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天地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论断天下世间事,唯教胡非助功成

    瓢泼的大雨之势丝毫不减,树叶沙沙作响,不时间有朽木折断的咔擦声音在树林间回荡,可谓是风声雨声沙沙声声声入耳。

    空旷的山洞内,篝火升腾,青烟袅袅,十多人围坐在篝火之侧,胡非子一脸认真地看着苏源,等待着苏源的回答。

    看着胡非子以及墨家众多墨者一眼,苏源略微思索了一下,“墨家作为世间显学之一,自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身在各大诸侯国的墨者都广为传播墨家兼爱的核心思想,倡导兼以易别,反对等级观念,提出尚同、尚贤等诸多理念,在诸侯国之间反对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并且主张非命、天志、明鬼等一系列措施,自然是世间大学。”

    胡非子点头,眼神中颇为赞叹。

    苏源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可惜,生逢乱世,墨家非攻的思想固然十分重要,只不过现如今周天子名存实亡,各大诸侯国都意图各自称王,诸侯国之间的互相征伐已经不是一日之计,非攻之路根本行不通。”

    胡非子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苏源的言论自然有些反驳墨家思想的意思,不过身为巨子,他自然不好当场反对。

    胡非子虽然闭口不言,但是其身后的墨者却不会缄默不语,其中一名和苏源年纪差不多的墨者站起身,“公子何出此言,我们墨者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维护公义义不容辞,非攻乃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亦是为天下诸侯着想,怎么是前路不通?”

    苏源看了他一眼,有把目光放在胡非子的身上,“墨家创立已达近百年,墨家非攻兼爱的思想早已传播开来,一代巨子墨子先生与其众多弟子自然周游列国游说墨学,可是直至如今,攻伐是否停止?战场是否止戈?”

    听闻此言,胡非子以及众多墨者都哑口无言。

    苏源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墨学的非攻之论的确是大义、大理,只不过却生不逢时。而今周室并无任何实权,根本无法压制各诸侯国。魏国惠王称王,楚国称王数百年,而齐国,今年那田因齐也开始称王,这代表什么,他们已经公然要与周天子平起平坐,那哪里还有什么大周王朝?魏惠王、楚宣王、齐威王三王对立,难道让他们其中二人对另外一人俯首称臣?还有,西戎秦国虽然还未称王,但是秦国却根本不容小觑,其国力俨然开始提升,到时候并列四王亦未可知。北方燕国虽然地处严寒贫瘠之地,而且燕公与周天子也有姻亲,不过却并非忠臣良将。赵国韩国看上去似乎唯魏惠王马首是瞻,但是其雄图之心不弱于前者,天下已然如此,仅仅只是墨家非攻的言论就能够让天下太平?”

    胡非子一脸惊讶地看着苏源,“没想到公子竟然对天下局势分析的如此透彻,只不过天下如此,那天下就更加需要墨家,需要墨者,需要墨学,墨家诸人绝不会畏惧困难与险阻,倾其全力亦要挽救天下黎民。”

    听到这里,苏源站起身,向着胡非子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在下学浅才疏,诠才末学,只是随便说了说心中所想而已,其中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巨子莫要见怪。”

    胡非子摇摇头,“公子出身前齐,虽然身份贬斥,但是却能够有如此大的学问,怎么能是才疏学浅呢?不知道公子师出何人?”

    闻言,苏源愣了愣,不知道如何是好,脸上露出迟疑之色,被胡非子察觉。

    “难道公子有什么难言之隐,亦或者是令师不与外人道?”

    苏源连忙点点头。

    胡非子脸上露出笑容,“虽然公子言谈之间有些激进,不过却也是不无道理,不知道公子认为,天下大势似乎已成,战乱之局已定,不知如何破解?”

    苏源看着胡非子,眼神中露出疑惑,他有些哑然,根本没想到胡非子竟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事他的确没有想到过。

    突然,他的神色一亮,“想要破解眼下之局,自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重振周室,让已经崩坏的礼乐重新树立起来,周室毕竟乃是天子,倘若让周室重新掌握天下大权,各诸侯国都俯首称臣,那天下岂不是从此人间太平?”

    不等胡非子质疑,苏源连忙说道,“如果重振周室,天下太平,墨家的思想再次宣扬,天下兼爱,互不攻伐,如此岂不是千秋百代的太平盛世,如此岂不是永垂不朽的大同社会?”

    听到苏源如此说,胡非子眼前一亮,仔细思索了一番,心中顿时大定,“的确,如此我墨学必将发扬光大,天下兼爱,社会大同。”

    苏源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心中窃喜,虽然对误导前人尤其是前代伟人之举有些不应该,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他要完成重振周室基业的任务,只不过他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如果把墨家拉入己方阵营,到时候必将对自己帮助周天子重立周室统治有所帮助。

    “既如此,那就多谢公子指点。”胡非子站起身,向着苏源行礼。

    苏源连忙还礼,“巨子谦虚,在下在巨子面前班门弄斧,的确是自讨没趣。”

    胡非子摇头,“公子之见解独特,令胡非佩服。”

    众多墨者也跟着胡非子行礼,不过看他们很多人的样子,似乎有些不理解苏源话中的意思,更不知道自家巨子为何要向一个年轻公子行礼,但是墨家严律于己,自然不敢多问。

    此时,天色已经几近天明,雨早已停歇,天空中泛着鱼肚白,一阵冷风出进来,苏源打了一个冷颤。

    “天色已明,吾等还是尽快赶路,我们还要前去栎阳,不知道公子是否要去栎阳一游?”胡非子站在早已熄灭的篝火新灰之旁,看向苏源,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想到现在秦国正处于商鞅变法初期,苏源就打了一个寒颤。商鞅变法,那可是谈事色变的事情,商鞅的刑罚太过严重,即便是太子师等人也是受到了严刑,他如果前去栎阳,万一招惹到了商鞅那个狠毒的家伙,那下场想想都可怕,即便是眼前的这些墨者都无法救自己。

    “不,不,在下想要前去大荔关,如果有机会前去魏国旧都安邑看看,栎阳就待以后有机会再去了。”

    胡非子点头,“那公子一路保重,希望还有与公子重逢之日。”

    苏源摆摆手,看着胡非子率领着众多墨者向着栎阳的方向奔行而去,而他也是踟蹰了一下,向着大荔关的方向赶去。

    (大荔关并非前去栎阳的必经之路,只是距离最近的一座城池。胡非子等人原本是要前去大荔关休整,不过在山洞休整之后,他们自然要改变方向,直奔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