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传奇
字体: 16 + -

第五章

排除万难购香港电讯

世纪攻略

2000年2月28日,举世瞩目的香港电讯争夺战终于尘埃落定,成立仅十个月的盈科数码动力(盈动),一举击败了财雄势大的新加坡电信,鲸吞具有一百多年历史、资产比自己大一倍的巨无霸香港电讯,再次缔造了香港经济史上的新神话。

这是一场世纪攻略,其规模之大,涉款之多,费时之短,人事之复杂,过程之曲折,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简直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历史剧。

这场世纪攻略,是由香港电讯的大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局急于“嫁女”,将香港电讯五成四股权出手而引发的。

大东电报局成立于1869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大东是世界最大的电讯公司,拥有大规模舰队,在世界各地铺设海底电缆。1896年,全球每三里海底电缆,大东便占有一里。在英帝国全盛时期,大东电报局控制了印度、非洲、澳洲、新加坡等国和地区的电讯市场。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大东的市场亦日趋萎缩。20世纪50年代,更被当时执政的工党收归国有,经营固定的网络和住宅电讯,离开了市场竞争,依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直到1985年保守党戴卓尔夫人上台,大东始恢复私有化。但积重虽返,偌大的跨国企业,竟然主要是依靠香港电讯这个“女儿”养活。

90年代以后,香港电讯市场开始走下坡路,风光不再。

首先,是专营权逐渐丧失。

1995年6月30日,固定电话专营权届满,市内流动电话由一家垄断变成八家竞争,利润被分薄。

1996年4月,港府重新检讨国际电讯专营权,除idd直拨国际电话外,其他国际线路服务包括回拨和传真,不再属专营权范围。

1998年1月,特区政府宣布提前6年收回香港电讯的国际电话专营权,但给予67亿港元的补偿。至此,除了固网市场尚有百分之几十占有率外,香港电讯其余的专营权全部丧失。

其次,开拓中国内地电讯市场遥遥无期。

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前后,大东高届不了解中国国情,竟然一厢情愿地觊觎中国电讯市场。

1988年,大东忍痛配售香港电讯一千万股予广东省邮电局;1989年,又把两成股权转让绐“中资”中信泰富;1994年,香港电讯换上首位华人大班张永霖。然而,中方不为所动。

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以后,中信泰富的股权转至另一“中资”光大,再转至中国电信,大东再让出55(百分号)的股权予中国电信,并协议让其股权逐步增至三成,成为主要股东。同年,大东主席随首相贝里稚访华,又主动赞助25万英镑的通讯器材给中国。然而,由于电讯的**性,中国电讯市场始终不让外人染指。至此,大东高层彻底失望。

此外,由于资讯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方兴未艾,大东的重心也开始转向。大东行政总裁华礼士表示,出售电讯五成四控股权,只是配合集团的全球投资策略,由于大东有意专注商客户、数据传输及电子商贸三大业务,心讯基本业务如流动电话及固网等,与大东本身投资策略出现重大分歧,故集团其实早有出售电讯的念头。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由,太东董事局作出了出售股权的决定。

1999年12月20日,英国《太阳报》爆出一条消息,新加坡电信计划斥资90亿英镑(1千1百25亿港元),向英国大东电报局收购香港电讯54(百分号)股权,每股收购价17元1角7仙,较该股20日收市价22港元,大幅拆让22(百分号)。

星洲电信为何如此重视香港电讯?

一方面,香港电讯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仍是一只会生金蛋的鹅。现时,它拥有330万的本地电话用户,固网市场占有率达90(百分号)以上;国际电话市场占有率约50(百分号),每年长途电话通话量达35亿分钟;流动电话客户近100万,市场占有率23(百分号);还为45万客户提供网上服务,市场占有率达30(百分号);互动电视客户9万户,宽频用户2万2千户,光纤覆盖率达80(百分号)。

香港电讯的盈利丰厚且稳定,它的总股本为1百19亿6千万元,每股净资产为318元,这几年,每股盈利均在1港元左右,市值高达3千亿港元。

另外,香港电讯可以享用大东的最新技术,是目前除日本、星洲外,拥有最先进电讯技术的亚洲企业。

另一方面,新加坡电信虽然资金充裕,技术先进,但亦如香港电讯一样,面临市场太小的问题。由于政府开放电讯市场,令星洲电信失去四成市场。星洲电信无意收复国内市场,但希望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而要进入中国市场,最佳捷径就是并购香港电讯,因为香港电讯最贴近中国,并同样面对市场饱和、亟须出本土的问题。

在获得大东初步答允之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即致电香港特首董建华,就合并一事“打招呼”;星电信高层则亲自赴港,同香港电讯高层见面,表示收购股份将低于50(百分号),并在星港两地设立总部。

星电信在提出收购前,还曾知会北京,并向中方承诺,集团与重组后的新香港电讯将会全力支持中国的电讯工业发展,包括技术和资金。

星电信要收购香港电讯的消息,引起港星两地的强烈反应。香港人不愿看到再有外国企业控制香港的龙头电讯公司,港府决策机构行政会议对合并计划表示保留,担心星电信大股东星洲政府间接控制香港固定通讯网络,而一般投资者则对两间公司性质相同,合并难收互补不足之效益存有置疑,因而反应冷淡。

新加坡与论对此事也表示不认同。新加坡《商业时报》曾刊登一篇未署名的章,指出,即使纯以商业角度考虑,星电信要花上数倍资金买下香港电讯,根本是小题大做,因为电讯股价已贵得惊人,现阶段实不堪出击,早在新加坡电信向大东电报局“提亲”之前,李泽楷就曾向员工说过:“现时,盈动是全亚洲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但仍输给日本两间公司,将来,我们的目标是要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公司。”

他说的日本两间公司,一是孙正义的软库,市值7300亿港元;二是重田康光的光通信,市值4900亿港元。李泽楷很清楚,要超过这两间日本互联网公司,最快捷、最简便的办法,便是进行收购合并。

自大东电报局透露有意出售香港电讯的五成四股权之后,李泽楷就同核心高层进行认真的研究。大家的看法完全一致,以香港电讯之规模和宽频网络,定可令盈动短时间内成为“亚洲第一互联网公司”;但以盈动现时之实力,要鲸吞这样一个老而大的“巨无霸”,绝非易事。

据他们估计,大东急于“嫁女”,志在套现。当时,盈动虽然市值已超过2000亿元,但手头的现金却不多,要向大东收购香港电讯,首先要准备充足的“弹药”现金。

早在1996年4月,也就是距离决定收购香港电讯的时间的4年前,李泽楷在香港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就以“香港在电讯业上的成就”为题,表示出他对电讯行业的高度关注。

他说:“香港位列世界最先进的电讯中心之一,为置身其间的商住阶层提供了多元化的先进选择,拥有电话线密度之高,世所称羡;而此乃香港能够吸引跨国企业建基于此,并成为区内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

李泽楷将香港在电讯业上的成就归功于三方面:(1)香港一直采用的是一个主张竞争的电讯政策。(2)在主张竞争之同时又能保持在技术上中立。(3)上述政策之所以能够推展,是因为业内的监管组织,电讯管理局(offa),乃由一群专业人士坐镇之故。电讯局不会参与政策制定,保持独立,合乎香港电讯市场的利益。

纵观业内技术之多元和繁复,加上令人目眩的激剧变化,无论是香港或外地的电讯市场,也必须由具备良好佳绩的业内专才负责监管;而此专才更必须可以不受干扰,独立视事。

李泽楷指出,依照香港现行体制,各司级官员须按时转换职务。因此,若要求有关官员能够在任期内成为电讯监管专家,恐怕是有点强人所难。而这只是他先前提及,香港电讯业成功的第三个原因。近年来,科技发展神速,已对电讯业造成戏剧性的冲击。加上监管者的专才,配合以电讯管理局(ofta)的独立性,使得整个香港电讯业受益匪浅。

李泽楷认为,电讯管理局(offa)所沿用的政策,在可见的将来,仍会让香港受惠。若引进任何新政策的话,仍当以保持香港的优势为大前提。这与其他深具竞争力的电讯市场,如美国、澳洲、新西兰等,是一致的。

李泽楷深信,在可见的将来,香港仍将在电讯业发展上,承前启后,继续守在前线。

就在盈动董事局为筹集巨款现金感到头痛的时候,却传来新加坡电信向大东“提亲”的消息,顿时打乱了李泽楷的计划。

困难时刻,李泽楷想起数年前他将卫视卖给梅铎引起北京不满的往事,中国政府对电讯业权异常的**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香港回归以后,中国政府早有收回香港电讯控制权的打算,可惜没有机会。此时,大东主动出售控股权,非但不找第二大股东中国电信,连招呼亦没打一声就同星洲电信“谈婚论嫁”,而这个星洲电信的大股东竟是新加坡政府,李泽楷断定,这笔生意肯定不会获得中国政府的认同于是,他连夜拜会中国电信董事局。果然,中国电信对大东的做法非常不满,暗示盈动可以考虑出手。

稍后,李泽楷又拜访香港电讯的非执行董事、东亚银行副主席兼总裁李国宝,李氏亦支持盈动加入抢购行动

中国电信和李国宝的鼓励,给李泽楷壮了胆。他决定“拦路抢亲”,“横刀夺爱”。

事关紧急,刻不容缓。李泽楷即刻同有“盈动猎手”之称的执行董事钟楚义飞往伦敦,要求会见大东董事局,以换股的方式并购香港电讯。可是,大东高层对李泽楷非常冷淡,只派一位非执行董事会见他。非执行董事没有权力答允,只能将李泽楷的要求转达董事局。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东老板们冷落李泽楷,并非不欢迎李泽楷“抢亲”,恰恰相反,李泽楷的行动正中其下怀。他们不出来见李泽楷,是为了吊一吊他的胃口,逼出一幕“双雄抢亲”剧,将“婚费”推高。

李泽楷明知是计,英国人“讲金不讲心”,但他既开了头,就要干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由伦敦回到香港正是农历新年前夕,李泽楷马不停蹄,即刻飞往北京。据说此行除了中国电信高层引荐之外,还有李国宝陪同。他们在北京会见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希望给予支持。戴相龙和中银行长当即作出了肯定的答复。

农历新年期间,李泽楷再次飞赴英国,但仍然不得要领,却暴露了行踪。

父子狭路相逢

千禧年的第一天。

当第一线曙光照亮了维多利亚海港的一隅,在连接柴湾坟场那段蜿蜒的山路上,有一个孤身独行的身影,昂首阔步。他一只手揽着鲜花,另一只手则斜插在卡其布裤的口袋里,这个人便是李泽楷。

整夜未睡的他,不知是否因为刚换了发型,剪了个小平头,显得格外精神爽利,还是因为青年人特有的用不完的精力,不但毫无倦意,甚至脸泛红光,好似怀抱着一种新时代的喜悦,以及盼望。而李泽楷那种掩不住的、沾沾自喜的心情,不单在脸上有所流露,就是在他脚踪过处,也是尘飞土扬,仿佛什么都安静不了,都在湍湍流动。

虽然家中聘有佣人,按时打扫墓园,并奉以鲜花果品,但他看着就禁不住皱眉,明显地不大满意。他把墓前摆放的东西重新整理,又拿出手绢,仔细揩抹着母亲的遗像,再把自己带来的白玫瑰及勿忘我放在墓前中央就这样扰攘一番,已经10分钟过去。他看看腕表,打了个电话之后,倾前上半身,以右手捂着嘴角,向着母亲的遗照轻轻地耳语了一番,然后深深地一拜,挺直身子,便扬长而去。

1月1日这个公众假期,跟其他很多假期一样,对于李泽楷而言,不过又是一个不用按时上班的工作日。离开母亲的墓园后,他自行驱车到中环,那是花园道万国宝通银行大厦38楼,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的总部他把车停好,走上地库的咖啡店买了四五杯饮品,才径自上楼。在大堂等候电梯时,还与保安员主动打招呼,说了句“happynewyear”。

保安员礼貌地回话,对他说:“今天报上登载的都是您啊!”

他笑着道谢,显得异常高兴。在电梯门关上之前,飘进保安员耳中的,还是他的连声多谢。

往后的4个星期天,他的踪影都在这里出现。

2000年2月10日,李氏家族拟收购香港电讯的消息,在伦敦市场传开。翌日,香港各大媒体大事转载。盈动、长和系及香港电讯等几家股票受此刺激,大幅上扬。

事缘消息披露这天,李嘉诚刚好与港府一位高层官员会面。对方很自然地提及此事,他却一头雾水,大惑不解。事实上,李泽楷从来没有告诉他有关香港电讯的收购行动。所以,李嘉诚虽然心感不妙,却仍信心十足地对该官员强调“绝无此事”。会后他正想致电儿子问个究竟,该港府官员已先行致电李泽楷,直言抱歉,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想不到他会坚守上市公平披露守则,就连这么重大的收购,也不告知老父。至此,他到底看清楚一个事实,这位带点跋扈骄扬,有点洋化的年轻人,原来倒是坚守信诺,公私分明。

那是2月11日的黄昏,李嘉诚在保镖的护送下,回到长江中心的办公室。李嘉诚思潮起伏,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他真的想不到这么重大的一件事情,竟然不是从儿子口里,而是由外人处得知。他劈头就拿起电话,对李泽楷严词质问……结果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冲撞,各自以为理据充足,吵得热火朝天。

可怜的只是长江及盈科的员工,面对如此山雨欲来的气氛,明知隐隐然感到似有大事爆发,却是不明所以,不敢查问,也不敢议论,莫名其妙之余,唯有噤若寒蝉,低头默默地工作。

那边,感到极其刺激的,却是留守在盈动总部大厦门外的记者。对于骁勇善战的香港新闻界而言,这是百年难遇的世纪收购战。

李嘉诚纵横商场近半个世纪,万万料不到李泽楷这小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捋新加坡政府的虎须。这是明显不过的挑衅行为呀!做生意的怎能如此四面树敌呢?他掷下电话,颓然坐在那张高背大班椅里。在渺远回忆中出现的,原本是亡妻庄月明的一张脸,忽然却换上了李泽楷的,两张脸容重叠,竟然出奇的相似。依稀仿佛,他想起1972年11月的一天,在他们夫妇俩的努力之下,长江实业正式上市时,小泽楷还未满6岁。

其实,当父亲的是由于爱子情切,才大发雷霆。他怕这头初生牛犊误闯虎口,心想他被人打败事小,误了多年努力,才不值得。当儿子的,也因为自觉父亲永远把他当作附属品,感到压力太重而极其沮丧,到了今天,竟似要窒息了。他揉了揉眼睛,在计算机键盘上乱按一轮,左手尾指恰巧按在“esc”上面。就在此刻,他知道,他已是没有退路了,escape与否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一仗若不成功,他要付出的,将会是一生的自由。

他下意识地放眼搜索案头上的件,眼光落在一个写有“orange”的活页夹上。他想,能做的我已经做了,就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也已做了。待我正式独立于外头的一天,就连在背后帮和黄做些什么串联功夫,怕也不可能了。那又怎样呢?他极其懊恼,在“orange”的档案内仔细看了一回,一双手飞快地在键盘上游走,按了几下“delete”之后,回到刚才正在阅读的档案,继续工作。

随后的2月12日,盈动发表声明,承认正评估投资于香港电讯的可行性,并已委托瑞银华宝及中银国际两间投资银行协助评估所有的可行方案。

盈动发言人指出,看中香港电讯,主要是觊觎其覆盖全港600万人的固网资产,目前该固网机楼与机楼间已是全光纤接驳,环顾全球电讯网络,光纤化比例之高,只有新加坡电信旗下固网可以媲美,这个高质素的固网资产,将可协助推广盈动的宽频服务。

盈动董事局相信,香港电讯的优质宽频网络再配合盈动的宽频互联网内容业务,将创造出一个强大的亚洲互联网业务,最终成为植根香港的全球领导公司。

中午11时,李嘉诚否认长实或和黄会伙拍盈动投资香港电讯,澄清有关“父子携手”阻挠新加坡电信与香港电讯合并大计的市场传言。他对盈动拟收购香港电讯不予置评,也否认与政治因素有关,只强调长和系“绝对不会有份”,也无计划收购或与香港电讯合作。

在李嘉诚发表声明之后,盈动和港讯两只股继续狂升至两成,结果,两只股于下午开市时双双停牌。

虽然李嘉诚否认长和黄插手,但市场普遍将盈科加入抢购战视为星港两个李氏家族的对撼,因为这两个家族有太多的相类之处:

一是两家都姓李;二是两家都父子三人;三是两个主角李显扬和李泽楷都是家中的次子,都是斯坦福大学出身,都是电讯业的领头人,更奇妙的是两人都立志脱离父荫,自立门户,创一番事业。不同的是:香港的李氏家族,经济色彩稍浓些,而新加坡的李氏家族,政治色彩较强些。

盈动加入香港电讯抢购战的消息曝光之后,盈动除股票狂升外,也获得大多数香港媒体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有传媒把李泽楷的行动称为“香港电讯业保卫战”。

在香港媒体中向来以立论公正严谨的《明报》发表社论,看好李泽楷。理由有三:

一是盈动已成功地站稳网络股龙头地位,股价几个月内升了十倍,有条件用批股及换股等方式收购香港电讯。

二是中资是香港电讯的主要股东之一,对新加坡电信入主香港电讯旗舰多少有些顾虑,这就让与中方关系良好的李嘉诚父子在争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三是星洲电信和港电讯有共同弱点,合并无助提高效率,而盈动长期发展互联网业务,但欠缺宽频网络和客户基础,与香港电讯合并,正可以互补不足。

也就在父亲李嘉诚发表声明的那天,李泽楷没有同女友一起度情人节,而是和三位助手钟楚义、艾维朗、胡雪姬等急匆匆地飞往狮城,欲向星洲电信解释,并商讨合作收购香港电讯事宜。

李泽楷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中国人做事讲求有理、有利、有节。新加坡电信“提亲”在先,盈动“抢亲”在后,虽说在商言商,最好还是不要伤了和气,先礼后兵才师出有名。另外,盈动的母公司盈科拓展仍在新加坡上市,乃父李嘉诚早年入了新加坡籍,李泽楷本人,与李光耀资政的私交不错,盈动以后的互联网业务进入星洲市场,仍需要倚重新加坡政府,绝对不能得罪。

再说,盈动现时要独自鲸吞香港电讯这个庞然大物,仍是力有不足,若能有星洲电信合作收购,岂不是两全其美!

星洲电信方面,他们不惜重金下聘,并且颇获受落,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拦途抢亲,坏其好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半个新加坡人李泽楷。他虽然转返香港发展,但母公司仍在新加坡,人未走,茶已凉,对李泽楷今番前来,星洲人心里不是滋味。

然而,星洲人可能亦看到一个事实,自星电信公布有意与港讯合并之后,双方股价均表现牛皮,2月8日,港电讯股更被狂沽。而市场传出盈动有意收购消息后,盈动股则激升,一跌一升,反映市场不欢迎星洲收购港讯。

2月13日,消息传出星洲电信有意和盈动合作。但由于双方都要做“一哥”,都要求六成控股,互不让步,星电信董事局会议终于决定,放弃与盈动合作。

盈动高层连夜开会,兵分三路,全力“扑水”。

第一路,在市场配股集资。

2月14日,盈动透过bnp百富勤、中银国际和瑞银华宝,在市场配售2亿5千万股,集资58亿7千5百万元,另额外发行8500万股超额配股权,今最高集资额达到78亿7千200万元,即10亿美元,今盈动手上的现金达到30亿美元,与对手新加坡电信的现金拉近了许多。

据说,盈动配股反应十分热烈,不到10小时,2亿5千万股全部配出,对象全部以国际基金经理为主,显示投资者认同盈动的收购行动。连星电信的姊妹公司新加坡电信同系公司两个集团也以每股2035元,认购了58万股,总值1300多万元。

不过,也有分析家指出,新加坡电讯姊妹公司吸纳竞争对手的股份,可能会在适当时机大量抛售,打击盈动股价。

其次,联络海外财团,沽售香港固网等业务。市场一度传出所罗门正式代表美国att与盈动接触,共同入股香港电讯。

李泽楷亲自透露,盈动的两个策略性股东美资cmci及日本光通信各向其注资5亿美元中cmgi的注资,是为大东套现手上部分盈动新股之用。两家公司的注资,成为盈科击退新加坡电信的另一财援。

在证券市场配股集资的同一天,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宣布牵头组织银团贷款50亿美元(约三百几十亿港元),作为盈动收购香港电讯的部分现金。

当三方面的现金落实之后,盈动于16日向香港电讯正式提出一项新的收购方案:以盈动新股加3元现金,换一股香港电讯股。

然而,香港电讯仍然不为所动。

为了增加现金,李泽楷唯有寄望银团将过渡性融资增加至100亿美元。

经过连日频扑,由中国银行、汇丰牵头的100亿美元贷款有了眉目。为了争取时间,李泽楷兵行险招,于2月25日差遣财务顾问瑞银华宝前往伦敦呈献最新方案,而自己则留在香港,与汇丰、中银、法国国家巴黎银行和柏克莱银行等四大银行保持联系,期望尽快签署贷款协议。

据后来了解,盈动原来只联系中银、汇丰等四大银行,贷款额100亿美元,但结果,参与分销的财务构机竟达3l家,认购额一度高达220亿美元。

盈动又向香港电讯提出两个收购方案,其一是纯粹以股换股,一盈动股换一股香港电讯,估值约2963亿元;其二是现金加股份,每股香港电讯可获0711股盈科,加港币7元1角9仙,占值属约2800亿港元。

果然,这两个方案令香港电讯眼前一亮,他们立即将盈动的新方案通知星电信,看对方是否加码。

新加坡电信深知,引致香港电讯变心,形势逆转的当然是盈动加入抢购,而在盈动的背后,主要是中银和汇丰牵头的巨额银团融资。对中银,他们不想,也没有理由怪罪,但对汇丰,却抓住了一个把柄利益冲突论。

2月26日,英国《每日邮电报》刊登一条独家新闻,新加坡电信有意赴港控告汇丰控股,指其作为香港电讯独立股东的财务顾问,却又借钱给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有利益冲突之嫌。

翌日,香港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指星电信出怪招,意图阻挠汇丰借钱给盈动,也有指星电信施缓兵计,力挽颓势。

据投资银行界人士分析,作为少数股东的独立投资财务顾问,融资先要经过联交所,联交所会先查问过汇丰在过去18个月的生意是否有冲突才审批。既然联交所已审批,这单融资理应没有问题。

而汇丰控股并没有被星电信吓住,并私下表示,如果星电信人禀法院,汇丰会反击对方“诽谤”。不过,为了不给星电信指责留有借口,汇丰干脆于26日辞任香港电讯独立财务顾问,

星电信的“缓兵计”,对这场世纪收购战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盈动的收购程序照常进行,100亿美元的财务协议于27日正式签署。

汇丰控股在为盈动筹组100亿美元贷款中,的确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非但参与牵头,而且借出40亿美元,数额仅次于中国银行。

香港媒体指这是汇丰第二次帮助李家收购祖家公司,第一次是助李嘉诚收购和黄。汇丰与李嘉诚家族可谓因缘深远。

2000年2月底,大东正式接受了盈科的收购方案之后,人们以为新加坡电信与汇丰的隔阂已经过去,雨过天晴;不料,3月1日,新加坡电信正式发表声明,正寻求法律意见,研究是否控告汇丰。不过未发出律师信。

声明说,汇丰作为香港电讯的独立董事的财务顾问,参与了星电信收购香港电讯的谈判,掌握了许多机密的收购资料,在关键时刻,竟然放弃代表香港电讯的独立董事,改为帮助星电信的对手盈动争夺香港电讯的控制权。

星电信的发言人说,像汇丰这样国际规模的金融机构,应有崇高的专业操守,让人不可指责,而非仅是履行法例及监管规则的基本要求。

对于星电信的声明,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作出回应;他说:“汇丰至今未有收到任何新加坡电信或其他法律顾问发出的件,故难对事件作出评论。”不过,他强调,汇丰在盈动交易过程中(不论作为财务顾问还是贷款银行),绝无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

他表示,外国收购案例时有银行同时出任财务顾问及贷款银行,基于银行内部有严格的分工限制,不会出现利益冲突问题。

星电信最终没有人听从香港法院,他们深知这样做不明智,明知难以达到目的,又何必贻笑大方呢!

梅铎再次出现

正当盈动密锣紧鼓争购香港电讯的时候,星电信并没有坐以待毙。

原本香港时间2月28日上午,大东董事会已接纳了盈动提出的收购方案,盈动以为胜券在握,通知传媒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和证券分析员会议,香港电讯亦宣布出牌,并表示48小时内可达成收购协议;可是,下午3时5分,盈动突然通知,临时取消记者会,证券分析员会议亦推后……

原来当天下午,星电信总裁李显扬亲自飞往伦敦,递交最新的收购协议,除l股星电信换1股港讯不变外,另提高现金收购比例,由原先的60亿美元(约466亿港元),大幅度增加到119亿美元(约925亿港元);同时,引入传媒大亨梅铎的新闻集团作为策略性股东,希望挽回危局。

梅铎在星港双方决战时刻高调加盟星电信,对星信无异注入一支强心剂:他以10亿美元购入星电信4(百分号)新股,并提供宽频互联网络,成为星电信的第二大股东兼策略性伙伴,从而大大加强了星电信向盈动争夺港讯的筹码。

梅铎是李泽楷在生意场上的老对手。1993年,他以超高价从李泽楷手上买下卫视,至今仍耿耿于怀。而李泽楷并购港讯,又极有可能令其旗下“卫视”原先与港讯的合作告吹。梅铎不讳言,新闻集团决定支持新加坡电信争购香港电讯,就是担心盈动入主港讯,将会“飞起”(辞退)新闻集团。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盈动阵脚大乱。身经百战的盈动副主席袁天凡对于星电信“加码”的行动表示无奈,因为,星电信的现金一加,竟加了差不多500亿港元,再加上梅铎的加盟,令盈动的优势失去不少。他对李泽楷表示,成功机会只是“五五波”(一半对一半):便是一年来威震天下的常胜将军小超人李泽楷,虽然表示有信心,但此时此刻亦心急如焚。当天深夜,他回到家,开着手机,一夜没有合眼……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凌晨三时半,电话铃响起,伦敦来电,大东最终还是选择了盈动!李泽楷喜极而泣。

2月29日早上八点半,李泽楷步入华东方酒店同证券分析员见面时,虽然疲态毕露,却难掩他脸上的笑容。

小超人连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尘埃落定

亚洲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战终于尘埃落定。李泽楷亲自向记者公布收购香港电讯的消息。盈动和港讯合并后,市价接近6千亿元,超过李嘉诚的和黄及长实,成为香港第三大公司,市值仅次于中国电信和汇丰一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易名pccwhkt。

这一世纪之役,非但令盈动由一个虚拟的科技概念公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有经常盈利的科技实体,成为亚洲最大的电讯企业,成为仅次于日本软库的亚洲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亦令李泽楷的身家由482亿元增至623亿元,成为香港第二大富豪。

另外,收购成功,亦令香港经济最终结束英资控制的历史。

大东电报总裁华礼士说,大东对于可为电讯找“好人家”的要求可算是非常苛刻,但盈动提出的建议可让电讯正式冲出亚洲,双方亦可集结对方资源,令其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电讯企业,故才会采纳盈动的收购建议,令三者可站于“三赢”的局面。

还有一点,也许是李泽楷始料所未及的,小超人在政治层面上成了保卫香港电讯主权的“英雄”。

两李相争的背后,其实是香港和新加坡竞夺“亚洲第一”的缩影。多少年来,新加坡觊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借其科技基础较为雄厚的优势,正努力赶上香港,并有后来居上之势。星港竞争一度是坊间及业界谈论的热门话题。美国传统基金会也一度表示打算以新加坡取代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此背景之下,新加坡收购香港电讯,关乎香港荣辱,遭到香港市民及香港电讯不少股东的反对。盈动加入收购并成功击败新加坡电信,却成了香港人的心愿。因此,李泽楷被视为保卫香港电讯业权的“英雄”。

李泽楷获胜后,第一件事是向香港电讯所有员工大派定心丸。

李泽楷说:“除了管道、电讯基建、长途电话及手提电话业务,其实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对香港电讯最有兴趣的是里面的tatent,是里面的员工;我们觉得香港电讯的员工、经理、工程师,除可运作一个好的完善的香港电话网络外,亦是一个最好的平台,可以助我们发展亚洲。”

当有记者问他收购之后会不会裁员时,他说:“我们在现阶段,连想也没有想到要裁员。”

他还在各报刊登一整版由他亲自以中英签名的广告,保证:“我与盈科数码动力所有员工都殷切期望,能和你们(香港电讯员工)共同努力,展开工作,实践我们的梦想,共创未来。”

成立不足1年的盈动,居然鲸吞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巨无霸”香港电讯,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大东在政治层面作出了清晰的判断,经营方针转向互联网领域发展,在“嫁女”时,宁弃腰缠万贯的“老人”(星电信),而选择“年青但有前途的读书郎”(指盈动);

其次是大东的一些独立董事认为,星电信的建议存在政治风险,得不到香港商界和公众的支持;

而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乐观其成”。从表面上看,中国政府并没有出面干预,也没有直接插手,但是,以盈动、大东和星电信三方面的反应来看,“中国”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盈动的收购条件虽然较新加坡电信为低,但因获汇丰、中银和中国电信的支持,终能打动大东董事会。汇丰和中银牵头为盈动筹组了100亿美元的贷款,而中国电信所持一成一的港讯股权,加上香港外汇基金投资公司持有近两成的港讯股权,对收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加坡电信总裁李显扬更直言不讳地声称,他不是败给李泽楷,而是输给政府,因为李泽楷能够成功收购,全仗北京和香港政府的支持。

虽然这场世纪收购已经尘埃落定,但全部工作要在2000年8月才能完成,除了合并工作需要时间外,原来别有内情。

因为在1993年7月,当时还是街视副主席的李泽楷,与传媒大亨梅铎谈判出售卫视时,曾订下“七年之约”,禁止李泽楷七年之内经营与卫星电视同类型业务,故盈科计划到2000年7月,即“七年之约”届满后,才能正式完成香港电讯的收购。

虽然香港电讯现时并无经营卫星电视业务,但香港电讯旗下的互动电视等业务曾与卫视合组联营企业,并向港府申请收费电视牌照。若盈动在2000年7月前就完成收购香港电讯,可能会抵触与新闻集团的“七年之约”,让新闻集团的大股东梅铎反咬一口。

或许跟梅铎公开支持新加坡电信收购香港电讯有关,在盈科击败对手,成功入主香港电讯之后,香港电汛和梅铎旗下的卫视的合作计划,不久之后告吹,双方正式拆伙。

港讯和卫视的合作计划始于1999年11月,双方宣布合组公司,经营收费电视及互联网业务。但自2000年2月盈动提出与电讯合并后,不断有消息指电讯与卫视的合营项目可能告吹,因盈动本身计划发展宽频服务。2000年5月底,有消息指出,若6月底前联营公司未获当局发出收费电视牌照,则任何一方均有权终止参与有关业务。

5月29日,卫视发表声明,指“双方仍努力寻求一个可接受的发展方案。卫视对经营收费电视依然充满信心,但对联营公司有关互联网的业务前景越发感到担忧”。

卫视在这宗合作计划中,其实只看好收费电视部分,对于仍处于亏蚀状态的网上行及互动电视一直不感兴趣,更不愿把后者拨入合营项目内拖累合营公司未来盈利。就此问题,双方经过几个月的洽商,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电讯对此也甚感不满。

到了6月2日,双方发表声明,正式拆伙。双方均强调这次是和平分手,无人因此而负上责任,至于已经投入的资金,则由双方按股权比例摊分。李泽楷也对此表示,今天合作不成,并不影响盈动、港讯和梅铎旗下公司往后的合作。

盈动收购香港电讯,不少证券业内人士都有兴趣知道它每股的实值,这也是大东电报局需要与之“清算”的。根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指出,美资证券行雷曼兄弟公司最看好盈动,预言其股价在12个月内可升至35港元的高水平。以盈动现已发行共120亿股来计算,一年后盈动的市值将会涨至3570亿港元。雷曼的亚洲网股分析部主管解释,盈动之所以能有数以千亿计的实值,是因为还要把“内在价值”包括在内。所谓的“内在价值”,就是盈动的灵魂主席李泽楷。他指出,自从盈动与美国cmgi达成换股协议后,事实已证明了一点,李泽楷的确具备促成增值策略交易的非凡能力。而这种超人的投资能力,正是令盈动升价的因由。

李泽楷对自己的梦想,从来不掩不避,这也许是他多次梦想成真的内在原因。在盈动成功收购香港电讯的第二天,他更在主要的报章刊登广告,题为《让梦想继续与我们共创未来》章开首说:“我们两间公司共同努力,将建立一家强势互联网企业,为客户。员工及股东开创一个令人鼓舞的未来。”广告又列出pccwhkt在未来的五点目标包括创建全球最大的宽频互联网络系统。他称赞香港电讯员工在科技界已取得多项全球第一的佳绩,结合彼此的人才和创意,更可推动香港宽频业务发展,以确立在该领域上成为国际枢纽的地位。

香港电讯收购战引发的经济联想

香港电讯收购战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宗的收购案,它的意义将超出香港范围,对整个亚洲都会产生影响。这次合并对于盈动这类没有实质业务的公司来讲,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而对于香港电讯,则可以拓展发展的空间,增强在资本市场中的想像力。证券界人士分析,这次盈动鲸吞香港电讯,是以“虚拟”合并“实体”。金融界人士认为,在网络经济热潮下,香港最大的科技及互联网公司盈动,上市不足一年,便成功收购了一个“百年名牌”,可与美国在线公司(aol)与时代华纳集团的合并壮举相提并论。

世纪合并

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网络商美国在线公司同时宣布两大公司将进行合并,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综合互联网和传媒优势的“航空母舰型企业集团”。新公司将被命名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这一“巨人公司合并案”涉及金额3500亿美元,美国在线当天宣布以1660亿美元购并时代华纳公司。预计新公司今后的年销售额将在300亿美元以上。新公司成立后,每股时代华纳公司的股票可换取15股新公司股票,而每股美国在线的股票则只能换取等量的新公司股票。届时,原美国在线公司的股东们将持有新公司55(百分号)的股份,而原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们将拥有新公司45(百分号)的股份。整个合并过程将在2000年年底完成。新公司将拥有美国在线2000万网络用户和时代华纳的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成为全球范围利用电脑多媒体平台和网络通讯手段提供信息娱乐内容的媒体巨人。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美国在线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凯斯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而时代华纳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拉尔德莱将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天,两家公司的股票如火箭一样,时代华纳公司股价从30美元涨至95美元,美国在线从13美元狂涨至85875美元。两家公司在联合发布的新闻简报中说,这项合并意味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揭示了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集互联网技术、内容、传媒(时代华纳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cnn)、影音、电视、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集团。与论普遍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将进一步推动网络业和传统媒体业的发展。美国在线主席史蒂夫凯斯说:“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联系。购买商品和娱乐的方式。合并后,美国在线将有效地弥补它的缺陷。这是第一次一个重要的网络公司和一个重要的媒介公司的合作。”

因为这艘超级航空母舰的诞生,美国在线成为首个跻身《财富》500强的网络公司,排在第337位。

从实物经济来看,时代华纳明显胜美国在线一筹。时代华纳的经营额是美国在线的45倍,总资产是美国在线的745倍,盈利能力比美国在线高56(百分号),商誉更是美国在线的366倍。但是,在资本市场上,一切都发生了反转。在消息公布之前,美国在线的市值高达1634亿美元,而时代华纳只有833亿美元,美国在线的市值是时代华纳的两倍。虽然合并是以交换股票的形式,但是明眼人能够看出,这回,被合并的是时代华纳!美国在线一口吞下时代华纳这个巨无霸,反映出新兴网上公司拥有利用自身市值优势去控制老字号企业的无比力量。

莱在合并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互联网的价值创造是真实的。”这话本身就是在表明,网络产业意味着未来,而传统企业代表的是过去。合并是互联网的一次胜利,更是一场革命性的商业行为代表着在线和不在线之间走向汇合趋势的开始。时代连同它的品牌、内容和传输渠道,全面搭上美国在线的列车,全面融入到数字化的梦想之中。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整体发展快,很受资本市场的青睐,并且其利润超过同一行业的传统企业,因此其整合能力也很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资源要素重新洗牌的时代,资源要素的整合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和不同的运作模式,当“新经济”在走一条全然不同于“旧经济”的道路时,不能不考虑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实现与传统产业的接轨?

在注意力和资本市场决定的网络经济模式中,对股市的认识凯斯较别人要深刻得多,因此也较别人更能把握合并传统企业的重要性。美国在线总要向投资者有所交待,否则投资者难有耐性在美国在线现有盈利水平上长期持有美国在线的股票,所以,合并是大势所趋,也是为势所趋。为了在股市保持新的刺激,合并时代华纳成了最好的方法。这一点,与盈动收购香港电讯如出一辙。盈利让美国在线和盈科都共同瞄准了传统企业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是双方的互相融合。一边是盈利平稳。运作经验丰富的传统企业,一边是占有充分资本资源,有未来门户技术优势和无限前景的朝阳产业。传统企业借助电子网络扩张到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的公司借助实体经济而具体化。

网络概念公司的弱点,正是物质资本的强项;而网络公司的长处,却是传统企业的弱点。两者通过结合,达到优势互补。李泽楷用网络概念的公司收购香港电讯,就在自己那个非常时髦而漂亮的皮里裹进了实实在在好吃的馅,使新做出来的包子卖出了原来的皮和馅分别卖都卖不出的好价钱。

全球经济融合的热潮加上网络企业开放的经营模式,使网络合并风高浪急,虎收购ceocitiescorn和broadcasecorn、healthcon与webmd合并。athome收购excite组成exciteathome,增强自身的实力是这些网络公司互相合并的最主要动机。

网络时代是催生企业巨无霸的年代,恐龙企业将成为网络经济的主流,这同其强大的包容性是息息相关的。“共通共享共同精彩”的互联网精神,也将随着网络公司的壮大而对未来的企业运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人预期,未来亚洲将会继续出现类似的合并行动。例如,华侨投资研究指出,新加坡电信虽被击退,却不意味着被打败。宣布有意购入新加坡电信4(百分号)股权的澳洲新闻集团表示,有关注资的细节仍在商谈中,并未因盈动的成功收购而告吹。而李显扬也强调:“我们将继续开拓增长机会,包括与亚洲及其他地方的合作伙伴建立策略联盟,以及组建合资公司等。”而根据美国《纽约人》杂志的报道,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在2000年初多次会晤新闻集团的第二号人物彻宁。两人就两家公司的结盟展开了深入的磋商。讨论的内容包括新闻集团将可通过它的全球卫星系统上虎网站,而虎可使用新闻集团的新闻和娱乐产品,例如,福克斯(fox)新闻频道;电影及印刷产品,例如,英国《泰晤士报》等,作为其内容的“主要来源”。

不过新闻集团和虎均表示虽然会合作,但两家公司依然是两个分开的个体,只是在对方拥有相当的股份而已。新闻集团打算将旗下的亚洲卫视和拥有40(百分号)股份的英国卫视(bsb)组成一个新公司,虎将占有价值达350至400亿美元的10(百分号)股份。虎总裁杨致远告诉《纽约人》,虎希望跟一家老字号传媒公司合伙,但无意合并。他说:“我们要确保我们有向前看的合伙人,合伙方式也许是商业交易,也许是战略关系,也许是在可行时收购别人的公司。”杨致远的这番言论,暗示了虎和新闻集团未来的发展轨迹。如果这两个一新一旧的传媒公司真的能够成功结盟,这将对互联网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和挑战,世界也会为此变色。另据估计,新加坡电信可能与新闻集团、虎等另组大型互联网及电讯集团与盈动竞争庞大的亚洲互联网市场。

经过盈动收购香港电讯一役,以及在此不久后与之联手的新加坡电信、新闻集团和虎三家公司彼此间的结盟,互联网公司与电信公司的广泛联姻,整个亚太区互联网及电讯业务将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垒的局面。北方有盈动结合日本光通讯、香港电讯的联盟,稳占了东北亚的庞大市场,南方则有新加坡电信联合虎和新闻集团。相对来说,北方的市场更大,经济实力更强而稍占优势,特别是能够率先进入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更为投资者所看好。

不论发展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盈科神话一直在继续着,而且已经走出香港,成为亚洲的神话。时至今日,香港如李泽楷当初预言那样,已经成为了亚洲互联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