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
字体: 16 + -

第十章 8

但黄莺给贾宝玉打络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早在贾宝玉和薛宝钗认通灵与识金锁时,莺儿就很擅长讲话。这次她到怡红院来给宝玉打络子,又成了曹雪芹写薛宝钗的重要笔墨。在莺儿打络子时,贾宝玉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儿两个呢。”

这当然是真心话,但显然是对“金玉良缘”一点儿想法也没有的话。老一辈点评家张新之看到此处点评道“愈推愈远,宝钗闻之,焉不寒心。”

莺儿马上说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不知道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贾宝玉很想继续听,是想听薛宝钗的好处呢?还是喜欢莺儿说话的娇憨?前辈点评家早就指出,是喜欢莺儿唧唧哝哝。莺儿还没开始说下边的话,薛宝钗来了。薛宝钗在宝玉挨打之后,跑怡红院跑得很顺腿,动不动就来了。一见莺儿打络子,就建议不如打根络子把通灵宝玉络上。贾宝玉问用什么颜色?薛宝钗就来了一番色彩学,总而言之,只有用金线配上黑线打成的络子络通灵宝玉最合适。贾宝玉的玉本来是有络子的,也叫“穗子”,这穗子就起到把玉串起来的作用。通灵宝玉的穗子本来是林黛玉给串的,林黨玉因为清虚观打醮,跟贾宝玉大闹时剪了穗子。当时林黛玉就很惭愧地想将来必定我再穿了他才带。看来,没等到林姑娘来串通灵宝玉的“穗子”,宝姑娘已经捷足先登来串“络子”,曹雪芹写小说真是细针密线,耐人寻味。薛宝钗公然要给通灵宝玉打络子而且用金线,实在太有意思了,平时小心谨慎的宝姑娘,这次连避嫌都不避了。薛宝钗这个人用王熙凤的话来说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通灵宝玉跟她有什么关系?“金玉良缘”的关系,所以她主动建议给通灵宝玉打络子。宝玉挨了一次打,结果是似乎薛宝钗离得“宝二奶奶”越来越近了。薛宝钗简直像“十面埋伏”一样,讨好王夫人,讨好贾母,拉拢了袭人,薛姨妈莺儿也齐上阵,围着宝玉转,有没有起作用呢?薛宝钗叫莺儿用金线把通灵宝玉络起来,是个象征性情节。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对宝玉的思想禁锢更加主动。贾宝玉本来厌烦跟峨冠博带的臭男人交往,因为被打,在贾母庇护下,贾宝玉免除了跟贾雨村之类人物交往,甘心给丫鬟当差,日子过得很自在。薛宝钗却主动取代了贾政的角色,经常劝导贾宝玉。因而惹得宝玉很恼火,说,好好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孩儿,也跟着这些须眉浊物学,沽名钓誉,人了国贼禄鬼之流,实在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宝玉跟宝钗越来越格格不人,而林黛玉从来不劝他立身扬名,宝玉深敬黛玉。就是这样的思想前提下,出现了第36回的“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简而言之薛宝钗午睡时来到怡红院想跟贾宝玉聊天解困,贾宝玉睡得正香,袭人坐在宝玉身边绣鸳鸯。袭人见宝钗来了,请她替自己坐一会儿,宝钗居然坐到宝玉身边,身不由己绣起鸳鸯来。这是曹雪芹的一个很有趣的带有隐喻性质的描写,好像薛宝钗已经坐上宝二奶奶宝座,好像已经跟宝玉成了鸳鸯。这是个很有寓意的场面。前有袭人后有宝钗,两个人共同给贾宝玉绣鸳鸯戏水的兜肚。这两个身份完全不同的女性想跟谁成鸳鸯?跟宝玉。

但是大自然中的鸳鸯向来是一雄一雌,哪儿有一雄两雌的鸳鸯?这本来就是讽刺。何况,根据曹雪芹构思,袭人虽然跟宝玉有肌肤之亲,却没跟宝玉正式成鸳鸯,她嫁给蒋玉菡了薛宝钗虽跟贾宝玉成亲,但也没成真正的鸳鸯,贾宝玉出家了。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贾宝玉睡着睡着,却在梦里骂了起来“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贾宝玉的梦话,把薛宝钗骂呆了。薛宝钗当然不笨,她岂能不知道贾宝玉一心一意睡里梦里都想的什么?“金玉良缘”当然指他们俩;木石姻缘指宝玉和黛玉。宝玉是玉,黛玉姓林,是木。

《红楼梦》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却误了卿卿性命”,薛宝钗也“机关算尽太聪明”,却算来了贾宝玉的梦中大骂,实在太有意思广薛宝钗坐在贾宝玉身边绣鸳鸯的场面恰好叫林黛玉看到,招过史湘云来想嘲笑一番。史湘云因为薛宝钗平素待她不薄,借口找袭人,把林黛玉拉走了。单纯的林黛玉不过冷笑两声。宝姑娘做的这件未必体面的事,喜欢刻薄人的林黛玉从没对第三者说,只跟贾宝玉开玩笑提过。贾宝玉不想参加薛姨妈的生日庆祝,林黛玉用薛宝钗替他赶蚊子一事,劝贾宝玉去,林黛玉似乎表现得很奇怪,其实,这正是宝黛爱情成熟的标志。林黛玉这次到怡红院来干什么?她跟史湘云一起来对袭人表示祝贺。王夫人把自己的分例银子里分出二两给袭人,而且宣布,今后有赵姨娘周姨娘的,就有袭人的,几乎是宣布袭人已经是宝玉的“屋里人”。

只是因为宝玉还年轻,袭人做他的丫头可以劝他,做了屋里人倒不能劝了。所以先“浑着”,不宣布,而林黛玉居然来祝贺袭人,而且是真心的。这也是《红楼梦》爱情描写跟其他小说很不同寻常的特点。宝黛爱情是最美丽的爱情,但是林黛玉却并不在乎王夫人给宝玉安排一个事实上的通房大丫头。这就是封建社会上层男女的爱情。

29大观园诗会备众体是《红楼梦》的突出成就,大观园诗会是红楼物生活组成部分,大观园诗会是刻画人物个性重要手段,大观园诗会使《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

《红楼梦》跟其他小说的不同在于“备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