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20章 王永光的烦恼

    厂卫的船队顺利的通过了扬州,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直隶各地,本来因为崇祯皇帝打倒阉党重用东林而士气大震的东林士子们顿时炸了锅。

    要知道他们前些天在左、杨两家人的带领下举行了多场活动,虽然说南京官场表现得有些模糊,但扬州官场的人大部分可都是东林党人。

    因此,他们中才有人建议左、杨两家人去扬州活动,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是百分百会成的。而且前几天从扬州传过来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最后传过来的消息显示,扬州知府许其进已经调兵准备围剿厂卫了,并且把运河也给堵住了。

    没想到的是最后传过来的是在扬州双方根本就没有打起来,而且扬州知府许其进下令漕军放开运河让厂卫们的船队过去了。而一直在活动的左、杨两家人现在也不露头了。

    这样的消息使得东林党内的年轻一代十分的不满,于是他们在张溥和张采两兄弟的组织下一起赶到了南京,争取能在南京彻底的解决到厂卫们。他们能这样快的直到南京,也是因为前两天他们还在南京给左、杨两家打气呢?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离开南京,而个别人离开了也没有走远,所有在得到消息后很快就赶了回来。

    可以说,天启五年苏州抗税案的所有参与者这次也都来到了南京,不过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为了和官府对抗,而是去官府请愿,毕竟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也是东林党人。

    南京兵部衙门外,士子们集体坐在地上要求王永光按皇帝的旨意出兵围剿已经被崇祯皇帝列为逆贼的厂卫。

    由于张溥、张采两兄弟现在在东林党青年一代的影响力非常的大,所以,当他们十几个人来到南京后,就有很多南京本地的士子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致使现在在兵部衙门外清愿的士子们达到了近百人,这么多人请愿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围观,使得兵部衙门外显得人山人海。

    兵部衙门内,王永光面沉似水的坐在哪儿,魏国公徐弘基则轻松的坐在他的对面。两人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根本上在于两人的地位不同。

    不过在对这件事的态度上,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同意派兵围剿厂卫,以前是这个态度,现在他们还是这个态度。之不过以前是从大局考虑做出的这个决定,但现在又加上了一条,那就是崇祯皇帝处置李精白表现出来的态度。

    说实话,虽然王永光他们两人从心里不愿意做围剿厂卫的事,但他们也不敢明着违反崇祯皇帝的圣旨,因此对于扬州知府许其进在左、杨两家人的压力下做出的围剿厂卫的行动他们也不能干涉。

    只不过,但王永光接到这个抵报后,他就觉得扬州知府许其进这次是要给自己挖一个大坑。他没想到的是许其进竟然在最后的关头接到了这个抵报,然后就不打了。

    当王永光听说这个消息后,他感觉十分的好笑,同时也很佩服许其进,只是许其进毕竟调了兵,因此,如果想让党内大佬放过他的话,他肯定得出一大笔银子,至于崇祯皇帝王永光现在都懒得考虑他,因为许其进只要能堵住党内大佬的嘴,那崇祯皇帝那里还不是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

    只不过,他王永光没想到的是许其进就连这笔银子都没有自己出,相反他还挣了一点钱,毕竟他从左、杨两家那里每家都敲了几万两银子。

    但现在,人家许其进的烦恼已经过去了,轮到他来发愁了。

    王永光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林党内的热血青年会成为他的麻烦,而且是大麻烦。因为一旦处理不好这个事,他王永光也有可能步李精白的后尘。

    因为他要是让人以为他反对出兵围剿厂卫的话,那就是抗旨不遵,就崇祯皇帝恨厂卫这个劲,他要是抗这个旨的话,可能会被崇祯皇帝给诛九族的。

    但如果他答应出兵的话,李精白的下场就有很大可能落到他的头上。至于魏国公徐弘基人家则不用害怕。因为就是打了败仗,崇祯皇帝也不会把魏国公怎么样的,最多就是罚他的俸禄吧了,毕竟人家是开国元勋的后人。

    “师爷,你去门外告诉张溥,本官不可能全部接见他们,让他挑代表和他一起进来见本官。”王永光吩咐道。

    “是。”他的师爷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很快,师爷就领着张溥等人来到了兵部王永光办公的书房。

    这次张溥带进来十个人,连他在内一共是十一个,这十一个几乎就是以后复社的创始人。分别为张溥,张采,杨廷枢,杨彝、吴昌时,顾梦麟、文震亨、王节、刘羽翰、陈子龙、夏允彝。

    “参见王大人,参见魏国公。”这些人进来施礼道。毕竟这些人都是士子,所以很懂礼节。

    “罢了,看座。”王永光也表现得很客气。

    ”谢大人。“这些人都坐了下来。

    ”大人,扬州知府许其进竟然在调兵围剿厂卫的关头退缩了,选择放过这些逆贼,实在是我等正人君子的耻辱,请大人弹劾此人。“

    ”还有,眼看那些逆贼就要到南京了,怎么没看到您调兵呢?小生实在是不明白大人的举动,难道大人认为这些逆贼不应该被围剿吗?那我们死在他们手里的那些忠良难道就白死了吗?因此,小生这才和几位挚友一起来向大人讨教。“

    张溥不愧是以后把首辅都当成自己玩偶的人,在王永光和徐弘基面前是侃侃而谈,没有丝毫的怯场。

    听说张溥的话,王永光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着其余的十个人问道:”你们也是同样的意思吗?“

    ”是的,大人。”众人齐声回答道。

    “师爷,把那份抵报拿给他们看。”王永光吩咐道。

    “是,大人。”师爷答应一声,把抵报递给了张溥等人。张溥等人传递着了看,由于这时的抵报内容很少,所以他们一个个很快的就看完了。

    只不地,等这些人看完后,他们中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张溥为代表看起来是完全没有明白王永光让他们看这个的意思,因此看完后有点迷茫;而另一派则以陈子龙为首看样子是看出了门道,直接就想商量着退出这个事。只不过因为张溥,张采等人不同意,这才继续坐在哪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