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55章 北靖城

    苏彦剑斩林锋,大涨了郑军士气。一直以来,苏彦在战场上的表现都非常良好,赢得了郑军上下的信任。

    战后关于俘虏的处理问题,便成为了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大部分军官主张杀掉或者充当奴隶,这源自于他们对燕军的刻骨仇恨。

    与之不同的是,苏彦却建议将这几十名俘虏释放回去。他认为此举一来可以彰显郑军恩德,二来也是对燕军起到震慑作用。这帮人回去之后,就是对郑军的强大起到宣传作用,使敌军不敢再轻易进犯。

    郑嵘采纳了苏彦的建议,毕竟两军尚未彻底撕破脸面,如此做法也相当于卖了燕军一个人情,从道义上也占领了制高点。

    这帮俘虏对此自然是感恩戴德,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了死亡,或者被虐待的准备。郑军的这个做法,使得他们羞愧万分,第一次觉得自己过往的侵略行径,属于野蛮的残暴行为。

    苏彦让他们将林锋的尸首带回去好生安葬,虽然此人着实可恨,却不失为一名勇士,苏彦还是很佩服他作战的勇气,有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当几十名燕军士兵返回到镇南营时,刘金当即勃然大怒道:“把这些家伙全都抓起来,每人责罚二十军棍,让他们好好长长记性,知道谁才是营中真正的老大。”

    葛力问道:“林锋的尸体也被对方送回,我们该怎么处理。”

    刘金不耐烦道:“这个家伙,敢不听我的命令,擅自调到部队发起攻击,死了也是白死。关键他还害我损失了几百名部下,这口气我不得不出。传我命令,把林锋兄弟二人的尸首扔到乱葬岗去,谁也不许为他们二人收尸。”

    刘金的这道命令下来,谁都知道他是动了真怒,不敢有所异议。因为林锋的做法,实在是触犯了刘金的底线,才招致刘金采用了这种不近人情的报复方式。刘金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这种做法,使他在无形中失去了人心。

    十一月三日,嘉奖剿匪的使者队伍终于到达。郑嵘设宴款待了一行人,彼此一番客套话,值得一提的事,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特使大人就是王子殿下。赵季等少数人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表露出惊讶的情绪。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表现得非常吃惊地,他们后悔自己没有在王子面前好好表现,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郑嵘公开身份之后,再也无所顾忌,他对着众人说道:“此前的剿匪作战,全赖诸君鼎力相助,我会按照大家的功劳给予奖赏”。

    “几天前,我们又消灭了一股郑军,真是双喜临门,现在就让我们共同举杯,欢度这个让人难忘的时刻。”

    “王子殿下千岁,”喜悦地欢呼声络绎不绝,太平营最近的表现确实很好,已经不逊色于一些一流部队了。

    这两次作战,名义上都是郑嵘挂帅,实际上的指挥却是苏彦无疑。对于这一点,郑嵘自己是心知肚明。

    就是因为知道苏彦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郑嵘才答应苏彦,可以给他争取去护国学院学习的机会。

    苏彦此时在太平营的地位,是真正的如日中天。很多昔日同僚包括他们手下的士兵,都对苏彦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之情,体现出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绪。

    苏彦没有理会军营里的那些是非,专心地把时间用到训练上。到了十一月七日,太平营接到一个消息,郝树派人把抓获的燕军使者送了过来。

    说起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因为刘金派人前往白云山脉,企图煽动这些匪首起兵造反。郝树在知道燕军来人后,第一时间就将使者抓获,连夜送往了太平营。郝树的这个做法,深得郑嵘赞许,下令要好好嘉奖一番。

    由于郝树起到了带头作用,其它势力迫于形势,又相继抓获送来了几名燕军使者。郑嵘再一次展现出宽宏大量,好吃好喝地招待了这些使者一顿,便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

    刘金面对这种情况,气得鼻子都快歪了。他明白了郑军的意思,摆明了不害怕他从中作梗。而且他从几名使者嘴里,得知了现在白云山脉的商路已经打通,正在快速发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往日的繁荣。

    刘金觉得现在还不是和郑军开战的最佳时机,因此他主动派人带着礼物送到太平营中,想要修好两军的关系。名义上是说感谢郑军释放俘虏,实际上算是一次非正式的外交。

    郑嵘非常重视这次会面,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定,恢复这段边境和平的话,自己无疑是大功一件,而且也能借此赢得不少人心。

    十一月十二日,燕军派出了以葛力为首的特使团,人数有十几人。他们此行带了很多燕国当地的特产,一见面就拿出来要给苏彦等人尝尝。

    苏彦机智地说道:“这次既然是你们远道而来,就应当客随主便,不妨先尝尝我们郑国这边的特产,也好让我们以尽地主之谊。”

    葛力连声推脱,拒绝了苏彦的好意,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就此作罢。苏彦让人收下礼物,然后悄悄命令医药队的人,对这些礼品进行检查,看看里面有没有暗中下毒。

    郑嵘本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宴席,却不料葛力等人自带了酒食。这一举动让这场会面显得有些尴尬,双方的互不信任,在这件小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郑嵘开口打破尴尬气氛,道:“这次贵方远道而来,我方感到不胜荣幸,不知葛力队长此行,可有带来贵方高层的意见?”

    葛力直言道:“刘校尉说了,希望我们两军可以摒弃前嫌,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安宁。”

    郑嵘笑道:“维护边境的安宁,自是我等分内之事,这一点请你一定要回去转告给刘校尉。”

    葛力答复道:“此事好说,在下定当牢记。只是葛某个人另有一事相求,还请王子殿下允准。”

    郑嵘的身份公开之后,燕军也是知道了消息,这也是他们不敢继续进犯的一个因素。

    郑嵘心情还算不错,笑问道:“不知葛队长所求之事为何,是否难以办到?”

    葛力淡然道:“此事说来简单,只需殿下同意,准许我与苏彦队长交手切磋一番即可,其它别无所求。”

    郑嵘有些意外,好奇道:“葛队长,为何想要和苏彦交手呢?”

    葛力回道:“听闻苏队长年少成名,实属少年英雄,我对此也是佩服地很,只想与其切磋一番,不枉我这次主动请命出使。”

    郑嵘听到这里,知道再不答应,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因此他对苏彦说道:“苏彦,你也听到了葛力队长所言,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苏彦表现得非常淡定,看不出他有什么情绪流动。直到郑嵘问话,他才说道:“属下没什么想多说的,既然葛大队长诚心找我切磋一二,若是不答应岂不是显得我太失礼了嘛!”

    见到苏彦没有拒绝,郑嵘和葛力都很高兴。郑嵘趁兴道:“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就去武场切磋如何?”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表示没有异议。因此,这次会面就从和平外交变成了比武切磋,虽然感觉上有点奇怪,但是大体上没有偏离会面的初衷。

    武场之上,苏彦与葛力二人对立相望。从外表上看,苏彦的身形要比对方矮小很多,毕竟他还处于发育期。苏彦手上拿着一把与身形看起来极不相配的断流重剑,看起来画风也有些怪怪地。

    相对而言,葛力的体型完全符合人们心中对于勇士的想象,仅从外表看,很难想象苏彦能够战胜他。葛力手中的武器是一把大刀,看起来也是杀气逼人,不可等闲视之。

    在郑嵘宣布开始之后,两人立马展开了激烈地打斗。由于这次不是在战场上厮杀,下手多少都会留有余地。

    苏彦偏头躲过葛力大刀地进攻,马上反手一剑砍向葛力的腰腹。葛力吓得向后急退,被苏彦抓住机会,向他发起了一连串地快速进攻。

    葛力因为一个应对失误,被苏彦抓住机会打乱节奏,加上连续性地快速进攻,打得葛力完全没有办法还击。他现在只能苦苦死撑,期望苏彦出现失误,从而抓住机会扭转局势。

    可惜的是,苏彦一直没有漏出破绽,打得非常具有章法。葛力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觉得面对这样地对手,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苏彦没有一直拖延下去,在自觉已经充分给足对方颜面之后,苏彦一剑挑飞了葛力手中的大刀,将断流重剑架到对方肩膀上,结束了这场比武。

    郑嵘见状,忍不住鼓掌叫好,围观地郑军,也发出了一阵轰鸣般地欢呼声,大家都认为苏彦此战,大涨了郑国的威风。

    相反的,与葛力同行的十几人,个个面色难看。他们没想到葛力输得这么难看,几乎全程被苏彦给压制住。

    葛力本人倒是没有表现出不满情绪,他对苏彦的实力感到非常敬佩,并且认为苏彦的潜力非常巨大,假以时日可能成为燕军的严重隐患,这一点是他在此时最深地体会。

    送别了葛力一行人,郑嵘觉得现在,终于可以确保边境,即将度过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因此,郑嵘决定于十一月十五日,开始启程返回京都。这次陪同他的人员只有雪银、花樱和苏彦三人。邬童被苏彦留在太平营,处理一些善后事宜,比如退役人员如何安置等等一系列问题。

    一行四人骑着战马,一路赶往北靖城。雪银说这里是返回京都的一个中转站,而且苏彦如果想要去护国学院学习的话,还得先到这里报名。

    北靖城是苏彦一直有听过的名字,他知道这里是郑国北部边防的大本营。以前他没有机会来到这里,这次正好有机会可以来看看北靖城的情况。

    苏彦想看看北靖城,为何可以作为郑国北部边防的大本营,究竟此城藏有什么奇特之处,使得郑国如此看重。这些东西对于苏彦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甚至超过北靖城本身的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