍梧郡,时常奉命巡视各乡,路过卢乡的时候就听说了这蔡邕的品行,还专门前往拜会过。这蔡邕也果然不服贤名,没有自恃名声,直接接见并教导了一番王牧。在那以后,王牧就时常到蔡邕处听教。

    “既如此,主公,我们当请伯喈先生为功曹从事,主人事选拔,以他高洁的品行,相信无人不服···。”王牧刚刚叙述完,程昱就立刻站出来道。

    武安国也是赞同的点点头,这蔡邕的品行如何,连董卓那杀人魔王都用他来做例子,自是不用多说:“好,明日,我就亲自前往卢乡延请伯喈先生。”

    毛玠等人皆是点点头,认为武安国如此做才合理。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一会,终是没有贤才再向武安国举荐,于是这议事从事和兵曹从事的官职只得空了下来,其政务由诸人共同分担。

    “主公,现在您该给我们讲讲,你到底是在洛阳中怎样得罪了士人,致使他们不惜成本,甚至出动了大军阻击将军?”商议定了今后交州的人事任命之后,程昱就问出了所有交州官员一直好奇的问题。

    武安国摇摇头:“哪里是我得罪了士人,实在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事情是这样的,·····。”武安国又将他在洛阳的所见所闻跟大家叙述了一遍。

    “放肆,这些人怎么敢如此放肆,真是无法无天、无君无父···。”听了武安国的叙述,毛玠第一个忍耐不住,站起来对着北方大声的咒骂道。

    “好了,孝先不必如此激动,那些世家门阀的跋扈又不是第一次如此。之所以跟大家说这件事,就是想大家听到从外面传来的消息时不要多想。另外在跟中原的世家接触的时候要分外小心,以防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对方的套。好了,今日的事就议到这里,大家先各自去办吧。”武安国摇摇头示意大家没必要生气,然后就让他们各自离开去执行刚刚商量好的事情了。

    这些人前脚刚离开,武安国就立刻叫来了一个亲兵,小声的对他道:“去,把军师请回来,注意,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吩咐完之后,武安国又对赵英奇道:“姑娘能不能先回避一下,我和程先生有一些机密之事需要商议。”

    赵英奇摇摇头:“对不起将军,为了防止你做什么不利于我们族人的事情,我要一直跟着你。跟何况了,我们马上就要成亲了,所谓夫妻一体,又有什么事情需要瞒着我呢?”

    见对方坚持,又说的有理有据,武安国只好让对方留了下来。不一会的功夫,亲兵就带着程昱返了回来:“不好意思先生,我有些事情需要和先生私下商议一下。”看着程昱,武安国不好意思的道

    程昱点点头:“属下就猜到主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也未曾走远,不过···。”说着,程昱用眼神瞟了瞟坐在一旁的赵英奇,那意思很明显,是向武安国询问她为何会还在这里。

    武安国略微有些尴尬的解释道:“英奇她怕我们商量的是不利于他们族人的事情,因此坚持要留下来。更何况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夫妻了,有些事情也不好瞒她。”

    闻言,程昱低头略微思考了一番后,同意道:“这也好,赵姑娘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一族的首领,又想到了此次的解决之策,想来也不是普通女子。有些事让姑娘知道也好,省的以后主公因事不在,家里没人做主。”

    得到了程昱的赞同,两人也就不管一边的赵英奇,开始商量起正事:“此次虽然我虽然平安归来,但是相比那些世家不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更何况以我这次面见陛下的情况来看,陛下恐怕是时日无多了。”

    “怎么可能,陛下才不过而立之年而已,主公为何会觉得陛下时日无多?”听武安国这么说,程昱大惊道。

    武安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陛下本就沉迷于酒色,自黄巾之乱起,他就每日为黄巾逆贼之事而忧心。好不容易黄巾乱平,各地的世家的势力有急剧的膨胀,为了压制这些世家,不使大汉的统治动摇,他又不得不费尽心思和士人党争斗。相比于人多势众的士人党,陛下只不过孤身一人,如何不好费心思?上次我私下觐见陛下,发现其行走需人搀扶,说话都费力气,如此表现,分明是因为因和士人党争斗之事,耗尽了心血,故此我才猜测他时日无多。万一真如我所料,陛下突然不幸崩殂,我们又该如何?”

    程昱的眉头紧皱:“这倒是个麻烦事?”

    “是啊,我们此时和士人党可谓水火不容。如果没了陛下,那些士人党必定不会容我。”

    武安国此时可谓灵帝麾下第一号战将,他的所有权势富贵都是靠着灵帝得来的,灵帝就是他最大的靠山。如果真的灵帝挂了,那么武安国无疑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到时候再和世家对抗,就无疑处在了绝对的下风。想必与旁人,武安国比大家更知道灵帝死后,作为世家代表,士人党盟友的何进是如何的大权独揽,所以一回广信,他就急忙招来程昱商议此时。

    程昱沉默了一会,突然眼神灼灼的道:“既然他们不容我们,我们就彻底跟他们对着干。”

    武安国皱了皱眉头:“对着干?没了陛下,人家是朝廷,我们是臣子,名义上就已经输了。更何况我们是以一隅对全国,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程昱摇了摇头:“属下说的对抗并不是明刀明枪和对方对着干,而是占尽优势,展现力量,逼得对方不敢动我们。”

    “占尽优势?展现力量?请先生说详细一点。”武安国一边捉摸着这八个字,一边开口道。

    “道理很简单,就算是没了陛下,主公也不是孤身一人,别忘了还有宫中的十常侍。比起远在天边的我们,近在眼前的十常侍可就碍眼多了。这十常侍平日靠着陛下的宠信,肆意在各地安插官吏,党羽众多,虽然关键的时候不顶事,但是想要清除他们,恐怕也不是件易事。更何况,陛下现在不是还在吗?将军身负平南将军之职,那就要利用这两个优势在事情发生之前尽量扩大自己的势力。就以此次主公归途之上频遇阻截之事为由,向陛下上书。就说此事是因为荊杨二州的山越人和占人作祟,请求出兵平叛。别的不说,至少也要将将五岭四关拿在手中。据属下所知,这豫章、桂阳和零陵三郡的太守也都是士人党的人,陛下想必会乐见其成。到时候将军就可以平乱为由,占据这三郡,严控五岭四关,禁止士人党的势力进入交州。一旦天下有变,即可封锁五岭四关,到时候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方才有了士人党抗衡的实力。”程昱走到一旁挂着的交州地图旁,指着地图一一为武安国解释道。

    听了程昱的话,不仅是武安国轻舒了一口气,忧愁尽去,就是一旁的赵英奇也是目光闪烁,兴奋异常。盖因为程昱的此策,就是当年秦末,中原混乱,南越国开国皇帝赵佗的做法。听了程昱此策,一旁的赵英奇顿时觉得他们想要复国也未必不是一个妄想。

    而武安国倒是未想到这一层,他考虑的是程昱此策的可行性。要论灵帝死后,中原的混乱程度比之秦末,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是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的矛盾爆发,之后就是何进死于十常侍之手,十常侍又被袁绍、曹操等人诛杀。在紧接着就是杀人魔王董卓率兵进京,祸乱干政,十八路诸侯讨董。这一出一出的,比赶集都急。如果他们真能做到像程昱说的那样,在灵帝活着的时候,就断绝士人党和交州的一切往来,然后在出兵三郡,向士人党展现自己的实力。等到灵帝死后,他们在封锁五岭四关,占尽优势。那么在武安国看来,那些士人党迫于交州的距离和他们的实力,也许还真不敢第一时间动他们。只要能熬过灵帝死后初期的这段时间,那么一切就柳暗花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