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牧马人
字体: 16 + -

第8章 做人的感觉

    岁月从不康慨,它能给人身体的东西,将会重新索回。从蹒跚学步到青春旺盛,再到老态龙钟。汉忠老的已不能再骑马了,只能留在帐中勉强为几个徒弟煮锅马奶。徐千已从一个瘦小身躯的少年,长成了一个魁武的汉子。这些天,汉忠催促徐迁多次,让他尽早和两位师兄带上马群逃回大汉。汉忠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徒弟们带种马逃出匈奴。可徒弟们舍不得丢下师父,他如今的身体是不能一起出逃了,如果独自留下,不被匈奴打死也会被饿死。徐迁一直拖着犹豫不决,可又怕夜长梦多。

    草原上的牧民居无定所且很是分散,牧民各家的牲畜长期同圈繁殖就会退化,牧民一年一度的马交会解决了这个难题。马交会这天,牧民都不再去放牧,把牲畜留在圈里喂储备的干草。然后挑出最好的,在圈外草地上撒满谷物让它们吃饱,再赶到马交会上与别人交换新品种。马是兵家之本,因些马交会上主要交流的是马匹,相互交换时,差距大的用多匹换一匹,差距小的添只羊就行了。差距不明显的,各自夸奖自家的马好,传说从前有两位牧民勇士僵持不下,后约定谁能率倒对方的马,就白牵走。后逐渐形成了马交会上斗马比赛,又有各种吃穿用具,也就吸引不少女人赶会。

    马交会这一天,也是牧奴唯一可以与匈奴人平等交易的一天,会址一般都选在离各自侯王厅不远的地方,徐迁师兄弟仨连坐骑,共赶来七匹膘肥体壮的马来到会上,不过这些马在马群里只能算中等马。徐迁自从来到草原,难得遇到一回这么热闹的场地,但他不放心两位师兄交易能力,不敢善离职守。大黑年长,也能耐住热闹气氛。唯铁锤早就跃跃欲试地,急着去斗马场斗马。

    斗马场每年由侯王厅选送十二匹马,这些马又分十二等级,一等是最强壮的马,依次直到十二级相对弱一些。这些斗马是圈养在大栅栏里,不求马快但马,喂马的人只负责投食草料谷物,偶尔还投些鸟蛋。喂马的人从不接触马,为保持马的野性,还每月投放进几只恶犬。这样养出的野性十足的壮马,鄂尔克已连续六年没有人能把头等马取走,这让鄂尔克王很是为本部牧民的体质担忧。今年的十二等马前几等没有多大区分,唯有前三等马相差甚大。

    斗马场是勇士们大显身手的地方,汉忠不愿让徒弟们太招摇,以免节外生枝。去年铁锤偷空溜出去,他挤进人山人海的斗马场,看到几个壮汉各自在和一匹马缠斗。他见一匹最壮的马没人敢试,翻过栅栏进去,结果他被马踢飞出去,多亏他皮糙肉厚的,被马踢的腿胯也疼了足有一个月。

    来到草原四年了,每年的马会都是徐迁留守圈里的马群,由师父带领两位师兄去。每次以多换少,有一年还用了带过去的全部马匹换了两匹马,结果回去的时侯三人两匹马,还好马会离马圈的路不算太远,但大黑返回去接铁锤时天以黑了。路上还遇见了狼,幸亏只有几匹,不敢攻击人高马大的两个人。

    这次师父让徐迁带队,他也秉承师父的宗旨求精不求多,虽然师父带的马群是侯王厅最大的马群,以多求胜,可那是为了糊弄匈双人的。真正藏在马群里的头等种马,也就那么几十匹。徐迁已用两匹马换了一匹,剩下的三匹备着换一匹好马。

    会场上来了一老一少,老妇人步履蹒跚,像干柴棍的手牵着一匹高头瘦马拉着一辆破马车,车上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他们来到徐迁旁边一换羊的牧民跟前,老妇人用乞求的眼神问,“用这匹马和马车能换多少只羊?”

    这牧民瞟了一眼马,说:“这等老马和破车,顶多也就能换两只壮母羊,外加它的前俩月下的五只小羊。”

    老妇人听了愁上眉头,“这么大的一匹马,虽说它是匹老马,还有这架马车,也不该只换这么几只小羊吧?”

    牧民不耐烦地说:“那你还是到别处去看看吧!这架车都快散了架,马也太老了,我换了回去,说不定赶不到家就会死在半路,那我可就赔大了。”

    小男孩拉了拉老妇人说,“奶奶,我饿了,想吃肉。咱们什么时候能吃上肉?”

    老妇人说:“再等一会,换了羊就回去给你杀一只吃。可这儿却只愿给一只壮母羊,要是换回去,就不能杀肉了吃了,这要让它羊下羊的多下小羊羔。走,咱们再换个地方试试看。”

    徐迁看祖孙二人挺可怜的,上前拦住说,“老人家请留步,你的马虽然有点老,但却实是一匹好马。你看我能不能用这两匹马换你的一匹马?”

    大黑一听忙阻止道:“师弟,你可要想清楚了!这该如何向师父亲待?要是让西托看出来,那就更不得了。”

    “你看他们祖孙二人,挺可怜的。我以决定了,一切由我担着。”徐迁伸手去把老妇人手中的缰绳拿过。

    老妇人拉过小男孩,说:“快来谢谢两位恩人。”小男孩屈膝爬下,双手掌心朝下,鼻嘴触地深深施了个匈奴大礼。

    大黑从小到大受尽别人白眼,哪受的了如些礼遇?由于刚才的阻挠,他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你家的马就能换两匹。”

    这时,铁锤兴冲冲地牵一匹马过来了。他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上场没有不自量力的挑战头等马,而挑了一匹三等马较量。他最终把马给摔倒,自己也累的瘫软在地,若选了头等马又会是空手而归。他得知师弟用三匹壮马换了一匹老马,也怨师弟胡来。但当看到祖孙二人时,他也动了恻隐之心,并把刚赢回来的马换给了老妇人。老妇人知道是斗马场上的马后,惊叹这该能换多少只羊,留下一匹用于拉马车,牧民没马车就挪不了窝。她带孙子又是一通千恩万谢,让师兄弟三人受宠若惊。

    当问及家里还有何人时,老妇人打开了话匣,一发而不可收。老妇人的丈夫当年随骑兵攻打中原时,被城中的汉朝官兵射杀。两个儿子后来又去攻打汉朝边郡,也相继被汉朝守将所杀。只留下了老妇人和儿媳,当时孙子还在母亲怀里吃奶时,他父亲随骑兵走后,就再也没能回来。后来又从一个本部一起去的牧民那里打听消息,得知那次在城中抢了东西后,由于抢来的东西多,撤离时行军慢,被汉朝名将李广追上,抓住了不少人,生死未卜。老妇人希望这位李将军是个善良人,能放过儿子的性命,就给还在襁褓中的孙子取名叫李善。去年那场大雪封了草场,由于孤儿寡母,没备下太多的干草料,家里的羊基本饿死完了。实在无奈,才把家里唯一的老马和破车拉到会上,想换成羊来发展羊群。要知道,牧民家没了马车就挪不了窝。

    徐迁听老妇人家里三口男丁都死于汉军之手,怪不得匈奴人抢劫了财物还要屠城,他们上辈人抢劫时被汉朝人杀死,下辈人会带着寻仇的心态去抢劫,恶性循环地使匈奴对汉朝越来越狠毒。

    徐迁担心地问小李善,“你长大了也会去汉朝吗?都是贪欲惹的祸,可上苍不公,没有惩罚始做蛹的侯王将相,却让那么多无辜牧民做了替死鬼。”

    李善天真无邪,“听说汉朝有很多好东西,我长大了想去看看。”

    这话让徐迁的脸沉了下去,老妇人听出了由头,拉过小李善说,“这孩子的爷爷父亲叔父为单于去汉朝抢过无数财产,他们战死在外,家里却一条人命只分得一只羊一袋谷物。要不是今日遇三位贵人,我孤儿寡母的非饿死不可。孩子你要记住恩人,若日后被迫入汉也不能干出伤天害理之事。”

    苏菲和徐香媚早就在远处看着,郡主的身份太显眼了,走哪里都是一片伫目。出门她带上了丝巾斗笠,可一看身边的香媚,笑自己好蠢。------这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凭谁只要认出香媚,就知她身边遮纱的人是谁?又让香媚也戴上了本是贵妇人用的纱丝斗笠。纱丝斗笠是用来遮挡沙尘不让吹打嫩面,这无风无土的天气,两个人戴着纱丝斗笠还是很招惹人的。

    苏菲迎上前去,“你们好慈悲,乐善好施也不该拿王厅的东西随便送人。就不怕有人告到王厅吗?”

    大黑听出是苏菲郡主,向她诉起苦来,“我们弟兄给王厅做了这么多年奴隶,从没像今天一样觉的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不是怕回去时走路回去,我的座骑都会给她。”

    这话说到铁锤的心坎上了,“对,先享受今朝做人的滋味,管他明日会怎样!难道还有用比奴隶更低下的身份,来罚我们弟兄?”

    “整年里受委屈难得有这么一天!你就别再给添堵了,大不了明日还是奴隶,我们弟兄什么罚没受过!”徐迁又看了眼香媚,“今日我还想带香媚到会上转转,还请郡主放行。”

    老妇人领李善在一旁听纱丝斗笠下的人是郡主,忙施礼参拜后说,“郡主莫要怪罪恩人,草民这就把马退还。”

    一旁换羊的听说是郡主,也忙让前施礼。

    徐香媚见状说,“这下可好,纱丝斗笠算是白带了。都愿哥哥说漏了。”

    苏菲怒向徐迁,“你是故意不想带我,我戴了斗笠,你却还告诉人家我是郡主。”

    老妇人这时还了马,正在牵自己的瘦马。

    铁锤不乐意了,“老人家,那赛马是我用汗水赢来的,你就留下吧!”

    徐迁道,“大丈夫一言九鼎驷马难追,老奶奶,这马你就收下吧!”

    香媚道劝哥哥道“哥哥不可,若让西托知道了可不得了。”

    苏菲道,“我有个好主意,哥哥也可以去斗马场赢一匹马来送人。你自己赢来的,就算是让西托知道了,他也说不出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