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架空
独孤皇后殁后,许多臣子上书道皇后大行之际,天降金银香花,奇妙音乐声振虚空,征兆如秘记中所载的妙善菩萨归位相同。杨坚本与皇后夫妻情笃,闻奏后又喜又悲,深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因独孤皇后生前赏识杨素,杨坚便命其治理丧仪。杨素召高僧大德五十余人进宫,举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超度。杨坚与独孤皇后共生育五子,长子杨勇废为庶人,不得参与皇后丧礼。次子太子杨广亲临听讲,极尽孝道。然而每天吃些薄粥到底熬不住,暗地里命人将鱼肉装在竹筒内带入悄悄食用。第三子秦王杨俊已故,第五子汉王杨谅不肯与杨素、杨广两人为伍,他从晋阳带回高僧,自为施主替独孤皇后经营法祀。杨坚道杨广、杨谅兄弟二人持孝,深感欣慰,给予许多赏赐下去。杨坚第四子蜀王杨秀奢侈僭越,并因杨广立为太子忿忿不平。杨广深以为患,命杨素搜集其罪状呈给杨坚,杨坚大怒,夏初时即召其进京。杨秀知道此行甚险,一直拖延着,甚至接到皇后的讣告仍不肯动身。杨坚听闻后怒不可遏,连番派使臣前去严责,杨秀因此惧怕,更加不敢来长安。
杨坚又命上仪同三司、太常寺卿萧吉选择陵地。萧吉性格忠谨孝慎,精于阴阳历算,曾考定古今阴阳书。萧吉接旨后对杨坚道:“臣虽擅长演算,却不敢说精于风水之道。臣推荐东宫学士李百药与臣一道勘察吉地。”李百药乃已故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杨素、吏部尚书牛弘荐其为礼部员外郎,废太子杨勇曾召其兼任东宫学士,修订《五礼》,并撰写了《阴阳书》。杨坚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了。
杨广单独召见萧吉,道:“您曾预言本宫当为太子,如今果然应验。此番请您占卜吉地,保佑本宫早日登基,本宫自然不会忘记您的。”萧吉不敢不应。杨广又道:“本宫出镇扬州时,曾征召过李百药。他那时跟随废太子,故而托病不应召。此番父皇虽命他辅助您,关键的地方,还是不要让他参与的好。”萧吉只能遵从,随后与李百药跟着杨素走选多处山陵,后见一处符合杨广要求,便对杨素道:“此处龙气盘升,乃大吉之地,卜国祚二千年,传世二百代。”说罢看着李百药,李百药只是附和而已。杨素便命萧吉绘图呈报,杨坚却道:“吉凶由人,不在于地。”但仍命杨素在所择之地建造太陵。
杨素仍按照建造仁寿宫的法子,征召数万工匠日以继夜地建造,竟然于当年十月便建成了寝陵。杨坚定于闰十月二十八日亲自为皇后发引送葬,萧吉知道太陵有碍杨坚阳寿,便悄悄劝谏道:“据阴阳历算,陛下送葬对自身不利”。杨坚置之不理,萧吉无奈,便对杨广道:“吉地本可令太子四年内登基,如今看来,或可提前。”杨广听后大喜,悄悄赏赐了萧吉。待丧仪结束,杨坚下诏曰“杨素对皇后虔诚至孝,非平戎定寇之功可比”,封其一子为义康郡公,食邑一万户,世代承袭。赏赐杨素良田三十顷,米一万石,绢一万段,绫、锦共五百段,满盛珠宝的金钵、银钵各一个。杨坚又犒赏将作监大匠宇文恺与工部苏威、李文纪等人,苏威因此难得地夸赞李文纪办事妥善。李文纪目睹杨素督迫残害工匠,致使死伤过万,为使国母丧事极尽哀荣而如此,绝非臣子所应为,故而他将所赐之物悉数交给工部,分散给死伤的工匠家人。杨素、苏威得知后,不过哂笑而已。
独孤皇后安葬后,不久杨坚梦到她,仍是年轻时的样貌,身披七宝神态祥和,便以为是福地与法事所致,欣慰之余又命工部与将作监合力营造天下最盛大的佛寺为皇后祈福。将作大匠宇文恺设计了几稿寺院图样,杨坚皆不满意。宇文恺无奈找到苏威,要求工部协助遍寻名匠。这事自然又落到李文纪头上,他想到的头一个人就是施崇,便备了些许礼物亲自去金燕桥请他。施崇被李文纪再次相求,又喜又虑。忧虑的一如前情,喜的却关乎施诺的婚姻大事。这两年他眼看着施诺年纪渐长,时常操心她将来如何择婿嫁人。近来他看出施诺对李云起用情颇深,自己合计着将来的女婿若是李云起,那总是好过寻个其他什么人。施崇思来想去觉得这次是天赐良机,琢磨着如何为施诺定下这桩好姻缘。但他也不好直接说破,恐怕李文纪认为自己拿出仕逼迫他,将来轻视施诺。急事缓办,需得先铺垫铺垫,做成水到渠成的样子方才好看。施崇拿定主意,便对李文纪道:“承蒙右丞看的起,只是在下的顾虑大人也知道。若是右丞肯允一个承诺,将来在下为小儿有所相求时,右丞绝不推诿——当然,所求之事无关仕途、钱财——那在下再没有不应承的道理。”李文纪听闻,料他是想在金氏有难时求援,金氏本有恩于李家,若是相求断然没有不允的道理。他便答应施崇,二人击掌为誓。施崇次日便随李文纪至将作监见过宇文恺,过了半月绘出一稿图样。宇文恺呈上去,杨坚非常满意,赞道:“如此所在,方与皇后匹配。”亲自为佛寺起名为“禅定寺”,依旧让杨素监工,命令速速建造起来。
至十一月,杨秀不堪施压终于来到长安,但已错过独孤皇后大殓之礼。杨坚见到他恨地不能与他说话,派人代为训斥,并交付有司治罪。不久杨素奏报挖出了杨秀诅咒父亲与兄弟杨谅的枷锁人偶,杨坚当即将杨秀废为庶人,幽禁在内侍省。又命彻查杨秀封地官员,大半州县的长吏因此获罪。
此案完结后,杨素权势登顶,显赫无两。家中府邸仿照皇庭,仆役姬妾数千人,田产店铺不计其数,亲朋旧部均官居要职,党群之众铺天盖日。朝廷内外,除驸马柳述、大理寺卿梁毗和李文纪几位耿直臣子之外,无不屈从于他。十二月,梁毗复核全年刑案,其中多与杨素或其党群相关。他愤懑至极,便将这些刑案文书递交给杨坚,并上了一封密奏道:“臣见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位高擅权,朋党子弟广布州县,震慑百官。夫奸臣擅命,有渐而来。王莽篡汉,桓玄覆晋,莫不如此……天下无事,容息奸图,四海稍虞,必为国患”。杨坚本已听多位臣子奏报杨素所为有悖臣伦,见梁毗所递的刑案后既惊又怒。为免惊动杨素,他佯装大怒,将梁毗投入天监亲自审问。梁毗拼着一死道:“杨素恃宠而骄,结党连群,作威作福。对所领将士臣子杀戮无道,又谋害皇族。废太子、蜀王废黜之日,百官莫不震悚,唯独杨喜形于色,扬眉奋肘,把国家之难当做自己的幸事。凡此种种,无一不违背臣子之伦。今圣上之怒必不因臣之所言,乃是因杨素所为。便是臣因此而死,亦死得其所。”杨坚听他所说诚亮有节,理不能屈,便将其释放,命其与柳述多方搜集杨素所为。待查证后,杨坚寻个时机颁诏道:“仆射乃国之宰辅,不需事必躬亲。只需三五日至尚书省审查要务即可。”自此,杨素便不能经常处理政务,实权旁落,恩宠渐衰。杨坚经此一事,疑人之心更重,只宠信驸马柳述。杨素被夺权后,见尚书省兵部尚书柳述权势日盛,因此认为是柳述背后陷害他,对其憎恨到无以复加……
~~~~~~~~~~~~~~~~~~~~~~~~~~~
年底,禅定寺初具规模。杨坚亲去奉香,见主殿内初雕成的千手千眼妙善菩萨梵相端严,颇似独孤皇后样貌,不免又伤心一番。归来后,杨坚总觉神思恍惚不安。便命召请佛教四海宗师,一时翘楚全部入住禅定寺,日日开坛讲经。仁寿三年(603年)年初一,又下诏大赦天下。当夜天降大雪,次日杨坚起身后见天地之间雪白空洞,心里愈加萧索。各亲贵络绎不绝进宫拜年,他却乘着肩舆来到皇后所居之处。见宫内一如旧貌,原来侍奉之人都还在,饲养的鸟兽活泼,暖阁里的花草鲜润。佛龛前供奉了果品,皇后最爱的琴上也纤尘不染,甚至还按她生前习惯燃着一捻香。自皇后殁后,杨坚虽命保持旧制,但恐睹物思人,久已不到这儿来了。今见此境,初时难免追忆伤感,在淡淡香气中多坐了会儿渐感觉心内安定释然。仿佛皇后仍在世,只不过暂时离开一下,马上就要回来与他听琴下棋了。他问宫人是谁来此焚香,回道是“郑尚仪时时来此祭拜。”杨坚点点头,命人请郑尚仪过来。
郑檀奉召觐见,杨坚见她素服简饰,形容瘦削,对她道:“皇后曾屡屡夸赞尚仪非凡人可及,寡人只道是有过誉之处。今日所见果然证实皇后眼力过人,你如此侍奉皇后仙魂,到底是不枉皇后疼你一场。寡人要重赏你,让天下人都知道,忠心事主才是寡人看重的品行。你想要何赏赐?”
郑檀数月来就盼此一言,当即跪下叩头道:“圣上昨日大赦天下为皇后积福,臣的母亲也获解禁。皇后在世时曾有口谕,令臣出宫。今臣斗胆请圣上恩旨,令臣回家与母亲团聚。”
杨坚本想表彰她为忠诚典范,没想她却要出宫,心内略有不快。但前面已然开口赏赐,也不好回绝。想了一下道:“寡人允你出宫。但寡人之前听皇后与越国公道,你是韦陀菩萨派来接引虔心修持之人的,故而网开一面。如今皇后已升化,寡人也垂垂老矣,可否劳尚仪待接引寡人与皇后相逢后再离去?”
郑檀跪在地下,听到这答复心里失望地无以复加,却无法辩解。杨坚见她脸色愈发地白了,知道她是不愿意,加之想起杨素为她求情的往事,心底顿时不喜,反更欲要她随侍左右,便起身道:“即日起,寡人补任你为尚宫,主司言,掌宫内宣传奏启之事。”
郑檀颤声道:“臣谢圣上隆恩。”
杨坚自起驾去了,郑檀跪在地上,觉得寒气冷到四肢百骸里去。宫人搀她起来,她推开人自己走出去。宫外北风卷着雪连绵不绝扑过来,呛的人喘不过气。郑檀在雪地里跌跌撞撞地走着,只觉得天地白茫茫一片,来路全然无踪,亦无去路可寻。等侍奉她的小宫女郁琇寻到她时,雪已将她裹成一团。郁琇将她扶回去后,鞋袜都湿透了。至夜,郑檀高热不退,一病缠绵了十余天才能起身。
云舒自何妥处得知了消息,这天他又来习琴,神态与音色皆萎靡不振。何妥示意他停下来,问道:“玉郎,你可是因郑尚宫而忧心?”
云舒点头道:“学生已去过郑府,大将军与老夫人皆无计可施。”
何妥捋着胡子说:“以他们之位尚一筹莫展,你又能奈何?”
云舒眉毛拧住,无奈道:“学生一介白衣,束手无策,只是愧对慧心姐姐。”
何妥拨几下琴弦,故作随意问:“玉郎,你已成年,因何仍未出仕?”
云舒楞了一下,在此之前,从未有人与他谈论过仕途之事,便据实答道:“家父未曾提及,因此我只安于求学。”
何妥抬眼盯着他问:“求学为何呢?譬如为师教你琴技,是为传一脉清声,教化一方。你学成后若是用以自娱自乐,或是开馆收徒,那为师教你何益?”
云舒喉头咽了下,俯首道:“请师傅赐教。”
何妥道:“《礼记》教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之学,于人之本旨无不如此。玉郎你耳目聪慧,乃天之所与,所不与者唯贵仕。为师观你所学已成七分,何不探囊取之?”
云舒迟疑道:“学生本无心求富贵权势。”
“哼。”何妥胡子撅起来。“为仕之人,首要是恪尽职守,砥身砺行,但求政令通达,万民和顺,此才是其权势所在。若说有什么富贵,国泰民安乃为富,品格显闻四方乃为贵也。”
云舒自知失言,惭愧道:“学生轻狂了,师傅见教的是。”
何妥叹口气道:“为师与你说这些,别无他意。这一年,为师来回奔走于你与慧心之间,知你二人互有情义……”
云舒吓了一跳,忙解释道:“师傅误解了,我们……”
何妥摆手打断道:“为师虽不屑郑译为人,但慧心碧玉无瑕,清品难尚,为师颇为赏识。玉郎你虽年轻,但生就君子胸怀,一派光风霁月,与慧心甚为般配。今她困于宫中,为师有心助你二人玉成。”
云舒本想解释,但听到“相助玉成”几字,心道若因误解能救慧心出来也未尝不可,便问道:“师傅的意思是?”
“玉郎,求人未若求已。唯有你出仕,等带金佩紫之时便可向圣上求配慧心。晚了,怕是贻误终身。”
云舒踌躇道:“家父从未提携过亲族子弟,怕是不肯为学生谋划。”
何妥不以为然道:“为臣子者,本有察举之责。右丞耿直清廉有余,而变通不足。放着知根知底的贤人不用,岂不是未尽臣子本分?内举不避亲,就由为师举荐你罢。”
云舒心头不由泛起一丝喜悦,拜谢道:“师傅之恩,学生不知如何回报。”
何妥捻须道:“为师老了,无甚企盼与避讳,得成全的,且成全罢了。来来,为师先教教你,回去怎么说服你父亲。”……
~~~~~~~~~~~~~~~~~~~~
备注:
大行: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指新近去世的皇帝,取一去不返之意。
妙善菩萨:春秋时期父城(今河南平顶山宝丰县父城)妙庄王与王后宝德之女,排行第三,名妙善。其立志修行,其父多阻挠,后用自己的手、眼为父亲医病,其圆寂后化身为千手千眼观世音。
大德: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隋唐时期,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大德。
上仪同三司:散官职,从一品。
太常寺卿:负责皇帝祭祀、音乐、医药、卜筮等事务,正三品。太常寺下设:郊社署、太庙署、太乐署、太医署、太卜署。
李德林:字公辅,隋朝开国元勋,原内史省内史令,先因直谏遭杨坚疏远,后与苏威不睦,继而因谗言遭贬,死于任上。其少时以孝闻名,所学广博,才思敏捷。著有《齐史》。
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下设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办学等。礼部员外郎辅助尚书,从六品上。
将作大匠:将作监的最高职位。
杨坚子嗣:长子房陵王杨勇(废太子,被杨广缢死),次子隋炀帝杨广(被叛军缢死),三子秦王杨俊(被王妃毒死),四子蜀王杨秀(被杨广杀死),五子汉王杨谅(被杨广毒死)。
尚宫:隋朝后宫女官职,掌导引皇后及闺閤廪赐、宣传奏启等。从五品,与尚仪同级。
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察举:察举制为自汉代开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长官考察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除岁科和常见的特科外,另有许多特诏科目。察举的对象主要为儒生、文吏两途,其中儒生为主。
(本章完)
杨坚又命上仪同三司、太常寺卿萧吉选择陵地。萧吉性格忠谨孝慎,精于阴阳历算,曾考定古今阴阳书。萧吉接旨后对杨坚道:“臣虽擅长演算,却不敢说精于风水之道。臣推荐东宫学士李百药与臣一道勘察吉地。”李百药乃已故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杨素、吏部尚书牛弘荐其为礼部员外郎,废太子杨勇曾召其兼任东宫学士,修订《五礼》,并撰写了《阴阳书》。杨坚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了。
杨广单独召见萧吉,道:“您曾预言本宫当为太子,如今果然应验。此番请您占卜吉地,保佑本宫早日登基,本宫自然不会忘记您的。”萧吉不敢不应。杨广又道:“本宫出镇扬州时,曾征召过李百药。他那时跟随废太子,故而托病不应召。此番父皇虽命他辅助您,关键的地方,还是不要让他参与的好。”萧吉只能遵从,随后与李百药跟着杨素走选多处山陵,后见一处符合杨广要求,便对杨素道:“此处龙气盘升,乃大吉之地,卜国祚二千年,传世二百代。”说罢看着李百药,李百药只是附和而已。杨素便命萧吉绘图呈报,杨坚却道:“吉凶由人,不在于地。”但仍命杨素在所择之地建造太陵。
杨素仍按照建造仁寿宫的法子,征召数万工匠日以继夜地建造,竟然于当年十月便建成了寝陵。杨坚定于闰十月二十八日亲自为皇后发引送葬,萧吉知道太陵有碍杨坚阳寿,便悄悄劝谏道:“据阴阳历算,陛下送葬对自身不利”。杨坚置之不理,萧吉无奈,便对杨广道:“吉地本可令太子四年内登基,如今看来,或可提前。”杨广听后大喜,悄悄赏赐了萧吉。待丧仪结束,杨坚下诏曰“杨素对皇后虔诚至孝,非平戎定寇之功可比”,封其一子为义康郡公,食邑一万户,世代承袭。赏赐杨素良田三十顷,米一万石,绢一万段,绫、锦共五百段,满盛珠宝的金钵、银钵各一个。杨坚又犒赏将作监大匠宇文恺与工部苏威、李文纪等人,苏威因此难得地夸赞李文纪办事妥善。李文纪目睹杨素督迫残害工匠,致使死伤过万,为使国母丧事极尽哀荣而如此,绝非臣子所应为,故而他将所赐之物悉数交给工部,分散给死伤的工匠家人。杨素、苏威得知后,不过哂笑而已。
独孤皇后安葬后,不久杨坚梦到她,仍是年轻时的样貌,身披七宝神态祥和,便以为是福地与法事所致,欣慰之余又命工部与将作监合力营造天下最盛大的佛寺为皇后祈福。将作大匠宇文恺设计了几稿寺院图样,杨坚皆不满意。宇文恺无奈找到苏威,要求工部协助遍寻名匠。这事自然又落到李文纪头上,他想到的头一个人就是施崇,便备了些许礼物亲自去金燕桥请他。施崇被李文纪再次相求,又喜又虑。忧虑的一如前情,喜的却关乎施诺的婚姻大事。这两年他眼看着施诺年纪渐长,时常操心她将来如何择婿嫁人。近来他看出施诺对李云起用情颇深,自己合计着将来的女婿若是李云起,那总是好过寻个其他什么人。施崇思来想去觉得这次是天赐良机,琢磨着如何为施诺定下这桩好姻缘。但他也不好直接说破,恐怕李文纪认为自己拿出仕逼迫他,将来轻视施诺。急事缓办,需得先铺垫铺垫,做成水到渠成的样子方才好看。施崇拿定主意,便对李文纪道:“承蒙右丞看的起,只是在下的顾虑大人也知道。若是右丞肯允一个承诺,将来在下为小儿有所相求时,右丞绝不推诿——当然,所求之事无关仕途、钱财——那在下再没有不应承的道理。”李文纪听闻,料他是想在金氏有难时求援,金氏本有恩于李家,若是相求断然没有不允的道理。他便答应施崇,二人击掌为誓。施崇次日便随李文纪至将作监见过宇文恺,过了半月绘出一稿图样。宇文恺呈上去,杨坚非常满意,赞道:“如此所在,方与皇后匹配。”亲自为佛寺起名为“禅定寺”,依旧让杨素监工,命令速速建造起来。
至十一月,杨秀不堪施压终于来到长安,但已错过独孤皇后大殓之礼。杨坚见到他恨地不能与他说话,派人代为训斥,并交付有司治罪。不久杨素奏报挖出了杨秀诅咒父亲与兄弟杨谅的枷锁人偶,杨坚当即将杨秀废为庶人,幽禁在内侍省。又命彻查杨秀封地官员,大半州县的长吏因此获罪。
此案完结后,杨素权势登顶,显赫无两。家中府邸仿照皇庭,仆役姬妾数千人,田产店铺不计其数,亲朋旧部均官居要职,党群之众铺天盖日。朝廷内外,除驸马柳述、大理寺卿梁毗和李文纪几位耿直臣子之外,无不屈从于他。十二月,梁毗复核全年刑案,其中多与杨素或其党群相关。他愤懑至极,便将这些刑案文书递交给杨坚,并上了一封密奏道:“臣见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位高擅权,朋党子弟广布州县,震慑百官。夫奸臣擅命,有渐而来。王莽篡汉,桓玄覆晋,莫不如此……天下无事,容息奸图,四海稍虞,必为国患”。杨坚本已听多位臣子奏报杨素所为有悖臣伦,见梁毗所递的刑案后既惊又怒。为免惊动杨素,他佯装大怒,将梁毗投入天监亲自审问。梁毗拼着一死道:“杨素恃宠而骄,结党连群,作威作福。对所领将士臣子杀戮无道,又谋害皇族。废太子、蜀王废黜之日,百官莫不震悚,唯独杨喜形于色,扬眉奋肘,把国家之难当做自己的幸事。凡此种种,无一不违背臣子之伦。今圣上之怒必不因臣之所言,乃是因杨素所为。便是臣因此而死,亦死得其所。”杨坚听他所说诚亮有节,理不能屈,便将其释放,命其与柳述多方搜集杨素所为。待查证后,杨坚寻个时机颁诏道:“仆射乃国之宰辅,不需事必躬亲。只需三五日至尚书省审查要务即可。”自此,杨素便不能经常处理政务,实权旁落,恩宠渐衰。杨坚经此一事,疑人之心更重,只宠信驸马柳述。杨素被夺权后,见尚书省兵部尚书柳述权势日盛,因此认为是柳述背后陷害他,对其憎恨到无以复加……
~~~~~~~~~~~~~~~~~~~~~~~~~~~
年底,禅定寺初具规模。杨坚亲去奉香,见主殿内初雕成的千手千眼妙善菩萨梵相端严,颇似独孤皇后样貌,不免又伤心一番。归来后,杨坚总觉神思恍惚不安。便命召请佛教四海宗师,一时翘楚全部入住禅定寺,日日开坛讲经。仁寿三年(603年)年初一,又下诏大赦天下。当夜天降大雪,次日杨坚起身后见天地之间雪白空洞,心里愈加萧索。各亲贵络绎不绝进宫拜年,他却乘着肩舆来到皇后所居之处。见宫内一如旧貌,原来侍奉之人都还在,饲养的鸟兽活泼,暖阁里的花草鲜润。佛龛前供奉了果品,皇后最爱的琴上也纤尘不染,甚至还按她生前习惯燃着一捻香。自皇后殁后,杨坚虽命保持旧制,但恐睹物思人,久已不到这儿来了。今见此境,初时难免追忆伤感,在淡淡香气中多坐了会儿渐感觉心内安定释然。仿佛皇后仍在世,只不过暂时离开一下,马上就要回来与他听琴下棋了。他问宫人是谁来此焚香,回道是“郑尚仪时时来此祭拜。”杨坚点点头,命人请郑尚仪过来。
郑檀奉召觐见,杨坚见她素服简饰,形容瘦削,对她道:“皇后曾屡屡夸赞尚仪非凡人可及,寡人只道是有过誉之处。今日所见果然证实皇后眼力过人,你如此侍奉皇后仙魂,到底是不枉皇后疼你一场。寡人要重赏你,让天下人都知道,忠心事主才是寡人看重的品行。你想要何赏赐?”
郑檀数月来就盼此一言,当即跪下叩头道:“圣上昨日大赦天下为皇后积福,臣的母亲也获解禁。皇后在世时曾有口谕,令臣出宫。今臣斗胆请圣上恩旨,令臣回家与母亲团聚。”
杨坚本想表彰她为忠诚典范,没想她却要出宫,心内略有不快。但前面已然开口赏赐,也不好回绝。想了一下道:“寡人允你出宫。但寡人之前听皇后与越国公道,你是韦陀菩萨派来接引虔心修持之人的,故而网开一面。如今皇后已升化,寡人也垂垂老矣,可否劳尚仪待接引寡人与皇后相逢后再离去?”
郑檀跪在地下,听到这答复心里失望地无以复加,却无法辩解。杨坚见她脸色愈发地白了,知道她是不愿意,加之想起杨素为她求情的往事,心底顿时不喜,反更欲要她随侍左右,便起身道:“即日起,寡人补任你为尚宫,主司言,掌宫内宣传奏启之事。”
郑檀颤声道:“臣谢圣上隆恩。”
杨坚自起驾去了,郑檀跪在地上,觉得寒气冷到四肢百骸里去。宫人搀她起来,她推开人自己走出去。宫外北风卷着雪连绵不绝扑过来,呛的人喘不过气。郑檀在雪地里跌跌撞撞地走着,只觉得天地白茫茫一片,来路全然无踪,亦无去路可寻。等侍奉她的小宫女郁琇寻到她时,雪已将她裹成一团。郁琇将她扶回去后,鞋袜都湿透了。至夜,郑檀高热不退,一病缠绵了十余天才能起身。
云舒自何妥处得知了消息,这天他又来习琴,神态与音色皆萎靡不振。何妥示意他停下来,问道:“玉郎,你可是因郑尚宫而忧心?”
云舒点头道:“学生已去过郑府,大将军与老夫人皆无计可施。”
何妥捋着胡子说:“以他们之位尚一筹莫展,你又能奈何?”
云舒眉毛拧住,无奈道:“学生一介白衣,束手无策,只是愧对慧心姐姐。”
何妥拨几下琴弦,故作随意问:“玉郎,你已成年,因何仍未出仕?”
云舒楞了一下,在此之前,从未有人与他谈论过仕途之事,便据实答道:“家父未曾提及,因此我只安于求学。”
何妥抬眼盯着他问:“求学为何呢?譬如为师教你琴技,是为传一脉清声,教化一方。你学成后若是用以自娱自乐,或是开馆收徒,那为师教你何益?”
云舒喉头咽了下,俯首道:“请师傅赐教。”
何妥道:“《礼记》教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之学,于人之本旨无不如此。玉郎你耳目聪慧,乃天之所与,所不与者唯贵仕。为师观你所学已成七分,何不探囊取之?”
云舒迟疑道:“学生本无心求富贵权势。”
“哼。”何妥胡子撅起来。“为仕之人,首要是恪尽职守,砥身砺行,但求政令通达,万民和顺,此才是其权势所在。若说有什么富贵,国泰民安乃为富,品格显闻四方乃为贵也。”
云舒自知失言,惭愧道:“学生轻狂了,师傅见教的是。”
何妥叹口气道:“为师与你说这些,别无他意。这一年,为师来回奔走于你与慧心之间,知你二人互有情义……”
云舒吓了一跳,忙解释道:“师傅误解了,我们……”
何妥摆手打断道:“为师虽不屑郑译为人,但慧心碧玉无瑕,清品难尚,为师颇为赏识。玉郎你虽年轻,但生就君子胸怀,一派光风霁月,与慧心甚为般配。今她困于宫中,为师有心助你二人玉成。”
云舒本想解释,但听到“相助玉成”几字,心道若因误解能救慧心出来也未尝不可,便问道:“师傅的意思是?”
“玉郎,求人未若求已。唯有你出仕,等带金佩紫之时便可向圣上求配慧心。晚了,怕是贻误终身。”
云舒踌躇道:“家父从未提携过亲族子弟,怕是不肯为学生谋划。”
何妥不以为然道:“为臣子者,本有察举之责。右丞耿直清廉有余,而变通不足。放着知根知底的贤人不用,岂不是未尽臣子本分?内举不避亲,就由为师举荐你罢。”
云舒心头不由泛起一丝喜悦,拜谢道:“师傅之恩,学生不知如何回报。”
何妥捻须道:“为师老了,无甚企盼与避讳,得成全的,且成全罢了。来来,为师先教教你,回去怎么说服你父亲。”……
~~~~~~~~~~~~~~~~~~~~
备注:
大行: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指新近去世的皇帝,取一去不返之意。
妙善菩萨:春秋时期父城(今河南平顶山宝丰县父城)妙庄王与王后宝德之女,排行第三,名妙善。其立志修行,其父多阻挠,后用自己的手、眼为父亲医病,其圆寂后化身为千手千眼观世音。
大德: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隋唐时期,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大德。
上仪同三司:散官职,从一品。
太常寺卿:负责皇帝祭祀、音乐、医药、卜筮等事务,正三品。太常寺下设:郊社署、太庙署、太乐署、太医署、太卜署。
李德林:字公辅,隋朝开国元勋,原内史省内史令,先因直谏遭杨坚疏远,后与苏威不睦,继而因谗言遭贬,死于任上。其少时以孝闻名,所学广博,才思敏捷。著有《齐史》。
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下设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办学等。礼部员外郎辅助尚书,从六品上。
将作大匠:将作监的最高职位。
杨坚子嗣:长子房陵王杨勇(废太子,被杨广缢死),次子隋炀帝杨广(被叛军缢死),三子秦王杨俊(被王妃毒死),四子蜀王杨秀(被杨广杀死),五子汉王杨谅(被杨广毒死)。
尚宫:隋朝后宫女官职,掌导引皇后及闺閤廪赐、宣传奏启等。从五品,与尚仪同级。
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察举:察举制为自汉代开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长官考察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除岁科和常见的特科外,另有许多特诏科目。察举的对象主要为儒生、文吏两途,其中儒生为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