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门仙真
字体: 16 + -

第6章

    “师弟不欢迎我,师姐无事便不能来看看你了?”许飞娘怪嗔道。

    “师姐能玉趾亲临我这玉衡宫当真蓬荜生辉,小弟三生有幸。”伏珩似笑非笑的说道。

    “我只道师弟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今日才知师弟还口齿生香能说会道!”许飞娘嫣然一笑道,而后正色又问道:“师弟可知今日是何时日?”

    “呀!遭了,今日十月十五乃是师尊传道讲法的日子,却让我给忘了。”经许飞娘的提醒,伏珩突然记起。

    原来每年三元之节太乙混元祖师都会从太乙宫下来,到黄极宫为徒子徒孙们传道讲法,伏珩从入门至今已经去听过三回。今日恰好十月十五为下元之节。三元是指天、地、水三官。三官掌握人的生死命籍,与善恶功过薄录。天官主掌赐福,地官主掌赦罪,水官主掌解厄,它们将于每一年的特定三日分别降临人间,考校人的善恶功过,以定人之寿命。即《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所云:“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

    伏珩嘱咐过石生兄妹好好温习功课,便与许飞娘赶往黄极宫。入门已有一年有余,伏珩对五台派也比较熟悉了,他与许飞娘出了北斗宫,北斗宫外一条主道直通黄极宫。主道一侧还有一条岔道,岔道通往灵宝阁,阁中收藏道佛魔三道各类道书金卷、杂文笔记以及太乙混元祖师从各处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他与许飞娘顺着大道向上,不多时便到了黄极宫。黄极宫中,太乙混元祖师高坐瑶台之上,下首是太乙混元祖师师弟摩诃尊者司空湛,太乙混元祖师的弟子各自盘坐两边台下蒲团上。伏珩俱都认识,从左往右以次是脱脱大师陈玄牂,焦衫道人谷玄,何璋也即是以后的金身罗汉法元,云海天音剑岳琴滨,女枭神蒋三姑,七手夜叉龙飞,玄都羽士林渊,日月僧千晓,铁笛仙李昆吾,石居士邢徽,黑头陀谭干,胖魔君白晓,火翼金刚胡式,芙蓉尊者孙福以及朱洪,其后则是师兄们的弟子。

    伏珩与许飞娘进入黄极宫,许飞娘径直去道台下一空位就坐,伏珩倒身下拜,磕头道:“弟子伏珩拜见师尊,弟子来迟请师尊责罚。”

    太乙混元祖师道:“珩儿你且起身吧,为师今日不责罚与你,暂且记下。”

    伏珩对太乙混元祖师作礼启谢,这才起身,又对师叔司空湛以及在座众位师兄师姐赔礼,这才落座。伏珩入门最晚,还在师兄朱洪之后,虽然得太乙混元祖师喜爱,却不持宠而骄,自觉坐到朱洪师兄身旁,太乙混元祖师见此甚为满意,含笑点头。

    太乙混元祖师开始传道讲法。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道说三教至理,法演万全精微。

    说一会道,讲一会法,三家配合本如然。

    台下众人开悟,听的如痴如醉。伏珩在班中听讲,忽然见他喜不自胜,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异常欢喜。太乙混元祖师看见,便沉声问伏珩道:“珩儿,你为何痴狂不听我讲?”伏珩这才醒悟,遂回答道:“弟子诚心听讲,因为听师尊讲到妙处,心中略有所得,所以情不自禁,请师尊恕罪!”太乙混元祖师神色好奇问道:“哦,你既知其中之妙真,我却要问你妙在何处?”伏珩端正神色,开口道:“不知道!”

    黄极宫中顿时被笑声淹没,哄堂大笑。更有师兄对伏指指点点,唯有少数几人,未曾发笑,而是在沉思。太乙混元祖师并不发笑,为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神情莫明。倒是大师兄脱脱大师陈玄牂沉思片刻开口道:“师弟此言大妙!”坐于伏珩身旁的朱洪沉思片刻同样开口,问道:“师兄此言是何意?师弟直言‘不知道’,有何妙处?”脱脱大师回道:“老子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不知道者,非是不知,实者得道也!师弟此言暗合圣人之言。所以大妙!”“师兄此言差矣!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为道,何以说不知其名?即无名何以求道?”焦衫道人谷玄问道。

    “师兄此言亦不妥!即非常名,亦非常道,可称其为空。不知者空,即得空,何以要求?”云海天音剑岳琴滨答道。“岳师弟此言在理!”许飞娘亦说道:“空者见性,空者清净,修道亦是修静,即静则得道!”

    伏珩看着殿上众位剑仙争论不休,心不由想起一首诗。伏珩遂问太乙混元祖师道:“师尊容禀,弟子有一事不明,请师尊解惑。”太乙混元祖师听问此言,说道:“你且说来!”殿中随之安静下来。

    伏珩问道:“弟子听闻一首诗: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志不坚。请问师尊,何为仙?”太乙混元祖师答道:“吕祖当日问正阳真人道:生于中国,幸遇太平,衣食稍足而岁月未迟。爱者安而嫌者病,贪者生而怕者死。今日得面尊师,再拜再告,念以生死事大,敢望开陈不病不死之理,指教于贫儒者乎?正真人答道: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是以仙者,乃是人修行而成为仙。“仙”之一字,一人一山。何以一山一人即为仙?人在山中修行。红尘之中物欲横流,山中清净自然,是以仙追求的是清净自然,是一种境界。对仙的追求还在于‘修行’二字,这修行要你自己去慢慢体会。”

    “弟子多谢师尊教诲!”

    太乙混元祖师点点头,然后对众弟子道:“今次讲道以毕,都散去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