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36章 对大明以后变化的推断

    “你们大家在大明也都做了很长时间的官了,应该知道怎么对待自己的手下。你们可曾见过一个好的领导如崇祯皇帝这样对待他身边的人吗?甚至高起潜可以说他最亲信的人了,他仍然不把高起潜的命当做一回事,而且人家明明说的是实话,但他就是不信,以后高起潜王承恩他们这些他的亲信们还敢说实话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我想这次高起潜的事肯定会给王承恩、曹化淳他们三个崇祯皇帝的亲信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他们如果想好过,那就要无论什么事都要先通知东林党人,然后与东林党人在想法在保持一致。”

    “在这种连他的最近的亲信都已经被他逼得投靠了东林党人,再加上他自己对东林党人的迷信,可想而知以后崇祯皇帝的大明其实就是东林党人的大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东林党人是真心为大明好的话,大明还可以顺利的存续下去,只不过以后的皇帝权力更小吧了。但是一旦东林党人不是和大明一心的话,那崇祯皇帝的大明就如盖在一个沙地上的房子一样,很快就会倒塌的。”

    “但东林党人的本性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他们就是三大商帮培养出来的代言人。既然人家出钱供应了他们读书,那他们现在当官了就该当为人家商人谋利。”

    “因此,下一步,东林党人的行动就如我先前与我爷爷以及众位中有的大人说过的那样,首先他就会下令废除商税,这是为了三大的商帮的共同利益。”

    “其次,他们就要满足海商的利益了,那就是再次闭海,来使所有的中小商人不能出海,从而回到海商独霸大明对外贸易的老路上来,而且这样一来,海商们不但能垄断这个生意,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且不用给朝廷交税。”

    “再次,他们就要满足晋商的利益,而晋商最大的生意其实就是给建奴走私粮食、兵器等建奴需要的一切物资。”

    希孟说到这里,在座的众人特别是文官又吃惊的张大了嘴巴,毕竟在天启皇帝落水前,天启皇帝就下过这样一个圣旨,那就是指出了有山西商人也就是晋商给建奴走私的事,但朝中的文官大都不相信,毕竟一下晋商和东林党人走得很近,甚至当时的次辅韩爌几乎就是晋商的出身。

    其中孙承宗的反对最激烈,毕竟他和韩爌都是东林党人,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东林党人的诬蔑。而在坐的这些阉党官员虽然没有像孙承宗和东林党人那样激烈的反对,但其实他们并不相信韩爌后面的晋商能做出这样的事。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就是魏公公为了打压东林党人自己搞出来的,只不过大家在对待东林党人方面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当时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现在听希孟一说,这件事就是真的,他们也是大吃一惊,一方面是因为这件事发生了没多久,天启皇帝最意外的落水了,不能不让人怀疑两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就是刷新了他们都东林党人的认识。在他们原来看来,东林党人虽然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坏到哪去,甚至就和他们一样,只不过他们是真小人,而东林党人则是伪君子。大家做人都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危害大明的稳定。

    但现在听希孟对东林党人的描述,这些人是为了钱什么事都能做。什么大明?人家根本不放在心里,可能在东林党人看来,大明没了,换一个朝廷也好,只要他们能挣钱就行。这就是一伙卖国贼,但偏偏这些卖国者的名声就好。这一刻的阉党众人都有一种信念崩塌的感觉。

    看了看众人,希孟继续讲了下去。

    “而现在这个生意由于天启皇帝对于建奴的封锁,使得他们现在根本做不成了。毕竟天启皇帝当时为了封锁建奴调整了宣大三地的官员,可以说现在的三地官员对于走私这个事都非常的警惕。”

    “当然,现在天启皇帝已经去世了,韩爌也再次当上了次辅,他完全可以用让晋商用的他面子去让那些地方官给他们让道。”

    “但这样做有很大的坏处,那就是如果有些官员为了大明的利益,根本不给韩爌面子,硬扣走私的车辆。虽然说韩爌可以利用他们权利和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去处置这个官员,但这样做的话,就会使他们名声受到很大的损害,并且这事有可能会传到崇祯皇帝耳朵里,影响崇祯皇帝对他们的信任。”

    “而且如果每次都这样做的话,不但麻烦,也会影响整个东林党人的名声,而东林党人是最注重名声的。因此,我估计他可能会利用崇祯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然后把宣大三地的官员给筛选一遍。”

    “所有反对他们走私也就是对大明最忠心的那部分官员,他们都会用阉党的名义给拿下来,然后换上愿意投靠晋商的官员,甚至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把宣大三地的官员都拉拢过去,和晋商成为一个利益同盟,这样的话,整个宣大三地就是晋商的地盘,即使以后的皇帝想动也动不了。”

    ”然后,他们才开始对全国各地的官员进行清洗,由于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夺取这些官员的财产,所以就会有很多根本和我们这些人没有联系的官员被他们以及阉党的名义给拿下。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官场所有非东林的官员都会被他们给弄得人心惶惶,整个大明的局势会非常的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尽管恨我们,在他做完这些事,然后稳定住局势之前,他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对我们动手。这就对我们非常的有利。“

    ”当然,这只是可能,他也有可能直接就派人来攻打我们,毕竟我们带来的厂卫在大明不是战斗部队,战斗力比较差,他们仅仅只动用福建水师就中心对付我们了。“

    ”为了大家的安全,因此在做准备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