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牧马人
字体: 16 + -

第31章 情断马场1

    苏菲一行人从本部出发,穿越大沙漠,路过了漠南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行人看到曾经水草丰满的家园,如今荒芜的千里无人烟。队伍中有人唱起前段时日流传的民歌,随行的跟着唱起来,“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郡主,我匈奴部还能再打回来吗?”一随从无比眷恋地望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说。

    “我等此去杀他个鸡飞跑跳,报驱我远奔漠北之仇。”另一个随从磨拳擦说。

    苏菲道:“此去使命重大,不必节外生枝,千万莫要乱开杀戎再与汉朝结下深仇,匈奴人以逃的够远了。只用毁了徐迁这类的马场即可,让汉朝无马力驱逐我匈奴,如能和谈,或许使我部还能还回家园。”

    汉朝经过对匈奴的几次主动打击,边郡的居民安居乐业,逐渐开始繁荣起来。踏进汉人居住的地方,苏菲就有种冲动,想绕道去代郡虎头庄寻找儿子。怎奈重任在身,随行人多眼杂,她只好做罢,待办了事后,再独自去寻。一行人到城里外天以黑了,要在以前,城门早就关了。可如今匈奴远盾,莫南无王廷,不必再担心匈奴的袭扰,城门敞开。

    苏菲带队进入城中,找到一家匈奴人开的客栈住下,店掌掌柜听说来了一帮经商的匈奴人,他亲自进客房招呼同族人。

    “各位可是往长安去的?那里可是天下最繁荣的地方,做为生活在草原的匈奴人,你等永远也想像不到那里有多热闹。长安街上的人,比我们放羊的羊群都拥挤,但都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各行生意兴隆,真是个太平盛世。你们可直接去长安贩卖。”店掌柜无比羡慕的介绍汉朝。

    一个五大三粗随从道:“说的那么好的地方,这次一定要去见识见识。若真了好宝贝,待单于聚集了骑兵力量,我再引路去给他抢了。”

    匈奴店掌柜不悦道:“莫要口出狂言?这里可是汉朝的地界,小心被当作奸细拿了去。再好的东西都是人家汉朝人辛勤劳作得来的,我匈奴人抢了几百年也没有汉朝富有,如今还被追赶到大漠以北荒凉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学人家汉人,靠双手劳作富强起来。就像我开的这家客栈,无论匈汉何等客人,都会公平交易不好吗?”

    又一随从柔着饿急的肚子说,“你已不再是纯正的匈奴人了,早被汉人奴化了失去匈奴人好战的血性。莫再废话了,快去备些烧肉来。”

    匈奴店掌柜见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再攀谈了,吩咐人去备饭菜。

    在外风餐露宿多日,苏菲浑身痒的难受,没吃饭就先让店家备水洗澡。待她洗毕出来吃饭时,餐桌上已一片狼籍。随从要去叫重新上菜,她看到一碗吃剩下的羊杂碎泡馍,来了胃口。

    苏菲指着桌上的羊杂碎泡馍说,“莫要再麻烦了,就给我来这碗汤肉有面饼的吧!”

    “这是羊杂碎泡馍馍,真是鲜嫩可口,我都吃了三碗杂碎五个馍馍。在匈奴羊下水要么被扔掉,要莫给牧奴下等人吃,在这里却被做成如此美味。难怪店掌柜夸汉朝好呢!”一个吃饱喝足的随从,向郡主介绍了羊杂碎,“不说废话了,我这就去给郡主叫上一碗羊杂碎尝尝。”

    店小二也是一个匈奴人,他端过一碗羊杂碎外带两个白面馍馍,还有一小碟红色的佐料。

    苏菲看着小碟问,“这个是什么佐料?”

    “这是辣辣粉。比我匈奴的胡辣粉可辣多了。”

    苏菲拿小汤勺沾了点,舌尖添了添,顿觉舌头像是被割了舌头一样热辣辣的。

    苏菲双手往舌上扇着风说,“这哪是佐料?简直就是要命的毒药,快把它拿走。”

    店小二笑道:“慢慢来,吃惯了就离不开它了。就像我刚来汉朝谋生时也不适应。”

    苏菲问道:“你是匈奴哪部的人,怎么来到汉朝的?”

    店小二道:“说来话长。我本是鄂尔克部人,是多年前随匈奴骑兵侵入汉朝境内抢夺时,由于领队的抢东西多辙退缓慢,被追来的汉朝大将李广部所擒。被汉朝判入牢五年,在修城墙的犯人中干了三年活。被放行后,我也曾一路北上寻找家园,终找到原先活过的草原,却不见一人踪影,结果差点饿死在草原,辛好遇上了去汉朝经商的队伍,一打听才得知,单于领着匈奴人逃往遥远的漠北了。我只好就又回到边郡来谋生了。”

    苏菲一听原是本部牧民,正缺了解汉朝的向导呢!就有了收纳之意。

    “你叫什么名字,还想回去吗?我也是鄂尔克人,知道鄂尔克部如今生活的地方。”

    店小二一听高兴地说,“小民叫里古里。当然想回去了,临出征时儿子还在妻子怀里吃奶,老母年事以高,没了男丁在家,不知她们怎么过活?”

    苏菲道:“我是鄂尔克郡主,来汉朝有重任在身。你能帮助办完事,一定带你回去。”

    里古里听了一惊,参拜道:“只要能让我与家人重聚,愿为郡主鞍前马后效命。”

    “不必多礼了,我现在的身份是商人家眷,就称东家小姐吧!莫要声张引人注意。我且问你,可听说过汉泉马。”

    里古里道:“当然听说过了,自从汗泉马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后,整个大汉朝臣民都在争相喂养汗泉马。黑市上的原系汗泉种马,听着要卖到千两黄金。郡主---不!东家小姐,你是想把原系马种带回匈奴吗?这可就难了,汉朝边关,管控严密马匹出汉境,只有少了齿十几年的老马才能放行,更别说汗泉种马了。”

    苏菲刚收了里古里,也不知他的忠诚度,没敢向他透实底,所以顺着他说。

    “这次一定要想方设方带回一群汗泉种马。你可知汗泉种马场在什么地方?”

    里古里道:“本来我匈奴人就只会放牧养马,我又不会别的生计,只精通养马。本打算寻找家养马场,去为你家养马。可边郡人家见我是匈奴人,不可靠,怕偷了马骑上奔向草原。所以正好,对汗泉马也算十分了解。听说汗泉马原系种马场,原来在长安城外不远,后又般住南边马场封地不知何处?这倒不难,从长安一路往南打听,相信汗泉马的声望,一定能找到马场。”

    早上去马棚牵马时,一个随从回来说,马棚里供俸的马王爷看着面熟。苏菲来到客栈马棚,看到里面供俸一木板画像,写着马王爷之位。这神像怪怪的有三只眼晴,可他那脸形和左腮的三颗大痣,分明就是以前在鄂尔克做牧奴的汉忠。苏菲向里古里打听,得知据说马王爷的徒弟从匈奴偷来汗泉马献给汉军有功,皇帝封他师父为马王,令天下养马处都要供俸。苏菲知道这个徒弟就是她要找的徐千,多方打听也没人知道他在哪?

    苏菲一行人来到长安。到底是天子所居之地,这里的繁华富庶自不必说,怪不得会让匈奴人垂涏来抢掠。苏菲也无心游玩长安城,假借在街上贩卖货物,四处打听徐迁和他的马场所在。还得说长安城中百姓见多识广,有人说:谁不知道徐迁献马这件事!我朝骑兵有了汗泉宝马,一鼓作气把单于给赶到了大漠以北。还有人能清楚地说出,因汗泉马立下汗马功劳,圣上在荥阳黄河滩划出封地,建原系马种场。

    苏菲得知徐迁所在之地,带人直奔荥阳河滩马场赶去。到黄河北岸,沿堤岸行走十数里,来到浮桥。走上浮桥,就看到河南岸成群的马匹,还以为又回到了草原。

    里古里扮成养马的农户,把马场里马棚的情况摸的一清而楚,还打听到徐迁晚上在山脚下鲁府住。

    待夜深人静之时,苏菲兵分两路,派随从潜入马棚投毒。她则独带里古里去鲁府找徐迁,因白天里古里探好了路线,她很快就找到了徐迁住的房子。里古里院外望风,她向房子窗户走近。

    这么晚了,屋里却还点着灯。苏菲来到窗前,她心咚咚咚的直跳,日思夜想这辈子总算又能见到他了。她按住了狂跳不至的心,想到不是因为害怕的心跳加快,她觉的好笑,这是来杀人的吗?算了,别想那么多,进去先见了他再说,反正也没打算杀他。只需毁了他的马场让他无立足之地,然后再说服他,和他一起去定襄找到儿子,一家三口找个与世无争的地方,美美满满的过一辈子。这时忽听屋里有女人说话音,她捅破窗丝沙往里看。

    徐迁每天白天照顾马场,晚上编写育马经,他要让大汉朝到处都能调养出上等战马。鲁淑静给徐迁倒了杯茶端过,她看到他有一缕头发垂下来,怕沾上墨迹未干的竹简,替他把头发捋到后面。

    “别太操劳了,鸡都叫了头遍,该去睡了。”鲁淑静还在边爱抚他的头发,边说。

    徐迁也没在意,只管边写边说,“我写完这一篇就睡,你别等我了,先去睡吧!”

    他什么时候有了女人?而她却还为了他死守不嫁。苏菲再也看不下去了,她一脚踢开门,抽刀上去。

    “我杀了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