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为皇
字体: 16 + -

帝星

    偌大的乾清宫一人临窗而立,目向远方,虽发须花白,却还是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和无与伦比的霸气。



    此人便驰骋沙场,一生征战的卫国皇帝卫裕宗,因年号元统,遂称元统帝。



    想当年卫国只是个方圆数百里的小国,不过虽是小国却是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百姓倒也过得安乐富足。



    元统帝却不满足现状,自继位起便励精图治,御驾亲征,攻打一些小国,国土越来越大,国力越来越强。



    后来竟在苍梧拥兵称帝,与其他六国形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



    至于几千年来都以天子自居的独孤皇朝早已摇摇欲坠,无力管辖这分裂割据的局面了。



    许多无力争霸的小国见势不对纷纷依附于独大的七国。



    这七国割据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十几年,谁都想去打破它,却没人敢去打破它。原因不言而喻,一国挑衅六国群起而攻之。



    如今元统帝渐渐年老,太子又处事平庸,其它六国也渐渐动了心思,卫国此时可真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元统帝望着窗外越来越亮的帝星,轻叹了口气,对着身后虚抬了下手,一阵轻动,一位身着黑衣劲装的暗卫单膝跪地。



    元统帝微声问:“怎么样?”暗卫脸上闪过一抹犹豫。



    “卫一!”似是感觉到卫一的犹豫,元统帝带着不容人拒绝的的声音再次传来。



    卫一咬了咬牙回道:“回主子,都安排好了,小主子在紫宸殿暂由卫三、卫七照看,小主子出世,接生嬷嬷对外宣称是位小皇孙,之后便由我们的人直接抱进宫来,太子、太子妃并没有见到小主子,小主子是帝星的消息早在几天便前放出去了,只是……小主子虽是帝星却为女儿身,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出卫一的顾虑,元统帝沉声笑道:“呵呵,这有何妨?朕的嫡亲孙儿不忌讳这些,走,去看看我们的小帝星。”



    话音刚落元统帝就走向殿外,卫一应声是,便隐入暗处跟随元统帝。



    元统帝到紫宸殿时,景仪皇后与后宫众妃嫔已经到了,正吩咐着太监宫女照顾小皇孙时要注意的事项。



    看到皇上来,刚要行礼,便听元统帝说免了,随后便高视阔步走向上座。



    景仪皇后微微一笑也未在意,莲步轻移跟在元统帝身后,无须过多的华服粉黛,只凭这一身雍容大气,从容不迫的气势,便当的起国母二字。



    景仪皇后本姓吴,名雅卿,乃是吴国公府嫡长女,当今兵部吴尚书的胞妹。景仪皇后能坐稳这后位与吴家不无关系。



    元统帝早年征战,无心后宫,只纳了几位位份不高的姬妾,膝下只有三位公主,后位也一直空悬。景仪皇后是元统帝而立之年,还是卫王时,王太后下旨进宫做了夫人,又因诞下了王长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卫凌天,便册封为了王后,后来元统帝登基 ,她也随之成了中宫皇后。



    不过景仪皇后既能得元统帝亲手赐封号——景仪,说明帝后二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毕竟这封号可不是说赐就赐的,要知道一般妃嫔只能在位份前加上自己的姓氏。



    好一点的则是像贤德二妃一样采用固定的封号,常常若能够被赐单字封号,便是莫大的殊荣,更何况是双字了。



    元统帝走到主座前坐下,招手让人把皇孙抱来,撩开襁褓细细打量,显然是忘了还拘着礼的众妃嫔。景仪皇后轻声提醒道:“皇上,姐妹们还拘着礼呢。”



    经皇后一提醒,元统帝才发觉还有一群人跪着。抬头看向这些穿着红红绿绿,发饰多的恨不得要把自己脖子压断的女人们。不禁有些头疼,要不是后宫关系前朝,为了安抚朝臣,让他不得不将这些女人留在宫中,他早就把这些每天只知道争风吃醋,不识大体的女人赶出宫去了。



    只是想归想,她们母家的面子总还是要给的,元统帝还是让他们起来了,只是语气却是没有刚刚对皇后那样和悦了。



    众人心中有些委屈,方才皇上只是让皇后免礼,又没有让她们连带着免礼,怎么现在反倒不给她们好脸色看。



    不过委屈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只是恭敬得谢礼,随后便以贤德二妃为首站在殿下,不再言语。



    许是因为皇上在场,又许是因为刚刚的小插曲,这会子倒是没有刚才热闹了。景仪皇后是什么人,自然是看出来了,于是对着正在逗弄皇孙的元统帝打趣道:“皇上可要小心些,这孩子顽皮的很,比天儿小时候还要胜上个三分,很是难缠,方才还是臣妾紧哄慢哄,这才睡下了呢。”



    能在这宫中过活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自是有人看出了皇后的意思,于是便有了一心想要攀上皇后这棵大树的李婉仪随声附和:“可不是嘛,小皇孙才刚出生便有如此气力,真不愧是有陛下的嫡亲孙儿。”



    有李婉仪做开头,其她人自是不甘示弱,这不,禄养宫的张贵嫔紧赶着说:“小皇孙一出生便受皇上皇后如此宠爱,又是帝星,想来日后成就必定不凡。”



    “是呀 ,臣妾瞧着皇孙生的粉雕玉琢的,像极了太子太子妃,全然不似其他婴孩刚出生时,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若是日后长成人,怕是又要迷倒咱们大卫万千的妙龄女子了。”连平日里端庄得体的德妃都忍不住调笑道。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元统帝心里明知道这是奉承话,却还是忍不住开怀大笑,只觉得后宫诸妃都顺眼了些许。



    眼看元统帝心情正好,景仪皇后开口问:“陛下,皇孙这一代的辈分为儒,后一字需金为部首,这方是让礼部拟了来,还是……”



    不等皇后说完元统帝便打断道:“朕的嫡长孙,又是帝星,何其尊贵,不必遵先王祖制,皇孙的名字朕早就想好了,就叫元熙,卫元熙!封宸王,享九郡食邑,长居乾清宫的紫宸殿偏殿,由朕亲自教导。至于册封礼,元熙还太小,待满百日时再举行。令,传朕旨意,帝星降世,乃我大卫之福,黎民百姓之福,故,大赦天下,开仓放粮,以昭天下!”



    宸者,帝王也!元为首,主初始!今上为新生皇孙卫元熙赐王号为宸,赐名带元,还长居紫宸殿,这是准备让皇孙日后继承大统吗?!元统帝话音落下好一会儿,众人才从莫大的震惊中反应过来行礼。



    “恭喜吾皇、皇后!喜得皇孙!恭喜宸王殿下!天降神子!乃我大卫之福!黎民百姓之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贺的声音回荡在紫宸殿久久不散……



    春日明媚的阳光透过门窗,洒在卫元熙精致的小脸,不知是梦到了什么,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转瞬即逝。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