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三、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如何让演讲稿尽可能地具备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演讲稿写作的一大关键,一篇精彩的演讲稿一定会对现场的各种要求考虑周全,从实际出发展开写作,从而保证演说完整、准确、有序和生动的特点。那么,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主要有哪些呢?

1有的放矢,准备周全。

其一,从现场听众出发,以听众的鉴赏水平为基准。考虑听众的年龄、性别、种族、教育平水等客观状况,以及意志、趣味、情感和欣赏层次等主观情况,并结合境遇、教养、化、地域等社会特征来拟定演讲稿。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写作优秀的演讲稿对每一个细节都会斟酌再三,比如,一个说法、一个称呼、一个停顿等。

其二,对演讲内容的背景进行研究思考。演讲稿的编写在考虑听众的同时还需要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演讲内容的背景情况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了解演说现场的学术化气氛、风土人情和民情民俗,考虑这些因素有利于演讲稿在准备过程中具备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势。

其三,注重演讲稿的现场表达效果。演讲稿是以书面语的形式出现的,而演讲本身却是口语形式,为了避免二者出现冲突,可以在锤炼演讲词的时候多下功夫,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尤其是在语汇、句式和语气上尽量选择通俗易懂、自然流动的口语风格,便于体现现场感。需要注意的是,演说者务必在语言体裁和抒情方式上保持合适的尺度,切忌过犹不及,避免生硬造作。另外,可以设计一些体态语言,这样便于将现场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2演讲稿需要突出主旨,明确中心思想。

突出中心思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主旨作为演讲稿的标题,并在演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提及。要想保证思路的统一和中心思想的凝练,演说者在制作演讲稿的时候可以将主旨定位于单一化和具体化,当然还需要演说者调动一些与演讲主旨相关的材料作为辅佐内容,为明确中心而服务。

3保证演讲稿的组织结构合理。

要想让演讲稿看起来条理清晰、结构明确,首先需要将演说内容和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尽可能按照逻辑来理顺;其次,可以利用数字标明大结构和大纲的序列号;再次,用醒目的字体将纲目中的要点以及标题语言呈现出来;另外,在不同的内容转换时体现明确的过渡性,避免暗示过渡,多用明示过渡。

4保证演讲稿有特别的风格。

一般来说,演讲稿的风格无论有多么特别,都会满足这两点要求,其一,语句清晰明了;其二,情理交融,入情入理。清晰明了的语句能够给听众一目了然的感受,而情理交融则为道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演讲稿成为有情物,一则能让演讲内容生动丰富,二则能透露给听众殷殷深情,是最好的外显风格。

四、演讲稿的修改策略。

演讲稿的修改工作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情,因为初稿的写成难免出现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情况,进行修改和润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修改演说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对中心观点进行修改。演讲稿的写作是在中心主旨确定好之后进行的,所以在修改初稿的时候首先要留意全篇的观点是否体现了中心主旨,一旦发现有漏洞或者有欠成熟的地方,一定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不可视而不见糊弄听众。当然,在修改中心观点的时候演说者还需要考虑中心议题正确与否,保证中心立论鲜明突出。

2对材料案例进行修改。材料案例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在对其进行修改的时候首先查看材料是否真实,其次保证材料的具体、全面性,这样方能将问题和观点表述得更加准确,所以应按照“少则增、多则减、不当则换”的原则进行修改。

3对结构框架进行修改。查看结构完整与否,是否满足了清晰、紧凑的特征;查看开场白是否有力度、是否具有吸引力;查看演说**部分是否具有带动性;查看结尾是否具有意味深远的特征。在保证以上工作都做完之后还需要查看段落、层次的划分和安排是否得当、上下的衔接是否自然、段落前后是否有过度照应、全篇脉是否融会贯通。

4对语言成分进行修改。有人说:“锤炼语言是演讲家的基本功。”这句话非常正确,在对演讲稿进行修改时的一大要点就是对演说语言的锤炼。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此外还要查看演讲稿的风是否口语化、是否形象生动、是否朗朗上口等。

5对稿件篇幅进行修改。当众演讲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稿件的写作也需要满足限时性的特征,倘若发现演讲稿转化成口语后有可能超过规定的时限,那么演说者需要及时压缩字,将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进行删减;如果发现演讲稿转化成口语没有达到规定的时间,则可以适当增加材料、扩充内容。对稿件篇幅的修改演说者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无论增减都要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进行,争取在演说的时候可以对演讲稿做出灵活的调整。

既然演讲稿是想法转换成说法的一座桥梁,那么这座桥梁牢固与否就在于演说者是否用心建筑,掌握以上内容,在演讲实践中多加运用,让演讲稿发挥应有的作用,演说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