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唐帝国
字体: 16 + -

第4章 逍遥

    南岳庙之雄

    南岳庙在南岳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后有赤帝峰,前有寿涧水,庙址呈长方形,总面积达九万八千五百平方公尺,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物。古木参天,绿树掩映,飞檐凌空,光华四射,显得十分壮丽。

    正门叫棂星门,牌楼式建筑,由花岗石砌成。左右各有东西便门。正门两旁,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使人顿觉有清新幽静之感。

    再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台前横额是:“古往今来。”台门两边有木雕苍松、白鹤,颜色尚鲜艳。阁东有钟亭,悬有大铜钟一个,系元代铸造,重九千斤。阁西有鼓亭,置有大鼓。现两亭完好,只是钟鼓已毁。

    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左右为东西川门。洞门原为重檐门楼,抗日战争时期为敌机所炸毁,后来装上石栏杆,登临其上,仍可远眺。

    正川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的亲笔。

    四进为嘉应门,东西有角门,角门的部分斗拱还保留着宋代建筑的特色。门内先前有许多石碑,书法甚佳。

    自嘉应门左右角门起到寝宫止,东西住房,各有五十三间,现在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馆、大庙招待所等,几十根红柱相连,整齐壮观。

    五进为御书楼,画栋雕梁,楼上原有清代几个皇帝写的匾额和碑文。

    六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十七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浮雕游龙,形象生动,极为精美。

    殿高七丈二尺,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七十二根大石柱,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整个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所有这些,色彩斑斓,鲜艳逼真。

    大殿台阶周围,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的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千姿百态,意趣横生。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一百四十四块。这些浮雕上的人物以及动物和植物,有些是想象出来的,有些是真实的写照,还有些是《山海经》中的事故,生动极了。

    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又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

    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肃穆,气势雄浑。

    七进为寝宫,宫内原有铜佛重一万斤,是明崇祯年间(1628—1644)铸造的。

    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出北门即可上山攀登祝融峰。

    全庙周围,都是红墙围砌,四角有角楼。角楼以内,东边有观八个,西边有寺八个,以正殿为中心,连接楼阁亭台,红墙黄瓦,构成了一组宫殿式的建筑群,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卓越的艺术才能。

    岳庙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南岳志》载:唐初建司天霍王庙,后经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又经十六次修缮扩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

    会仙桥之险

    会仙桥,又名试心桥,在祝融峰巅北面的青玉坛,坛基是突兀峥嵘的一片大岩石,岩石上面平坦无奇,可容数十人。俯瞰岩下,深不可测,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的面积仅大石的一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一般人不敢在上面行走,偶一失足,便成千古恨。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公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仙人常在夜间到这里聚会,来去都要经过这座桥,所以叫会仙桥。相传,深夜还可听到群仙聚会时奏出的仙乐声。桥上有“昔人曾此飞仙”、“爽心悦目”、“南山一境”等石刻。明代卢仲田有咏《会仙桥》诗:“柯烂仙人久不回,一桥空对百花开。我来桥上寻遗事,云满空山月满台。”站在会仙桥,四顾奇珍异宝,金光灿灿,绿浪滔滔,蔚为壮观,还可望见祝融峰侧的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桥之险,可谓一绝,真乃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佛教圣地福严寺

    南岳在佛教史上有它的重要地位。

    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南岳活动起来。所谓南岳十八高僧,便陆续出现于各个名刹古寺之中。特别是慧思禅师于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到南岳后,积极开展活动,佛教的传教事业,一时兴盛起来。

    慧思是佛教天台宗的第二祖。他对《法华经》、《般若经》很有研究,在北剂的名声很高。由于佛教内部的斗争,他几次差点儿被人害死,不得已才跑到南方来,另图发展。他到南岳后,得到先前来到南岳的海印禅师的大力支持。在天柱峰的南面建立了般若寺,即今福严寺。不久,又建立了小般若寺,即今藏经殿。更重要的是,慧思取得陈政权的支持,在佛道两教的斗争中,佛教一步一步地获得了胜利。自唐中叶以后,佛教在南岳几乎取得了压倒的优势,一些道观逐步改为佛寺,道教势力衰微了。

    慧思的声誉在南岳大振,并且传到了国外。陈宣帝太建五年(573),朝鲜的玄光和尚到南岳来,拜慧思为师,慧思亲授《法华经》,玄光回国后广为传播。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慧思是有功劳的。

    到了陈后主(陈叔宝)时(583—586),相传有一个妃子到南岳避难,她向慧思学佛,削发受戒,慧思把她安顿在小般若寺。乱平以后,又被陈后主派人接回。她在陈后主面前,对其师极力推崇,陈后主便特召慧思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去做国师。临行前,他的弟子们极力挽留,可是他去意坚决,就把多年来的一个僧钵向般若寺后的一座石峰上掷去,至今人们还把这座石峰叫做“掷钵峰”。

    到了唐玄宗时,佛教禅宗七祖怀让也以般若寺为道场。宋以后,般若寺改为福严寺。

    福严寺的规模较大,是南岳佛教的五大丛林之一。寺的东面有山门一座,横匾有“天下法院”四个大字,意思是天下的佛教徒都以它为传法的寺院,两边的对联是“六朝古刹,七祖道场。”进山门便到知客厅,厅前的石柱上刻有“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的对联,可见福严寺在南岳佛寺中的重要地位。

    寺内有岳神殿、正佛室、方丈殿、莲池塘、禅堂、斋堂等,这些结构,浑然一体。寺内原有铜质岳神一尊,重一万三千斤,铜佛像三尊,各重一万斤,都是六朝陈废帝时所铸,现已无存。

    寺西后门,有一株古银杏树(白果树),围粗约一丈五尺,上半截已被雷电劈去大部分。树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仍展枝抽叶,生机还相当旺盛,寺东后门,有方形石井,叫“虎跑泉”。传说有一只猛虎在一块大岩石前,伸出前爪,使劲抓岩,同时大叫几声,泉水就从岩石里哗哗地流出来,因此叫做“虎跑泉”。在寺后山坡的石壁上,刻有唐朝宰相李泌写的“极高明”三个有力的大字,其旁又有石刻:“高无见顶相,明不借他光”,中间是一个“佛”字。这就把佛捧到至高无上,无以复加的地位了。

    福严寺周围,古木挺拔,山花喜盈盈地舒开笑脸。名刹古迹,山林美景。这是一处值得游览的胜地。

    八祖道场南台寺

    南台寺,在福严寺左南方,是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为六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海印禅师所建。到了唐玄宗天宝(742—756)初年,禅宗八祖希迁来到南岳,见这里林深草茂,景色绝佳,遂开辟为道场。由于有石状如台,所以叫做“南台寺”。希迁就号为“石头和尚”。石头希迁某种有《草庵歌参同契》,在此宣传“顿悟”之说,南宗在南岳的势力,又得到了发展。

    南台寺后来年久失修,全部倒废。清德宗光绪时(1875—1908)僧淡云、妙见师徒,募捐重修,陆续兴建佛殿、关帝殿、禅堂、斋堂等,寺貌焕然一新。

    当重修工程开始时,恰值日本佛教徒曹洞宗梅晓和尚(号六休上人)来南岳礼祖,他是希迁和尚第四十二代法孙,视南台为祖庭,自动提出在佛寺竣工后,赠送《藏经》全部。过了五年,大功落成,梅晓和尚果然同其他日本僧人,从日本护送《藏经》七百余卷,放在南台寺的藏经殿。“六藏”中以铁眼本为最好。续藏本载有辑续后贤语录,是一份珍贵的礼品。当时学者王闿运(壬秋)特为撰文刻碑于寺内,题为《日本僧赠南台寺藏经记》。在抗日战争前,日本每年都有佛教徒组成的“礼祖代表团”前来南岳。至今,日本曹洞宗还把南台寺视为祖庭。由此可见,南台寺在中日友好往来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南台寺古木成林,一片葱茏,绿荫夹道,不见天日。夏季微风拂面,凉爽宜人。地上花草丛生,香气扑鼻。有一种名叫“雪花”的高山植物,枝杆低矮,花瓣丰腴,呈金黄色,有一股脉脉的清幽的芳香,很是逗人喜爱。

    祝圣寺

    祝圣寺,在南岳庙的东南侧,是一座古庙。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经来过这里,并在这里建立清冷宫祭祀舜帝。到唐代始建为寺,初名弥陀台。后来又改称般舟道场、报国寺等。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抚赵申乔,听说康熙皇帝要到南方巡视,便大兴土木,把这里改建成一座规模宏大而又豪华的行宫,后来皇帝没有来,于是又改名祝圣寺。寺的主要结构,有前殿、正殿(即说法堂)、藏经阁、方丈室、罗汉堂以及禅室、斋堂、寮房等。这些建筑,光彩华丽,甚为壮观。

    罗汉堂左右墙上嵌有石刻的五百罗汉像。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寺内有个心月和尚,擅长石刻。他从江苏天宁寺得来版本,连续三年刻成。这些罗汉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其中,或双膝盘坐,或坦胸露腹,或持禅杖,或挥禅帚,或目光前视,或俯首沉思,无不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真是篆刻工巧,神彩飞扬。

    祝圣寺为南岳五大丛林之一。解放前,平日僧徒有两百人左右,集会时多至五六百人,可见当时之盛。解放后,南岳佛教协会会址设在这里。

    以前,寺西原有禹柏庵、御书阁。寺后有柳宗元撰书的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般舟和尚碑、元和五年(810)弥勒和尚碑等古迹。寺后还有一片森林,翠柏撩云,松涛滚滚,夏日游人至此,格外凉爽宜人。过去这里是一处著名的风景林。

    南岳书院

    邺侯书院,在烟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隐居的地方。据说李泌七岁能写文章,受到唐玄宗的喜爱。燕国公张说称他为“奇童”,宰相张九龄呼之为“小友”。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攻下长安,玄宗李隆基奔蜀,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是为肃宗。李泌前往谒见,陈述国家成败的原因,得到信任。但他不想做官,“愿以客从”,参议国事。他常常陪着皇帝乘车出入,看见的人都指着说:“衣黄者圣人(指肃宗)也,衣白者山人(指李泌)也。”长安收复后,肃宗回到京城。但中书令崔圆、宦官李辅国专权,他们看到肃宗对李泌重视,就十分嫉妒。李泌怕自己受祸,遂托故请求退隐衡山。皇帝答应了,赐给他隐士衣服,并替他修了房子。他在南岳除了好神仙道术外,还好读书。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可见他藏书之多。后来李辅国被诛,代宗立,李泌复出从政。德宗时,位至宰相,封为邺侯。他博学多谋,善于直谏,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政绩比较显著。

    李泌死后,其子李繁在南岳的左侧修了个书院纪念他,叫做南岳书院。南宋时,又被迁到集贤峰下,改为邺侯书院。到了元代,书院遭到破坏。清乾隆年间(1736—1795),衡山一个知县在烟霞峰下的李泌故居处,建立了一个义学,仍叫邺侯书院。现在的建筑是1922年在此重修的。檐柱上有一副对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它表达了作者的怀古深情。

    一掩映,飞檐凌空,光华四射,显得十分壮丽。

    正门叫棂星门,牌楼式建筑,由花岗石砌成。左右各有东西便门。正门两旁,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使人顿觉有清新幽静之感。

    再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台前横额是:“古往今来。”台门两边有木雕苍松、白鹤,颜色尚鲜艳。阁东有钟亭,悬有大铜钟一个,系元代铸造,重九千斤。阁西有鼓亭,置有大鼓。现两亭完好,只是钟鼓已毁。

    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左右为东西川门。洞门原为重檐门楼,抗日战争时期为敌机所炸毁,后来装上石栏杆,登临其上,仍可远眺。

    正川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的亲笔。

    四进为嘉应门,东西有角门,角门的部分斗拱还保留着宋代建筑的特色。门内先前有许多石碑,书法甚佳。

    自嘉应门左右角门起到寝宫止,东西住房,各有五十三间,现在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馆、大庙招待所等,几十根红柱相连,整齐壮观。

    五进为御书楼,画栋雕梁,楼上原有清代几个皇帝写的匾额和碑文。

    六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十七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浮雕游龙,形象生动,极为精美。

    殿高七丈二尺,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七十二根大石柱,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整个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所有这些,色彩斑斓,鲜艳逼真。

    大殿台阶周围,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的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千姿百态,意趣横生。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一百四十四块。这些浮雕上的人物以及动物和植物,有些是想象出来的,有些是真实的写照,还有些是《山海经》中的事故,生动极了。

    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又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

    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肃穆,气势雄浑。

    七进为寝宫,宫内原有铜佛重一万斤,是明崇祯年间(1628—1644)铸造的。

    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出北门即可上山攀登祝融峰。

    全庙周围,都是红墙围砌,四角有角楼。角楼以内,东边有观八个,西边有寺八个,以正殿为中心,连接楼阁亭台,红墙黄瓦,构成了一组宫殿式的建筑群,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卓越的艺术才能。

    岳庙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南岳志》载:唐初建司天霍王庙,后经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又经十六次修缮扩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

    会仙桥之险

    会仙桥,又名试心桥,在祝融峰巅北面的青玉坛,坛基是突兀峥嵘的一片大岩石,岩石上面平坦无奇,可容数十人。俯瞰岩下,深不可测,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的面积仅大石的一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一般人不敢在上面行走,偶一失足,便成千古恨。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公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仙人常在夜间到这里聚会,来去都要经过这座桥,所以叫会仙桥。相传,深夜还可听到群仙聚会时奏出的仙乐声。桥上有“昔人曾此飞仙”、“爽心悦目”、“南山一境”等石刻。明代卢仲田有咏《会仙桥》诗:“柯烂仙人久不回,一桥空对百花开。我来桥上寻遗事,云满空山月满台。”站在会仙桥,四顾奇珍异宝,金光灿灿,绿浪滔滔,蔚为壮观,还可望见祝融峰侧的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桥之险,可谓一绝,真乃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佛教圣地福严寺

    南岳在佛教史上有它的重要地位。

    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南岳活动起来。所谓南岳十八高僧,便陆续出现于各个名刹古寺之中。特别是慧思禅师于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到南岳后,积极开展活动,佛教的传教事业,一时兴盛起来。

    慧思是佛教天台宗的第二祖。他对《法华经》、《般若经》很有研究,在北剂的名声很高。由于佛教内部的斗争,他几次差点儿被人害死,不得已才跑到南方来,另图发展。他到南岳后,得到先前来到南岳的海印禅师的大力支持。在天柱峰的南面建立了般若寺,即今福严寺。不久,又建立了小般若寺,即今藏经殿。更重要的是,慧思取得陈政权的支持,在佛道两教的斗争中,佛教一步一步地获得了胜利。自唐中叶以后,佛教在南岳几乎取得了压倒的优势,一些道观逐步改为佛寺,道教势力衰微了。

    慧思的声誉在南岳大振,并且传到了国外。陈宣帝太建五年(573),朝鲜的玄光和尚到南岳来,拜慧思为师,慧思亲授《法华经》,玄光回国后广为传播。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慧思是有功劳的。

    到了陈后主(陈叔宝)时(583—586),相传有一个妃子到南岳避难,她向慧思学佛,削发受戒,慧思把她安顿在小般若寺。乱平以后,又被陈后主派人接回。她在陈后主面前,对其师极力推崇,陈后主便特召慧思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去做国师。临行前,他的弟子们极力挽留,可是他去意坚决,就把多年来的一个僧钵向般若寺后的一座石峰上掷去,至今人们还把这座石峰叫做“掷钵峰”。

    到了唐玄宗时,佛教禅宗七祖怀让也以般若寺为道场。宋以后,般若寺改为福严寺。

    福严寺的规模较大,是南岳佛教的五大丛林之一。寺的东面有山门一座,横匾有“天下法院”四个大字,意思是天下的佛教徒都以它为传法的寺院,两边的对联是“六朝古刹,七祖道场。”进山门便到知客厅,厅前的石柱上刻有“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的对联,可见福严寺在南岳佛寺中的重要地位。

    寺内有岳神殿、正佛室、方丈殿、莲池塘、禅堂、斋堂等,这些结构,浑然一体。寺内原有铜质岳神一尊,重一万三千斤,铜佛像三尊,各重一万斤,都是六朝陈废帝时所铸,现已无存。

    寺西后门,有一株古银杏树(白果树),围粗约一丈五尺,上半截已被雷电劈去大部分。树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仍展枝抽叶,生机还相当旺盛,寺东后门,有方形石井,叫“虎跑泉”。传说有一只猛虎在一块大岩石前,伸出前爪,使劲抓岩,同时大叫几声,泉水就从岩石里哗哗地流出来,因此叫做“虎跑泉”。在寺后山坡的石壁上,刻有唐朝宰相李泌写的“极高明”三个有力的大字,其旁又有石刻:“高无见顶相,明不借他光”,中间是一个“佛”字。这就把佛捧到至高无上,无以复加的地位了。

    福严寺周围,古木挺拔,山花喜盈盈地舒开笑脸。名刹古迹,山林美景。这是一处值得游览的胜地。

    八祖道场南台寺

    南台寺,在福严寺左南方,是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为六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海印禅师所建。到了唐玄宗天宝(742—756)初年,禅宗八祖希迁来到南岳,见这里林深草茂,景色绝佳,遂开辟为道场。由于有石状如台,所以叫做“南台寺”。希迁就号为“石头和尚”。石头希迁某种有《草庵歌参同契》,在此宣传“顿悟”之说,南宗在南岳的势力,又得到了发展。

    南台寺后来年久失修,全部倒废。清德宗光绪时(1875—1908)僧淡云、妙见师徒,募捐重修,陆续兴建佛殿、关帝殿、禅堂、斋堂等,寺貌焕然一新。

    当重修工程开始时,恰值日本佛教徒曹洞宗梅晓和尚(号六休上人)来南岳礼祖,他是希迁和尚第四十二代法孙,视南台为祖庭,自动提出在佛寺竣工后,赠送《藏经》全部。过了五年,大功落成,梅晓和尚果然同其他日本僧人,从日本护送《藏经》七百余卷,放在南台寺的藏经殿。“六藏”中以铁眼本为最好。续藏本载有辑续后贤语录,是一份珍贵的礼品。当时学者王闿运(壬秋)特为撰文刻碑于寺内,题为《日本僧赠南台寺藏经记》。在抗日战争前,日本每年都有佛教徒组成的“礼祖代表团”前来南岳。至今,日本曹洞宗还把南台寺视为祖庭。由此可见,南台寺在中日友好往来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南台寺古木成林,一片葱茏,绿荫夹道,不见天日。夏季微风拂面,凉爽宜人。地上花草丛生,香气扑鼻。有一种名叫“雪花”的高山植物,枝杆低矮,花瓣丰腴,呈金黄色,有一股脉脉的清幽的芳香,很是逗人喜爱。

    祝圣寺

    祝圣寺,在南岳庙的东南侧,是一座古庙。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经来过这里,并在这里建立清冷宫祭祀舜帝。到唐代始建为寺,初名弥陀台。后来又改称般舟道场、报国寺等。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抚赵申乔,听说康熙皇帝要到南方巡视,便大兴土木,把这里改建成一座规模宏大而又豪华的行宫,后来皇帝没有来,于是又改名祝圣寺。寺的主要结构,有前殿、正殿(即说法堂)、藏经阁、方丈室、罗汉堂以及禅室、斋堂、寮房等。这些建筑,光彩华丽,甚为壮观。

    罗汉堂左右墙上嵌有石刻的五百罗汉像。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寺内有个心月和尚,擅长石刻。他从江苏天宁寺得来版本,连续三年刻成。这些罗汉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其中,或双膝盘坐,或坦胸露腹,或持禅杖,或挥禅帚,或目光前视,或俯首沉思,无不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真是篆刻工巧,神彩飞扬。

    祝圣寺为南岳五大丛林之一。解放前,平日僧徒有两百人左右,集会时多至五六百人,可见当时之盛。解放后,南岳佛教协会会址设在这里。

    以前,寺西原有禹柏庵、御书阁。寺后有柳宗元撰书的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般舟和尚碑、元和五年(810)弥勒和尚碑等古迹。寺后还有一片森林,翠柏撩云,松涛滚滚,夏日游人至此,格外凉爽宜人。过去这里是一处著名的风景林。

    南岳书院

    邺侯书院,在烟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隐居的地方。据说李泌七岁能写文章,受到唐玄宗的喜爱。燕国公张说称他为“奇童”,宰相张九龄呼之为“小友”。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攻下长安,玄宗李隆基奔蜀,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是为肃宗。李泌前往谒见,陈述国家成败的原因,得到信任。但他不想做官,“愿以客从”,参议国事。他常常陪着皇帝乘车出入,看见的人都指着说:“衣黄者圣人(指肃宗)也,衣白者山人(指李泌)也。”长安收复后,肃宗回到京城。但中书令崔圆、宦官李辅国专权,他们看到肃宗对李泌重视,就十分嫉妒。李泌怕自己受祸,遂托故请求退隐衡山。皇帝答应了,赐给他隐士衣服,并替他修了房子。他在南岳除了好神仙道术外,还好读书。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可见他藏书之多。后来李辅国被诛,代宗立,李泌复出从政。德宗时,位至宰相,封为邺侯。他博学多谋,善于直谏,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政绩比较显著。

    李泌死后,其子李繁在南岳的左侧修了个书院纪念他,叫做南岳书院。南宋时,又被迁到集贤峰下,改为邺侯书院。到了元代,书院遭到破坏。清乾隆年间(1736—1795),衡山一个知县在烟霞峰下的李泌故居处,建立了一个义学,仍叫邺侯书院。现在的建筑是1922年在此重修的。檐柱上有一副对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它表达了作者的怀古深情。

    嵩山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嵩山主要景观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登封县城东4千米,可乘车前往,十分方便。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岸山,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乃五岳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所庙宇。

    中岳庙给人的印象是大。规模大,庙宇大,神像大,气魄大。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该庙现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庙房400余间,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它们仿佛是一群历史老人,静谧的肃立着,对游人诉说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岳庙历经2000多年的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多少代人不懈地修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现在。

    中岳庙举创于秦代,原名太室祠,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对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来此封禅,称嵩山为“神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唐玄宗在当时的中岳庙址重新增修庙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各代经过多次修建,清乾隆年间更大加修整,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庙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汉三阙

    离中岳庙不远有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是一种古代建筑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宫门前面。它常是两个一组,分立于行道两旁。两者之间并没有建筑物连接,当中阙然,所以叫阙。阙实质上是立在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小建筑,每阙由正阙和副阙组成,各阙一般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嵩山地区在汉代建筑了五个石阙,其中一个在嵩山南面的箕山之上,叫许由庙阙,另一个在中岳南麓,叫灵星坛阙,是圆形石阙,这俩个石阙现已不存。现存的中岳汉三阙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雕极品,

    太室阙在中岳庙门前约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阙高3.92米,副阙高2.16米,两阙间相距6.75米。阙由长方形大石块垒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顶”。正阙四面雕刻着人物、车马出行、马技、剑舞以及龙、虎、象、玄武、蟾蜍、斗鸡、犬逐兔等图像50多幅,形态生动,线条流畅。特别是车马出行图,描绘了当时贵族的游乐情状。这些富有动感的图像,显示出汉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副阙刻有题额和铭文,题额为篆书,铭文为八分隶书。铭文下面的30余行字,字体有篆有隶,还有篆隶参半的书法,可能是由篆到隶的过渡字型。这些碑文为研究我国书法的流变保存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面,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稍晚于太室阙。正阙高3.96米,副阙高2.65米,两者相距6.75米,建构与太室阙大致相似。阙壁遍布雕刻图像,多达60余幅,内容丰富多彩,有车马出行、马戏、蹴鞠、驯象、猎鹿、斗鸡、月宫等。最令人注目的是马戏图,两匹骏马,四蹄腾空,势如飞驰。前一匹马上,少女穿紧身衣裤,作弓形倒立;后一匹马上,少女身体后倾,舒展长袖随风飘舞。构思极为巧妙,技艺非常精湛,把人和马的神韵都表现出来了。蹴鞠、斗鸡等,也都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也使人们看到汉代文化体育运动发展的状态。

    启母阙在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阙高约4米,顶部已部分毁损,两阙间距离7米。铭文为小篆体,是汉代书法难得的精品,历来为金石家所关注。文中记述了夏禹和他父亲治水的事迹,也很有历史价值。阙身又刻有图像60余幅,内容除车马出行、蹴鞠、驯象、斗鸡等之外,还有饮宴、幻术、百戏、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幻术图中,有一袒胸露腹之人,双手抱一长颈瓶,仰面吐火,别有一种情趣。这些图像也是反映汉代文化的珍品。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嵩山太室南麓玉柱峰下。它的悠久历史,在嵩山诸寺院中,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传入我国,大约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汉明帝时曾派蔡愔、秦景等出使印度寻求佛法。蔡愔赴印,遇见了高僧摄摩腾,求得了佛经和佛像,并偕同印僧一起归汉。明帝十分高兴,便于洛阳城西门外立精舍为寺,因归来时以白马负经,故称白马寺。这是我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其时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白马寺之后的第四年(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汉明帝又在嵩山玉柱峰下,建立了一座大法王寺。据说是为印僧竺法兰译经而建。它不仅是嵩山第一座佛寺,而且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寺之一。近两千年来,这座古刹,几经兴衰,但仍然保存了不少文物古迹。此寺恰好处在“嵩门”(两座山峰对立如阙门)的正西面,每年仲秋节,这里是人们欣赏月景的好地方。

    法王寺现存建筑,前为硬山式山门三间。穿过山门,只见院内有千年白果树数株,枝叶繁茂,树径数围,游人夏日至此,顿感凉爽清新。山门之后的大雄殿,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殿前宽阔的月台中部,原有石砌池塘一座,宽约丈许,名曰“紫金莲池”。相传生公(一说是禅宗二祖慧可)在此讲经说法时,地涌金莲,开中秋一月。大雄殿后,为地藏殿,面阔七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月台,即为仲秋待月之台。

    由地藏殿东角门出去,沿山径田垅北上,在不远的台地上,有四座巍然屹立的古塔。西南角的一座高塔,通称“法王寺塔”,平面为正方形,高40余米。在建筑史上,称为单层密檐式塔,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以上为十五层密檐,檐间有假门窗。通体用白灰敷皮一层。塔身南面辟园券门,门内为空筒状内室,佛台上部有泥塑佛像一尊,下台奉汉白玉佛一尊。从塔的特征看,当为初唐所建。其东一塔,式样亦很古朴,塔身特高,是一座单层单檐式砖塔。平面方形,高约9米。南面开券门。塔顶宝刹与受花等皆用青石雕刻而成,工艺特精。覆钵硕大,建造年代当不晚于前塔。其北又有两座方形砖塔,塔身明显变短,很可能是唐中晚期的建筑。因为四座塔之石铭均已不存,其绝对年代无从稽考。也有人认为十五层砖塔,即隋文帝仁寿二年建的舍利塔。除此四塔外,在寺西山坡上,还保存一座元延祐三年(1316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为“月阉海公圆净之塔”,高约8米,建筑工艺相当精良。寺后西北角的耕地里,另有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造的六角砖塔,名“弥壑澧公和尚塔”,弥壑为禅宗五派中的临济宗第三十二世法祖。此塔在嵩山少有的清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此外,在寺附近,还有一些建筑遗址和古碑、小塔等文物,它们都是古法王寺各院的遗迹。

    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千米的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周公庙门前有一座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照壁,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大门面前刻制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周公营东都定鼎洛阳时,曾在这里以土圭测日影。《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政府派太史监南公说来阳城,仿土圭旧制,换以石座石表。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字,带有纪念周公之意。后人在石座背面题刻“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副。现存的测影台,下部乃方形石座,形如15°的正方形锥体,高约2.5米,周长5.5米,名之曰“圭”;上部为长方形石柱,高约2米,名之曰“表”。表上端覆盖石雕,远视似亭,颇为壮观。1000多年来,它饱经风雨侵袭,巍然独存。

    观星台在测影台后约20米处,建于元朝初年,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古代文学和建筑史中也有重要价值。这座观星台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为当时全国的观测中心。其规模宏大,高9米多,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为砖石结构,台北设有两个对称的踏道口,可登台眺望。台顶北部测量日影的量天尺(尺圭)长31米多。当时郭守敬利用这座观星台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郭守敬还和王恂、许衡等人利用这里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全国其他观测站的资料,经过计算,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这部历法施行达360年。授时历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比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而现在世界通用的阳历是公元1582年才制定的,它与授时历相一致,但比我国授时历要晚300年。

    嵩山观星台为全世界瞩目。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之作了高度的评价。国际天文家学会曾作出决议,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一颗小行星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观星台、授时历和郭守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少林寺

    ?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座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

    一进山门,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

    天王殿,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它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佛教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只,重约650千克。该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铜质达摩像。东侧置放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断臂佛前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是1983年重建,殿内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奉毗卢(即释迦牟尼)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游。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美,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资料。

    从塔林北行约1000米,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景色幽雅秀丽,它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价值最高的一所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像。

    从初祖阉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

    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址为嵩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无484年)。隋代改为嵩阳观。唐代武则天封嵩山时,曾以这里为行宫。唐玄宗则多次来此游玩。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嵩阳观圣德感应碑》,高达9米,宽2米余,为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五代后周时,始将这里改为书院,使之成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定名为嵩阳书院。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和司马光、范仲淹等都在这里讲过学,使该院成为嵩山地区儒教的活动中心。清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嵩阳书院兴盛之时,各地学子慕名而来,书声琅琅,弦歌不绝,在周围的佛道寺观之中,自然别有一番韵味。院内原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碑一座,刻有他所题的一首七律《嵩阳书院》。诗中说:“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以菁莪育俊英。”嘲讽唐朝皇帝在这里建立奉天宫,祈求长生不老,虚妄荒谬,不如后人将道观改为书院,培育青年。

    嵩阳书院古朴雅致,前后共五进,有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先圣殿、先贤祠、三贤祠、道统祠、丽泽堂、藏书楼等,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嵩岳寺塔

    ?

    嵩山脚下还有我国最早的高空建筑——北魏嵩岳寺塔,也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岳寺苍山环抱,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因推崇佛教改宫为寺。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起了这座宝塔。隋唐之际,寺院定为今名,屡经扩建,富丽堂皇。唐代以后逐渐衰落,只有嵩岳塔一直保存至今。现在的山门、大雄宝殿、伽蓝殿、白衣殿等,都是清代重建的。

    嵩岳寺塔的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塔高约41米,周长33.7米,外部分为15层,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构成。基台平面呈十二角形,高0.85米,坚实厚重,造型古拙,为全塔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辐射着一股深厚的气势。基台上面的塔身为上下两部分:下段壁体平坦、挺拔、质朴、自然,四壁辟有宽敞的券门;上段12根倚柱构成12面,除辟门的4面外,其余8面各砌一座壁龛,突于塔壁之外,装饰得奇妙精巧。塔身上15层密檐,檐与檐之间低矮的塔壁上点缀着门窗。诸檐叠砖的数目经过精心设计,使全塔外廓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造型。密檐以上为塔刹,由宝珠、相轮、俳莲等组成,高3.5米。整个宝塔形成刚劲而柔和、雄伟而秀丽的艺术特色。

    ?

    五台山

    五台山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千米。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霭浮空,称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西藏、内蒙、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五台佛国也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期,这里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千百年来,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巡礼,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

    五台风巍山如台

    东台

    五台山属太行山脉,面积2800多平方千米,山南山北各有溪流分别注入清水河和滹沱河。由于五座台顶所处方位不同,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北台、中台、南台。其中东西北中四台,位于同一道山脉,新月状排列。只有南台独居一方,与四台遥遥相望。五峰以内称台怀,为五台中心区,五峰以外称台外。

    东台又称望海峰,台顶如鳌鱼脊,耸立于台怀镇东北10千米处,海拔2795米。台顶面积最小,仅7万平方米。台上曾建有望海楼,据传登楼能远眺东海日出,故名。今楼已毁,但登此台晨观日出,眺望群山秀色,欣赏云海变幻,依然壮丽非凡。幸运时,还可看到难得一见的佛光。据史载,隋文帝曾下诏在五台各建一座寺庙,供奉名目不同的文殊菩萨。东台顶原建有一座望海寺,内供文殊像。现仅存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建的笠子塔。

    西台

    距台怀镇23千米,海拔2773米,面积约28万平方米。台地的周围群山拱围,岩石幽深,峰顶旧建法雷寺,供奉狮子文殊像。每逢皓月当空,只见银光泻地,层峰朦胧,万籁俱寂,俨若悬镜,故取名为挂月峰。

    南台

    距台怀镇南面25千米,海拔2485米,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取名为“锦绣峰”。顶上建有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佛像。农历四月,北面四台还是冰天雪地,而南台山腰却是百花怒放。

    北台

    北台又称叶斗蜂,约距台怀镇25千米,为五台之最高峰,海拔3058米,台顶面积37万平方米,顶天立地,有“华北屋脊”之称。此台特点是台高、风猛、雷激。台顶建有灵应寺,内供无垢文殊佛像。《清凉山志》载:“在其下仰视,巅摩斗杓……风云雷雨,出自半麓。有时下方骤雨,其上羲晴……时或猛风怒雷,令人惊怖。常有大风,吹人堕涧,若槁叶耳。”

    中台

    中台又称翠石峰,距台怀10千米,台顶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与四台相比,中台的主要特点是大。在台顶有一巨石,立如奔马,卧似喘牛,长有斑斑苔藓,在阳光照射下,丹碧生辉,故取名为翠岩峰。峰的西北面有太华池,北有甘露泉,东南有玉龙池,池旁还有三株泉,是南北五溪流水的发源地。台顶有演教寺,内供文殊佛像。还有明朝建的祈光塔,四角各有小塔,象征东西南北中五台。

    五台古刹

    显通寺

    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显通寺周围山峦起伏,寺内殿阁巍峨,兼有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佛教气息浓郁。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分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各具特色,无一雷同,辉煌壮丽。尤其最为突出的是青铜铸造的铜殿,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先后铸成三座铜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可惜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现仅存东西两座。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

    铜殿两旁各有一座洁白小巧的重檐砖殿。寺院门前,有一种楼,气势宏伟,内悬万斤铜钟,系明代所铸,若人击之,钟声可遍及全山,诚为珍稀之文物。

    塔院寺

    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

    寺内主要建筑排列为:大慈延寿宝殿在前,藏经阁在后,大白塔居中,周设廊屋,布局完整。整个寺院殿阁巍峨,金碧辉煌,苍松翠柏,气象庄严。

    人们进入台怀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基座呈八角形,南面(俗称正面)正对“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石洞上刻着释迦牟尼的足迹图。脚印“长一尺六寸,广六寸,足心有千轮相和宝瓶鱼剑图。足趾上各刻‘卍’字”。据碑文解释,释迦去世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足迹,瞻礼供奉,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同时把佛足迹拓印,带了回来。唐太宗敕文刻石上供奉于宗庙。到了明代,塔院寺修建大白塔,有云游僧人前来献佛足图,刻碑于此。北面(俗称后面)正对大藏经阁,也有一石洞,洞内供奉护法神韦驮。大白塔的下层俗称塔殿,内有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等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还有瓷质济公和尚和木雕刘海戏金蟾。其中的济公和尚和刘海戏金蟾,色调鲜艳,手工细腻,小巧玲珑,是精细的工艺美术珍品。

    这座大白塔,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项巨大成就。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能进行60米高的空中作业,是很不简单的。整座塔粗细相间,方形与圆形互相搭配,造型优美,比例适中,巍峨壮丽。风吹大白塔风铃,“叮当”作响,使世人从尘俗中警醒。

    菩萨顶

    位于显通寺北侧的鹫峰上。从下往上仰望层层台阶,犹如天梯,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琳宫。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原为青庙,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参照皇宫模式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寺居山巅,门前筑有台阶108级,据说是暗示山西旧属108个县;也有的说是象征人间有108种烦恼,香客一定要把它统统踩在脚下,方能瞻仰菩萨真容。

    菩萨顶上,建有一座华丽的木牌楼,上悬“灵峰胜境”匾额,传说是康熙皇帝御书。寺内有康熙乾隆御碑各一块。乾隆碑系一汉白玉四棱石柱,四面分别刻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象征着各民族的团结。游人至此,俯瞰四周,只见翠绿山色与各方古刹相互辉映,庄严之感油然而起。

    菩萨顶有三口巨型铜铸大锅,最大的口径2米多,深1米以上,过去每年使用一次,一次是在腊月为庆祝释迦佛成道日,用黄米、绿豆、栗子、红枣、大米、桃仁、红糖煮成八宝甜粥,或称腊八粥,对外施舍一天;一次在六月为庆祝主供佛文殊菩萨生日盛会,供应外来众僧,使用这三口大锅煮一个月的饮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