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你能听懂领导的“弦外之音”吗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句话放在倾听领导讲话的时候同样重要,会听的下属能听懂领导话里话外的意思,而不会听的下属就像是“聋子听戏”一般,只知道跟着鼓掌,可不知道为什么鼓掌。换句话说就是,在倾听领导讲话的时候要有“目的性”,要能听出话的要领,抓住领导说话的核心。

经常会有下属有这样的疑问:领导东南西北地讲了这么半天,啥意思啊?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下属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就在于下属在听领导讲话开始或讲话的过程中没有目的性,左也听,右也听,最后只能是囫囵吞枣全部听。听领导讲话的时候没有目的性就会很难读懂话中的意思,更别说抓住领导话中的要领或核心了。

李维华很佩服、也很尊敬自己的老总,因为这家公司是他白手起家做起来的。老总也很器重李维华,觉得他是一个人才,但是作为员工的李维华,还是会时不时在私底下拿自己的薪水和其他公司同等职位的人做比较,因为薪水相对较少,他也经常会有跳槽的想法。很快,老总不知道怎么了解了李维华的想法,就找他聊天。事实上,由于是下属和直接领导的关系,他跟老总经常沟通、聊天,可这次老总显得有点怪异,于是李维华决定仔细听一下老总到底想说些什么。

老总娓娓讲起了他的创业经历:

老总说,他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由于年富力强,再加上是名牌大学毕业,所以公司领导很器重他。工作不到三年,领导不但给他涨了工资,还给他升了职。

可老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在其他公司自己的这个职位待遇情况比自己高很多,于是就萌动了跳槽的念头。于是他暗地里四处给别的公司投简历,参加面试。

很快,有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已经下来了。老总当时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直接辞职,选择了一家他认为很不错的公司上班了。他只记得当时辞职的时候,他的上司看着他,摇了摇头,说了句话:“年轻人,没耐性。”老总说他当时正值春风得意,当时哪里顾得上想这句话的意思。

老总风风火火地去新公司上任了。年轻的老总想在公司搞个“三把火运动”,给自己树立威信。谁知,刚搞了两把火,就被同事集体上告到公司高层那里,说老总“以权压人”、“公报私仇”等等。接下来的事情自然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公司高层以老总年轻,缺乏工作经验为由,降职了。老总说,当时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一怒之下就辞职了。

之后的老总又辗转了几家公司,可都是没有干多长时间就辞职了。原因很多种,有的公司是觉得老总年轻,还有的就是老总觉得自己屈才。老总这个时候才开始思考那位国企领导说的那句“年轻人,没有耐性”这句话……

再后来就是老总筹集了一笔钱就开始了自己创业的历程,中间的坎坷波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他一直记住那位国企领导说的那句话“年轻人,没有耐性”,直到今天……

第二天,老总的邮箱里多了一封邮件,是李维华传的,里面只有这样一句话:“人无论干什么都是需要耐性的,请领导放心,我会好好跟你干的……”

李维华无疑是个聪明的下属,在觉察到领导的怪异后,就觉得领导不只是找他聊聊“创业历程”那么简单,所以他在倾听的过程中目的性很明确:老总究竟要干什么?领导邮箱里能有那么一封邮件,就证明了李维华抓住了老总说话的核心。

由此可见,作为下属要想在领导的话里听出门道,就要带着目的性去倾听。这样才能做到见招拆招,才能正确理解领导说话的意图。如果倾听的时候目的性不明确,那领导讲话的意图就很难把握,一切沟通都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呢?以下几点建议,留待下属们参考:

1留意上司的肢体语言

在倾听的时候,除了认真听上司的语言外,还要多加留意上司讲话时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气质,这些肢体语言能给你透露出很多的信息。例如上司的喜怒哀乐,情绪是否稳定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你了解、分析上司讲话的真正意图,有助于作为下属的你做到“有目的性地倾听”。

2捕获上司说话的关键词

这里关键词的意思是指上司用来描述某一类具体事实的字眼,这些个字眼能透露出某些信息,同时还能显示出上司的情绪。透过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上司具体喜欢的话题,或者是他对下属是否满意。

另外,找到上司说话的关键词,也可以帮助下属如何给上司的讲话作出回馈。下属们回馈时,只要在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中加入找出来的关键词,上司就可以感受到你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或很关心,可以给上司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事业上的成功。

说话感悟

在倾听上司讲话的时候,除了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懂得倾听的技巧和专注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真正听懂说话的内容”,这样就需要下属坚持做到有目的性地去倾听,坚持做到“听不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