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总而言之,演说者想要提升心理承受力,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情绪放松,不怯场不紧张;二,一旦有变,随机应变;三,错误难免,及时补救。在确保精神饱满的前提下,演说者便可以进一步地掌握控场技巧了。

控场的技巧

成功的演讲固然离不开机敏、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同样也需要熟练的演讲控场技巧。所谓控场就是指演说者对演讲现场秩序以及听众的注意力进行适当控制的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在演讲现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如听众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场面秩序混乱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演讲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演讲者必须及时地予以调节控制。控场的技巧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视线控制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够向听众传递一定的信息,有的表演家甚至认为:“上台全凭眼”,当然,演说者也可以利用视线来控场。

首先,演说者可以用自己的眼神来吸引台下听众,尽量使他们能够从丰富的眼神变化中感受到演讲的启迪,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控制场面的安静和有序。这时留给听众的眼神应当是一视同仁的,并利用眼神来对场下听众进行观察。

其次,演说者一旦发现个别听众目光呆滞开始走神或者小声议论有碍旁人时,那么演说者可以在高喊一声“请注意,马上就要到关键之处了”之后向当事人投递一个眼神,对方很容易明白演讲者眼神的含义,从而会集中精力继续倾听演讲。

二、真诚控制法。

令演讲者感到尴尬的莫过于自己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挥洒热情而场下的听众则嬉笑吵闹或心不在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是演说者可以采用真诚控制法来加以改变。这时演说者可以尝试插入一段互动内容或者发出敞开心扉的信号,听众接收到后被其真诚打动,自然也会与演讲者产生共鸣、契合一致,同时也激发了听众的积极参与性,营造出良好的演讲氛围。

例如,演讲者在讲到民主战士闻一多时,截取了《最后一次演讲》课中的一个场景:“这时追到李公朴先生的一次演讲,闻先面对敌人临危不惧。”为了带动听众们的情绪,同时起到控场的效果,演说者改变了演说的强调,而是模拟了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声势与动作,他慷慨陈词到:“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伸出右手指向听众)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这种声情并茂的演说形式自然贴切、震颤人心,场下的听众被深深震慑住,全都聚精会神地聆听。

三、停顿控制法。

一些诸如听众喧闹、议论不止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演讲的开始或中间,这不排除演讲者自身原因所致,这时可以适当采取停顿法来控场。当场下听众窃窃私语的声调越来越高,演说者切忌提升自己的嗓音,企图盖过听众的议论,最好的办法是停顿片刻,与此同时搭配上视线控制法,将眼神投向有声音发出的地方,甚至可以带上原谅般的微笑,这种语言的间断最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其余听众也会随着演讲者的视线将目光投向窃窃私语处,这时,窃窃私语者就处在一种压力之下,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停顿的时间不宜过长,五秒左右即可,演说者在停顿过后应当适当地加上过渡性语词,引发话题,例如运用提问或幽默的形式来进行圆场。

四、出场控制法。

演说者气度不凡、开场白铿锵有力自然能够对场下听众起到震慑作用,大家仰视其“威仪”倍感荣幸,“开小差”现象自然得到减少。反之,演说者慌里慌张、萎靡不振,甚至因为惶恐而丢三落四,忘了带演讲稿,或丢了演示工具,听众们或许就有可能对他进行评头论足了。

利用第一印象进行控场,演说者在走向讲台的时候可以迈着大方平稳的步伐,最好不要抓耳挠腮或手插衣袋,上台后更不可抱臂于胸前。台前站稳后不必急于演讲,可以先展现一下落落大方的笑容并扫视一番台下听众,等听众们的目光都齐聚到台上,这时演说者便可开口演说,这样更能够抓住听众的思想缰绳。

另外,出场控制中还包括演说者衣着的控制。衣着打扮最能够直观体现演说者的气质形象,演说者在亮相前需格外准备,争取让自己看起来衣着整齐、朴素、大方,这样更容易体现演说者庄重、大气、有素养的风采。

五、提问控制法。

演说者如果运用了以上的方法仍然不能阻止场下某些听众的骚乱,那么可以采用提问控场法。根据自己所讲话题随即草拟一些问题进行现场提问,将蓄意破坏现场秩序的听众列入到提问者的行列中,这时就相当于较为直接的警告了。一般情况下,这类听众会发现自己的过错之处,并加以改正。即使无心改正碍于情面也不好再继续扰乱秩序,没有人愿意以这种不光彩的形式被连续提问两次。

六、手势控制法。

手势的运用能够增强演说的感**彩,激发听众的倾听**使之注意力集中,因此有人说演讲台上的手势是演讲者的第二张脸。手势控制法并不是用来具体解决现场**的情况,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策略,听众们被演说者的肢体语言所吸引,自然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去进行窃窃私语或做出其他破坏现场秩序的行为。

需要留心的是,演说者的手势表现需要适度,尽量不要过多、过乱,否则也会给听众带来心忙意乱的错觉。另外,切勿出现用食指指点特定听众、敲桌子、摆弄衣襟的动作,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