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宇之池:南宋背嵬军策
字体: 16 + -

第31章 撼地天弘

    莫藏魅的闺阁内浮动着一股诡异的杀气,似乎能闻到血性的味道。

    李未奢默默不语,仔细端着小瓷碗。

    “知道为什么不是杀你吗?”莫藏魅仍然镇定自若的躺在那里。

    就在前日,李未奢已经从冷大愚那里得知三狼神好转的消息,越山魈的医术和草药运用果然厉害。

    心想倘若此人能在军前效力,该有多少受伤的将士减轻痛苦、起死回生啊。

    当下李未奢已经很坦然,既然在这盐枭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被识破,生死由命吧,便不再做无谓争辩了。

    莫藏魅略略侧身,从怀里抽出一张宣纸,扔出纱帐:“诺,你给我的诗呀,这,就是,不杀你的理由。”

    李未奢默默捡起那首诗,叠好,装进袖口,又坐回了原位。

    莫藏魅又是那种冷笑:“哼,生平我最恨别人骗我呀,既然是个骗子,却不知,为我报仇的心是真也是假?”

    “这个是真的,说实话,我李未奢自幼没了爹娘,除了在晋城晏家做过杂役,其余时间就在悬空寺了,魅主这般的容貌遭人践踏,我自然痛恨那人,这是真心的话!”李未奢终于开口辩解。

    “好,那我就看看你的真心!”莫藏魅手一拍,早就埋伏好的枭鹰带着十几个水手冲进房间。

    李未奢一抬手:“慢,魅主,我新调制的沧海仙脂露,的确是晋地医仙杏林子的方子。”

    见莫藏魅不回应,枭鹰上前一把按住李未奢,反扭着他的胳膊,按住他的头,他并不反抗,仍说:“海边涯洞有方子,你可派下人去取,坚持用半载,或可有些成效……”

    莫藏魅仍不回应。

    “出去吧你!”枭鹰一伙人架着李未奢到了庭院外。

    但见冷大愚被绑在一个桩子上,怒目而视,因嘴巴被塞着,“呜呜啦啦”的,那肯定是在骂李未奢的先人。

    二人被烈日晒了半天,午后,一些个着绣花小袄的丫鬟撑着伞随莫藏魅出了庭院大门。

    莫藏魅双手托着个锦盒,丫鬟马上端来一个香炉,点燃里面的香料,这种香味又是那铜鹤熏炉里的味道。

    然后丫鬟们把锦盒放在青烟上熏着。

    莫藏魅冷笑一声:“李未奢啊,静宇将军,你知道被骗是什么感觉吗?去,伺候上呀。”

    一旁的丫鬟掏出香炉里的香料,在李未奢的手指、脚趾分别沾了一遍,然后去净手。

    这时,莫藏魅轻轻的打开锦盒,这盒子很深,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盒子打开后,也没有动静。

    随着又一股浓烈的烟熏丝丝出香炉时,但见,从锦盒里爬出一条一尺长的“天龙”(蜈蚣)!

    其头、双须、岐尾、百足皆是血红色,通体泛着黑青,各足锐利如钩,

    此刻,它百肢蠕动,向柱子上绑着的李未奢爬来,冷大愚惊恐的眼神告诉了李未奢,这绝对是一种严酷的“惩罚”。

    李未奢盯着莫藏魅,却换不来一丝怜悯,刹那间,这只“天龙”已经爬上了他的身体。

    它先是爬到李未奢的左手,开始蚕食涂抹在上的香料,只见那钩端腭牙收紧,夹住他指尖——

    一个刺痛,一股钻心,一阵狂跳,手麻臂酸,生不如死,“哎呀呀”,“呀呀呀”,咬紧牙关,汗珠无端……

    又一刺,再一刺,此刻煎熬,无人知晓,他浑身颤抖,手脚“霍霍”裂跳,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慢慢睁开了眼睛,带着鸟面具的莫藏魅恍惚站在他的面前,冷笑一声:“现在,还真心,给奴家报仇吗?”

    李未奢半垂着双目,深吸一口气:“哼……哼……哼哼,魅主这虫子啊……倒是,一副,好药材!诗在怀中,送的就是你,此心不曾动摇。”

    “好!倒要看看将军如何个不动摇?枭鹰带他去盖叔的六道轮回阁!松开他。”此刻,莫藏魅煞白的面具显得如此的冰冷,没人知道她的表情。

    莫藏魅所说的“六道轮回”是盐枭帮的六大高手,分别是:天弘,人福,畜生沙,魔门,饿鬼怀,地狱仁,这六位。

    李未奢趴在地上喃喃道:“还望魅主放了冷大愚……”

    莫藏魅摘下面具,六道伤痕下,半人半鬼,低头望着“天龙”复又回到锦盒,淡淡的说:“过得了六道轮回,冷大愚一命可保!”

    枭鹰随即把被拖到山谷崖壁上的那座空中楼阁最下端。

    冷大愚充满期待的眼神一直跟随到李未奢消失在视线之中……

    盐枭岛上沿途的喽啰站列整齐,抬望眼,一块斜出的磐石托着最上面高耸的楼阁名曰:盐道阁,那里现今坐镇的帮主是魊无类。

    崖壁上的石梯蜿蜒而上,通往盐道阁的山路之间有几座阁楼,每座阁楼外都放着个长宽二丈余的大石缸,里面满放着盐巴,上面插着高香。

    石梯最下端的前面是一片空地,摆放着各式兵器和铠甲,枭鹰把李未奢一推搡,凶神恶煞的说:“自己选吧,个么,莫藏魅主说了,杀到最上面,才有你俩个的活路。你好自为之吧。”

    当时,李未奢被“天龙虫”毒液刺透的手足麻木不堪,半跪在地上,四下望了望,在众多的兵器中一眼就看中了那大盘龙棍。

    盘龙棍是一种类似于狼牙棒的武器,又被称作“梢子棍”,一头短一头长,短棍带长棍,两头略粗,中部有铁枷环相连,机动灵活。

    挥动时犹如鞭梢,可产生“鞭击力”,正反折扫,攻击范围大,当击中目标时,可以立即回转,再击打,更具渗透力。

    传说为宋太祖赵匡胤发明,北方叫做“大扫子”,是专门针对重骑兵,甲兵的利器。

    后人把盘龙棍发展改造出适于巷战和近身短打的“三节棍”与“双节棍”,那自然是后话。

    先前,李未奢在玄武山悬空寺精学的武术就是这种大小盘龙棍法。

    前者在应奉局他一人敌五十余人就是用的那惯手的螭吻盘龙棍,像“长风破浪”等十二式,“落水无痕”二十四式皆不在话下。

    当下他的兵器铠甲全在秀州邵氏医馆,可谓“上阵”先失利器啊。

    此刻,他振作精神,抄起那把大盘龙棍,顿觉分量较轻,遂又掂起一把开山大斧,迈步向石梯走去……

    枭鹰在后面嚷他:“小子猖狂,不带铠甲?”

    李未奢并不接话,脱去长袍,扎紧红丝绦,把袍子撕扯成布条,缠绕在两臂和裂地靴上,额头用布勒住发髻,背上系牢开山斧,拾级而上。

    时间不大,一个石级的回转,第一座阁楼便挡在了面前。

    但见,这石级延伸到阁内,看来想登上最高处,六座阁楼都是必经之路啊。

    上天入地,六道轮回阁,不闯不行了!

    眼前这阁楼不大,攒尖的宝顶盖,碧光的琉璃瓦,飞檐四翘,廊柱华装,廊檐下金匾上书:“撼地天弘”四个大字。

    立柱上刻着诗鬼的《南园》首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未奢推门而入,见堂内黄花梨的大桌案,一老者正伏案算账,头也不抬,李未奢一拱手:“请教!”

    那老者两鬓虽斑白,但体格健硕,目光如炬,一边打着算盘,一边说道:“你坐吧!”

    李未奢坐下,静待发落,环顾四壁,处处是堆叠的账册,想必这盐枭的账房就是这里了吧?

    阁内可以上山的门已经被石头封死,看来没有机关是绝对打不开的。

    过了半晌,老者微微抬起头,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未奢,站起身从一旁柜子里取出一大张羊皮,隐约可见上面画着方格。

    他慢悠悠的走过来,说道:“解开此‘纵横图’,我这‘撼地天弘阁’,你就算过去了。”

    随即他把羊皮摊在桌上,取来一个竹编的围棋盒放在一旁。

    羊皮上画的是纵横图,图上已经排列了好了‘黑白子’阵,这种图也叫河图、洛书。

    传说伏羲过孟津黄河渡口,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最后演成八卦,始有《周易》。

    大禹过洛宁之洛水,浮出神龟,背驮洛书,遂治水成,始划天下为九州。

    又有后人定九章大法,治理天下。

    可见这河图、洛书,推算之术,奥妙无穷。

    纵横图是由黑点白点组成,形似阵法,这种游戏也叫做“重排九宫图”。

    也就是三对三的九个宫格内放上混乱的一到八的数,留一个空格。以最小的移动次数重新排列好一到八的顺序,为胜。

    还有一种,是通过重排这些数,使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黑白子之和达到十五,算作成功。

    眼前这副九宫图不同,显然更为复杂,它是由九个九宫格组成,共九九八十一个格。黑白子的数量也在上面标注好了。要解开这副纵横图,确实是一种强大的考验。。

    李未奢摆好黑白子,不由想起无方道长所授: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车骑,地分兵,战骑,天地分兵,探马,望楼……”

    又想起此阁的诗鬼楹联,李未奢对老者说道:“此纵横图,为河图。初观此图排列,推想与你阁外楹联上的收取关山五十州有关,到我大宋定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吧?”

    那老者道:“嗯,那就开始吧。”

    重排此图犹如入阵杀敌,李未奢渐渐迷入这蕴藏玄机的纵横图之中,眼前略起幻觉,进入迷阵——

    茫茫草原,山远地荒,风起云涌,辽军骑兵隐约可见,居中军的军头李未奢,两侧禁卫排立,着锦袍,执骨朵子。

    一骑来报:“李将军,我侧翼遭受辽军骑兵轮番攻击,各营相去甚远,不能接应,全阵皆乱啊!”

    李未奢说道:“我知阵图只为牵制武将,重复设营,冗繁拖累,缺乏运动,各营相去百步,间隙甚大,传令收缩骑兵,列于中军!”

    此刻一只黑鹰从空中翱翔而过,鸟瞰平戎万全阵,那马步战车、弓弩枪盾齐整有序,貌似这深宫谋划的御赐阵图可以“万全”了?还是“平戎”了?

    实际上,这支庞大的军团纵然再壮观,也在地形分割和敌军冲杀之下,渐渐星布罗列,陷于孤悬绝地了……

    空中黑鹰展翼落在中军的望楼战车上,它体型硕大,金钩嘴、雪鹰爪,正是那踏雪黑鹰。

    它杀气腾腾,一见之下,李未奢为之振奋。

    此时,身旁大将上前,铁戟横在李未奢面前:“静宇大胆,敢擅改御赐阵图?你想抗旨?速速退下,带骑兵稳住侧翼。”

    李未奢无奈,大喝不服,只得领命,遂伏于马背,只带十余骑杀入侧翼。

    辽军集中兵力,且战且退,散而复聚,聚而复散,轮番冲杀,机动灵活,使得阵图下的“真龙”变成了“真虫”。

    约莫支撑了半个时辰,侧翼聚拢的宋骑兵以被杀的血肉模糊,散乱在原野之上,战线被不断地拖长,整个大阵也随之陷入了被动……

    恍如大梦觉醒,一个回神,李未奢又从那纵横图的迷幻局中回到了现实,才发现出了一身冷汗,此图真是难解难分啊。

    身旁那老者笑道:“将军不但识得此图,且观你入局,尚有余力呀。劝你带兵不可拘于常法,昔日太平兴国年间,太宗伐幽州,将军赵延进主张不用御赐阵图,主帅不肯,赵将军立军令状,愿以一人承担。后收拢军队分为前后两阵,集中兵力出击,方才大获全胜。呵,呵呵……”

    经此天弘老者点醒,李未奢闭目养神,细想当年无方道长教导:太祖赵匡胤用兵,皆以“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为法,其不拘泥于阵法、无为而无不为者是为大道,此,太祖方能武德绥靖天下啊。

    听罢此言,默默然,他复又专注此纵横图,迷幻再入“大阵”——

    但见平戎万全阵开始有溃败迹象,步兵跟不上且又绞做一团,令弓弩手无法施展。

    拒马(一种镶嵌带刃、刺的木制架子,可阻止、迟滞敌人军马)倒成了自家的“围城”。

    而对付骑兵的钩镰枪、盘龙棍步卒各自分散在百步以外,间隙甚大,也成了“隔空扫马”的摆设。

    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神臂弓出没的原野上,辽军骑兵利用长途奔袭,竟直接绕开。

    其余诸如战车,望楼、探哨……到了此刻,却是没了一点用处。

    见此等情形,李未奢思忤片刻,拨转马头,向中军而去,但见大将正斩杀溃逃的士卒,却于事无补。

    李未奢到了近前,手上盘龙棍一个横扫,击开他的铁戟,喊道:“事到如今,将军为何还不变阵?”

    那主帅怒道:“何曾不想,这阵太大,如今号令不起来了!”

    李未奢忙说道:“这样——你聚拢步兵,稳住中军,以拒马推进,再收拢床子弩、神臂弓,聚射贼首。我去收拢骑兵,和那钩镰枪、盘龙棍步卒,作为前军,抵住冲杀。其余各营有不听号令者,后军斩前军,斩首皆以军功论!”

    主帅叹曰:“静宇将才,后悔适才没听你言!”

    李未奢讨得令牌四处聚集的兵士,不足大阵的百分之一,只有区区六百余。

    他临阵将这些兵士又分成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冲杀的重骑兵,迎面痛击辽兵。

    一部分为绕行敌军侧翼的轻骑兵,意欲拦腰截断轮番攻击的骑兵。

    一部分是手持盘龙棍和钩镰枪的步兵,待重骑兵无法抵挡大批敌军时,垫在后面伺机钩扫马腿,重创敌军。

    如此这般分工,不待迟疑,诸将上阵。

    一轮,又一轮,再一轮,冲杀的惨烈,冲杀的英勇,谁说大宋男儿是窝囊废,谁言咱是常败军?

    只叹那当时一副深宫御赐的阵图荒唐,枉费了多少兵士疆场百战死啊!

    此刻,敌军主力全部被吸引到前军,主帅得以聚拢兵士到中军,逐步推进。

    六百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李未奢此刻想起了伏戎山的先锋敢死营,想到这里他仰天大笑:“死得其所,无憾矣!兄弟们,我来了。”

    个别词解释:

    *钩鎌枪:内曲则与古代卜字戟相同,可以钩住敌人,有效防止敌人奔逃。钩虽然起到辅助杀敌效果,但是也具有防止枪尖刺入过深的作用。

    *骨朵:是一种用铁或硬木制成的古代兵器,像长棍子,顶端瓜形。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

    *“平戎万全阵”是宋太宗在位期间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平戎万全”,可见被视为得意之作,寄托全能应对边患之意。这一阵法出台后,曾在军队与边防中付诸实施。北宋官修《武经总要》盛赞道:“所以挫驰突之锐,明坚重之威,循明摘实,知神谋之有在矣”。实则弊端百出,败绩累累。主要为了牵制武将,不是战术,更像是御人术。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