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十章

    千万回首,人海茫茫,究竟是什么让世界变得矛盾……



    李圭看着这字,一撇一捺,混厚自然,霸气侧漏。



    



    “天下并起天下日,欲尽马首求大同。”



    



    虽然李圭读过书,但对于眼前的字他毫不知是什么意思。旁边的人问道:“这话什么意思,他究竟让你去做什么?”



    李圭摇摇头,说:“不知道,呵呵,管他呢,慢慢想吧!”



    一个人又说:“他不是给了你一个锦囊吗,怎么不看看?”



    李圭一愣,心想:对啊,看了那锦囊我说不定就知道了啊,呵呵……李圭拿出锦囊,正准备打开,“不行,现在才开始我就不相信自己,怎么说我好多地方都比他好,他能一眼看透我的诗,我也可以,何必要什么锦囊。”李圭抖抖,说:“锦囊怎么能随便看,好了,他写什么天下,什么大同的,不过……”李圭一愣……“不过什么?”李圭一把拿起诗,看看,嘴角露出了笑容,说:“天下,大同,我知道了。哈哈,我知道了!”众人满脸疑惑,李圭说:“我想应该是让我去共家,共家一直主张天地大同,我正要去仪国,他一定是让我去共家。啊……我知道了。”



    “大哥,你真厉害!”



    李圭脸红了起来,“哪有,呵呵,好了,我们去仪国 吧。”



    众人点点头,他们整理好行李离开了草棚。



    共家,是仪国第二大学派,其创始人是恒子,主张天地大同,反对阶级歧视。如今弟子遍布天下,其圣地位于仪国勾漯(地名),现在的共师(对诸子百家中各学派掌门人的称呼,如文家叫文师,智家叫智师。)是号称钦南七贤之一的梁惠。



    诸国时代中有十大都市,其豪华程度难以用言语形容。



    方都,仪国都城,位于钦河南侧,有钦河长渊,琼山绝壁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方都城墙有二十米高,是用岖岩山的天刚石所建,坚硬无比,城墙外的护城河深五米,宽十米,再加上杨临海所发明的奇盾暗境,方都至今为止从未被攻陷过。       



    在繁荣的方都城中,整整齐齐的房屋排列在大路两侧,大路很宽,除了规定的七米主道,另外两侧还有四米 宽的辅道,从城门一直到宫门,一条路上全是商业街。



    在这城中有一个人默默走着,他肩上挎着一个包,头带士巾(是读书人的装饰,主要是未出仕的人带,出仕做官后带冠)。



    他来到相国府门前,守门的将他拦住,这人说:“我有事要见相国大人。”可是他们就是不让他进去,说:“相国大人岂是你这鼠辈想见就见的。”这时管家走了出来,喝道:“干什么呢!”



    守门的急忙解释道:“大人,是这个不知哪里来的说是要见相国大人。”



    管家打量了一下这个人,见他一副文生打扮,相貌堂堂,于是说:“你是谁,为什么要见相国大人?”



    “我一介书生,打算来投奔相国大人。”



    管家笑道:“你有什么本是尽然直接来找相国大人?”



    “恕我不能回答。”说完就准备走进府中,管家急忙拦住他,说:“好吧,我来带路。”于是领这人去找相国张恃。



    他们来到书房前,管家说:“你在这等候,我去禀告。”



    “有劳了。”



    管家走进书房,对正在看书的张恃说:“大人,刚才来了一个人说是要投奔你,我将他领了进来,现在真在门外等候,是否召见?”



    张恃放下书,说:“哼,想投奔我的人多着呢,我可不像公子要养一群吃货,毫无用处,将他赶走。”



    管家犹豫了一下,说:“大人,我见他仪表堂堂,好像是有点学问。”



    张恃说:“你怎么可以以貌取人,像以前的公子并,他要了心狠手辣的茂盾,抛弃了博学多才的龚疾,就是因为茂盾面善,龚疾丑陋,最后死得多么难看。”



    “可是?”



    “快去!”



    “是。”管家慢慢退下。



    管家对这人说:“唉,相国大人他不愿见你。”



    “没关系,出仕之路艰难,大人你不必叹息,我想总有一天他会见我的。那我走了。”



    管家点点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高明。”他转身离去,管家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视野里。



    一群大雁飞过天际,在碧蓝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张恃站在窗前,呼吸着那渺茫的气息,看着那死寂的屋檐,没有任何触动,墙角盛开的野花,没有蜜蜂徘徊,没有花香逸散。



    哭着流泪是懦弱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忘了红尘的尔虞我诈,远离世俗的名利纷争。用实力证明自己。



    我永远是徘徊,因为路是圆的。心事徐徐涌出,辗转之间,一切清澈了。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