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5章 鸿翎急报

    没想到自己的侄儿如此的不堪,曹节急忙接着道:“圣上,我这侄儿确是有罪,但他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禀报,才不得不这么做。圣上不妨请先听他怎么说,之后再决定治不治他的罪也不迟。”同时,暗自踢了趴在地上的曹绍一脚,示意他说话。

    “对,对,臣有重要的事情要想陛下禀报。陛下,太平道反了,需要马上派兵镇压,迟则后患无穷啊。”曹绍这才想起曹节之前和他商量好的话,直起腰来,微微喘了口气后道。

    “什么啊,太平道,朕不是已经派兵去围剿了吗?你不会想用此事糊弄朕吧。”灵帝脸色不善的看着曹绍道。

    灵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月前一名自称是张角弟子的名叫唐周的人就已经举报过了太平道想要造反的事情。只是当时不论是十常侍,还是士人阶级,都异口同声的说此事不足为虑,所以灵帝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在剿灭潜伏在洛阳的太平道教徒后,又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前往全国各地,剿灭太平道教徒,就算完事了。

    “不是啊,陛下,你听我说···。”慌张的曹绍,赶忙将自己之前派人探查到的信息,全数都告知了灵帝。

    “叮铃铃···。”初时灵帝还一脸平静的挺着曹绍的叙述,但当他听到太平教又教众数百万,而且暗中已经掌控多个郡国,随时可能造反的时候,灵帝再也保持不了镇定了。一把推到面前的餐桌,三两步来到曹绍跟前,一把抓住他的领子,将曹绍揪了起来:“你说什么。”

    一旁的曹节赶紧开口道:“陛下,此事是老奴的侄儿派人经过详细调查过的,恐怕不会有错。”

    “不会有错?当日是谁跟我说着太平道只是一个邪教,不足为虑的,朕的江山就是败坏在你们这群老货的手里···。”灵帝这才想起,当日唐周举报太平道谋逆之时,曹节是怎么跟自己保证的。越想越气,放开曹绍,走到曹节面前就一脚将他踢到在地。

    “陛下啊,奴才不过是一个阉人,长年陪伴在圣上身边,哪里知道外面的太平道是什么东西啊。是,奴才承认,奴才是收了那些逆贼的钱。但那奴才也是事先问过太尉,太仆之后才敢的。如果不是这两个老家伙信誓旦旦的说着太平教没有威胁,打死奴才都不敢收他们的钱,替他们打掩护啊。这不,一得到准确信息,老奴就带着侄儿来觐见陛下了,老奴是一心为陛下着想的啊。”曹节三两下爬过去,一把抱住灵帝的腿,一边说一边哭,那叫一个凄惨。

    看着老泪纵横的曹节,再想想昔日他对自己的好,灵帝的怒气慢慢的平静了下来。紧跟着,他就意识到曹节话中所包含的重要信息:“你是说,你之所以认为太平道不足为虑,完全是因为袁隗和袁逢?”

    十常侍灵帝还是了解的,说他们贪财也好,贪权也罢,这灵帝都承认,但是这些人是决计不会和太平道这类逆党掺和在一起的。因为正如灵帝了解十常侍一样,十常侍也十分了解灵帝。知道他们目前的一切都是灵帝所赐,他们的一切都和灵帝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做任何灵帝不喜欢的事情。

    “不错,正是这两个老家伙告诉奴才的,这点奴才可以用死去的老母发誓,如果奴才说谎,就叫奴才的老母泉下不得安宁。而且唐周举报太平道要造反的时候,袁氏兄弟这些士人不也是说对方不足为俱吗?如果说奴才是因为每日陪圣上居于深宫,不知外面情况,被太平道的逆贼骗了的话,那么这些世家子呢?要知道他们的门人子弟可是遍布各地,各个行业,太平道发展到这么大的势力,他们怎么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

    见灵帝迟疑了,曹节马上跟着道。进宫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要将这件事引到士人的身上。只要成功,他相信他和侄儿曹绍就平安无忧了。

    果然,听到曹节的话后,灵帝一愣,随即沉默了下来,默默地走到了御座前坐了下来。以他对于曹节的了解,对方的这番话,他是相信的。因为曹节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手将他拉扯大。后来遭逢大旱,母亲更是将家里仅有的粮食全部给他吃,已至自己饿死。虽然后来曹节为了活命还是不得不进宫当了太监,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他一直是尊敬无比。现在曹节都用自己母亲死后的安宁来发誓了,灵帝对他的话还是绝对相信的。

    那么既然曹节的这番话是真的,那么士人为何要这么做呢?自大汉立国以来,士人阶级就一直是大汉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夸张的说,整个大汉,是刘氏与士人共天下。随着士人阶级的逐渐壮大,就逐渐演变出了门阀和世家这一畸形的产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在不断的壮大。与之相比,皇权则是日益的衰弱。世家和门阀就如同毒瘤一般,附着在大汉的身上,吸食着大汉的血液,用以壮大己身。

    因此自东汉以来,历代掌权者都在有意无意的削弱士人阶级的权利。为此,甚至不惜弄出了两次党锢之祸。而八九你年前,灵帝刚刚借十常侍之手,兴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借以压制士人。经过了快十年的积累,士族的力量恐怕再次恢复了过来。而这次的太平道的谋逆事件,恐怕就是士族对自己发起的挑战。

    越想越心惊的灵帝直接对张让,曹节等人道:“走,我们去尚书台。”

    尚书台,总理政务,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所以灵帝张让一行人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来到了尚书台。因为此刻已经是夤夜时分,尚书台早已停止了办公,只有几个尚书令史在值夜。

    推开尚书台正殿的大门,一边走进去,一边对里面的人大声道“何人在此执事?”

    几个正在打眯盹的尚书令史一看是灵帝,都吓了一跳,纷纷跑过来跪拜行礼道:“回陛下,是我等在此执事。”

    “怎么只有你们这些人?尚书左右丞呢?”依大汉律,即使是夜晚,尚书台也必须留尚书左右丞中的一人值夜,以防有大事发生。然而如今偌大的尚书台,却只有几个尚书令史,见此,灵帝顿时十分的不悦。

    一名尚书令史回道:“回陛下,因太尉袁隗染病,下令昨今两日尚书台休息两天,顾只有我们几人在此执事。”

    闻言,灵帝恍然的点点头。尚书台的主官原本应是尚书令,但自汉桓帝起,便不再舍尚书令,多由三公录尚书事,不久前,他刚刚任命太尉袁隗录尚书事。至于袁隗因为生病,就给尚书台全部官员放假这种事,虽然自袁隗上任以来还是第一次,但是在灵帝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见他自己就是常常有个头疼脑热就休朝一天甚至更久吗?至于政务这种东西,每天都有,迟一些处理也没问题。因此当初袁隗向他请示的时候,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今日可有关于太平道的消息,拿与朕看。”一边在主位上坐下,灵帝一边开口吩咐道。

    “这···。”几个尚书令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迟疑。

    灵帝有些奇怪的看着这几人:“怎么了,难道没有关于太平道的消息吗?”

    其中一人回道:“这倒不是,关于太平道的消息原本不多。但不知为何,昨今两日,忽然收到许多鸿翎急报,其中有许多就是关于太平道的,不知陛下要看那些?”

    登时,灵帝的心噶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快,都给朕拿来。”

    “喏。”几名尚书令史很快就报来了一堆鸿翎急报,足足有几十分。灵帝拿过一份,见上面的封漆还未打开,遂打破封漆,拿出其中的帛书,打开一看,脸色瞬时变为煞白。又接连取过另外几分,打开看过之后,如同脱力一般软倒在了坐位上,竟是昏了过去。

    见状如此,张让,赵忠等人吓了个半死,赶忙跑过去又是摸胸口,又是掐人中,总算将灵帝唤醒了过来。“陛下,你这是怎么了?”张让一边帮灵帝顺着气,一边问道。

    灵帝伸出手,颤颤巍巍的指着那些急报;“打开,都打开看看。”然后又指了指那些尚书令史:“去,把所有的鸿翎急报都给朕拿来。”几人见灵帝如此,哪敢迟疑。张让等人赶忙一个一个的将急报打开,取出观看,而那几个尚书令史则是急忙将这两日收到的所有的鸿翎急报都取了过来。

    大略浏览了一番这些鸿翎急报,张让等人也是顿时被敬了个目瞪口呆。据这些鸿翎急报上讲,太平道在前两日就已经公开谋逆造反,自号黄巾军。在太平道的突然袭击下,各地官府措手不及,好点的还仍在抵抗,次一点的就已经攻破了城池,最差的那些,太平道的贼人还未攻到,守军和守官已经望风而逃了。而这些急报,则是由那些尚在抵抗,或者临死之前,亦或逃跑之前良心未泯的官员发出的。虽然在黄巾军袭来之时,他们的处境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向朝廷求援。

    “这怎么可能,我不信。”大惊失色的张让,一把推开身边的尚书令史,捡起那些无关于太平道的急报,打开一看,发现其中内容也是关于太平道的。而与那些有关于太平道的鸿翎急报的差别在于,发送这些急报的地方还未遭到太平道的攻击,这些官员是在看到相邻州郡的烽火求援之后才特意发出的这些急报,目的则是向朝廷询问发生了何事,亦或自己该如何做,是否需要出兵救援。

    差不多将所有的鸿翎急报都看了个遍后,张让才拉着脸,带着哭音对灵帝道:“圣上,太平道反了,大汉,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