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传奇
字体: 16 + -

第八章

温馨的亲情世界

最爱的母亲:庄月明

2001年一个7月天,午后3时多,李泽楷那部奥迪a6轿车,出现在九龙塘创价学会外头。车上只有那位自他回港后便随侍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司机。

路上行人走过,比较留意坊间名人花絮式新闻的,看到“44xx”的车牌,自然会想起他。其他人大概不会将这辆价值50万元的中价车放在心上。反正,在香港这个饮誉全球的经济重镇,名贵车辆多的是。人们自然不会对之太过在意。

把镜头拉开点,人们才发现,今天李泽楷在这里出现,为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一个书画展。

饶宗颐教授乃我国当代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之一,其治学范围极广。、史、哲外,上通天,下达地理,旁及宗教、艺术、敦煌化、甲骨等,又通晓英、法、日、德、印度语及伊拉克语等多国字。

饶教授本为潮州人士,早与庄家认识,至任教香港大学时,更视庄月明为门下弟子。饶教授爱屋及乌,对李嘉诚及其两子也极为亲厚。而他与庄、李两家的情谊,也因此延续至今,历三代不减。

至于他与李泽楷之间的渊源,还是得由李泽楷亡母身上说起。

当年庄月明年少,一直醉心于学,由于她涉猎甚广,在研究中国学及历史的同时,也旁及日本学,以致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她中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香港升学,反而直接赴日,升读明治大学。

在20世纪50年代,一个女孩子只身在国外留学,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有说那是她的个人选择,也有说那是她父亲的安排表面理由是让这位庄家大小姐能够离开香港一段时间,学习独立生活、独立处事,暗地里则是希望她能够冷静下来,离开这里的人和事,好好想想个人的前途。

然而,少年15至20岁时,心事最是难测。庄老先生对于月明这颗掌上明珠至为宠爱,明知她秉性固执,不容易被他人的意见改变,明里只好由着她,暗地里他只是希望,通过时间的考验,这孩子能比较清楚自己心里的追求。他想,皎洁如月、智慧心明的她,自当明白人生除了爱情,还该有其他的追求。再说,爱情,也不过是风花雪月之事,过眼烟云罢了。

庄月明外放数年,只是性格方面锻炼得更加独立,心底里对于爱情的执著和坚持,却丝毫没有动摇。她回港后,入读香港大学,于1961年毕业。

1963年,庄月明下嫁较她年长7岁的表哥李嘉诚,搬离娘家,两口子在外头建立了比父家简单,却温馨洋溢的小家庭。

为了显示至诚之爱,李嘉诚斥资63万港元,在深水湾道买下一幢花园洋房送与庄月明,并在屋脊上填上爱妻的名字。当时李嘉诚并不算什么富豪,一下子拿出63万港元,简直就是连个人事业在将来的营运资金也押了进去。有人说,这是他送给妻子的最好礼物。

但是,他自己心里却晓得,所爱的人肯与他共建将来,才是他一生之中得到的最好礼物。大宅自庄月明去世后由李泽钜继承。据悉后来再由李泽钜转户至父亲名下。

婚后,庄月明加入长江实业公司,她以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为丈夫接见外来的生意伙伴,又以谦和勤勉的作风,赢得了同事的尊敬当时,李嘉诚凭着个人不懈地努力,已把其塑料花事业发展得颇具规模。他常常安慰自己,今天虽然尚不可以富商自居,但作为一个小商人,他是成功的,他已在业内赢得一定的称许及认同。

1964年夏,李嘉诚以36岁之龄,首次当上了父亲,抱着刚出生的小泽钜,他兴奋莫名,自觉有了子嗣,人生从此当更加圆满。

而庄月明呢?当母亲的欢欣,盖过了她久积的劳累。她一心一意为夫生个儿子,果然如愿。加上这孩子肖龙,与父亲一样,她心里遂更觉温馨,仿佛此生无憾。

两年之后的冬天,庄月明再进产房。小泽楷出世了。再次当上父亲,固然叫李嘉诚同样喜悦。然而,由于事业已上轨道,他根本没有余暇,无法抽身料理工作以外的事,持家育儿甚至侍候年迈寡母的责任,都一并落在了庄月明身上。

庄月明这位千金小姐,原本可以选择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婿,当其富家太太去的,然而,她却为了追求心中所爱,不理睬父母的反对,毅然当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穷小子的太太,情愿与他胼手胝足共创天下。她不单对自己的爱情坚持,更对自己的眼光和远见非常有信心。她深信她选择的并非一个寻常男子,而她将要与他共同开创的,也不单是一家街头巷尾的小生意,而是一个事业王国。

1972年11月,“长江实业”上市,这是李嘉诚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庄月明出任执行董事,是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决策,均蕴含了妻子的智慧和心血。然而,庄月明在公众间是不存在的。她一直保持低调,很少露面,从不接受记者采访,只是坚持当丈夫背后的女人因此,人们在谈论李嘉诚的“超人”业绩时,很少会提到李夫人庄月明。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包括李嘉诚在内,如果他生命中没有庄月明,一切的一切,绝对不会一样。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女权高涨,社会不同阶层的女强人纷纷涌现,唯庄月明依然故我,坚持及谨守传统中国女性之贤淑美德,纵使有多少成功决策是出自她的构思或推动,她却由始至终只肯当背景人物,不但没有趁机积聚个人财富,更丝毫没有邀功讨赏、炫耀于公众之前的念头。因为她觉得,丈夫的成功也是她的成功,丈夫的荣耀也是她的荣耀,令丈夫无后顾之忧,是她做妻子的分内事。

1972年11月1日,小泽钜8岁了,而小泽楷呢,还有一周才满6岁,但他已和哥哥一起,在圣保罗念小学了。那一天,是长江实业上市的一天。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庄月明已不再过问长实的业务,加上幼子泽楷已赴美念书,她更是深居简出,过着半隐于市的素淡生活。另一说是这个时期的月明,早已因为种种原因,不再积极拼搏,她只是潜心向佛,按时念经守斋,对外间一切尘情俗事,都不闻不问,仿佛致力于与人世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个早慧的女子,庄月明又怎会不明白,人世间种种情缘,皆如过眼烟云,唯是自家骨肉,怎么说也是免不了联系记挂的,尤其是泽楷。

这孩子生下来就像她,不单是模样、性格这些比较“大”的方面,就是看待万事万物,他与自己之间,也有种难言的默契。他善感过敏,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还好他不像她,不是女孩子,不致容易伤春悲秋,否则,随时随地来个对花落泪,对月长叹,天下间哪有男子如此有耐性呀?

是的,还好他是个男的,跟哥哥一样。是的,在传统华人的社会,生为男性,就是为他预设了主导的位置在家族里如是,在社会上也如是;甚至在人世间,也一样如此。

这个晚上庄月明睡不着,又不愿意吃药,下意识地拾起听筒,一口气拨了十来个号码,听得对端先是短促的,然后是比较长的“嘟”声。知道电话接通了,顿时,她仿佛有了某种依靠。一进耳,便是泽楷那飞扬利落的声音。然而,语音未落,便随即转调,明显听得出他的不安:“怎么啦妈妈,又睡不着了吗……”

李嘉诚于1950年创办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经营塑料制品,随后投资地产。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1979年收购英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1985年收购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分拆集团基建及有关业务为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上市。tom有限公司及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均为长江集团成员,在创业板上上市。

截至2003年5月,即长江实业在庄月明协助上市30年后,集团旗下所有公司的联合市值为4400亿港元,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逾12(百分号)。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41个国家,雇员人数超过16万3千名。

庄月明去世后,李嘉诚为了纪念亡妻,以她的名义做了很多善事。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为香港大学扩建工程出资,兴建物理大楼和化学大楼,及学生娱活动中心。工程于1990年开始动工,1994年12月正式落成启用,分别命名为“庄月明楼”及“庄月明娛中心”。除了三幢大楼外,还有一个喷泉广场名为“月明泉”。而大楼纪念碑及广场名字,均是由庄月明生前的恩师饶宗颐教授亲自撰写题字。

由于庄月明生前笃信佛教,李嘉诚在支持佛教的慈善活动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此外,无论是老人院或教育方面的事宜,他也全力参与。而他这样做,也得到两个儿子的全力支持,他深信,爱妻九泉之下有知,也会大表赞同。

1995年冬,庄静庵以87岁高龄辞世。李嘉诚以长婿的身份,同时兼上亡妻月明作为长女的责任,为外父主持丧事。由于庄家在香港经营钟表生意逾半世纪,结交了不少朋友,老先生此番去世,自然招来不少关心。他的丧事,极尽哀荣,单是一副楠木棺如何罕有如何珍贵,已够人们谈论至今。

有说人死如灯灭,也有说人死后,他的灵魂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佛家相信的是轮回,是因果,是今生所做来生受。撇开各种宗教的歧异不谈,在李泽楷看来:做人本来就该存有因果之念,总不能为非作歹而希望有好报吧?他想。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生命的奥秘委实太深太阔,他明白的却太浅太少。还好这些年来,他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承受过失败的挫折;渐渐明白到在尽了人事之后还得等候冥冥中的安排发落。他面对成败得失,也已由当初的难受松弛下来。反正,李泽楷知道,在生意层面,只要事情是对的,他不会不做;明知不对的话,就算赚得名利,他也绝对不能做。

由1990至2003年,13年的岁月,足以让他有活了几回的感慨了。他不知道自己所追寻的一切,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他只知道,此刻的自己,必须继续努力向前。

最爱的人去了……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着我们。它像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们的心田;它像温暖的阳光,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它,就是母爱!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亲庄月明的爱影响了李泽楷的一生,也同样会陪伴他一生。

众所周知,在李泽楷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事业,之后就是他最亲爱的母亲。

1990年1月4日。一个寒意森森的周四早上。那个最爱李泽楷的人和李泽楷最爱的人去了……

那天,李泽楷披麻戴孝,频频上香兼燃烧冥钱,满脸愁容,边忙边哭。

他顾不得镁光灯的无情侵扰,也无视现场逾百媒体的存在,硬是拥着他挚爱的母亲的棺木,不肯让人把它搬走。

他的哭声悲怆凄厉,直叫闻者心酸。而他那张年轻的脸,就是在涕泪交错掩映之间,依然看得出是剑眉星目,轮廓分明。

站在他身旁的,是他的父亲和兄长。他们也是一样的伤心,却都仍然保持着一份对于群众的警觉。

终于,在亲友簇拥下,他泪流满面,与同样凄然的家人们悄悄离去。

若要数算李泽楷一生的周折,自然不得不从其母亲逝世前后说起。

时为1989年11月,刚满23岁的李泽楷,当时正身处多伦多,在和黄占有股份的投资银行gordoncapital工作。

有一天,李泽楷接到远方来电,一拿起听筒,已听到母亲落寞的声音。他问:“怎么啦?妈妈,又睡不着了吗?试着睡吧,睡一会儿就好。”同样的电话,今天已是第三次了。李泽楷由不安转为忧虑,径自发愣,什么也做不来。这次是他致电回家,然后一似迭连声的“……好呀……当然……一定……”企图哄得电话另一端的人安心了,他才肯挂断电话似的。

接着,李泽楷立刻拨了一通电话,仿佛是与旅行社通话,嘱咐对方立刻办妥赴港的机票。做完这些,他才回到案前,重拾刚才放下的工作。

然而,不知怎的,李泽楷今天就是有点心绪不宁,很难集中精神。他看着窗外的风景,多伦多的海湾宁静得不起一丝波澜,就似一幅完美的人生图画般。他想起在此工作两年多所参与的数宗项目,已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的能力,公司让他成为七个合伙人之一,就是让他得到认同。而且,当年败于他手下未能成为合伙人的克雷蒂安,正是后来的加拿大总理啊。如果说,这就是他的成就的话,倒不如说,这已经证明了他有足够的谋生技能。他当年所赚的,已足够他与母亲两人一起过活,当然没有港式的金碧辉煌的陈设,简简单单地过日子,总还可以吧李泽楷只要能够进一步证明这点,便可以“正式”脱离父荫,完完全全独立于李家的事业王国以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87年暑假,当李泽楷抓着了进入投资银行这个机会时,便毅然放弃了斯坦福的学位。他知道,只要他能够有一份固定收入的工作,便随时可以独立,可以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他一直认为她应该离开那个地方,离开香港,离开令她不愉快的人和事,离开她的忧郁与哀愁……

李泽楷一直相信母亲是在等待他长大成人。至于余下的学业,他深信,在往后的日子里,耗上几个月便可轻易取得余下的学分,完成学位。虽然,老实说,李泽楷对于那些什么劳什子的虚衔,从来就不觉得是什么一回事。对于这个飞扬腾达、带点狂妄自大的年轻人来说,世上万事万物,根本就没有多少是能够让他真正放在心上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件事时所引申至后来的影响,总不可能在一开始时便能全盘算计得到。李泽楷也未尝不是这样呀。

1989年圣诞节,这是庄月明少有的过得开怀惬意的日子。因为她一生最疼爱的儿子已经用行动响应了她的要求,回到她身边来,陪伴左右。她实在很缱绻他。在李泽楷身上她看得见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都是一样的冲动单纯,一样的义无反顾。庄月明想起眼前这个孩子,由于是个早产儿,幼时身体并不太好,有先天性哮喘等毛病,一直叫人挂心。可是,随着他的成长,这个孩子不但很早便独立了,而且又肯为了强健体魄而勤加锻炼,整个人的健康比起从前,确是进步不少。

至于大儿子,稳重一如其父,庄月明知道,只要有他父亲在,她是再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

圣诞节前夕,和黄按照公司传统,在总部和记大厦的天台花园举行酒会。

这个晚上的李嘉诚,跟平日没有什么不同,在下属面前总是恩威并存,容不下丝毫错失与苟且。而在世人眼中的他,则已成了香港的图腾,散发出比“东方之珠”更璀璨更炫目的魅力。

可是,在家人眼中的李泽楷呢?

李泽楷跟哥哥李泽钜一样,都是穿得异常隆重,从头到脚的搭配,均是一丝不苟,与他两人努力堆着的笑脸一样刻意。对比之下,父亲的世故与练达,似乎并没有遗传到兄弟二人身上。

这个当然。因为,就是李嘉诚自己,也不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他今天的世故与练达,在从前其实都不存在。庄月明心想,丈夫在商场上这几十年,可不是白过的啊。至于值得与否,她还是不能肯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给了她,不,是他们,一对优秀的儿子。无论哪一方面,这两个孩子都可以让她放心了。

庄月明缓缓喝下杯里的酒的同时,一对儿子正紧跟在父亲身旁,一左一右的,与和黄的管理人员寒暄、祝酒。

庄月明故意独坐一隅,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他们中间那个骄傲的父亲她一生的最爱……

还好,知道庄月明身份的人不是太多。一般人知道的李嘉诚太太,就是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应酬不喜欢曝光的。事实上,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李泽楷赴美升学之后,庄月明已经深居简出,没有怎么参与丈夫的生意了。其间只有一次,庄月明曾于1989年在和黄圣诞酒会中出现,这也是她逝世后才给传开来的。

1990年的1月1日,跟往年的1月1日,其实并无分别,普通市民一样可以享受一个有薪假期,市面如常安稳繁荣。日升月移、花开花落,仿佛什么都是一样。

尤其是经过了一个周末,似乎大家都有点松懈,有点慵懒,有点周一的惯性忧郁,独居于旭和道的李夫人庄月明,过了正常的起床时间仍未醒来。佣人知道她身体不好,也没敢惊动她。

那阵子李泽楷因应母亲要求,一直住在旭和道她的家,没有回深水湾的大宅。而每天早上,他总是守到母亲起床后,陪她吃过早餐才到父亲的办公室去在李泽楷的记忆中,他一生之中似乎从未吃过这么多的早餐。每次想起母亲生命中最后那段岁月,他都会想起那些仿佛永远也吃不完的丰富的早餐,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以及在杯盘碗筷间掩映的母亲那遥远而迷离的目光。

那阵子经常伴在庄月明身旁的,除了李泽楷之外,还有她留学日本时认识的一位朋友。这位静有礼、贤淑温婉的日本阿姨,在李泽楷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似是一对姊妹般,时而细语,时而浅笑,却总是声音轻轻的。有一回,李泽楷在等待母亲起床时,困极睡着了。朦胧中他听到的,仿佛尽是梦话呓语。待得他悠悠醒转时,竟然发现,盖在他身上的,是母亲的晨楼。而母亲呢?她已不在。她到哪里去了?很多很多年后,午夜梦回时,他总会自责:如果他听得懂日语,明白母亲跟那位阿姨的话,一切是否会很不同呢?历史又是否会改写呢?

那是1月1日,一个云淡风轻、气温徘徊在十四五摄氏度的午后,有人发现李太太有点状态异常,遂提议把她送到医院。就在当天晚上,消息称李庄月明女士心脏病发,经抢救无效,宣告不治,终年56岁,遗下丈夫及两个爱儿。而这段消息是1月2日由长江集团代表李家发布的。

在这突发的悲剧背后,表现得最为激动的,是庄月明的小儿子。

23岁的李泽楷,在母亲证实不治后一直大吵大闹,骂尽身边每一个人,甚至有点歇斯底里。

是的,李泽楷恨他们。

李嘉诚目睹这令人悲恸的一幕,痛苦无比,直到眼泪也流干了。当下他就决定,要让这个小儿子留在身边,好好地看管着他,以告慰亡妻之灵。反正,他以为,他既已完成了学业,不像大哥般继续念硕士班,就应该留在家里,在家族业务上扮演一个角色。母亲的猝逝让李泽楷在一夜之间成熟了。他开始计划他的真正“独立”,甘于收取相当于gordoncapital仅十分之一的薪酬而加入和黄。

1990年1月13日,由和黄大班马世民签发的一张内部通告,正式任命李泽楷为他的私人助理,并称他早在1月2日已正式履行,即是在他丧母的翌日。想不到的是,李泽楷原想回到加拿大继续工作,再到美国完成学业的计划,竟然就此给无限期搁置下来,直到今天。至于为什么李泽楷急于1月2日上班,两天后办完了母亲的丧事,却在13日才由马世民证实他已在和黄履行,大概这答案在世上没有多少人知道。

外婆的逝去

2002年4月29日。一个雾霭沉沉的周六晚上。

在记忆中仿佛一样的那个灵堂,以及一样素花如海的布置之中,12年前的那个年轻人,也是一样的麻衣素服,一样的哀恸悲戚,面对曾经深深疼爱他的外祖母,他也是一样的尊敬与依恋。

但是,很明显地,他已学会了强忍与克制。

至少,在媒体虎视眈眈的追踪下,他自觉必须如此。

也许,他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因为,翌日出现在报章上的,不过是他眼鼻通红、泪盈于眶的照片。

时钟进入2002年4月12日周五晚上,在飞往北京的途中。李泽楷隐隐然感到莫名的不安。他也因此烦躁不已,以致把手上那份件,批改得体无完肤,从而会让旁人以为,那份东西一无是处。

看来,那应该是一个下属递交的工作报告吧,题目是与香港固网市场有关的。就着机舱顶端投射下来的一盏小灯,李泽楷低头疾书。在那严肃而绷紧的脸上,连一丝笑容也不肯流露出来。他写字很用力,很认真;这种态度与他那大大的字体很匹配。

四周黑幽幽的,乘客大多陷入昏睡状态,没有人理会他的存在。

李泽楷把眼镜摘下,刚揉了揉眼睛,下意识地便把这动作撤回,导致那右手停在半空。“嗨,泽楷啊,你不要揉坏了眼睛啊……”外婆应该有90岁了吧这句话是他懂事后就惯常听到的母亲在世的时候由她说,母亲离开了他之后,就似由外婆接力补上。啊,这种血脉相连的牵系,曾经让他得到些许安慰。可是,在他心灵深处某个隐秘的空间,他知道,有些遗憾,是永永远远被填补不来、被安慰不了的,他知道。这时候,一位漂亮的机舱服务员出现在李泽楷旁边,很殷勤、很努力的,似立定志向,必须把这位乘客的目光吸引过来。“hi,mrli,mayihelp?”语音娇柔无限。她又故意用指尖轻托衣襟上的名牌,看得出那上面的名字大概是什么xxnny或xxlly的,正是那种给人随便在弥敦道上喊一声,便会有10个人回头争相认领的名字。

李泽楷回过神来,自觉地挤出一个很有礼貌地回应式的微笑:“waterplease,justsomewater。thankyou”

那位美丽的女子很快便折回,手上拿着一小瓶蒸馏水。她以极缓慢的姿态扭动瓶盖,一双眼睛却不停地在他身上晃荡流动。她刻意把杯子注到很满很满,“thatswhatyouwant,right?”几乎要把那个watsons的商标贴在他的眼镜片上……

李泽楷闭上双目,假装睡着,心想:今天不是黑色星期五吧?

李泽楷觉得很讨厌。

真的,讨厌到一个很想找人骂的地步。如果是在公司就好了,李泽楷想。在那里,他随便就可以找个人来骂,而又勿需掩饰,不用装上礼貌周周的假面,虚与委蛇地应酬每一个不相识的脸上充斥着职业笑容的殷勤的人。在那里,有他最熟悉的天地,任他纵横驰骋;也只有在那里,他才会感到安全,感到受保护,感到不受伤害。

“噢,是吗?”随即,心里一个小小的声音跳出来,是来自电脑上负责字处理软件中的那头小狗。他笑了。

“是吗?”

“汪汪……今天的公司已不再属于你一个人了。”

“你必须向股东负责……汪汪……向公众负责……”“你没有选择了……”“汪汪……你已失掉你从前的自由……”

李泽楷管小狗叫“汪汪”。小时候,他把任何小狗都叫“汪汪”。

第二天午后,李泽楷接到家里通知,心知情况不妙,便立刻找秘书安排回港的班机。他的要求很简单,“asap”。“5时多的一班满了。试试7时多那一班好吗?”“isaidasapidon’tcare”秘书在电话的另一端,对着这些咆哮似的命令,显然不敢答腔。

下飞机时是11点钟了。把“烦躁”二字写满在脸上的李泽楷,也顾不得风度,拿着手提行李便一支箭似的往外冲,一边走一边打电话。不少路人把他认出来了,转头便和他们身边的人交换情报,时而大笑,时而耳语,绝大部分都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其中有些人甚至在望向他时故意抬高眉毛,带点睥睨的神气。毕竟,2002年的李泽楷,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由天堂下坠,掉落凡间,由神变回了人。

子夜刚过。

**的外婆好像缩小了。睡在那里的她,显得异常孤单。李泽楷疾步走进外婆的病房,无视四周围坐的亲人,也顾不得跟他们寒暄,一支箭似的,走到外婆床前,唤了她一声,见她毫无反应,鼻子一酸,唯有一把抓住她暖和的手,心里才踏实了点。虽然,他怀疑她根本听不到他刚才说的一番话。他想她大概也不会再听到他说什么了。看着连接在她身旁那部测验心跳的仪器,不知怎的,他一双眼便热了起来。这时候有护士进来,他欠欠身,随即起来,缓缓走到房间外面,一边走,一边伸出左手摘下眼镜。他一边摘下眼镜,一边伸出右手揉着双眼,整个人又陷进遥远的回忆里去。

在灵堂肃穆的氛围下,以及众高僧的诵经声中,李泽楷的心境确是平静了许多。络绎不绝的致祭的人潮,堂倌机械式的“一鞠躬,二鞠躬……家属谢礼”。不知是谁说的,这是外婆在世的最后一程,一定要让她风风光光……

午夜梦回时,李泽楷也不是没有质疑的时候风光?究竟是谁的风光呢?前来致祭的,其中又有几个人是真正为了外婆而来?

就在这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一阵无边的孤独慢慢把他笼罩、侵蚀……直至他的意识完全寂灭、消失,宛如在他唇边嘴角呼出的一缕轻烟,缓缓飘散。

事实上,自打12年前母亲过世后,外婆已谢绝了外界的一切。任凭花开花落,日升月沉,都仿佛与她毫无关系似的。换言之,自从1990年1月1日开始,12年来,这位老太太几乎已没了生趣如果不是因为女儿月明留下两个外孙给她安慰的话,尤其是小外孙李泽楷。

论长相、性格,以至那颗特别**和善良的心,甚或在性格上的执著,李泽楷与母亲之间,确是有种神秘的很难解释的亲密联系。李泽楷不止一次听过外婆说这样的话:“你不要学你妈妈一般倔强好吗?”那声音很熟,也很陌生,既远,也近,就像一张棉被盖下来时,感觉原是温馨暖和的,谁知一转身,他便被包围覆盖,几乎要窒息了。

此刻,在外婆的遗像前,李泽楷抿着嘴,牙关咬得紧紧的,仿佛稍微放松他便会哭出声来。但是他怎么可以哭呢?他怎么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哭起来呢?就在回应堂倌的鞠躬号令时,他抓紧机会别过头去,把右臂抬高至口鼻之间,用力地拭掉眼泪与鼻水。

此时此刻,李泽楷想起12年前过世的母亲。他很想知道,她走的时候,心里最后想念着的,究竟是谁:是他?是哥哥?是爸爸?还是……

李泽楷真的很想知道,轮到自己要走的时候,心里最后想念着的,又会是谁。他想起母亲恒常抑郁的面孔,他想起她那温柔的眼神,他想起他应承过母亲一定会努力,他想起他答应过她一定要出人头地……

2002年4月,已经36岁,且在跌倒之后爬起,又在痛过之后平复下来的李泽楷,眉宇间所凝聚起来的那副沉稳的神态,不知怎的,人们看进眼里,却幻化为早来的沧桑。

李泽楷这个人就是这样,从来不大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本质上他是属于内向型的,只是长年累月的商业训练,令他知道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而,在他心灵深处,他总会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

父亲的另一个骄傲:哥哥李泽钜

在香江,曾经有报道说,李泽楷虽然可以呼风唤雨,但却有两块心病。一块就是传媒在报道他的时候,总少不了提一句“李嘉诚的儿子”。对这个颇有天才又有实力的年轻人来说,这不难理解;而另一块心病,则与其兄李泽钜有关。

原来,李泽楷从小就不满自己总是站在大哥后面,事事都要扯大哥的“衫尾”。李泽楷勇于自己创业,不想长留父亲的公司,据说也与不想总是被其兄“骑住”有关。或者,没有其兄的刺激,可能就没有李泽楷的今天。

这个对李泽楷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人物究竟有何能耐呢?

身为长子,李泽钜具有的家族使命感与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

李泽钜出生于1964年8月,他是李嘉诚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李嘉诚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现任长实集团董事总经理,很明显,自从李泽楷自立门户以后,李泽钜就成为了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接班人。

李泽钜与弟弟李泽楷一样在香港名校圣保罗男女校读书,由小学直升中学。李泽钜与弟弟不同,或者是长子的缘故,在很小的时候,李泽钜就表现出稳重、沉实的性格,据曾经教过李泽钜中六化学的李伟棋老师回忆:“他读书好且用功,与其他同学一样,没什么架子。”

与弟弟一样,李泽钜在校内也十分低调,最活跃的校内活动也就是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不过,他与大部分的同龄人一样,喜欢尝试新玩意儿,他的一名同班男同学说:“他最喜欢玩水上活动,如滑水等。他也好喜欢尝新,当walkman一推出市面,他就偷偷地买回来;任天堂卡片游戏机一出,他又带给我玩。所以,他在我们班挺受欢迎。”

李泽钜与李泽楷兄弟俩虽然读同一所学校,但或者是由于相差两个年级的缘故,他们通常是各有各玩,甚至放学后都是各走各路。

李泽钜的读书成绩比弟弟好得多,在1981年那年会考,他就曾考获五个优(5a),其中包括英语和数学。李泽钜的优秀和听话很得父亲的欢心和信任,因此在他中学毕业后,李嘉诚就放心地让他到美国留学,还让他照顾当时还小的李泽楷。李泽钜成为父亲的重点培养对象,小泽楷看在眼里,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到美国后,李泽楷学会了独立生活,与李泽钜反而越发疏远,这相信也是他的老父始料不及的。幸好李泽楷走的是正路,逆反心理造成今天李泽楷的自立门户,但却又给他带来新的挑战和荣耀。

李泽钜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后,遵照父亲的意思,修读土木工程系。他并没像弟弟那样到处兼职,接触社会。按照他的说法,以后一辈子都要和社会打交道,那时就没时间再读书了。因此,李泽钜很珍惜在大学的时间,埋头自己的专业研究,在毕业时,他更考取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1986年,李泽钜毕业后即在父亲的安排下加盟长实系。培养这位大公子的“太傅”,是长实集团第二把手毕业于剑桥经济系的董事局副主席麦里思据麦里思说,李泽钜是个谦虚好学的好孩子,一点也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

1986年12月,长实和黄及李氏家族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只股权。按照加国的法律,外国人不能收购“经营健全”抛能源公司。李泽钜的加拿大籍成了交易成功的关键。其后,李泽钜有大半时间坐镇加国,管理家族在该国的业务。

赫斯基石油股权交易签约之后,李嘉诚曾对大儿子说:“这里不比香港,没有多少人认识我们,如果在香港,这可是大新闻,就算你躲在酒店的卧室,都会有电话追到来。”不知是李嘉诚嫌过于冷寂还是随意说说,他所说的的确是事实,香港传媒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宗大型产权交易,而加拿大仅仅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是来自香港的某财团。

这话被在场的加方华籍雇员听到,于是,赫斯基石油公司主席布拉尔为李氏父子及麦里思、马世民等举行了盛大宴会,邀请加国的政界商界要员出席。加国商界由此而认识了李泽钜。而真正使李泽钜脱颖而出的,是他参与世界博览会旧址发展项目。

1986年,世界博览会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办。落幕之后,各国的临时展厅或拆卸或废弃。旧址为靠海的长形地带,发展前景良好,地皮为省政府的公产,可以用较优惠的价格购得。生活在温哥华的李泽钜,以他土木工程的专业眼光看好这幅地皮,认为将可发展综合性商业住宅区。于是,他积极向父亲建议,理由如下:

(1)世博会旧址附近都已经开发,社区设施、交通等有良好的基础;(2)温哥华这一区域和一般大都市不同,并没有高架公路,市容美观;(3)旧址位于市区边缘,有市郊的便利而无市区的弊端,无论往返市区和郊区,同样便利;(4)位置临海,景色怡人,海景住宅当然紧俏;(5)香港移民源源不断开赴加拿大,对饱受市区嘈杂拥挤之苦而又嫌郊区偏远冷寂的香港人来说,这样的海景住宅有相当的吸引力。

李嘉诚同意了大儿子的“妄想”,他认为李泽钜提出的最后一点尤显商业眼光。

说这是“妄想”,一点也不夸张。整幅地皮,大约相当于港岛的整个湾仔区外加铜锣湾。至当时为止,香港也没有哪个地产商在如此广阔的地段发展浩大的综合物业。这在加拿大的建筑史上,也将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由于投资额达到170亿港元,投资过于庞大,非长实集团所能承担,李家便拉拢其同业好友李兆基、郑裕彤加盟,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公司(李嘉诚占10(百分号)股权)共同开发。决策为各大股东(李嘉诚个人及集团占50(百分号)股权,另50(百分号)为股东分占),具体操作为李泽钜。

李泽钜为了实现自己的处女作,费尽无数心血,亲自策划、设计。他开始学习面对公众,在短短两年间,他就出席了大大小小公听会200多个,与各界人士逾2万人见过面,解释这个计划。当然,他的背后,父亲、太傅及其他人等,一直予以无限量支持。

1988年,新财团以32亿港元巨款投得世博会旧址的发展权。

一切都如期进行。1989年3月,平整地盘的施工地段赫然出现了一张“告同胞书”,措辞强烈,充满排外的极端情绪。这与加国政府为吸引华人资金和人才大开方便之门的国策背道而驰。

“他们似乎完全看不见我也是加拿大公民,他们反应太过于激烈。”李泽钜气愤而又无奈地说。

据传媒估计,当地人排外还与李泽钜的另一宗生意有关。世博会旧址以太平协和的名义签约之后,李泽钜将另一间公司的200多个新公寓直接在香港发售。消息传回温哥华,当地传媒大肆渲染,引起当地人的不满,他们纷纷质问政府:将来世博会的农业,是否又卖给香港人,让他们的家变成华人的天地?

省督林思齐博士:为平息民怨,要太平协和保证,在这块极优惠的地皮上兴建的物业,不能只在海外发售,必须优先向当地人发售这意味着,兴建的物业,将不可能先在香港卖个好价钱。

出现如此大的风波,李泽钜的父亲、太博等都没有出面,而是全盘托付给这位李家大公子。这表明,父亲考验这个大太子真本事的时候到了。

李泽钜立即从滑雪胜地韦斯拉赶到温哥华。当时他的身份,仅仅是太平协和的董事,而他的外表还像是个未出校门的学子。

李泽钜求见省督林思齐,一见面即来了一个下马威,他质问林思齐:“如果世博会的发展搁浅,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林思齐是1967年从香港移民加拿大的,对香港的事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以李氏家族在香港的号召力,足以使流入加国的地产投资缩减23!而且这更会使在香港移民潮中的受益者卑诗省,落在其他省的后面!

省督说服省议会,对李泽钜的要求作出让步,准许世博会物业同时在香港和温哥华发售这实际上是以向港人发售为主。省议员透过当地传媒。向人们说明利弊关系,并称赞华人移民是温哥华建设的和平使者,大家应该善待他们。

同时,李泽钜也在积极配合,以争取民心,他在温哥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这几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加入了加拿大籍。”

风波终于平息,工程继续上马;这就是后来定名为“万博豪园”庞大商业住宅群。“他那时在美国。加拿大学到好多,但比其他同年纪的人也捱得辛苦好多。”李泽钜的一位朋友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90年,万博豪园首度开售获得成功。

香港某报于1990年11月28日刊出《李泽钜设计万博豪园一鸣惊人》一,对这位李家大公子推崇备至。

“对李泽钜来说,加拿大温哥华的房屋计划万博豪园,就是他事业上的试金石。因为这个被誉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建设计划,是由他一手策划的,由看中地盘,以至买地发展、宣传,他都参与其事,全身投入……但初挑大梁,无论如何,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幸好万博豪园在香港刊登广告之后,初步的反应甚佳。第一期嘉汇苑,平均每平方英尺230加元(约合1540港元),这个价格,比香港很多地区都便宜加拿大增收香港移民,港人今后到加拿大居住者必比现时为多,因此,李泽钜对万博豪园的销售前景非常乐观……”“由投地到施工,这一段期间,他遇到的争议、面对的意外和困难不计其数,如果换了一个性格懦弱、信心不足的人,早已知难而退了。但他并未如此,仍然一丝不苟地去做,笑骂由人,愈战愈勇,终于成功……”

“为了这个庞大计划的早日完成,李泽钜2年内在港加两地穿梭来往,不辞舟车劳顿之苦。1989年全年,他来往港加两地达26次之多,坐飞机如普通人坐出租车一样。”万博豪园总体规划由李泽钜一手设计,建筑群的最大特色,是保留了原有湖光山色的天然美,他辟出50英亩作为区间公园,是居家休闲的胜地。

李泽钜说:“由于万博豪园这个计划实在太大,自己肩负重任,因此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计划的发展。在飞机上,即使看书,都以城市规划以及居住环境的书本为主。”

万博豪园使李泽钜声名鹊起,他也乘势大打外交牌,争取机会与香港商界的世叔伯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泽钜频频出席各大社交场合。1990年,万博豪园嘉汇苑公寓在港推出前,长实集团公关部精心安排,让李泽钜接受两本杂志的采访,连人带房一并推向社会,反映甚佳。

这段时间其弟李泽楷专注在加拿大的事业,李泽钜毫无疑问成为香江炙手可热的人物。李泽钜的处事能力得到父亲的赏识,李嘉诚同意长实董事的一致要求,吸收李泽钜任长实集团的董事。

1992年4月,李嘉诚突然辞去汇丰银行非执行副主席职务,正当众说纷纭、风波未息之际,超人“顺水推舟”,让李泽钜进入汇丰董事局。如此显赫的位置,继包玉刚之后,便是李嘉诚,本来说什么都轮不上后生晚辈李泽钜众人自然明白,李泽钜就是李嘉诚,大儿子接班,一步步变为事实。

虽然李嘉诚总是说:“谁做接班人的问题,目前不考虑,他们兄弟俩,我一样对待。”但按当时的情况来看,李泽钜起步高,跑得快,而李泽楷的卫星电视还处于半红不黑的阶段,成败还是未知数,按照香港人的说法,“李泽钜明显跑赢李泽楷半个马河。”李嘉诚大概不再会怀疑儿子们的经营才能和气魄,但他对儿子“好出风头”总是耿耿于怀,不知骂过多少次。“树大招风”、“凡事低调”、“甘于秀林,风必摧之”……两位李公子都不知听了多少次了。

李泽钜在劳斯莱斯房车里装上当时最新推出的镭射影碟机,立即成为报刊争相报道评议的新闻虽然其父后来为其解围,说是他要李泽钜装的,因为劳斯莱斯是用于接客的,应该方便客人消遣。但偏偏又有记者见李泽钜驾车兜风,是去接客还是自我消遣,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公众舆论并非认为李家不能享用劳斯莱斯和镭射影碟机,即使他们像香港另一富商杨受成那样以3000万元投得一个劳斯莱斯靓车牌,也不会有人横加指责,如果保守的李嘉诚不是口口声声说劳斯莱斯是用于接客,而非自用的话,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大概李泽钜与父亲走得近,也渐渐察觉“树大招风”、“人言可畏”,慢慢地,他也尽可能保持低调,特别是弟弟李泽楷在卫视一役名声大振,风头日劲,李泽钜在传媒中的热门地位也逐渐被弟弟代替了。不过,他的低调反而更得父亲的认同,在其母庄月明逝世后不久,深水湾79号李家大宅便转到李泽钜名下,而李泽楷在此时也自愿搬到外面住,越发显出其另创天下之势。

这点,也恰恰是李泽钜要继承父业的佐证。

李泽钜多次说,他最忌讳的一词就是“接班”;最不愿听到的一词是“接班人”。

“父亲正年富力强,精力智力旺盛,他不会这么快退休。他让我们兄弟负一些责任,仅仅是分担父亲的部分担子,使他更能集中精力处理大事,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兄弟的锻炼,现在传媒谈接班问题,为时过早。”

李泽钜又说:“一个人完成学业,就需要工作请不要把我们兄弟在父亲的公司里工作,与接父亲的班混为一谈。”作为香港首席华籍财团,继承权问题八方瞩目,李泽钜所受的压力,非局外人所能体会。

李泽钜害怕接班,实属真言。

舆论普遍认为,李泽钜的害怕,并非懦夫心理,而是有自知之明。这也会成为他努力奋斗的动力。

1993年2月中旬,长实集团董事局宣布,擢升董事李泽钜任长实副董事总经理,取代了长实老臣子周干和的位置,在长安集团的排名,除了李嘉诚之外,仅在师傅麦里思之下了。一年后,李泽钜更晋升为长实集团副主席,坐上长安系的第二把交椅。而这一年,也是李泽楷自立门户、创办盈科之年。明显,李泽钜“上位”太快,李泽楷觉得再在父亲的王国中发展也难以超越大哥,他宁愿出来自闯天下,也不愿呆在和黄永远做哥哥的手下(因为长实集团控制和黄集团)。

有了万博豪园的经验,李泽钜对于长实的项目亦跃跃欲试。这次他的太博是长实集团内第三号人物主管土地发展的周年茂。

周年茂是长实集团开国元勋周干和的爱子,他们与李家是同乡,大家都是潮州人,除了同声同气外,父子二人均甚获李嘉诚信任。

然而由于周年茂是靠累积经验而上位,属于“红裤子”的学徒派,而大太子李泽钜则属“学院派”,比较注重个人学历及专业背景,加上李泽钜积极进取,而周太傅又偏向诚实稳重,两人关系并不好,反而是李泽钜与周的助手吴佳庆比较投契。

吴佳庆是美国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毕业,在1987年加入长实集团时,便与周年茂搞土地发展事宜。李泽钜在初期出席政府的土地拍卖会时,均由周年茂及吴佳庆左右相伴。

据说,周年茂辅助这位大太子的时间不长,李嘉诚已暗示他把手中处理的事放手给李泽钜而随着李泽钜的地位不断上升,周年茂也渐感无趣,结果他在1997年3月正式辞去长实的高职,结束他与李家长达23年的宾主情谊。

周年茂的离开,对李泽钜根本没有影响,这时周年茂的徒弟吴佳庆早已逐步接手周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1993年李泽钜晋升为长实董事副总经理时,李嘉诚已为他安排了另一位太傅他的姨丈甘庆林。

甘庆林在没有加入长实之前,已是香港销售界的高手。他任职于著名的fa’s牛仔裤公司。美国运通公司等跨国企业,并且曾任强生家庭健康部董事总经理,对零售业拥有丰富的经验。甘庆林进入长实的头炮,便是协助李泽钜促销长实在香港发展的大型楼盘嘉湖山庄,此次促销由长实集团自组销售队,这在当时也成为发展商中的首创之举。

1996年,对李泽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长实集团分拆旗下长江基建上市,这次行动更由李泽钜挂帅,由甘庆林做军师。结果这间资产达150亿港元的中型企业,在上市时获得25倍的超额认购额。这样的战绩自然令李嘉诚非常满意。

“如果他不是我的儿子,这个表现已经值100分,但他是我的儿子,我不会给100分,只会给90多分。”李嘉诚于长江基建上市后4个月,便宜布将于1998年淡出,集团管理权会逐步交给李泽钜。

李泽钜渐渐大权在握,很多决策都不用请示父亲,可以自己拿主意。例如,他注意到长实地产的“一哥”地位,渐渐受到对手新鸿基地产的威胁,而这全输在楼盘的用料质素上。于是他极力提议在楼盘外形设计及用料上作出相应改善。后来在香港海逸豪园的外墙,便改以花岗石铺砌,摒弃沿用已久的“纸皮石”,而单位内的窗户更改用绿色玻璃,以营造豪宅的感觉。而这些改变到现在大部分的豪宅楼盘都还一直采用。

不过,地产业与金融业一样,都必然受到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影响,若对时局把握不准,必定吃亏。

李泽钜毕竟是初出茅庐,又岂能是常胜将军。他就曾经促成长实集团以606亿港元的高价投得香港海逸酒店旁边的一块地皮,每英尺的地价高达8400港元,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是“买贵货”。

而李泽钜犯的另一个失误,就是因错信经纪人而开错价。长实开发的香港鹿茵山庄第一次开售,正值1997年10月股灾之后,香港楼市停滞不前之时,但李泽钜仍然执意认为自己楼盘的素质高,不肯降低售价,以每英尺接近12000港元的高价出售分层单位,而独立洋房更开价每英尺16000港元。结果由于楼市市况转坏,如此高价的单位乏人问津,鹿茵山庄内部认购惨淡收场,在开售前只能宣布推迟4天公开发售,最后更需减价两成促销,可惜销量仍然停滞不前。

人生有起有跌也是平常事,就算经验丰富如其父李嘉诚,也并非没试过失败,何况年纪轻轻的李泽钜要面对的大多是商场上打滚了几十年的“老奸巨猾”。不过,经过近10年的培训和锻炼,李泽钜已由初期凡事问父亲,说话谨慎寡言,发展到父亲不愿意多发言,而叫各大传媒的记者问儿子。现在的李泽钜,无论是面对商场上的劲敌还是传媒的镜头,都显得胸有成竹,意气风发。

1999年,年届70岁的李嘉诚,于1月起,正式将长实集团董事总经理一职,交棒给大儿子李泽钜,自己则专注于小儿子李泽楷已无暇分身管理的和黄集团业务。而长实集团也可算是从此进入新纪元李泽钜时代。

据估计,李泽钜的个人财富包括32万股长实和61万股和黄股份,总值达到1亿港元。虽然李泽钜的个人资产无法与弟弟日益膨胀的科技王国相比,但他手中掌握的是一个总市值达到4200亿港元的商业帝国管治权,这种权力可以说是无价的。

如今,长江中心大楼顶层是李嘉诚办公室,而李泽钜则留守九楼长江实业大本营。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位由李嘉诚一手培养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按着父亲安排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往前走。所幸李泽钜做得还很让老爸满意据说,“长和”系内不少投资的策划者都是这位行事低调的李泽钜。

李嘉诚将选择谁为李家王国的接班人,是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李泽钜曾多次说过,他最忌讳的一词就是“接班”,最不愿听到的一词就是“接班人”。“父亲正年富力强,精力智力旺盛,他不会这么快退休。他让我们兄弟负一些责任,仅仅是分担父亲的部分担子,使他更能集中精力处理大事,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兄弟的锻炼,现在传媒谈接班问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