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37章 其他的敌人

    “上面我说的是大明方面,下面再说说其他的方面。”

    “除了大明,我们面对的敌人主要还有泰西人和海盗。而其中泰西人是我们所有面对的敌人中最有可能也是最危险的敌人。”

    “在北京城时,我给大家介绍台湾这个地方时说过,现在的台湾其实是被泰西人所占据的,其中我们口中的红毛鬼占据着台南,并在那里设立了一个总督府,有士兵大约三百五十人左右。”

    “而我们口中的大弗朗机人占据在台湾的北面,并在当地驻有军队一百五十人左右。”

    “而这些泰西人所统治的就是来自大明以及先朝的汉民。毕竟据历史记载,西汉时就有人来到了台湾,而在三国时,孙权更是直接派他手下一个将军来到台湾。从孙权的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他是知道台湾这个地方的,而且也知道这上面住有不少的人,否则的话,他做为东吴的皇帝是可能知道得这样详细的。”

    “而来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我们大陆生活不下去的穷人,而有的则是如现在的海盗一样,逐渐把他们的家眷迁到了台湾,就这样一直传续下来。”

    “但由于我们大陆各朝对台湾的管理时断时续,甚至有很多的时候台湾都与大陆失去了联系,在这咱情况下,这些先民为了生活下去,有很多人都进山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土人。”

    “我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推断:一是,如果这些先民一直生活下来,那他们的后代应该非常多,不会像现在一样,两个泰西人的势力统治的汉民总共也就一两万人,而这一两万人却都是最近这些年才从我们大明过来的,那么我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迁到这里的那些先民呢?”

    “二是,由于我们要生活就需要很多的生活物资,比如说要种地就要有农具,而农具又大多是铁制的,而台湾恰恰根本没有铁矿的存在。那么我们这些先民的农具在用坏了后,他们又失去了与大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没有办法继续种地,只能进山打猎。”

    “而由于没有铁器,也就没有办法打制一些先进的打猎用的弓箭、长矛之类的武器,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他们除了退化为土人,根本没有其他的方法活下来。而现在,我们台湾岛上的土人特别的多,因此,我推断,我们的那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迁过来的先民就是现在的土人们的祖先。”

    “而现在,除了一部分土人外,大部分我们这里的汉人都被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泰西人所统治,这可以说是我们汉人的耻辱,而这个耻辱就需要们来除去,毕竟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兵器,也有我们自己的军队。这是一般的汉民所不具备的。”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与这些泰西人以后就是对手,而从泰西人来说,他们也会把我们视为对手的,毕竟他们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已经把台湾占据了,就不会允许我们这个势力的存在。”

    “所以,我们如果不想成为他们统治下的奴隶,就必须要打败他们。而我们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的话,那就得有自己的地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必须得打败这些泰西人,彻底地占据台湾,这样才能使台湾成为我们的根据地,我们也才能一步步的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立足于天下的一个大势力,甚至在崇祯皇帝把大明给葬送后,去争夺天下。”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我们能打败泰西人这个基础上。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泰西人好打败吗?我实话告诉大家,不好?因为泰西人的战斗力非常的强,可以说比我们现在遇到的所有的敌人都强,就连建奴我估计遇到泰西人,也不是对手,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些泰西人能不怕损失。”

    “毕竟泰西人是从万里之外来的,再加上他们国内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就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损失非常的在意。有很多能打胜的仗,他们因为害怕死人太多,就会宁愿不打。这也是福建巡抚南居易用一万多人的水师能打败红毛鬼的原因。”

    “否则的话,就他手下的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卫所兵根本不可能打败这些泰西人,毕竟这些人能从万里之外一直杀到这里,并征服了这些地方的各个势力,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所以,他在战报上写的是打胜了,其实我估计根本就没有打,当红毛鬼们看到大明的军队太多时,他们就从澎湖撤走了。毕竟澎湖对福建巡抚来说重要,而对红毛鬼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根本不愿意为了这块不大也不重要的土地去牺牲他们士兵的生命。”

    “有关泰西人的情况,我先前编了一本小册子,许大人,你再多抄几本提供给在座的诸位大人,争取使每位大人人手一份。”

    说到这里,希孟对许显纯命令道。

    “是,都督大人。”许显纯呼的站了起来答应道。

    “诸位大人,对于这个小册子,你们拿到后,要多让人抄写,争取使我们来到台湾的每个人都对泰西人有所了解。以后如果碰到泰西人时,知道如何应对。”希孟又对大家说道。

    “都督,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了?只用我们这些人知道泰西人的情况不就行了吗?”黄立极又代表文官们问道。

    毕竟他们在大明就是这样做的,在大明的文官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和那些下贱的农民们说什么,只用告诉他们怎么做就行了。毕竟这才是圣人所说的劳心人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大惊小怪?以后你就知道了,这样绝对不是什么大惊小怪。我们以后可能时时都会遇到与泰西人有关的事,到那时,你再去一个个的解释,不仅累,而且有些能够避免的错事就已经发生了。而这些错事有可能使我们损失了大笔的钱财,也有可能损失的是我们亲人的性命,到时候后悔都已经晚了。”

    “所以说,这个事一定要推行下去,过些天我会找人抽查的,到时一旦发现是由于你的原因造成人家不知道,那对不起,以后的政府就没你什么事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去做一辈子的农民吧。”希孟说道。

    “而且不仅是这个事,等一会儿我给大家分配完职务后,如果我吩咐下去的事,你没有按时完成的话,那对不起,到时我会根据事情的轻重来对你进行处理的。就是最轻的话,那也是你不会再有做官的资格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众人。下面的这些文官们互相看一眼,然后齐声喊道:“谨遵都督号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