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罪之大道谨行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人不畏天

    人一抬头,便看见了天,可看见了并不意味着了解,所以人并不懂天。

    ···

    修行人以大道为尊,而在整个世界内,最能体现大道的,无疑是‘天’,所以大道又称‘天道’。

    在昊天之下,修行人的所作所为,自美其名是在‘替天行道’,无论是在世间还是世外。

    而‘世间’所占的地域很广,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代表‘天’的便是‘皇帝’。

    可‘皇帝’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见就见的,人究竟怎么能明白‘天’的意志?

    于是便有了‘朝廷’,一个服务于‘皇帝’,由各种明世的纸面条例,与不明世的潜规矩组成的‘框架机构’,被世间人挤破了头的拼命往里钻。

    ···

    而与之相应的‘世外’,则没有那么广阔的地域,即便是整个‘夏国’境内,说得上的修行圣地也只有四处。

    便是东有‘青山’,西有‘云山’,南有‘九江’,北有‘沧海’。

    (当然,说不上的修行地,便是指那些没有‘国性质’的小门小派,散落在夏国各地。)

    所以世外不需要‘朝廷’,所以它看起来规矩并没有那么多,那么复杂,只是看起来。

    那么‘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中的‘规矩’有哪些?

    这详细记录在《青山弟子日常行为规范》里,这是纸面条例。

    在青山,规矩的具体化身便是‘正道峰’。

    又何谓‘正道’?

    正字,在字典中的意为:“目标,标准、榜样,不偏斜,匀称适当,平正;无邪恶,无私心杂念,坚守正道,正确发展,主持正义,终止罪恶;上一下止念正,表示榜样上级或长辈守一不犯错,下级或晚辈才能停止。”

    所以‘正道峰’便是这样理解的。

    ‘正道峰’的门下弟子,便是‘行刑人’。

    数百年间,当青山上,有弟子的‘道’不正时,便会有‘行刑人’出现,帮其正正道。

    所以对于心念不正的‘弟子’来说,行刑人是极其恐怖的存在。

    而其中所谓的‘弟子’也包括青山现在的‘掌门’或者各峰的‘长老’,因为他们也是从小弟子过来的。

    ······

    “行刑人?”织雨在识海中搜索者这个词,“那不是阎王的小鬼吗?”

    “很恰当的比喻。”徐繁在说着。

    对于青山上‘道不正’的人来说,‘正道峰’的大长老便是铁面审判的‘阎王’,也对于徐繁来说,他就是那潜身在暗影,四处抓人的‘小鬼’。

    “可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织雨好奇的在问着。

    徐繁淡淡一笑,随后收敛了神色,庄重的站了起身,站的笔直,气势昂然,在对着织雨宣告着:“我便是‘行刑人’。”

    感觉似一股强势的风吹拂织雨的识海,颠覆了她过往的认知,这小混混三师兄是行刑人,开玩笑的吧。

    于是她笑了,笑着道:“得了吧,就你,我是不信滴。”

    在强势装逼失败后,徐繁自觉落了个很没面子,故作怨气道:“切,跟你说正经事呢,认真点。”

    “好好,我认真,你接着说。”织雨又气又好笑的拍手说着。

    “如果你想看证据的话,我有很多种方法证明我的身份,但我想你先听我给你好好讲讲故事。”徐繁坐下身子,认真的说着。

    ···

    像是阎王小鬼,拥有着审判人生前的罪恶的权利。

    正道峰便是这样,审判犯错后的青山弟子。

    所以人们‘敬畏’生死,青山弟子亦如此。

    敬仰着,也畏惧着。

    可除了得道长生的人,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大多数人们都会犯错。

    由于畏惧,人们希望延缓死亡的到来,或者明着暗着掩盖掉死亡前的罪过,就像临终前的善言善行,在死后受到阎王审判时,罪过能轻一点。

    这是人在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事,对应的便是青山其他峰实力鼎盛的时候。

    所以青山在数百年间,明着暗着的削弱了‘正道峰’的实力。

    前情提要:

    青山建门千年,‘剑锋’主外,‘正道峰’主内。

    自五百年起:

    从‘正道峰’分离出来的‘吏户科’,成了现在的‘回望峰’,从此‘正道峰’不再具有招收世间人入山,分配山内弟子峰门与寝行等入户的权利。

    四百年前,

    从‘正道峰’分离出来的‘情报科’,成了现在的‘神机峰’,从此‘正道峰’不再具有打探山内山外秘闻,培养弟子作密探还是刺客等影响弟子发展方向的权利。

    三百年前。

    从‘正道峰’分离出来的‘器械科’,成了现在的‘器峰’,从此‘正道峰’不在具有采购,研发先进武器,技术装备等跨时代技术的权利。

    ···

    所以‘正道峰’现在很弱,在青山上即便传说故事在多,也只是停留在传说,甚至青山在有意无意的将一些不属于‘正道峰’的故事强加给它。

    是的,没有强大实力依仗的‘正道峰’,有了这些名声又能做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虚名。

    既然‘峰门’都那么弱,门下的弟子又能有什么实权?

    ···

    在听完师兄述说完一边青山数百年间,关于‘正道峰’的故事后,

    织雨确实有些惊讶,张着小嘴,难以置信,青山做了这么多改变山门的事,是为了削弱正道峰的实力,她一直以为,青山划分出十二峰是为了变得更繁荣。

    可她还是有些没明白,即便师兄说了这么多,她还是觉得青山所做的虽然有背于初代掌门立山时的初衷,也就是她从小背的那些:“凡青山弟子,应以精心修道为本,切记不可对内勾心斗角,对外贪功逐利···”等等。

    于是她再说着:“可青山这么做,确实也让青山繁荣起来了啊!”

    是的,青山能成为夏国修仙第一圣地,与十二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脱不了干系。

    “你说的没错,即便青山做了这么多,却并没有引出‘正道峰’多大的反弹,是因为这些举动确实令青山强大了,但现在,青山做了件极其出格的决定。”徐繁在沉声痛恨的说着。

    “什么出格?”织雨在问着。

    “可能是它想逆天而行,妄图改变世间!”徐繁在说着。

    他甚至想笑,因为那很可笑,可笑的是,现在,修行之人要连最基本的‘敬畏天道’都舍弃了。

    织雨不明所以,但她知道,这很可怕。

    逆天?改变?

    对信仰天道的世外修行人来说,逆天道而行是在找死,不可能被允许,这个她懂。

    那么改变世间是什么意思?

    ···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