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九章

    “大王,前方有个草棚,好像是个酒店。”



    周浩轻轻掀开车帘,在树林中,伴随着屡屡阳光的透射,本应该十分暗淡的草棚现在却很是显眼。



    路变得平缓起来,其实不难想象,因为这草棚的关系,来往的商人日夜兼程地赶路,总是要停下来歇息一下的,这里会聚集很多来往的商人,路被踏平也是情理之中。行人的脚印多了起来,,纵横交错,使得路面上积起了一层灰尘,只要风吹过,灰尘就遍地翻滚,有时令这些人停步不前,有时令他们不得不捂住口鼻,有时令华丽的衣服失去色彩,总之,走在灰尘上我们不得不格外小心。



    周浩令车夫停了下来,他走下车,整理好衣袖,才慢慢走向草棚。



    草棚中坐满了人,有便装长衣的,有背着背篓的,有磨着大刀的,有喝酒喝醉的。他们中长衣的一行人坐在草棚一角,地上放着几个水壶和一个被盖上层布的背篓,背篓很大,如果背篓装满,就需要一个大汉才能背得动,坐在这的人身板瘦小,周浩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他们中要么还有一个大汉,或者这几个人当中有人身怀绝技,力大无穷。



    而坐在草棚另一角的几个人却与他们截然不同,这几个人全是个子高大,身板结实的大汉,看着他们喝酒的那种莽撞劲,令人一见就想避开。坐在草棚中间的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他们磨着大刀,“唦唦”声时常掩盖人们的喧闹,时常又被喧闹所掩盖。但坐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让人不得不产生很多疑惑,他与众人不同,身穿着高领长袍,喝着酒,左手拄着脸,右手高高举起酒壶,嬉皮笑脸的,见他豪放不羁,令人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在这个时代里,商人的地位很低,很多有地位,有名声的人都对商人抱有偏见,譬如哪个达官显贵的儿子是个商人,那么这人就会名声扫地,被人嘲笑,有权势的人称商人作贱户,因此从商的人多为平民,且当中多是视才如命的人。不过,万事并非唯一,一切事情都不能太绝对。



    关于这样的事,也曾发生在过一个名人身上。



    张承,高国人。张承从小好学,励志成为一个伟大的将军,他的父亲是高昭王后期的一位大将,所以张承从小就被父亲严格的训练,在他成年后,跟着父亲驰骋江场,在股门一战,父亲被杀,高军连续中了鸿国的计,最终全军被打散,张承跟着一个将军逃亡,路上不幸被鸿军埋伏,全军覆没,只有张承一人逃脱。他逃脱后因体力不支昏在了路上。可正是这种巧合,张承被经纶家正鸣子看见并救走,从此他拜正鸣子为师,和他学习兵法,与王讯成为师兄弟。王讯学成出师,辅助理庄襄王,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进退”策略,使理庄襄王一越成为诸国霸主。张承出师时,王讯已经病逝,他辅助高昭王,提出用“攻守”策略对抗“进退”,瓦解理国制造出五级(即五个国家相抗持衡的状态,分别是仪国,高国,理国,鸿国,行国)的局面。高昭王同意后,张承就开始准备出征。当时的高昭王已经七十九岁了,国家大事都是由相国一人操办。相国贺欹是个保守派,他知道只要一打仗,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张承主张的“攻守”是要打数十次大战,以现在的情况,高国根本支撑不了,于是久久不下令出征。张承见自己的计划被破坏,于是找贺欹理论,可是由于张承说话激怒了贺欹,本只是想拖延时间,努力聚集粮草的贺欹顿时改变了主意,他不但烧了出征诏书,还准备设计杀了张承。张承知道后,急忙逃出高国,走投无路的他得到一个老先生的指点,开始了从商之路,数年后,他成为了最富有的商人。



    周浩刚踏进门,众人的眼睛全指向了他,与其说这些人奇怪,不如说周浩更奇怪,首先周浩气宇不凡,虽然换了便装,但依然掩饰不了那从骨子里散发出的王者风范。



    那高领的人站起来问道:“这位兄台是哪里人?在下名叫李圭。”



    周浩还礼道:“我叫周浧,是伊国人。”



    “伊国,周浧,你可是伊国贵族人?”



    周浩摇摇头,道:“不,我并不是贵族公子,只是习了几年书而已,现在在闯荡江湖。”



    “真是巧,我也是在闯荡江湖,我也读了几年书,那么我们交个朋友吧。”李圭笑道。



    周浩点点头,说:“自古以来结友都讲一个‘义’字,现为了增进你我之间的理解,我们就学古人为对方做一件事,然后结为朋友,如何?”



    “好!”他大声答道。



    周浩又说:“既然你我都读过书,不如就各自题诗一首,相互猜出要做什么事,然后去做,怎么样?”



    李圭激动的说:“虽说你我初次见面,但情趣与我如此相同,你这朋友我交定了。好,我们开始吧。”



    两人于是离开各自作诗,李圭在店掌柜要来纸,旁边的人都来观看,周浩则回到车上作诗。



    李圭斟酌着:该让他做什么好呢,太难又怕他做不了,太简单又没意思。



    想了很久,李圭才动笔,而这时周浩早已拿着写好的诗走过来了。



    李圭写完后,李圭摆开。



    李圭的诗为:



    五里纷飞黄沙,



    十里唯一草棚。



    结友我让做事,



    只有令他献花。



    诗意:五里以来黄色的沙尘飞扬,在方圆十里之内只有这一间草棚。结实好友后让他做件事,只有令他去献花(献花,引用典故。在古时候有个叫蓬的人,喜欢一个女子,他是个放牛郎,没钱,没势,没才华。蓬因此感到自卑。不过蓬攀岩的能力很强,而且速度很快。蓬得知那女子的母亲得了疾病,只有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一种草药才可以治好她的病。蓬决定去采那种草药,另外想去和那女子告别,可是怎么也迈不出脚。当晚,蓬梦见一个人对自己说:“不可以放弃,有的时候只有超越自己才可以成功,虽然面临死亡,但如果不去尝试,永远都不会有进展。”蓬下定了决心,他向女子高了白,答应她要用那种草药作为求婚礼物。蓬经历千辛万苦采到了草药,女子于是嫁给了他,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周浩看完,笑道:“你可是让我去采那种草药。”



    李圭说:“虽说是草药,但不需要攀岩,听说伊国才有,所以麻烦你了,下次我到伊国找你,你给我就行了。”



    周浩点点头,说:“你要的可是茩茉,不过,你要那种草药做什么?”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听说茩茉那种草药能治风寒,所以想弄点。”



    周浩拿出一个锦囊递给李圭,说:“好,我这就去办。不过我让你做的事可是很麻烦的喔,你办不了时就打开锦囊,里面有提示。”



    说完,周浩就辞别离开了。



    “什么锦囊,我才不需要呢。”说完,李圭才来看周浩写的诗,他顿时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