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牧马人
字体: 16 + -

第1章 掳入草原

    中原以北草原辽阔,肥沃的草场养育出成千上万的健壮马匹,由草原上的民族组成精良的骑兵队伍。匈奴人逐渐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后,匈奴贵族时常带领骑兵南下略夺中原政权边郡。

    大汉王朝初立之年国力薄弱,无力抵抗匈奴人的攻击。为了缓和与匈奴的关系,汉高祖实行了“和亲”政策,由皇帝把皇家的女儿嫁给单于,每年还要送上大批的金银,丝绸和粮食。这一政策在汉朝一直推行,即便如此,汉朝边郡还时常受到贪心不足的匈奴人略夺。

    汉朝经过几代人韬光养晦的策略,逐渐富强起来。汉武帝决定废处这一屈辱的和亲政策,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

    汉朝当时的农业相当发达,各地长年五合丰登。边郡的庄户人家都很勤劳注重农业,做手工的和做小本买卖的,到农忙时都会先摞下别的活,来帮忙干农活。

    经过一天飞土扬沙的大风,昨夜终于下了一场大雨,清晨雨过天晴,正是种豆的最佳时节。年仅十三岁的徐迁挥锄头刨坑,更小的妹妹徐香媚也能帮忙干活了。徐香媚一手托瓢,一手捏几粒豆种丟向土坑里,徐迁则紧随其后把前坑刨出的土填在播了种的后坑上,并用脚压两下松软的土以便保滳。那边父亲和母亲已经种了好几垅,父亲是大户人家的教书先生,但农忙时会请假来帮忙种地,而东家也不会因怪罪。因为边疆地广人稀,边.,,农为本,种庄稼是不能错过时节的。

    中午时刻,徐家一家人坐地头休息,喝几口水啃两口干粮。妹妹香媚闲不住,拉哥哥徐迁去玩,“哥,起来陪小妹去采花吧!我想把带回家把我的小闺房打扮的漂亮一些。”

    徐迁有些累不愿去,“自个玩去,哥歇一会还要干活呢!”

    香媚闹着说,“哥哥陪我去,要不然回家的时候我就不走路让你背我。”

    父亲训斥香媚,“别不懂事,你哥刨地够累了,那像你只端个瓢轻松。让他歇一会,天黑前把这块地种完。”

    香媚委屈的哭了,“我端飘也累的胳膊疼,玩一会就不会累了。”

    母亲忙过来哄香媚,“谁说俺家香媚不能干了,没妹妹帮忙哥哥能刨那么多地吗?”

    徐迁也忙跑过去摘一把野花来哄妹妹,香媚接过哥哥采的花,闻了闻笑了。虽然劳累,一家四口倒也其乐溶溶。

    忽然,远处一阵马蹄声中夹杂着嘶鸣声,由远而近。这是匈奴为报复汉朝废处和亲政策的一次袭扰行动,所到之处烧杀掠夺。骑兵行进中乱箭开道,几个在田间劳作的百姓纷纷中箭倒下,徐迁父母看到慌忙趴在两个孩子身上护着。骑兵并没停留,飞奔着过去。

    满身是箭的父母吓的香媚呜呜直哭,被骑兵后军中运送抢劫物资的马车队发现,兄妹二人被匈奴人从父母身下翻出扔上了车。车队载着抢来的物资和十几个孩子们,跟着骑兵随后而行。徐迁安慰妹妹别害怕,并伺机准备逃跑。这支马车队载满了抢来的物资,开始往北方大本营行使去。

    一路上十几个被抢来的孩子忍饥挨饿,常靠捡拾匈奴人扔的骨头充饥。十几天后进入草原腹地,匈奴人放松了对俘虏的看管。一天黄昏,徐迁瞅准时机,在路过羊群的时侯,他拉起妹妹悄悄溜下车,猫着身潜入羊群中。

    无边无际的草原,放眼四方除了茫茫荒草,连棵树都没有,往哪边跑都好像是往天边去。徐迁领着香媚只好又朝羊群的方向追寻去。天色渐渐暗下,徐香媚早就嚷着饿了。徐迁把香媚藏在羊群栅栏外一处堆干草的地方,安顿好妹妹他向几处亮着光的帐篷摸去。他爬着向一个大帐篷摸去,看到处面正烤着一只羊。

    徐迁等烤肉的火夫割了烤好的肉端盘子往帐篷里送,他瞅准这个空当,起身快步跑过去。望着烤的流油的肥羊,上去就是一口,嘴里边嚼着边上手抓起一旁插着的刀割下几条肉,也顾不得烫捧着跑到妹妹身边。妹妹狼吞虎咽的吃着,被噎的直打嗝。他给妹妹拍着背说:“慢点吃,多着呢!那里还挂着大半只羊,不够吃我再去弄。”

    徐迁正说着,抬头忽的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匈奴小姑娘站在他们兄妹面前,香媚害怕的直往哥哥怀里钻。小姑娘说了一句匈奴语,兄妹俩面面相趋没听懂。小姑娘又说:“你们是被抓来的奴隶吧!我祖母是汉朝公主,我学过你们的话。”

    徐迁愤愤地说:“我和妹妹才不是奴隶呢!是给自家种地的人。”

    匈奴小姑娘不屑地说:“除了和亲过来的汉朝公主可以做单于的阏氏外,其余的人不管你以前多尊贵,被掳入这里来的汉朝人都是奴隶。你们两个是逃出来的吧?草原大了,你们是跑不出去的,就算不被再抓回去,也会让狼群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徐香媚吓的直哭,徐迁搂着妹妹无望地说,“就算让狠给吃了,我兄妹二人也不愿给杀害父母的凶手做奴隶。

    ”

    匈奴小姑娘说:“我可以给父王讲情,让你们兄妹不分开,你们就做我的奴隶吧!我是苏菲郡主,我父王是这片草原上的王爷,管理着匈奴王庭最好的马匹。单于的骑兵有好多战马都是我们鄂尔克部养的养马,你们就管养马吧!”

    苏菲正说着,那边有人喊她,她领着徐迁兄妹二人,走进了帐篷。众人惊鄂的看着兄妹二人,苏菲介绍说:“这是我捡的两个奴隶。瞧把他们饿的,快拿吃的给他们。”

    鄂尔克王爷笑道:“我的女儿也忒有出息了吧!奶茶喝多了,出去一会就抓了两个奴隶来。而我们的大单于却还得跑上千里之外才能抓到。快端两碗奶茶过去,别饿坏了两个小身子骨,可就有损我家郡主的功劳了。”

    有侍女端过来两碗奶茶,徐迁兄妹两个一股脑地喝了下去。徐迁解决了口渴的问题,肚子就开始了闹了。他环顾四周,见大帐里坐满了人,叽里呱啦的讲着话,最后眼晴落在了盘子里的烤肉上。

    苏菲走过去,端过烤肉走到徐迁面前递给他,说“吃吧!太可怜了,自己饿着肚子却把肉都给妹妹吃了,我要也有一个像你一样对妹妹好的哥哥该有多好呀!”

    三王子苏萨利见妹妹这样羡慕一个奴隶,取笑道:“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个人。你要莫还做郡主,要莫就认他当你的哥哥和他们一起去做奴隶。”

    鄂尔克王妃训斥道:“你都比妹妹大三四岁,却不知心疼她,还老欺负妹妹。这一点却实该向人家兄妹学习。”

    鄂尔克王爷却不以为然的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性情刚烈粗放,太儿女情长的会磨灭了志向的。”

    王妃无奈道:“唉!都是让你给宠坏了。”又看了看徐迁兄妹二人说,“也别再难为两个孩子了,让他们吃饱了带下去安排地方先休息去吧!”

    西托总管看了看徐迁说,“老汉忠这些年虽说没养出几匹好马,可他的马群越来越大,也该再添个帮手了,就让他去那里养马吧!”他向旁边一个侍者说,“把他带到汉忠那里去,交待让他好加调教。”

    那侍者走过来,讲着匈奴语让徐迁跟他走,徐迁听不懂没有挪动脚步,这待者不耐烦的抓着他的肩头拎着就往外走。徐香媚看有人要把哥哥带走,上前抱着哥哥不放。

    苏菲郡主对徐迁说,“你就放心跟他去吧!是让你去养马,那养马师父好在也是你们汉朝人,正好有个照应。

    ”

    徐香媚这才松了手,哭着说:“哥哥走了我怎么办?”

    徐迁忍泪无语,快走出帐时回头说,“你要照顾好自己,我会来看你的。”

    西托总管挥挥手说,“快走吧!这里可不是你久呆的地方。”又对一旁的一个侍女说,“你把这女娃带到奶栅管挤奶吧!”

    苏菲郡主求王妃,“母后,孩儿想留她在身边,有个同龄人做伴才不会寂寞。”

    王妃对西托总管说,“行了,你也别害性命了,小姑娘才多大点,就让她伺候郡主吧!也免的疯丫头没人陪,成天骑马乱跑。”

    侍者带徐迁来到一个帐篷外,喊出帐篷里的汉忠。这是个老的看上去连路都走不稳的老头,左腮有三颗痣,他那面孔让草原上的风霜吹打了几十年,黑里透红布满了皱纹。他是在五十多年前,八九岁时被匈奴人掳到这里来的。只记的乳名,姓氏家乡只有口音的记忆,随岁月逐渐模糊。只记的自己家住黄河边,被匈奴人杀了爷爷把他掳走。他现在姓汉名忠,当年随公主陪嫁过来的一个太监,见到他时问他姓名,他说只知道小名叫毛顺不知姓什么。这个太监给他取了姓名,并告诉他名字的涵意是忠心汉朝。

    汉忠把徐迁领进帐篷。里面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大黑,三十出头,长的是头大脸宽,膀大腰扁。很明显的是饭食不足,没能长成膀大腰圆。还有一个十六七岁,叫铁锤。他身高脸长,凝目视人不由就会让人畏惧三分。这两个人是汉忠养马的帮手,都是从小被从汉朝掳过来的。他们坐起来,看到徐迁是个娃娃就又躺下了,大黑怨徐迁干不了多少活,却多了张吃饭的口。

    汉忠没理会大黑,这两个徒弟一个比一个笨,教了他们多年的养马本领,也只识个公母肥瘦。更讲不出个养马道理,直说那黑马是烟熏的,白马是霜打的。汉忠往火盆里又加了两块马粪,火苗忽忽地窜上了,借火光仔细打量徐迁一翻。看这孩子眉清目秀,想必是个聪明玲俐的。他问徐迁姓甚名谁,可曾读过书。徐迁回答的一清二楚,并且凭借着父亲教授的本领,抓一把草灰在地上龙飞凤舞地写下自己的姓名。

    汉忠眼中放出光亮,转身朝南跪拜,嘴里并念叨着:“这真是苍天有眼啊!也是我大汉有福,送来了这个孩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