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千觞
字体: 16 + -

第2章 那棵树下深埋的美酒啊(二)

    投壶的箭射过来时,阿箐正在一棵桃树枝丫上睡觉,冷不丁的被箭这么一砸,直接从树上摔了下来。

    脸先着地。

    不远处的花园里立即传来了皇子公主们以及贵族子弟的笑声,其中夹杂着几句“对不起”,然后笑得更欢。

    阿箐抹了一把脸上的泥,心里默道:不生气,不生气,人家有钱有权有势,咱空有这公主的名号,惹不起,惹不起。

    转身,离开。

    阿箐到这宫中已经三年有余,像这样的把戏,这些高贵的人儿们已经干过不少了,例如:假意邀请她去喝茶,实则在她的茶碗中放了一只小虫或飞蛾;又或者一起作画时,向她的衣服上“不小心”地洒上一些颜料……她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奇怪这些皇子公主们以及贵族子弟不应该端庄、淑仪,连吃饭都不发出声音吗?怎么会幼稚到一日之内想好几个法子来捉弄她呢?

    那日阿箐拜别师父后,就跟着嬷嬷住进了怜公主的怡安阁。虽说她那师父应该是个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但自从她住进怡安阁没几日,怜公主的病竟毫无缘由地好了起来,一个月后也不见再生病。而她却生了一场风寒,想来是因为住在这偏远的阁房里,阴暗、潮湿才受的凉。幸好,这怡安阁中还有人记得她这位公主,怜公主的母妃似乎也觉得这菁公主真能替她的女儿抵挡病灾,给她找来了几位药医,换了个受了光的房间。

    一场大病后,终于弄清楚自己入宫的缘由心中感慨的箐公主一人惊:莫非这皇宫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自己真的很不幸的替这公主挡了实祸?她有些害怕。幸好,自那场风寒后,她再没生过什么病了。

    怜公主的母妃欣喜若狂,待阿箐尤其的好,自然奴仆们也很敬重她。然而,随着公主怜胡身体渐渐好起来,怜公主的母妃举办了一场宴会庆贺,整个怡安阁的人都忙着准备,这一忙活,宫中的人连同怜公主的那位母妃就忘了仍住在怡安阁里的那位替公主“挡”病患的“恩人”了。有些专呈待奉她的奴仆见风使舵,不再笑脸对她,一句“怜公主那里还需要些人手,公主您自己干吧。”然后不见了踪影。

    没关系,讨饭讨了近三年的箐公主也不需要她们的照顾,反倒觉得没了她们跟着自在了不少。整日睡到日上三竿,到膳房和蔼的厨娘那处讨些吃的,再到花园里逛逛求爬到哪棵熟了桃儿的树上摘几颗挑,睡上一觉。到了傍晚,拿上剩下的几颗桃,送给膳房里的厨娘,拿了晚饭,再回到自己那不大不小的房里,在对着落日的窗前解决掉晚饭,再拿上本从怜公主处拿来的游记,点上蜡烛读上一阵,待困的不行了,再去睡觉,这便是箐公主日常做的事了。除此之外,还有件很重要的事了。她要守着那棵桃树下埋藏的酒坛。

    那场风寒过后,她偷偷地酿了一坛千觞醉,就埋在那棵桃树下。爹娘给她做的嫁妆她给了师傅,以后嫁了人总不能空手到夫家吧!于是酿了坛千觞醉,给自己做嫁妆了。除去阴雨天,她每日都到桃树上,春日赏花,夏日睡觉,秋天摘桃,冬天就简单抱着暖炉到树下坐上一坐,瞧着半天无人,便也放心离去。

    阿箐在宫中的待遇着实不像一位公主,自然,平民出身的她不在乎这些,但日常所需还是必要的,幸好,凭着她舌巧嘴甜,再加上那张与怜公主相像的容貌,管杂物的官吏总是待她很好,冬天的棉衣棉被,夏日的凉枕衣衫,还有常用的蜡烛茶叶之类,都会送到她的房中;还有那膳房的厨娘也是待她很好,为宴会什么的做的菜肴分好盘后,如果有剩余总会装在一起送去给她。

    想是怜悯她吧。

    她乐呵呵地接受这些。人家好意帮你,若因为那所谓的高尚的自尊心,宁愿受饿受冻也不接受,那才是真的不识好歹呢!

    至于怜公主,那绝对是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恩人,是舍了命也要护的债主。

    应该是入宫一年的时候吧,那时正是冬天,大雪盖了整个皇宫,她难得起了个大早,在去膳房的路上,途经花园,在花园池溏边的小路上,一个不小心把蹲在小路旁花丛中穿着雪白的狐裘不知正在干什么的彦公子给撞到了池塘里去了。

    “公子!”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

    彦公子掉进池塘里,刚挣扎一会儿,就被不知人那儿冒出来的奴仆拉了上来。嘴唇都冻青了。

    阿箐一直呆呆地站在旁边。其实,她也想过去帮忙,可那些奴仆们把彦公子围得水泄不通,里一层外一层,她想插都插不进去,于是只能呆站在一旁。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吓坏了,可她实则是在很认真地思考这彦公子在这儿干嘛呢?丝毫没想过把彦公子撞下池塘的自己将会被怎么样。

    一会儿,彦公子被奴仆们不知从那儿拿来的干净的狐裘包得严严实实。

    “大胆,那来的奴婢,竟敢将公子推下池塘去。”

    阿箐盯着她,半响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自己,再看看自己的穿着着实不像一个公主。刚想反驳两句,又想了想自己似乎没什么地位,说了也没什么用,于是干脆什么也不说,呆站着。她想着,兴许对方会以为自己是个聋哑人,心生怜悯会放她一命。可事实证明,彦公子完全没有她想的那么好心。

    人家公子在众奴仆的簇拥中大手一挥:“来人,把这个婢子给我扔到池塘里去,没我的命令不许她上来。”

    她想,这公子真是小肚鸡肠。

    眼见着众人朝她围了过来,她伸手做了个“停”的手势,对着彦公子脸上带笑,说:“我自己来。”心里却把那个心胸狭窄的公子祖宗十入代都骂了一遍。

    冬天的水真的很凉,没过了她的小腿,那丝丝凉意就顺着她的小腿慢慢侵袭了她的全身,池塘上还结了层薄冰。彦公子随着奴仆们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后就坐在不远处的凉亭里喝热茶。阿箐知道,彦公子此刻已经把她忘了。一个婢子的命也值得他挂在心上?答案显而易见。

    寒冷渐渐侵蚀了她的心智,让她觉得天旋地转,止不住得发抖。看管她的两个奴仆抱着暖壶,蹲在他们主子看不到的地方,交头接耳不知说些什么。

    真的,好冷。

    不知过了多久,花园里出现了一位身穿粉衣的女子带着身后的婢子,见着她,赶紧让人把她从池塘里拉了出来,披上一件翠绿色的狐裘。她记得,这是织衣房的娥姨前两天刚送来的,她原本打算到新年的时候再穿的。

    哎,好可惜。

    她又看了看身旁的这些人,专程来救我的?

    彦公子的两个奴仆见着来了个主子,而且来势汹汕,匆忙恭敬地站在一旁,只觉得那主子的脸眼熟,却不敢多看一眼。亭子里的彦公子看见这一幕匆匆忙忙地朝这边走来,刚一走近,就被粉衣女子扇了一巴掌,“大胆,竟然敢难为公主。”

    这话听到阿箐耳朵里,一方面觉得这话从那里听过,又一方面觉得“公主”这称号对她着实讽刺。

    阿菁努力睁开眼,正巧粉衣女子也看向她这边。熟悉的眉眼,一瞬间阿箐觉得自己在照镜子。

    这是,我?

    忽然,阿箐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