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泰戈尔说:任何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眼睛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心灵之窗,通过一个人眼睛的动态,你不仅可以洞悉他的喜怒哀乐,还可以了解他的脾气秉性。

曾经有一位叫做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为了防止他的几家商店在夜里被偷窃,他画了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的抽象画,将其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的门前。果然,在悬挂期间,商店的偷窃率大大减少。

虽然那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是画中透露出来的眼神,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他们极力想避开这视线,以免被盯梢。他们不敢进商店,即使进来了,也不敢行窃了。因此,眼神虽不是有声的语言,却恰似有千言万语随心传播。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仔细观察,应该不难发现,两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眼神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通过眼睛那扇窗户基本上就都反映出来了。

三国时期,曹操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刺客非常聪明,在见到刘备后,他没有立即下手,而是先和他“套近乎”,跟他讨论如何削弱魏国的策略。刺客分析得头头是道,深得刘备的欢心。过了一会儿,刺客认为时机成熟,准备动手的时候,诸葛亮走了进来,看到诸葛亮,这位刺客心虚了起来,于是他借故上厕所离开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依我之见,刚刚那位奇士,可以帮助我们攻打曹操。”诸葛亮却不同意刘备的观点,他连连叹道:“此人一见我,神色慌张、畏首畏尾,视线很低流露出忤逆之意,他那种奸邪的形态被完全暴露了出来,我断定他必定是一个刺客。”

于是,刘备赶紧派人追出去,但是那个刺客已跳墙而逃了。

这个故事的真假暂且不论,只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识破那位刺客,是因为刺客的眼神向他暴露了太多的秘密。俗话说:“欲察神气,先观其目。”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要想瞬间看穿领导此刻的情绪,就要多注意观察他的眼神,从眼神的动态中,了解他此刻的心情,为自己更好的沟通打好基础。

这里,从两个方面向大家传授一些关于眼神的秘密:

1从视线的活动方向看对方此刻的心理

(1)如果你的领导在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种眼神说明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去评价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认认真真地向他承认错误、表示歉意。

(2)如果你的领导看见你后,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说明他很有支配欲,也比较自负。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让他另眼相看的本领,就最好顺着他。

(3)如果你的领导久久都不眨眼地盯着你看,表明他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想从中知道更多的情况,所以此刻你就大胆放松地去说话,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

(4)如果你的领导在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利和优势,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在说话,就有“危险”了,此刻你应该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闭上嘴巴。

2从眼球转动的方向看对方此刻的心理

(1)眼球向左下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左下方,说明此时这个人的听觉在发挥作用,是情绪的内心对话,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表现。这类人想象力和思考力都很强,他们喜欢自由,喜欢享受,经常会给人一种好吃懒做的错觉。事实上,他们比任何人都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沟通中也喜欢听取别人的发言,更会把自己的见解坦诚地表露出来,所以和他们沟通时,千万不要给对方一种压迫感,否则他们会跟你保持距离,以后再取得他们的信任就很困难了。

(2)眼球向左上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左上方,表示他在视觉回想,回忆过去所见的画面和脑海里的场景。当人在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便会望向左上方。这类人时常喜欢在听别人说话时,翻来覆去地回忆自己的往事,所以对这样的人要有耐性。

(3)眼球向右下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右下方,表示内心感受,情感的触动、身体的触觉。比如,摸仙人掌的刺有什么感觉?这类人的心思比较细密,思考力也很强。和这样的人相处时,要特别小心,因为他们的疑心特别重,只要有少许的蛛丝马迹,便会让他们想出很多东西来。但是如果对方只是偶尔才这样的话,那么表明他在此时所说的话不太可靠。

(4)眼球向右上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右上方,表示他在视觉想象,想象从未见过的样子、创造新的画面组合。这类人比较喜欢做白日梦,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只会凭空想象,他们如果把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结合起来,发明一些惊人的产品并不奇怪。

说话感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关于眼睛做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非焉。”这说明人的眼睛是判断人心善恶的一个基准。因此,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留意他的眼睛,它会告诉很多你想要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