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75章 交州牧

    是啊,他担忧什么?就算士人们这段时间抓着他黑,那又算什么?这是东汉三国啊,这个时代不缺名臣勇将。同样的,也是最不缺恶棍奸佞的。比如说后世大名鼎鼎的魔王董卓、三姓家奴吕布还有士人阶级的死敌十常侍等等。

    就连眼前的曹操,也是后来士人紧追不放的喷点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有个叫边让的人,在董卓之乱后就一直抓着曹操黑,结果曹操任兖州牧之后正好将其抓了正着。当时不论是兖州的名人贤士,还是曹操麾下的文臣名士,都有不少人替此人向曹操求情。但曹操也真的像今天所说,如果有人敢平白无故的污蔑他的话,他的刀枪也不是吃醋的。所以不管是谁,有多少人求情,曹操都不为所动,最后这边让还是被曹操所杀。因为这件事,原本和曹操就不对付的士人,彻底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

    最好的证据就是历朝历代士人的代表孔家了,在东汉末至三国年间,作为孔家代表的孔融就是一直抓着曹操黑的,即使此人后来到了曹操麾下任职,也是仍然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的抓着曹操怼。仔细想来,有这么多的人在前面顶着,他武安国不过灵帝朝第一奸佞而已,也不算什么吧。

    更何况了,静下来想想,此刻的他正好被灵帝推倒了风头浪尖,士人党又一身是火无处发泄,所以才抓着他喷,要把他塑造成灵帝朝第一奸佞。不过真的等到董卓乱政,刀枪做主的时候,士人恐怕就没有现在的精力了,毕竟人都是善忘的嘛。到时候,一切都可以商量嘛,毕竟他又不是曹操,属于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倔脾气。到时候大不了他就丢弃一切节操,跪舔一下士人阶级,那时候想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想必也不是难事。

    看到武安国又恢复了笑容,曹操还以为自己的劝解起到了作用:“看,操就说这没什么,侯爷也想清楚了吧。”殊不知,武安国已经把他当成了替自己顶缸的人之一。

    武安国假装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番话真是有理,我辈猛士怎能被区区的言论所束缚,孟德真乃我的知己也。”为了让曹操一直坚持他这宁死不屈的观点,他故作一脸钦佩的道。

    果然听了武安国的赞赏,曹操的脸上笑容更甚了:“那当然,操之梦想,就是学那霍骠骑,为征西将军,为大汉开疆扩土,岂能被几个区区的刀笔小吏所束缚?不过侯爷,未免意外,这洛阳城中侯爷还是不要多待了,应该尽早向陛下辞行,返回交州才是。”

    “可是如此关头,恐怕陛下是不会轻易放我离开的啊。”曹操的话,武安国当然是万分同意的。问题是他前两天刚刚才向灵帝上过请求离开的折子,灵帝根本不同意啊。

    曹操摇摇头,小声的道:“此一时彼一时,前两日陛下不同意侯爷离开,恐怕是因为州牧的事情。陛下心里大概真的是属意侯爷为交州牧,所以此事未定之前,陛下当然不会同意侯爷离开。但是此时却是不同,昨日操听家祖说,关于恢复州牧之事,宫内似乎是已有定论,不论此事成与不成,陛下都没有理由再阻止侯爷离开。毕竟此时贾琮的罪名已定,交西四郡急需人回去主持大局。”

    武安国点点头,也小声的回道:“好,那我去后就立刻请求面见圣上,然后请求返回交州。”

    曹操端起自己的酒樽:“那操也就不再耽搁侯爷了,另外,某再次提前恭贺侯爷高升了。”

    武安国拿起自己的酒樽和曹操示意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承孟德吉言,我们他日再见。”

    曹操也将酒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然后对着武安国抱抱拳道:“此去侯爷一路小心,我们他日再见。”

    告别了曹操,回府的武安国立刻就向灵帝上书,请求觐见。果如曹操所料,几个时辰后,他就得到了灵帝的召见。“怎么了,又待的不耐烦了吗?”灵帝在张让的搀扶下,吃力的瘫坐到御座之上,喘息了好一阵,方才开口问道。

    看着走路都直喘大气的灵帝,武安国不自主的皱了皱眉头。上次他得到灵帝私下接见的时候,对方可是活蹦乱跳的,而且之前在朝会之上,灵帝和士人党、宦官党斗争的时候,也未见他如此虚弱啊。为何此次私下里相见,他却觉得灵帝仿佛油尽灯枯一样。“陛下,国事虽是重要,但还是要以保重龙体为先啊。”他不记得历史上的灵帝是何时过世的,但此刻看灵帝的样子,恐怕距离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听武安国劝他保重身体,灵帝无力的笑了笑:“朕的身体虽然重要,但怎么也不及我大汉天下重要。放心吧,朕没那么容易死的。”

    灵帝这么说,武安国也不再提及此事。毕竟身为帝王,很忌讳在臣子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的。“禀陛下,正如陛下所猜测,臣此来,正是向下请辞,返回交州的。”

    灵帝点点头:“朕就知道你待不住。”

    武安国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陛下也知道,那些士人党如今已经和臣成了水火不容之势。他们甚至在坊间将臣宣传成了我朝第一奸臣,更有人放出话来,要和臣一命换一命,肃清朝纲,臣不得不防啊。”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武安国之所以会和士人党到了今天的地步,也都是他为灵帝冲锋陷阵的结果。适当的向灵帝表示一下自己的委屈,搏取一下灵帝的同情心,也能增加一些自己返回交州可能性。

    果然,听武安国这么说,灵帝和一旁随侍的张让都忍不住轻笑了出来。尤其是张让,笑的小眼睛都快眯在一起了。“这家伙不会在为自己取代了他们十常侍成为灵帝朝第一奸佞而高兴吧。”斜了一眼张让,武安国不无恶意的猜测道。

    “怎么,朕的战神也会怕死?”灵帝看着武安国,饶有兴趣的问道。

    武安国摇摇头:“臣是一个武将,如果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那样当然不怕。但是如果是死在宵小手上,那样非但不值,更是丢人了。”

    灵帝沉默了一会,然后赞同的点了点头:“不错,朕的武安侯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的确不应该是如此死法。让父啊,把东西给他。”

    张让点点头:“喏。”然后从一旁的一位小太监手中取过了一份圣旨,交到了武安国手中。

    灵帝指了指武安国手中的圣旨:“这里没有外人,我们也不搞那君君臣臣的一套了,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武安国点点头,将张让给他圣旨慢慢的打了开来。令他吃惊的是,这上面灵帝不但授予了他期望之中的交州牧,还将他的爵位由武安乡侯提升为了县侯。至于原因嘛,正是因为他揭举了贾琮,并且还平定了合浦、南海和苍梧三郡的南越人。“陛下,这···。”武安国合上圣旨,一脸惊讶的看着灵帝。

    灵帝摆摆手:“朕说过,朕是个价钱公道,童叟无欺的生意人。将军这次不但帮朕惩罚了贾琮,更是因为将军,太常的提议才得以通过。既然将军因为朕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朕自然不能让将军吃亏。怎么样,将军还满意吗?”

    “臣谢陛下信任···。”

    满意,怎么还能不满意。就只是交州牧,武安国都已经觉得奢求了。毕竟曹节之前跟他都说过了,以灵帝的意思,各州的州牧都要汉室宗亲出任的。这样的情况下,灵帝还是任他为交州牧,这不是天恩浩荡什么是?除了交州牧,武安县侯的爵位对他来说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灵帝笑了笑,然后一脸随意的问道:“满意就好,对了,朕的长子辩和次子协,将军觉得那个好?”

    “额···,嘶···。两位殿下都是天家贵胄,又岂能是臣一个粗鄙军汉能评论的了的?臣一切唯陛下是从,陛下觉得那位好,臣就觉得那位好。”听到灵帝这一句貌不经心的提问,原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武安国悚然一惊,赶紧一脸正色的答道。

    “粗鄙军汉?将军真是过谦了。以朕看来,将军实在是再聪明不过了。”灵帝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从御座之上直起身体,目光炬炬的盯着武安国道。

    武安国一脸诚恳的摇了摇头,迎着灵帝的目光,丝毫不带闪躲的道:“臣只是些许小聪明,哪里能经得起陛下如此称赞。”

    灵帝盯着武安国的脸仔细看了看,觉得其不似作伪。方才松了一口气,重新瘫软到御座之上,一脸倦容的摆摆手:“但愿将军能记住今天的话,好了,你可以拿着圣旨回你的交州去了。”

    “喏,臣告退,陛下保重。”武安国深深的看了灵帝一眼,然后行了一礼,头也不回的退出了宫殿。灵帝刚刚的那番话,明显是在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了,还说什么身体无恙。武安国心里有一种预感,这恐怕就是自己见灵帝的最后一面了。

    出了皇宫,武安国拿着灵帝的圣旨,直直的就返回了自己的府邸,然后除了留下几个从城中雇来的奴仆看家外,带着其余的人尽数离开了洛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