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四章

另外也有一些人习惯通过闭目养神、来回走动等形式来消除当众演说的恐惧,选择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加强当众演说的锻炼,紧张感就能够逐渐消除。

突破恐惧的训练方法

训练目标:

在各种场合的当众讲话中能够保持心态放松、自信从容、思维清晰,提升抗干扰能力,突破内心恐惧。

训练内容:

1准备一个吸引人的自我介绍(三分钟左右)。

2制作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策划。

3保证登台亮相简单大方(目光、表情、站姿)。

4刻意训练忘我表达的感觉。

5尝试使用肢体动作来分散演说中的紧张情绪。

6领悟公众演说的技巧和方法。

7训练当众演说时即兴构思的互动场面。

客观训练

一、态势训练:

1在登台演说之前深呼吸三十秒,保证情绪的放松。

2昂首挺胸,身体站直,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自然下垂,肩膀紧缩上提三十秒,放松。

3有意识地与台下听众进行目光交流,最好的状态是拿出主人对待客人般得眼光。

4面部表情自然协调,面带微笑。

二、声音训练:

1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变化,尽可能吸引听众关注,带动听众的思路。

2当众演说的音量高低刻意控制在日常交流音高的一倍以上。

3保持适中的语速能够消除演说者的恐惧感,可在每分钟一百至四百字范围中进行调整。

三、辅佐准备:

1了解听众。掌握听众的数量、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化背景和受教育情况能够让演说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能够消除不必要的忧虑。

2演说辅稿。对于初次登台演说的生手来说,为了避免因为紧张而造成的忘词状况,可以事先准备一份辅稿,在遇到情绪不稳的时候能够起到必要的提示作用。

3视听教具。有的演说不仅仅是当事人在台上进行言语传授,需要的是更加立体化的讲解,视听教具虽然无声却尤为重要,如果在演说中出现交具故障必然会造成演说者内心恐慌,一时间难以应付,将演说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正式演说前检查幻灯片、投影仪、电脑装备是否正常运作非常有必要。

主观训练:

当这些客观的准备都完备后,你的恐惧情绪就真的可以一扫而光了吗?这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不是别的,正是演说者对恐惧主观认识的改变。

人们主观恐惧主要包括对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忧虑重重:演讲的时候我的语速会不会太快或太慢?如果我在上台的一瞬间被某样东西绊倒怎么办?如果我的演说内容不被场下听众认可如何是好?如果我被某人某事中途打断怎么应付?如果在与听众互动的环节中我被他们问住了该怎样?可以参考以下方法突破内心的恐惧。

一、让你的听众做主角。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当我准备发言时,总会花三分之二的时间琢磨人们想听什么?而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考虑我想说什么。”把目标用“听众们需要听到什么”代替“我想怎么讲”,演说自然能够具有吸引力。当你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听众身上,你就相当于为自己减压,陈述也能够变得流畅自如。

二、坚定自己的目的。

听众坐到自己的席位上是抱着各自的目的,尽管所有人看似都在听,但是一些人的重心可能是审视演说者,一些人可能是想要听到结论,一些人可能在心中和你唱对台戏,一些人可能心不在焉。而作为演说者的你需要做的不是满足场下每一个听众的需求,而是对自己的演说目的坚定不移,按照自己的思路前进,不被听众牵绊,这样就能够排除外在阻力,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三、减少不必要言辞。

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在你恐惧紧张的时候会在无意中说出来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话,诸如:嗯、啊、ok、所以、你知道、然后、就是、比如等等,这样的词可以起到暂时的情绪缓冲作用,但是却容易让你的演说变得支离破碎,这些犹豫的声音听起来欠缺自信,甚至听众会认为你在开始演说前没有进行丝毫准备。不妨将你的演讲做成录音或者录像,先自我倾听,记住你常犯的问题,然后改正。

四、用心去感染听众。

首先应当让自己找到脚实实在在地落在地上的感觉,根基扎实,安全平静,然后采取均匀呼吸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接着应该控制自己的心思,把听众当做朋友,而不是敌人,或者也可以干脆将他们当做一面镜子,你对他们真诚微笑,他们也会回馈给你同样的表情,情绪在眼神和心理的互动中平稳下来。

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观众的眼睛上,不要游移太快,尝试持续几秒目视一个人的眼睛,这样他的力量能够传递给你,你便不会孤立无援。

五、舍我其谁的自信。

你越是肯定自己,恐惧也变得微不足道。所以你要坚信“我有控制场面的能力”,这种自信能够让你的控制力得以加强。你也可以这样想“没有人因为怯场而死掉”,所以,你会很安全,你甚至会忍俊不禁,只要你重复告诫自己“我性命无忧,怕什么?”那么你就能够坦然自如。自信往往能够带来成功,当众演讲也不例外。

公众演讲突破恐惧是一件完全有可能的事,多加训练,自然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