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35章 姗姗来迟

    这两日他一直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朱儁和皇甫嵩两人发动,谁知这两人却一直毫无动静。如果不是今夜这两人发动了,明日武安国都决定冒险硬攻黄巾军的营寨,靠着硬战来击破黄巾军,解除长杜的围困了。

    “将军,全军将士都已经准备好了。”

    等武安国从自己的帅帐出来的时候,营内的将士都已经武装完毕,等候在那里。晚安过挥挥手,一万五千人就鱼贯而出。

    三刻钟之后,武安国和他麾下的士卒就已经来到了黄巾营寨几里外。此刻围着长杜的所有黄巾营寨都剧烈的烧了起来,正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离着一两里地的距离,就能感到对面迎面而来的灼热的空气。

    “快,列阵,把所有的人都给我拦下来。”

    熊熊燃烧的烈焰之中,更有无数的黄巾士卒舍生忘死的冲了出来,不少人的身上还着着火。“将军,我们现在不是应该趁贼人混乱,冲进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吗?”一旁的董平听了武安国的命令后疑惑的问道。

    “傻啊,没看见现在火势正冲,况且我们还是处在下风,现在冲进去,不是送死吗?”武安国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将旗道。

    说话的功夫,汉军的阵势已经布置完毕。许多从火焰中冲出来的黄巾士卒在看到严阵以待的汉军,都是一愣,随即喊叫着一脸凶悍的冲了上来。这些人刚刚经历了营啸,又经历了一番地狱烈焰,此刻早被杀气蒙蔽了理智。

    “弓弩手,射击···。”看到这些冲过来的黄巾士卒,汉军阵中的弓弩手无情的射出了弓弩上的箭矢,将那些冲过来的黄巾军的生命一一收割。

    “投降,我们投降···。”连续射杀了两三千人后,后面的黄巾士卒纷纷屈服了,跪在地上求降。

    “董平、赵彦,你们两个各带五千人,从两侧绕过去,看看有没有火势小的地方。如果有,就杀进去,找到并帮助左右中郎将杀敌。王牧、卢肇,你们两个各带一千人,四处搜寻并抓捕那些溃散的贼兵。其余的人,跟我守在这里。”

    又收降了几千人后,从火势中冲出来的黄巾士卒就越来越少了。武安国估计是其余的人从其他地方逃了,也没必要把一万五千人都耗在这里,于是就让自己手下的四个校尉分兵行事。

    这场火,烧的时间有点久,直至第二日的中午才逐渐的熄灭,而昨夜分兵行事的董平、赵彦、王牧和卢肇也各自带兵返了回来。随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上万人的俘虏,以及左右中郎将,朱儁和皇甫嵩。

    “在下武安国,拜见左右中郎将。”见到这二人,武安国赶紧从战马上跳下来,走进行礼道。

    虽然三人都是秩比两千石的三品将军,但是这两人却是持节,节制其他诸将军。因此严格算下来,武安国以后还要听这两人的命令。如此情况下,武安国自然是不敢怠慢。

    “平寇将军快快请起,此次,我二人还要多谢将军的救命之恩啊。要不是将军的妙计,我等恐要死于贼人之手了。”朱儁和皇甫嵩两人浑身是血,胳膊和腿部等好几处都绑着绷带,隐隐还有血渍印出,胡子和头发也有好几处烧焦,可想,昨夜和黄巾军正面交战的他们,战斗有多激烈。

    “两位将军过奖了,抛开圣命不提,就是同为袍泽之义,在下也不会坐视不管的。况且昨夜破贼,在下只是出了主意,并且稍稍吸引了贼人的注意力而已。其他的,还都全靠两位将军运筹帷幄。”武安国摇摇头,笑着道。

    “将军过谦了,来,我给将军介绍一下我们麾下的俊杰···。”听了武安国的话,朱儁哈哈的笑着说道,然后抓着武安国的胳膊,将他和皇甫嵩身后的将领一一介绍给了他。武安国留意了一下,发现朱儁身后的将领大都是寒门出身,而皇甫嵩身后的将领则全是世家出身。

    “报,西北方有大队人马出现,来人自称是破贼校尉袁绍和骑都尉曹操,奉命率四万将士来援,请求拜见三位将军。”三人正闲扯的时候,突然有一名士卒跑过来禀告道。

    “哦?除了将军外,圣上还派了其他的援军吗?”听了那名士卒的话,皇甫嵩奇怪的对武安国问道。

    “呼,还好,历史的惯性是不可逆的,这袁绍和曹操还是如同历史中那样,在朱儁和皇甫嵩击破贼人之后,才珊珊赶到。”一旁的武安国在听到士卒的话后,在心里暗自的想到。听了皇甫嵩的话后,赶忙回到:“不错,除了在下外,圣上还从洛阳派出了另外一只援军,领军的,就是这破贼校尉袁绍和骑都尉曹操。”

    “既然是如此,那就将这两人请过来吧。”听了武安国话,朱儁和皇甫嵩两人也没多想,直接命士卒将这两人带来。

    “末将破贼校尉袁绍,骑都尉曹操,拜见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平寇将军。”不一会的功夫,就有两人在士卒的引导下走了过来。

    听得这两人自报家门,武安国不由自主的朝着这两人看了过去。只见这自称袁绍的男子,只见他面若冠玉,身长貌伟,头戴虎头盔,身穿白银镔铁铠,身后披着大红色的蜀锦袍。相比之下,一旁的曹操就差了许多。只见他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鱼鳞甲。

    “二位将军快快请起,还要多谢二位不远万里,率军来源。”朱儁和皇甫嵩一人一个,将这二人扶了起来,一旁的武安国则是好奇的朝他们笑了笑。

    这两人的大名,可算是如雷贯耳了。一人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官渡之前的河北霸主,三国时最大的诸侯。另一人则更加了不起了,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晋朝的魏武帝,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之称的曹操。

    “不敢,都怪我等行军缓慢,没能帮上忙。不过好在三位将军用兵如神,真乃国之栋梁也。”说着,袁绍袁绍还埋怨的看了一眼曹操。

    一旁的曹操,尴尬的笑了笑。此刻的他,心情是分外的复杂。既有完成灵帝的委托,完成了拖延大军步伐任务的轻松。又有错过如此大功,不能杀敌报国的遗憾。

    一旁的皇甫嵩笑了笑:“无妨,我们昨夜也只是击溃了这股贼人,大部分的贼军都四散而逃了。最为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抓住,或者击杀贼首波才的消息,此寮昨晚很有可能趁乱逃脱了。以我对此寮的了解,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收拢败军,然后卷土重来的。所以两位将军不必担心,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闻言,袁绍不屑的撇了撇嘴,以他的身份。怎么可能跟在他人身后,吃别人剩下的残羹剩饭?但是事已至此,即使他不愿意,也只得和曹操一同抱拳感谢道:“多谢右中郎将提醒,我等必定尽全力报效朝廷。”

    之后众人就合军一处,一同回了长杜城。第三日,皇甫嵩和朱儁派出的哨探就回来禀告说波才已经在阳翟打出了自己的帅旗,并且收拢了黄巾军六七万人。

    当即,朱儁和皇甫嵩就将武安国、袁绍和曹操三人招来:“波才已经在阳翟露面了,据哨探的情报,这逆贼已经收拢了败军六七万,如若不早除之,势必会再成祸患。”

    皇甫嵩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和朱儁要出兵阳翟了。因此武安国三人也没再多说,一同拱拱手道:“末将愿听将军吩咐。”

    此时的汉军,人数已达八万之多,分别是长杜城中原有的朱儁、皇甫嵩麾下的两万多人,武安国的两万平寇将军部,还有就是袁绍和曹操麾下临时凑起来的四万人。这次叫他们三个来,一方面是通知他们三个朱儁已和皇甫嵩决定出兵的事情,一方面是要从他们三人中挑出一人,以及一万士卒留守长杜。要知道不管是武安国的平寇将军部,还是袁绍和曹操的四万人马,最终都将各自的补给运进了长杜。如果大军外出征战,结果大本营丢了,那就尴尬了。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还是袁绍这个既不屑于跟在他人身后吃剩饭,麾下士卒战力又不高的家伙留了下来。

    决定了留守人选后,武安国和曹操当天就跟着皇甫嵩和朱儁带着剩余的兵士出军,像之前波才围困长杜那样,将阳翟围了个水泄不通。

    只不过,阳翟作为颍川郡的治所,同濮阳一样,墙高城坚。其内又有充足的粮草和波才刚刚收拢的六七万败军,汉军四面猛攻了三日,除了付出了将近万人的伤亡外,是没有丝毫进展。

    “两位将军,如此强攻恐不是办法,需要另想他途才是。”又这样强攻了两日,损失了近四千部众的武安国终于忍耐不住,来到朱儁和皇甫嵩的帅府道。

    “哈,我就说武安将军爱兵如子,对他麾下的士兵是宝贝的很。我们每日这样强攻,他肯定是坐不住的。”看到武安国,朱儁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边的皇甫嵩也轻笑道:“幸好我们想到了破敌之策,否则平寇将军就要急眼了。”

    “两位将军想到破敌之策了?”听到两人的话,武安国并没有理会对方的调侃,反而是眼睛一亮。

    “来来,武安将军,我给你介绍一个人。”皇甫嵩对着武安国招招手,将他拉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跟前。

    直到此时,武安国才注意到这屋里还坐着一个人。只见此人一身青袍,嘴边留着八字胡,脸上的笑容十分的和煦。“这位是颍川四大望族之一韩氏的韩馥,韩先生。此次还要多亏韩先生,我们才能以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攻取阳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