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汉纪之漂泊书
字体: 16 + -

第25章 夜转

    天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卫辰宇与齐飞从外查访归来。由于卫辰宇商路通广,势力庞大,因此他们很快就从一家铁匠铺里打听到了些许重要消息。

    半年前,有一位公输家的老者突然出现在淮南城,并在城里城外各处匠铺定制了大量奇形怪状的部件,且都酬与重金巨资,以致轰动一时。正当匠工们觉得这回要大赚一笔的时候,那公输老者却又杳无音讯了,就如同他来时一般,毫无踪迹可循。

    匠人们大惑之下,纷纷打开了公输老者付给他们的铜钱箱。这些钱箱在交付时都曾一一验看过,按理说是不会出问题的,可如今主顾莫名消失,匠人们心中不安,便忍不住了要再去查看那些钱箱,以防万一。然而事实偏偏证明了匠人们不安的感觉,当他们打开钱箱的一刹那,只听箱内传出“咔嚓”的一声机簧弹起的声音,眨眼间钱箱就在众人眼前炸裂了开来,随即一股青烟漫起,一股刺鼻的气味儿呛得所有人几乎都咳嗽不止,泪水横流得睁不开眼。众人以为箱中藏了什么厉害之物,吓得立即作鸟兽般逃散。少有的几个大胆匠工忍着强烈的刺激,扇开青烟,去查看那些铜钱,却生生地大吃了一惊,他们的面前,所有的铜钱正慢慢地化作一滩青水。

    匠工们吃了大亏,于是联名上告淮南相。可人赃俱失,没有证据只凭匠工们的一面之词,淮南相也无法做出定夺。就在这时,太子主动请缨,接手了此事。他先以低于成本的价钱回收了所有的部件,算是弥补匠工们的损失,然后又以查证的名义召匠工们与他的手下一起四出寻找那位公输老者。匠工们只道太子爱民,能为他们讨回公道,却不知他们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来。

    此外,卫辰宇和齐飞还得知了一个关键信息:爆裂的那些钱箱,都是用椿木做成的。联想到太子的巨型寿礼——青龙擎船,以及装有暗箭的椿木礼盒,卫辰宇和齐飞已经心中明了。然而,没有证据他们再怎么想也不过是猜测,是救不了刘铭他们的。而这其中最为不便的,就是涉及到了淮南太子,这是他们绝不能轻易妄动的。

    为今之计,卫辰宇和齐飞只有先去找潇湘公主说明情况,再做打算了。

    回到淮南城的卫辰宇和齐飞直奔潇湘公主府而去,路过驿馆时却惊异地发现驿馆的守卫竟都不见了,驿馆此时正在正常接客。

    卫辰宇和齐飞下马去问,才知道今天一早公主已经下令释放刘铭一行并恢复了他们的名誉,称淮南王遇刺一事乃是宫内小人作怪,现已被处斩了。

    “怎么样?我说没事吧!”我洋洋得意地对杨震说。

    靠着车壁的杨震晃着身子表示不与我一般见识。

    “两位大人,我们到渡口了。”秦铠掀开车帘道。

    “渡口?我们不是到庐江才换船的吗?”杨震直起身子问道。

    “哎,杨大人此言差矣,不是我们,而是你才对。”我摆着手道。

    “我?”杨震一脸疑惑。

    我直起腰做了一揖,“淮南此行,一路承蒙杨大人关照,刘铭在此谢过。只是二皇子临行有言托付,铭还须过江东一趟,只能有劳杨大人先行回武陵向二位皇子复命。”

    “什么?你要过江东?”杨震惊起,一下子磕到了车顶,又弹回了座上。

    “是。”

    “那怎么行?既是一起领命出来,自当一起回去复命,我怎么能把你撂在这里?”杨震急道。

    “杨大人别急,别急。这只不过是我二人分头行动而已,二位皇子还在武陵等着我们的消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人尽快回去禀复。而此行不易,既已到江淮,我们绝不能放过这次打探淮南国虚实的大好机会,所以另一个人须往江东走一趟。”我一字一句解释道。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复命?”杨震撇嘴。

    我笑了笑,“杨大人莫气,我到时候定给你带特产回去。”

    “这还差不多……”杨震转回了眼色,“一路小心……”

    我下了车,与秦铠朝岸边的一座楼船走去,没走出几步,杨震突然从后边叫住了我。

    “你可别告诉我你就带这么个孩子去!”杨震扶着我的肩喘着气道,看来这几天可算是把他歇坏了。

    “嗯,怎么了?”我点头。

    杨震对秦铠抱以怀疑的目光,“那怎么行,至少带上一半的卫队吧!”

    “我是去探访,又不是去炫耀,就不必了。”我压低声音道。

    “可……”杨震还欲言,被我及时打住,我定了定神色,告诉他不用担心,我和秦铠两人去是最安全的,反而带上卫队才引人注目易惹事上身。

    趁着杨震犹豫之际,我拉着秦铠再不给他叫住我们的机会,一个助跑便跳上了船,与他告别。

    船行半日,晚饭后我与秦铠便捂在房间里。不知为何,这个冬天尤其地冷,这里可是淮南啊,按理说可是远远不能与辽东的寒日相比的,然而却生生将我冻得丝毫不愿离开室内一步。

    “想念公主府里的火炉啊……”我钻进被窝感叹道。想在公主府时,除了房间正中的炭盆,在屋子四角还各有一个火炉,尽管屋檐有预防炭气的通风口,但说是能把人热出汗也是不为过的。

    “先生说的是,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寒冬呢!”秦铠走到窗边,慢慢把窗子推开了。

    “你要干吗?”我诧异。

    “先生,船舱中可没有通风口,不把窗子打开,会中炭气的。”秦铠说。

    我这才察觉到屋子中已经隐隐有炭气弥漫,忙把炭盆又扇旺了些。

    “就这样先开一会,等炭气散一些,再留个缝就行。”秦铠习惯般说道。

    我走到窗边,窗外天色已暗,江面上朦朦胧胧地罩着一层薄雾,远处天幕如浓墨晕染,直往墨蓝的地平线弥漫,数颗明星点缀其上,环拥着一轮皎月。

    想起在燕山山寨哨塔上的那晚,只是斗转星移,物变人非。于是看了眼安放在桌子上的蓝翎剑,自一早与秦铠汇合,从他那里拿回了蓝翎剑,杨蓟竟出奇地一点动静都没有,要不是我能感觉到他还安然在蓝翎剑中,就差点以为他出了什么事了。

    一阵凌冽的江风吹过,雾气涌动,翻卷而上,散如烟海。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渔光点点,桨叶哗哗,不时有鱼跃之声切入其中。

    忽然心中有感,不觉吟道:

    江上寒风瑟,舤外轻橹摇。

    淮南尚冻雨,犹忆塞外寒。

    声未落,面前扑忽一道劲风,一个长发倒垂的头颅突然吊挂在眼前。我与秦铠被吓得慌忙后撤一步,一起跌坐在了地上。

    秦铠反应比我快一步,一个前倾已经做好了防御姿势,一只手臂已经护在了我面前。

    “是人是鬼啊?”我颤巍巍地问。

    “刚才是你在吟诗吗?”那头颅发出了清灵稚嫩的声音,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尽显纯真。

    我们这才看清,那是一个小女孩,倒挂在了楼上的窗沿上,刚好露出了个脑袋在我们窗顶。

    “你没事吧?”我和秦铠抓住她问,生怕她一个不小心掉下河里。

    “当然没事……”女孩话还没说完,只听楼上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一个男人在呼喊一个名字。

    女孩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双手抓住窗框,一个翻身便跳了进来。紧接着我们就听到楼上的房间门被拉开,一个人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窗前。

    “雨绮?”

    我转头仰面往上看去,上面那人也探出头来向下看,相视之下,二人皆是一愣,这人我认识!

    “小妹惊扰大人了,还请恕罪。”李铭杭致歉道。

    “无妨,无妨,李公子不必如此,倒是令妹有没有受伤啊?”我看了看他身旁半大的女孩子。

    “大人放心,小妹自幼随其叔伯习武,不会受伤的。”李铭杭轻轻拍了拍女孩子的头道。

    “李公子这是要回江东吗?”我趁机状似不经意地随口问道。

    “哦,正是。”李铭杭说着,神色忽然一动,转而问道,“大人在此,莫不是还要往江东公干?”

    “啊,我已经不是什么大人了。我已经辞了公职,如今不过想到江东游历一番。”我解释道。

    李铭杭定了定神,郑重道:“恕铭航冒昧,敢请先生入了江东到鄙宅一坐?”

    李铭杭的邀请来得突然,但我也不好拒绝,能搭上他这条江淮首富的大船,那可是莫大的幸运。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应道。

    “公子!出什么事了吗?”一个比李铭杭略年长些的男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没事,是雨绮她又闯祸了。”李铭杭搂着那女孩子的肩晃了晃。

    “姐夫……”女孩子嘟嘴不乐意了。

    “吴翊,你命人准备一下,等入了江东,请这房中的客人一起回府。”李铭杭吩咐道。

    “是。”那个叫吴翊的男子甚是恭敬,看来应该是个管家吧。

    “雨绮,下次你再这么闯祸我就不带你出来了!”

    “啊,姐夫不要,我不会再闯祸了……”

    “先生,我们真的要去那位公子府上吗?”秦铠有些犹疑。

    “当然,能白吃白喝不去岂不傻了?”我关上门道。

    “先生……”

    “好了好了。”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也不和他开玩笑了,便尽可能地压低了声音道,“李铭杭是江淮首富,你要知道,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手上必然紧握着他势利所及的所有情报。通过他,我们可以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得到我们想要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