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
字体: 16 + -

第七章 1

这是宝黛爱情中相当重要的阶段,既跟史湘云有关,更跟薛宝钗有关。宝黛爱情经过了第八回的黛玉半含酸,第十九回的黛玉误剪香袋和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到二十回林黛玉和贾宝玉互相表白“我为的是我的心”,这是一个从两小无猜到爱情萌芽,再到情意绵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林黛玉的个性也渐渐发生变化。从进贾府的乖乖女变成我行我素个性张扬,从总是提醒自己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变成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是公开说什么,毫无顾忌地说什么。林黛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贾母的疼爱可能起点儿作用,但最起作用的,是贾宝玉。世间就是有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人往往是被最爱你的人惯坏的,就像子女往往是被父母娇惯坏的。林黛玉进人贾府之后,就是受到贾宝玉的娇纵而性格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费尔巴哈说得好爱,就是成为一个人。18宝黛心灵过招―共读西厢(上)共读西厢对宝黛爱情有重要意义宝黛爱情是“吵架的爱情”吵出了贵族青年爱情的深层次内涵吵出了既向往爱情又受制礼教的复杂心理。共读西厢指的是贾宝玉跟林黛玉在一起读《西厢记》,在《红楼梦》中有重要意义。宝黛爱情通过共读西厢变得明朗而且更有内涵和诗意。共读西厢发生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进人大观园之后,一方面因为大观园具备诗情画意的背景,另一方面,进人大观园之后贾宝玉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贾宝玉的青春心理贾宝玉是根据贾元春的旨意搬进大观园的,贾政不得不安排贾宝玉进入大观园时,曾把贾宝玉叫来宣布贵妃娘娘要“禁管”你在园中读书。贾政用的字是“禁”和“管”,有牢头看管囚犯的意味。

但贾政这个人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他经常对贾宝玉怒吼,嫌贾宝玉不上进,但是如何促使贾宝玉上进?如何落实“禁管7—一软禁和看管的意思)贾宝玉读书?他一点儿具体措施都没有。贾政其实也是个败家子,他对如何保护家庭传统,一点儿办法都拿不出来,好像他也不去想,只是整天跟清客下棋聊天,比整天跟小老婆喝酒的贾赦也强不了那里去。贾政用几句淡话吓唬贾宝玉一阵后,放贾宝玉进入大观园。闺雲媒贾宝玉进人大观园后好好读书了吗?根本没有,他干脆连学都不上了。好像贾宝玉上学就是为了闹学堂。闹完学堂就不再上学。贾宝玉在大观园完全过起了“富贵闲人”生活。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说,他过的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跟劳动人民一点儿也不沾边。每天跟姐姐妹妹读书写字下棋作画。估计他这时读的书,不会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可能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他跟姐姐妹妹们一起读,姐姐妹妹们都不需要读科举考试的书。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使得贾宝玉心满意足,写了组四时即事诗。即事诗就是写自己眼前事的诗。我们看看《春夜即事》最后两句“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什么意思?小丫鬟在大观园里都娇懒惯了,早早就钻到被窝里想睡懒觉,贾宝玉还高高兴兴嘻嘻哈哈地聊个没完。贵公子的生活,贾宝玉的没有等级概念都写得活灵活现。再看《冬夜即事》最后两句“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什么意思?怡红院的丫鬟都知道不同的茶叶得用不同火候来烹,她们把刚下的雪取下来烹茶。真是活得自在,活得富贵,活得优,当然也活得有化。贾宝玉的诗被传到外边,“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其实,按照小说提供的线索,薛宝钗已庆了十五岁生日,薛宝钗大贾宝玉一岁,贾宝玉该虚岁十四了。即事诗从春写到冬,说明贾宝玉在大观园又过了一年光景,进人虚岁十五。如果说贾宝玉跟袭人模仿警幻仙子在梦中教的“**”,实习了一次**,那还有点儿懵懵懂懂,那么此时的贾宝玉确实进人了性成熟阶段。曹雪芹对这种心理写得细致又微妙贾宝玉“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

宝玉是什么心事?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这是青春期的躁动心理。贾宝玉的心腹小厮茗烟大概是过来人,他想到要给宝二爷解闷,这事那事都是贾宝玉玩烦了的,只有那些闲书,他没看过,茗烟就买了些古今小说飞燕合德杨贵妃外传和传奇脚本给贾宝玉。茗烟给贾宝玉买的书,在当时是所谓闲书也是**甚至于还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最主要的是禁“诲**诲盗”的书,比如《金瓶梅》和《水浒传》经常被査禁。永乐皇帝曾亲自规定,凡是演查禁戏剧的,把鼻子和上唇割了。有些书虽然统治者不禁,但正统家庭和书塾也不允许学生看。像贾府,可以唱堂会时唱《西厢记》《牡丹亭》,但是家长决不允许子弟看这些艳情剧脚本。所以,茗烟给贾宝玉买这些书得偷偷摸摸。而贾宝玉如获珍宝,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把理细密的拣了几套放到自己的床顶上,没有人时拿出来“密看”,请注意曹雪芹用的是“密看”,秘密地看。看来贾宝玉实在太喜欢《西厢记》了,不仅在卧室无人时秘密地看,还忍不住带进大观园,坐在桃花树底下看起来。贾宝玉看的《西厢记》,曹雪芹把它写作《会真记》。

《会真记》是《西厢记》的别称。因为《西厢记》是根据唐代作家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创作的,《莺莺传》里边有“会真诗”三十韵,所以《莺莺传》又叫《会真记》,也就被《西厢记》继承下来。“会真”意思是和神仙相会。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比喻美女。贾宝玉看《西厢记》怎么看呢?“从头细玩”,也就是说,贾宝玉早就看过不止一遍,这次仔细再看一遍。当他看到崔莺莺的唱词“落红成阵”时,大观园一阵风刮过,恰好把桃花刮落,花瓣落了一身。贾宝玉想把花瓣抖落下来,又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花瓣,来到池边,抖落到水里。宝玉“情不情”和黛玉“情情”相通就在贾宝玉抖落花瓣的时候,林黛玉来了。林黛玉这位连针线活儿都不大干的小姐居然干起粗活儿来,她扛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扫花来了。曹雪序写林黛玉的出生时,把中国古代传统化很多美丽的女性形象都隐化在里边。我怀疑曹雪芹写到这里时,又借鉴了“八仙”里何仙姑的形象,林黛玉是绛珠仙子降落尘埃,她的行事总带点儿仙气。她像何仙姑一样扫花来了。贾宝玉吩咐林黛玉“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林黛玉一点儿也不因为贾宝玉使唤她生气,还提出处理花瓣的高见“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塚,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林黛玉要把落花葬在干净的地方,是她清洁的本性的诗意流露。余英时先生认为,黛玉葬花就是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跟外边的恶浊世界的分界处。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待落花的态度,曹雪芹似乎顺手写来,似乎没多大深意,但仔细塚磨会发现,这件极小极细的事,对于了解他们爱情的基础很有帮助。在贾宝玉被花瓣落一身的段落旁边,脂砚斋加了三个字的评语“情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