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5章 轻取

    第二日一早,士卒们饱餐一顿之后,武安国就带着他们列队朝东武阳开去。还是老规矩,离城池八百步的地方,武安国就命令士卒们列阵,然后对董平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去叫阵了。

    “城上的逆贼听着,我乃大汉平寇将军麾下校尉董平,我家将军奉圣上之命来剿灭尔等逆贼,识相的就赶快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不然我们立刻攻破城池,到时让你等全都不得好死。”得了武安国的命令,董平拍吗出阵,来到城下对城上的黄巾守军叫道。

    城墙上探出一人:“休想,事到如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本大爷就算是死,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

    “兄弟,何必如此呢?圣上也知道尔等是被妖人所惑,所以才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只要你们肯投降,还是可以活命的。”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如此的激烈,董平再次开口劝道。

    “活命,呵···,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好了,我们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想要这座城池,就那你们的命来堆吧。”那人苦笑着答了一句,随即便缩了回去,城头上再次恢复为一片死寂,任凭董平再怎么叫喊,也无人回答。

    “将军,我们怎么办?”见状如此,董平只好退了回来,对武安国问道。

    “刚刚你和逆贼将领对话的时候,可发现对方有何异常?”这太异常了,要知道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非常明显了,东武阳的黄巾守军明显是属于寡不敌众的那一方。就算是不肯投降,他们的态度也不该如此决绝啊。要知道当初对战张伯,梁仲宁部的时候,整整五万黄巾军,有三万多人都选择了向朝廷投降,仅仅才万余人战死。同样是黄巾军,为何这批东武阳的黄巾军会如此的坚决,甚至给人一种他们根本没想要接着活下去的感觉。

    董平摇摇头:“末将能够清楚的从对方的眼里感受到怯懦的感觉,分明是畏惧我们的大军,实在是不明白他们为何会这样。”

    想不清楚,武安国也就决定不再想了,摆摆手:“好了,既然人家不肯投降,我们就开始攻城吧。”

    “喏。”董平一抱拳,然后对着旗手挥挥手,旗手就开始将手中的令旗飞快的挥舞起来。随着令旗官挥舞的令旗,号角和战鼓声也渐渐响了起来。士卒们在自己的将官带领下,踏着鼓点慢慢的朝着城墙靠了过去。

    “嗖···,啪!。”突然,从城上飞下了一只羽箭,不过准头较差,插在了一边的土地上。

    “盾手,举盾···。”随着将官的一声令下,刀盾手将自己手里的盾牌高高的举过了头顶,不但遮住了他们自己,还一同遮挡住了身边的伙伴。

    看到城下汉军的举动,城上的黄巾军将领“啪”的一声扇在了刚刚放箭的那名黄巾士卒脸上:“混蛋,那个让你放箭的?”

    同张伯,梁仲宁部一样,对于卜己部的黄巾军来说,弓箭同样是一件奢侈玩意。这还都是托了曹绍的福,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下令将东郡各县城内的库存武器全部调入了濮阳城。因此卜己部虽然攻破了东武阳,阳平和东阿三城,但是其麾下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更何况,这座城内的几千黄巾士卒全部都是弃子,所以卜己自然没给他们留下多少弓箭。照黄巾将领之前的计划,是想要靠这匹弓箭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的。但是现在给手下这么一搞,汉军士卒都有了防备,怎么还可能成功?

    “渡河桥,上···。”说话间,攻城的汉军已经到了护城河的边上。汉军早有准备,随着一声命下,每三五个士卒扛着一块长长的木板,跑上来搭在护城河之上。

    “云梯,准备···。”渡过护城河之后,再次有许多的汉军肩扛着巨大的云梯,慢慢的走到了城墙根下。

    “目标,云梯旁的敌军,放箭,决不能让对方把云梯竖起来。”城上的黄巾将领也知道,决不能让汉军登上城头,否则己方以寡敌众,必败无疑。

    “弓弩手,射击掩护,盾手,注意遮挡敌军箭矢。”然而,城下的汉军早已料到了黄巾军的这一举动。城下的弓弩手纷纷搭箭在弦,将那些探出身来,意图射击正在竖立云梯的汉军的黄巾弓弩手一一射死。

    “啊···。”被射中的黄巾弓弩手纷纷惨叫着,坠下城头。

    “弓弩手,快,改变射击目标,先射击敌军中的弓弩手。”看到这一幕,黄巾军将领心疼的是都快吐血了。要知道弓箭手这兵种,可不像其他的兵种,随便是个人,给他把武器,命他上去砍就行了,他是需要天赋和训练的。而他麾下的弓弩手,大部分都是猎人出身。如果这些弓弩手死光了,就是给他再多的弓弩羽箭,也没人用啊。

    随着黄巾将领的命令,城上的黄巾弓弩手纷纷将自己的射击目标改为了汉军的弓弩手。好在汉军的弓弩手有队友的大盾作为遮避,而城上的黄巾军弓弩手人数也不多,所以并没有什么威胁。不过城上的黄巾弓弩手也有城垛遮避,汉军弓弩手又是低打高,同样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双方就这么一顿乱射,却又无法对对方造成重大伤害,互相僵持起来。

    “士兵们,攻击?”趁这个时间,城根下的汉军已经将云梯立了起来,一名军候一手举着盾牌,嘴里叼着钢刀,当先登上了云梯,飞快的朝着城头爬了过去。

    “敌人快要爬上城头了。”一名黄巾弓弩手在于汉军弓弩手对射的时候,无意瞟到了攀着梯子,越来越近的汉军士卒,惊呼道。

    黄巾将领一愣,赶忙探出身往下一看,果然见无数的汉军士卒正顺着云梯慢慢的爬了上来:“快,滚木垒石,攻击那些云梯上的敌军。”一面捡起一块石块,顺着云梯扔了下去,一面大声的叫喊道。

    至于他所说的滚木垒石,不过是从一些民房拆得的砖石和朽木而已。所以,这些从城头上扔下来的石头木块虽然大大的减缓了云梯上汉军士卒的攀爬速度,但是却并未对他们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是在他们举在头顶上的盾牌砸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杀啊···。”这时,黄巾军人数不足的缺点被毫无掩饰的展现了出来,东武阳西面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云梯,黄巾军的士卒挡住了这个,挡不住那个。那些没人阻挡的汉军士卒在登上城头后,立刻朝着附近那些正在阻挡袍泽登城的黄巾士卒杀去。这种情况下,这些黄巾士卒不得不放弃阻挡自己面前云梯上的汉军士卒登城,转身应对一旁杀来的汉军士卒。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汉军登上了城头,到最后,那些城头上的黄巾士卒完全都顾不上云梯上要登城的汉军了,和城头上的其他汉军混战成一团。

    “哈,将军,我们要胜了···。”眼见如此,董平笑着对武安国道。

    武安国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恐怕没这么简单,你看,我们的士卒虽然攻上了城头,但是城上的蚁贼并未溃散,反而是在困兽犹斗。更何况,即使是以多欺少,我军好像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董平朝城头上仔细一看,发现虽然每个黄巾士卒身边都围着两三个,甚至是四五个汉军士卒,但是那些黄巾士卒却是丝毫没有退意,正疯狂的抵抗着。而那些汉军,也不知道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硬仗,还是被黄巾士卒的疯狂吓到了,即使是二打一,三打一,也还是没能击杀敌人。

    “发信号吧,调更多的士卒参与进攻,另外派人告诉领兵的将领,让他们上去后先派一部分人下城打开城门,好让大军进城。”正奇怪间,就听武安国对掌旗官吩咐道。

    “喏。”很快,号角和擂鼓声再次响起,更多的士卒在将官的调配下朝着东武阳城冲了过去。

    “杀···。”随着新生力军的加入,城头上的黄巾士卒终于退却了,不过他们并没有投降,而是退下了城墙,四散隐入了巷宇之间,显然是打着和汉军士卒打巷战的主意。

    而城头上的汉军也并未阻拦他们,而是跟着下了城墙,分头去控制东武阳的四面城门。“城门打开了,大家随我进城。”看到城门被打开了,武安国一挥手,命令麾下的士卒跟上,然后就纵马朝着城门奔去。

    “将军···。”当武安国进入城门时,一名率兵攻城的军候已经带着十几名士卒等在哪里。

    “怎么样,城中是什么情况。”武安国勒住坐骑,开口问道。

    那名军候摇了摇头:“那些蚁贼全部散入了坊市当中,末将几人商量了一番,恐贼人有诈,所以并未追赶,只是分兵前往、控制四门。”

    “好。”闻言,武安国赞赏的看了一眼那名军候,然后转头对身边的将领们命令道:“你们各自带领自己的部属,挨家挨户的搜查,务使一个逆贼都不能逃脱。同时要注意,这些逆贼无端退入城中,恐有埋伏,千万小心知道吗?”

    “喏。”将领们点点头,然后就各自打马离开,返回本部。很快,一队队汉军士卒就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条条街道。

    “将···将军,您最好亲自来看看···。”武安国刚想打马离开,前往城中心的县府,突然一道惊慌的叫声由远及近而来,定睛一看,却是他刚刚下令,带领士卒进入街巷搜查黄巾士卒中的一名将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