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第三部分有逻辑条理清晰:框架搭建与完善

即兴讲话的“钻石法则”

即兴讲话的种类

不管是公司老板、高管,还是技术主管、营销经理,每一天都是在与人沟通中度过,或是书面沟通或是口语沟通,而后者更是在很多的情况下被运用到。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通过即席当众讲话的形式来进行。商务洽谈、项目推广、招标投标、庆典聚会、工作汇报、公众论坛等场合,都可能让一个人即席当众讲话。一般来说,人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以下几种即席当众讲话的情况。

一、被人邀请时的即席讲话。

有着一定威望的人物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被邀请当众讲话,例如,公司老板参加员工婚礼,很有可能被邀请发表即席讲话;又如,优秀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的非常成功,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也常会被上司进行提问;再如,普通员工在进行集体会议时,没有做发言的准备,但是会议主持者却突然进行提问,等。

二、工作汇报时的被人发问。

例如,在某次项目汇报会议中,当事人展示完了精心准备的ppt报告后,很有可能会被一些领导或专家提问,问题或是关于技术、市场方面,或是关于资金、后期方面,甚至会是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这时候当事人就需要展示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了。又如,当事人参加本公司的新产品发布会时,现场的客户向他提出有关产品认证、价格或服务方面的事项时,他需要进行即席讲话。

三、座谈会上的无主题讲话。

座谈会的主题都比较宽泛,因为很少将中心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问题上,也就是说通常属于无主题讲话,所以当事人即使在会前进行了一些素材的准备也很难保证这些素材就是会场中可能用上的内容。一般而言,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特点有:其一,一旦有人发言,当事人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其二,如果当事人的发言顺序被安排的较为靠后,则不可以重复先前讲话者的观点和意见,尽量避免出现重复。

四、必须加以说明时的讲话。

当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事件遭到众人误解时,当事人需要及时进行正面解释和说明,避免误会的扩大。例如,在工作总结汇报会议上,当事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演示后却遭到了在场众人的质疑,有关领导也对其可行度不置可否,这时候,当事人需要马上进行即席讲话来对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说明。

既然即席讲话的几率如此之高,那么,人们如何才能够确保当众讲话的质量呢?如何做到讲话思路清晰?如何将自身观点阐述明确?如何才能获得听众的理解与支持呢?这些问题在接下来将会迎刃而解。

为何当众讲话思路不清晰

生活中需要当众讲话的时候太多了,会议报告、随即提问、即兴演说等,演讲者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有的演讲可以准备书面的讲话稿,有的演讲却让人措手不及,比如说,即席演讲,因为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很多演说者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头脑空白,思路混乱。

一、思路不清是主要问题。

观察各种场合经理人员的即席当众讲话表现,大多数人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不敢讲。

2没话讲。

3头绪乱。

4不会说理。

5词汇平淡。

6缺少情趣。

思路清晰是当众讲话的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很多演说者却往往在思路上无法达标,究其原因,或是害怕、紧张,或是准备不当、语言贫乏。

二、平常交流不必思路清晰。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讲话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不但能够字字珠玑,而且可以思如泉涌,只是到演讲台上太变得混乱。其实,细究起来,人们在生活中的言谈也未必就是思路畅通,他之所以认为是思如泉涌,是因为当局者迷罢了。

日常面对面沟通时,两三个人一起的交谈是“互动式”的,对思路清晰的要求不高。也就是说,如果你思路不清晰,但只要对方思路清晰,那么按照原有的思路还是可以将分析进行下去的。当事人出现了语言上的重复,听者可以用打断的方式进行提示;当事人出现了遗漏,听者可以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其进行补充;当事人出现忘词,听者可以将话题接下,铺就下一层的台阶。这种一对一的互补形式是所谓“思路畅通”的原因。然而,即席当众讲话则是“一对多”的独角戏,倘若当事人在讲话中再次出现了上述问题,那么这场演讲就糟糕透了。

三、真的“想好”了吗?

有的人会用这样的话来为自己思路混乱找借口:“我在上台讲话之前其实都准备得挺好的,就是以上讲台大脑就乱了。”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其实不然,确切来说,是“准备过”,而非“准备好”。

“准备过”就是当事人在开口演说前脑子里只是闪过一些念头,浮现过一些素材和观点,但这些素材和观点犹如装在一个麻袋里面,没有经过及时的分类,是一种混沌的状态。

所谓“想好”就是按照“钻石法则”将自己的观点与素材整理成一个钻石形象的结构,把有价值的观点与素材,都放在相应的位置,大脑里面好像有了一张地图,清晰明了,讲话的时候脑子里面将浮现出那张图,思路便不会乱。

总结起来,即席讲话思路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紧张、恐惧的缘故导致顾此失彼而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没有掌握“钻石法则”这一最基本的讲话套路的缘故。同时,思路不清晰而导致表现大失水准,反过来也会让你在未来的当众讲话场合感到紧张。

因此,既然思路不清晰是当众讲话的主要问题,那么,解决了它,不仅有利于克服紧张恐惧感,而且有利于充分达成讲话沟通的目的,即把话讲清楚明白,让别人易于理解、接受。

用“钻石法则”构思当众讲话

“钻石法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即席当众讲话的语言结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是演说者讲话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同时也是其思维的线路。掌握了“钻石法则”,演说者就可以完全解决讲话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一、钻石法则=三段论三点式。

之所以有“钻石法则”之称,主要是因为这个法则对即席讲话非常重要而且有效,可谓像钻石一样宝贵。

下面是一次运用钻石法则的经典讲话。

2001年7月13日晚,**主席针对申奥成功一事发表了即席讲话:“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对北京市申奥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第二句话,向为北京市申奥作出贡献的全国人民、向国际奥委会、向一切支持北京申奥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三句话,全国人民要和首都人民一起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一定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功。欢迎世界各国朋友2008年光临参加奥运会,谢谢!”

我们不妨将这段讲话进行分析,“总分总”的形式,第一个“开头总”是“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三句话”;“分”是分为三点,第一点表示祝贺,第二点表示感谢,第三点表示激励;“末尾总”是“欢迎世界各国朋友2008年光临参加奥运会,谢谢!”思路明晰,一目了然,将分论点划为三点,体现了钻石法则的运用。

为了让大家对钻石法则理解得更清楚,可以对另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在一次主题为“教育子女”的演讲中,演说者说道:“各位领导,朋友们,你们好!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教育子女是大事又是难事。家长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忽视,会让他们感到孤独,一些老师却只是重视课程上的教授,在‘高分优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将对孩子的‘德育、体育、美育”’摆放到了次要地位,造成了孩子们思想的偏见。成长中的孩子们在步入青春期后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变化,导致他们的一些行为变得偏激和盲目,这时候很有可能和家长和老师产生矛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可小视。”

这段讲话的问题显而易见,信息不少,思路不清,给听者一种混沌之感!如果遵循“钻石法则”来表达则可以是:“各位领导,朋友们,你们好!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教育子女是大事又是难事,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从子女自身因素来说。孩子在成长中,思维也再变得成熟,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打算,这些可能与家长的预期产生矛盾;第二,从家长教育方法来说。青春期中的孩子们在情感和生理上都产生了变化,一些家长却仍用教育小孩子的方法来对待,偏重于责备和管制,忽视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三,从老师教育方法来说,老师是第二任家长,也是子女成长中的最大帮手,然而,‘高分优生’的断论仍旧在高校中存在,一些老师们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对那些‘德育、体育、美育”’等课程较为忽略,造成孩子们认识的片面性。由此可见,要想对找到教育子女的好方法,需要在家长、学校和子女自身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