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22章 兵分两路

    “你很聪明!算了,你先退下吧,让我好好想想。”特使愣了半晌,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苏彦退出的时候,看到雪银和花樱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友好,知道自己拒绝特使的招揽,引起了她俩的不悦。

    苏彦回到帐中,发现邬童早已等候着他,好像有什么事情要说。苏彦挥手示意他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

    邬童有些激动道:“属下经过多日调查,终于有了一些眉目。方才又去确认了一番,应证了属下的猜测。”

    苏彦有些高兴道:“是不是那件事情有眉目了,可查出是何人造谣中伤于我。”

    邬童有些兴奋道:“属下查出造谣源头来自程飞,他是路斐小队的人,这件事八成和路斐脱不了关系。”

    苏彦轻笑道:“我早就怀疑此人了,这个结果没有出乎我的预料。只是现在大敌当前,如果贸然揭发此事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罢了,此事先搁一边,我还是先考虑一下怎么破敌为好。”

    第二天一早,郑军就整队出发了,军队进入白云山脉之中,向原来刘豫的据点行进。行至半路,派出去探路的斥候回报,现在郝树正守在这个据点里,通往据点的道路被山贼封锁了,想要过去必须要解决山贼才行。

    在顾顺的援兵出现过后,山贼就把进入据点的道路全部封死了,现在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突破封锁。

    路斐说道:“现在敌人已经知道会有援军,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隐藏了,应该趁我军刚到,敌人没有准备之时,快速打穿封锁线,进入据点与顾顺、郝树会合。”

    路斐的这个建议被采纳,特使派他作为开路先锋,将进军道路开辟出来。路斐领着本队人马突然出现,山贼果然没有准备好,防守被一波冲破了,路斐没死一个手下,就将十几名山贼消灭。

    路斐非常得意,对手下说道:“都说苏彦精于谋略,现在来看也不过如此,主要还是这些山贼太弱了,才显得他很突出。今天我的成功就证明了苏彦徒有虚名,以后谁也不要在我面前吹嘘他的智谋,都听明白了嘛!”

    “明白了,”手下赶紧附和。路斐这人你要是不支持他的事情,他很容易给你穿小鞋,心胸非常狭窄,他的手下都非常害怕他。

    不过话刚说出去没多久,他就吃到苦头了。原来封锁线并不是只有一道关口,而是沿途都设下了障碍和陷阱,山贼们层层布置防御,不断消耗路斐小队的战力。

    路斐自己主动接的任务,硬着头皮也要完成它。于是他不管不顾,催促着手下向前探路。一不小心,一名士兵踩中了机关,在山路旁边的一棵大树上飞出来几支暗箭,一下子命中了几名郑军士兵。

    士兵的惨叫声声声入耳,路斐的心情非常恼火,大喝道:“别吵吵了,又不会死,瞎嚷嚷什么,再敢大声嚷嚷乱我军心,我就让你再也叫不出来。”

    路斐的火气上来了,说话也是口无遮拦,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完成任务。如果现在他退回去,一定会被人耻笑,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路斐也掌握了一点技巧。不再让手下一窝蜂而上,而是派两个人一组探路,大部人马跟在后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即使触发机关中了陷阱,也不会造成大范围损伤,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用来探路非常合适,可以有效减少伤亡。

    山贼们布得陷阱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暗箭,主要是藏在树上,用细线连接机关,不注意碰到的话,就会触发机关招致攻击。

    第二种是地钉,就是把钉子密集地钉在一块木板上,把顶尖朝上,然后用点泥土伪装一层,只要用力踩到,保证是脚上钉钉。

    障碍主要是用巨石堵路或者树木挡路,清理工作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路斐的心情越发沉重,觉得自己之前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才会着了这些山贼的小伎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做好准备再来探路。

    当然这些只是他内心的想法,他是不会说出来的,他还指望着靠闯过这一关翻身,免去他人的指责。

    前方两名士兵推开巨石,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被对面射来的弓箭要了性命。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路斐已经清理出了道路,面前只剩下最后的障碍,由几十名山贼防守的要地。

    只要打穿这个要地,道路就正式打通,关键是这个要地非常易守难攻,狭窄的路口,到这里只允许两人并排同行,而对面好几十人拿着弓箭等待着你,这个心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路飞计算了一下距离,估计对方有效射程在百步之内。于是他下令让小队中的所有射手集合起来,全都站在百步之外,用弓箭反击山贼。

    由于郑军的装备优于山贼,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于是局面变成一边倒,山贼变成单方面挨打,山贼在损失过半后终于溃散。

    打通最后障碍后,路斐终于松了一口气,派人向后方报信,然后领兵驻守在这块要地,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

    路斐统计了一下战损,部下共计伤亡十五人,损失了近三成的战力。取得的战果是打通路线,杀贼三十余人,对于这个结果路斐并不满意。

    过了一个时刻,大队人马赶到会合,特使表扬了路斐几句,希望他再接再厉。路斐挑衅似地向苏彦看去,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看他,心里的恼火更甚,心想一定要找到机会狠狠整治一下苏彦,不然难消他心头之恨。

    苏彦对于路斐打通路线之事,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只能算是正常发挥,并不足以让苏彦对他另眼相看。他现在对于山贼下一步的动向越发好奇,不知道对面会如何应对局面的变化。

    当郑军再次踏入据点之时,仿佛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明明才离开不到一个月,却产生这种感觉,人们有时候可能就是这么多愁善感吧。

    再次见到苏彦等人,可把郝树高兴坏了,他几乎是一路奔跑着过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这段时间心里一直担惊受怕,害怕郑军抛弃了他,那么他的命运将会非常悲惨,好在这个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他的内心开心极了。

    特使随即召集小队长以上议事,顾顺、郝树把当前困境和敌人情报说了一遍。听完之后,大家算是初步了解了形势,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五股山贼总人数大概有一千三百人以上,数量上超过郑军一倍左右。但是如果算上郝树的人马的话,可以缩小到四百左右的差距,还是完全有可能胜利的,毕竟郑军战力比山贼是要强上不少的。

    二是周兴没有停止游说,还在拉拢山贼势力加入联盟,这个危险趋势是不得不防的,毕竟如果人数差距过大,仗也是不好打的。

    三是郝树控制下的三处据点,只剩下原来刘豫所在的据点了。原来在战事开始的时候,郝树就把兵力集中起来,龟缩到了据点里面固守待援,如果郑军不来援救,说不定他会如何抉择。

    五股势力分别为蔡铭、孔游、陆移、秦潮、曹洋。其中蔡铭的实力最大,人数有四百左右,其次是孔游,人数有三百左右,其它三人在两百左右。

    五股势力并未合兵一处,仍然是各自成军,这一点就给了郑军可趁之机,可以实现各个击破。但是也要提防他们相互支援,毕竟他们彼此间隔的距离并不算远,有事情随时可以支援到位。

    特使询问对策,苏彦提出意见道:“敌人现在虽然暂时联合在一起,但都是为了利益而苟合,彼此之间不存在什么信任,我们只要攻其一点,就能破解这个脆弱的联盟。”

    特使明白了苏彦的意思,问道:“依你之言,你觉得进攻谁比较合适?”

    苏彦面视特使,肯定地说道:“在我看来,只有打碎最硬的骨头,才能起到效果,进攻蔡铭是不二选择。”

    路斐反驳道:“逐个击破应该柿子捡软的捏,我建议先攻击盘踞在郝首领原先据点的陆移。而且郝首领对那里的地形肯定非常清楚,也有利于我方行动,因此我认为先进攻陆移比较合适。”

    郝树也附和道:“我觉得路队长言之有理,属下对本家据点的熟悉是别人没法比的,要是进攻的话,我愿意打先锋。”郝树的这番话,让路斐非常高兴,现在连你的朋友都站在我这边,看你还有何话好说。

    苏彦没有开口反驳,两种方案没有对策,只是思考的方向不一样,关键还是看特使如何抉择。

    特使思虑良久,决定道:“两种方案并非不可调和,现在我命令路斐带领本队人马,加上金城和鲍预两支小队,和郝首领一起夺回据点。其余小队都由本使指挥,本使要亲讨蔡铭这个叛贼。”

    原来蔡铭原先是郑国守土军的一名小队长,后在战场上带领部分手下临阵脱逃,成为了郑国通缉的要犯,他的脑袋就值一千金。

    分配调度完毕之后,于当晚发动袭击,双方约定在子时同时动手。在夜色的掩护下,郑军迅速接近蔡铭阵地,由于蔡铭阵地设在要道上,郑军的行动必须小心翼翼,过早暴露会给予敌人反应时间,不利于进攻目标。

    斥候在前方探路,清理掉沿途的岗哨,扫清行军路线。这次行动特意将后勤里的工匠队派到前面,跟随斥候行动。工匠们非常富有经验的破解掉了沿途的陷阱障碍,没有惊动山贼,为打通路径节约了时间。

    终于,郑军摸到了离山贼只有五十丈的距离潜伏起来,等到子时之后,随着特使一声令下,突然发起攻击。

    虽然郑军的袭击有些突然,但是蔡铭并非毫无准备,上次刘豫之事已经给他们上了一课。他们都做好了应对突袭的心理准备,关键还是看临场应对如何,会不会重演刘豫的悲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