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7章 奇袭 阻隔

    军心可用!“好,本将就应尔等所求,今夜我会率勇士万人,趁夜奇袭阳平城,愿意追随本将的,一会可以到校尉董平处报名,我们亥时出发,轻装奔袭阳平,其余人就在此处等待我们的消息。”瞬时间,武安国就下了决定。东武阳距阳平城并不远,再加上抛弃了补给和攻城器械等累赘,轻装简从的汉军只要一两个时辰,就可以赶到阳平城下。

    “喏。”跪在地上的军士们杀意盎然的答道。

    亥时,武安国率领着精挑细选的一万人从东武阳城下,接着夜色的保护,避开了黄巾哨探的监视,悄无声息的出发了。至寅时二三刻的时候,就已赶到了阳平城下。

    “将军,城上的逆贼好像全无防备。”悄悄摸摸的潜到城根之下,接着月光看了看抽头上稀疏的巡逻身影,董平小声对武安国说道。

    “那当然,我军刚刚攻克东武阳,阳平的逆贼绝对想不到我们休息也不休息就来攻击他们。况且阳平的逆贼本就是疑惑弃足,人当然多不到那去。飞爪,准备,放。”一边和董平说这话,武安国一边从包袱里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飞爪,和其他士卒一起,将其抛上了城头。

    偷城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扛着攻城梯来,所以靠着飞爪潜进去,然后趁着守军不注意,偷偷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后退了几步,试了试勾在城垛上的飞爪是否勾劳,武安国就拔出腰间的宝剑要在嘴中,对其余拿着绳索的士卒使了个眼神,然后当先抓着绳索,踩着城墙爬了上去。

    整个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当武安国小心翼翼的翻过城垛的时候,城墙上大多数的守军还在睡觉,只有几个黄巾士卒心不在焉的来回巡逻着。

    给其余士兵打了个手势,每个巡逻兵分派了两三个汉军负责,然后武安国就悄无声息的潜到一个巡逻兵的身后。突然起身,一手从后方伸出,捂住对方的脖子,一手拿着宝剑在对方脖颈处飞快的划过···。

    “呜···。”那名巡逻兵声都来不及出一声,就软软的倒在了武安国的怀中。将这名巡逻兵的尸体拖到了一堆垒石之后藏好,武安国回头一看,发现其余的汉军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巡逻兵,并将他们的尸体掩藏好。而此刻,城头上所有的黄巾士卒仍然还在熟睡。

    “不要惊动其他人,跟我来。”将所有的汉军士卒全部招了过来,然后武安国小声的说道。士卒们点点头,跟着武安国轻手轻脚的下了城墙,来到了城门洞。

    想必与城头,小小城门洞的防守显得严密多了。几十名黄巾士卒东一堆,西一堆的靠着城墙大迷糊,另有十来名黄巾士卒在来回巡逻。

    “杀啊···。”仔细观察了一番,偷袭是不可能的了。武安国大喝一声,当先冲了过去,挥剑砍死一个,飞脚踢到一个,铁拳又砸到一个。

    “杀啊···。”其余的汉军同样拿着武器冲了上来,从睡梦中惊醒的黄巾士卒惊慌的拿起武器想要抵抗,却被怒火冲天的汉军士卒打了个措手不及。仅仅一个照面,就有二十几个黄巾士卒倒地不起。

    “快,你们几个,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其余人靠过来,和我挡住其余的逆贼。”再次随手刺死一个黄巾士卒,武安国对身边的汉军吩咐道。然后大声的召唤在四周厮杀的汉军士卒,命令他们向自己靠拢过来。

    “快,有敌人偷城,阻止他们···。”城门洞中的厮杀很快就惊醒了城墙上和城中的黄巾军。大量的黄巾军士卒拿着武器冲了过来,想要阻止汉军士卒打开城门,但是因为城门洞地方狭小,武安国个人又是无人能当,因此都被牢牢的挡住。

    “嘎吱吱···。”终于,在十来个汉军的共同努力下,沉重的城门缓缓的打开了。“杀敌···。”听到喊杀声,早已在城门外等的不可耐烦董平立刻带着人冲了进来。

    “杀,为东武阳的乡党复仇···。”见城门已经打开,武安国当即就冲入了黄巾士卒当中,手中长剑一划,立刻就有四五个黄巾士卒捂着脖颈痛苦的倒了下去。

    听了武安国的召唤,汉军士卒们登时士气高涨,怒吼着,将手里的武器捅进了面前的黄巾士卒手里。黄巾军人数本就不占优,汉军士卒的士气又空前的高涨。很快,赶来的黄巾士卒就一个接一个的倒了下去。终于,有人忍不住转头逃向后方。

    但是武安国却不打算放过对方任何一个人:“士兵们,追击,不要放走任何一个敌人。”一剑将一个黄巾士卒刺了个对穿,然后高举着手中的长剑,武安国大声的吼道。

    “喏···。”四周的汉军士卒大声的应了一声,然后举着武器朝着那些逃散的黄巾士卒杀了过去。

    直至清晨,阳平城中的喊杀声才渐渐的平息了下来。“来啊,传令,让东武阳城下的兄弟们移师阳平。”以微乎其微的代价拿下了阳平城,再加上这座城中并没有出现东武阳那样的事情,因此武安国的心情好了许多。

    “喏。”一名士卒抱抱拳,离开了。

    武安国对站在一旁的董平招招手,示意对方过来,然后指着行军地图道:“现在东武阳和阳平二城已下,我军已无后忧,只剩下黄河对面,屯兵在仓亭的卜己部。但是阳城此处却是离黄河较远,不利于物资转运。以你之见,我们当屯军与何处?”

    “以末将之见,此处最佳。”武安国顺着董平的手指一看,发现他点在了一个名叫冈成城的地方。

    冈成城,是秦时相国、刚成君的蔡泽的封地而得名。漯水自西南擦身而过,北边又毗邻黄河,膏腴之地。经过汉朝四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镇。最重要的是,它就在西北方,与仓亭隔河相望。

    “好,等大部队到达之后,我们再移师冈成城。”仔细琢磨了一下,武安国发现此处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所以当即就下了决定。

    两日后,武安国带领他麾下的大军进驻了空无一人的冈成城。“给我们说说,对面的逆贼是什么情况。”一幢民宅内,武安国和手下的将领们围着一张长案,上面放着东郡的地图。武安国指着地图,对一名负责管理哨探的将官问道。

    “回将军的话,如之前的哨探探查的那般,卜己将其全部的兵力都移至了仓亭,东阿城内只留了几千老弱,用于看守那些他从各地掳掠而来的人口。需要注意的是,这几日来,黄巾军的士卒乘坐船只日夜不休的在黄河之上巡逻。虽然不能禁止我方哨探过河,但是大军过河的话,是绝对瞒不住这些巡逻船只的。”那名将官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边给武安国等人讲解道。

    “那我们能不能派军绕过仓亭,偷袭东阿呢?就像将军之前偷袭阳平那样。”一名将领开口问道。

    将官摇摇头:“不可能的,就算是偷袭,最少也要几千人,不说瞒不过河道上的巡逻船,恐怕我们一出城,就给贼人的哨探发现了。”

    “既然这样,我们就正面攻击,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而已。“一名将领重重的砸了一下长案,恶狠狠的说道。

    “还是那个问题,即使是从濮阳调配船只,我们两万五千大军也不可能同时渡河,逆贼到时候只要在对岸安安静静的等待,就能打我们一个半渡而击。我们如果派兵救援的话,又会变成添油战术。”那名将官耸耸肩道。

    “靠,老子自大生下来就生活在黄河边上,夏天下河摸鱼,冬天河上溜冰,平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这条黄河会这么麻烦。”一名将领忍不住怪叫道。

    其余人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正如他所说,不论是正面强攻,还是想暗自偷袭,眼前的这条黄河都如同一道城墙一样,将卜己部保护在了里面,将他们隔在了外面。

    “不知将军有什么秒策吗?”见所有的将领都是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董平开口对武安国问道。

    武安国摇摇头:“我现在也没什么办法。”

    渡河战这东西,实在是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毕竟有太多失败的例子了。比如苻坚兵败淝水,袁绍兵败官渡,曹操兵败赤壁等等。就武安国知道的就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就更多了,因此也由不得他不谨慎。

    见武安国也说自己没注意,董平遗憾的摇摇头:“那可就他遗憾了,我军先是经历了东武阳之事,后又奇袭阳平,如今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如果有办法渡河,那么想要战胜逆贼卜己定不是难事。如今被这黄河阻隔,如果长时间想不出办法,难免士气衰落。”

    闻言,武安国有些烦恼的摇了摇头:“算了,先不提这个了,办法可以慢慢想不是?当务之急,是先从濮阳调配战船,将河上蚁贼的巡逻船清理了再说。”

    黄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东郡,因此东郡军内自然也设立了水军一军,只不过人数较少,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战船也不过大小楼船十来艘。虽然不多,但对付那些驾着渔船的黄巾军也足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