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56章 城主府

    从太平营出发,历时一共七天,苏彦等人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午时,赶到了北靖城中。

    苏彦因为此前去过燕国一趟,对于北靖城的雄伟,他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唯一让苏彦感兴趣地是,他发现北靖城的守备非常森严,比起镇远郡的首府宁远城,是要强出一截的。

    当然这和两边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一个是在战争状态,另一个则是处于和平发展之中。

    苏彦大致看了一下城防结构,知道了北靖城分为外城、内城、以及城主府三层防御体系。城内的驻军有三万人以上,就凭这一点,它无愧于北部边防大本营之称。

    要知道郑国现在,全国人口大概有四百万以上,常备兵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这其中不包括府衙军和守土军这种临时集结的队伍。由此可见,郑国肯在这里配置三万大军,已经算是相当重视北靖城了。

    北靖城位置处于郑国东北部,临近北郡和东郡,可以有效支援和指挥前线作战的部队,是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地方。

    北靖城旧名福安城,永城事件后,朝廷将此地改名北靖城,意图将此城作为北部边防大本营。因此郑国对城池做了一系列的改造与扩建,最终展现出了,在苏彦眼中的壮阔景象。

    苏彦心中盘算了一下,如果让他领兵进犯此地,他最少要带多于守方一倍的兵力,才能保证攻下此城。

    到目前为止,燕军还没有进犯过此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靖城在原本的军事需求之外,意外成为了商旅们北地行商的重要站点,因此一跃成为了郑国北部几个主要繁华的城池之一。

    北靖城这几年从外地涌来了大量人口,据保守估计,城中人口已有十万人以上。朝廷把它从北郡中分离出来,成为像京都一样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城市。这里设有朝廷的办事机构,很多战事的奖赏物资,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之前犒赏太平营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使者携带的圣旨,盖的是北靖城城主申屠嘉纳的城主印,郑国国君郑元洲,赋予申屠嘉纳在此地可以代行君主之权,可见他有多么受到信任。

    申屠嘉纳是郑元洲早年在护国学院结识的朋友,两人都是护国学院第五十期的学员。相传两人曾经结为过异性兄弟,只是郑元洲后来做了国王之后,便没人敢再提这件事情了。

    虽然对于两人是否结为过异性兄弟一事,尚存在争议,但是郑元洲对申屠嘉纳是真的很好,好到让众多王子心生嫉妒之情。坊间甚至有种传言,说郑元洲之所以不立王太子,就是为了传位给申屠嘉纳。

    郑元洲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登基已有三十年,膝下儿孙满堂,光儿子就有二十几个。郑嵘在王子公主中排号第十二,是满嫔的独子,在宫中没有什么地位,并不受大家重视。

    这次之所以派郑嵘前往边境巡视,就是因为他和母亲在宫中并不得宠,其他王子又没有人愿意去的,最后只能摊给郑嵘,没办法才去走了这趟苦差事。

    郑嵘原本对于这趟差事,感到非常愤懑。他还因此怨恨上了自己的兄弟们,心里暗中责怪父王太过不公,才会派他出来干这苦差事。

    在听说了太平营之战后,郑嵘开始担心自己这趟出行的安危。他去找了和他同一期,但是属于武学院学员的雪银,恳求雪银担当他的侍卫长。

    雪银的母亲和郑嵘的母亲少时是好友,因此雪银和郑嵘关系还算不错,她明白了原由之后,同意了郑嵘的请求。

    到了出发的时候,郑嵘觉得路上可能会不安全,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选择扮作使者隐藏身份。

    郑嵘在出发前,大致了解了一下边境的状况,知道相对于西线和中线的战局,东线这边相对比较和平。因此,郑嵘将队伍的巡视路线,定为由东往西进发。东线主要是和镇远郡接壤的部分,这里非常和平,没有什么问题。

    当行进至白云山脉附近时,郑嵘计划是绕路前进的,不想遭到刘豫等人的突然袭击,朝廷派遣的随行人员全灭。郑嵘在危难之际,让雪银突围出去找援兵救他。

    郑国此前虽然一直在和燕军打仗,边境地区气氛紧张,但是国内是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动乱的,所以派遣给郑嵘的护卫里,没有配备什么高手。

    加上郑嵘自己也找了雪银陪同,因此朝廷更加不会给他配备高手。主要问题还是郑嵘自己不受朝廷重视,要是换了那几名实权王子,肯定不会是这种待遇,郑嵘对此心里是恨得咬牙切齿。

    事情的反转在于,雪银的援兵到来之后,不仅成功解救出了郑嵘,反而还将刘豫势力就此消灭。

    郑嵘最感谢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雪银,另一个是花樱。道理很简单,没有雪银求援,他无法得救。没有花樱反水,在暗中维护照顾他,他没办法这么轻易摆脱困境,并且最后消灭掉了刘豫势力。

    至于苏彦的功劳,很大一部分被郑嵘算到了雪银的头上。在他看来,毕竟是雪银找来的援兵,苏彦作为下属,做这些事都是分内之事,谈不上对他有多大感激之情。

    但是随着苏彦越来越多的精彩表现,郑嵘不得不重视苏彦起来。郑嵘经过被劫之事后,觉察到了实力的重要性,这些刺激了他埋藏在心底的野心。

    郑嵘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势力,他向朝廷请旨进剿山贼只是事业的开端而已。在拿下白云山脉的过程中,他和赵季搞好了关系,算是也搞定了太平营,增加了自己的一个砝码。

    下一步郑嵘打算重点培养苏彦,因为他在这个少年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潜力,他日如果能为自己所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一行四人在郑嵘的带领下,直奔城主府而去。路上郑嵘告诫了苏彦一些规矩,说出了申屠嘉纳和他父王的关系。苏彦觉得事情比较重要,不好出现什么差错,因此将郑嵘所说的内容,全都牢记在了脑海里。

    要想取得进入护国学院的资格,还得先通过城主府的审批才行。苏彦想到以郑嵘王子的身份,为自己争取一个名额,肯定是不在话下的。

    然而,事实是非常残酷的,以郑嵘王子的身份,居然没办法让城主府的人给他面子。主管办事的文吏死活不肯通融,这让郑嵘有些难办,这个情况的出现,也是在郑嵘意料之外的。

    苏彦原本以为,只要郑嵘亮出身份,事情一定马上解决,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它给了几人一记响亮地耳光。

    文吏见郑嵘坚持不肯放弃,直接说道:“不是我不给十二王子殿下您面子,而是您也知道的,护国学院每年就招收一百名学员,法武两学院各占一半。”

    “首先法学院是不收平民家庭的,武学院倒是收,但是每年只给五个名额,因此各方竞争得非常激烈。二王子、三王子、四王子、五王子共计四位殿下,都已经向我们打了招呼,你总不能违背您的王兄们吧!”

    文吏抬出几名实权王子的名号,想要就此让郑嵘放弃,却不料此举反而刺激到了郑嵘。

    郑嵘大喝道:“既然名额有五名,为何我连一个名额也没有,你这分明是看不起本王子。”

    文吏见郑嵘发怒,慌忙解释道:“这是城主预先定好的啊,不是小人能决定的。四名殿下每人推荐了两名人选,城主择优选取其中一人,让剩下的人和擂台战获胜的前三名角逐最后的名额。”

    苏彦小声询问雪银道:“擂台战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

    雪银神色有些焦急,听到苏彦的问题,还是耐心地答道:“擂台战是军中所有来此报名的人,角逐进入武学院唯一名额的战斗。”

    苏彦听了一愣,因为这个所谓的报名,条件要求是要练到金戈武经第六层超越境。他所在的太平营,除了他之外没人练到这个境界。

    赵季本人没有练过金戈武经,因为他是属于贵族子弟出身,不过他算是混得不太好的,不然也不会给他挂上军职,把他送到前线来了。

    苏彦问了一句:“请问有多少人参加擂台赛,我可以报名吗?”眼见郑嵘无力为自己解决,苏彦不得不自己想办法。

    因为苏彦的这一举动,让郑嵘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质疑。他大怒道:“我争取不到名额,难道连擂台赛都不能免除吗?”

    文吏看见这种场面,忙说道:“这次共有十几人报名,因为要求是只招收二十岁以下的人员。我看这位小兄弟肯定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道他的实力有没有达到条件。”

    主要苏彦的外表过于年轻,一般人看到他的样子,都不会太相信他的实力。苏彦稍微露了一手之后,文吏态度十分敬佩道:“果真是少年英雄,这次王子殿下真是找到一个好苗子。这样吧,我自己做主,免了这位小兄弟的擂台赛,直接和那七人对决,最后的优胜者,即为获得前往护国学院学习机会的人。”

    听到这里,苏彦的心情还算不错,虽然事情和他的心里预期有所落差,但是能有这个结果,苏彦勉强还是能够接受的。

    文吏告知苏彦,擂台赛按照惯例会在十二月一日举行,之后会休息几天,让参赛者得以修养。然后到十二月五日的时候,就是他上场的日子,苏彦对此不置可否,决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郑嵘见苏彦没有反对,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面对现在的这个情况,郑嵘真是有点尴尬,之前他还信誓旦旦地向苏彦保证,一定会让苏彦进入护国学院学习。

    随着现在局势又生出一些变数,能不能最终获得学习的机会,全要靠苏彦自己的个人努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郑嵘之后求见申屠嘉纳,竟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苏彦看到他的反应,都为郑嵘感到尴尬。这次在城主府的经历,让苏彦切实体会到了一点,那就是郑嵘的地位,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