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复兴之路
字体: 16 + -

第6章 尽人事而听天命

    继基洛夫一行在半沙漠地区的卡普斯丁亚尔导弹基地之行结束后,基洛夫便马不停蹄的直接登上了国防部的一架飞机,随着螺旋桨快速的转动,飞机缓缓离开了地平线。

    “看来我们要加快研制进度了”前来送行的科罗廖夫看着远去的飞机对副手道。

    “是啊,不过要想研制洲际导弹我们目前不仅需要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多极火箭等许多技术难题。”副手看着略显激动的科罗廖夫说出了目前他们所遇到的难题。

    此时,科罗廖夫的目光转向他身边的格鲁什科。作为苏联著名的火箭发动机专家的格鲁什科自然明白老对头此刻的意图。

    “我们确实要加快进度了,科罗廖夫……”

    出于国家安全与政府压力的考虑,科罗廖夫抛下与格鲁什科的个人恩怨。二人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科罗廖夫早年的牢狱之灾离不开格鲁什科的弹劾,而现在二人之间的竞争则变的尤为激烈。

    历史上的苏联从1954年才开始着手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直到1957年才完成全程试验,这也是发射人造卫星的前提。飞机上的基洛夫想到这里觉得作为火箭盲的自己开挂般的将导弹蓝图交予这些科研工作者,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p7的成功试射日期,至少可以提前一年实现了吧!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基洛夫暗道。“喝点酒吧、驱驱寒”谢罗夫说着倒满了一杯伏特加递给基洛夫。

    “谢谢叔”基洛夫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由于谢罗夫与朱可夫元帅私交不错,基洛夫也较自然道。

    我晕、这老毛子喝酒怎么跟它嘛喝凉水似的,几杯下去基洛夫瞬间只觉一脸懵笔。晕乎乎的扭头躺在了座椅上便不支声了!此时飞机突然剧烈的上下颠簸起来,将基洛夫手中拿着的酒洒在外头,基洛夫也从迷迷糊糊中清晰了片刻。

    “别担心,这是气流原因”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镇定的对身边的谢罗夫和基洛夫道。

    叫苦不迭的基洛夫无奈的看着机窗外,只见不远处的天空中阴云密布、似乎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不过还好,此时飞机已飞临莫斯科上空,即将准备降落了。

    短暂的休整后基洛夫便陪同国防部的诸多大佬们来到了莫斯科郊区的米格飞机设计局。作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的朱可夫元帅与空军主帅日加列夫一道视察正在研制中的米格21。

    “你觉的未来的战斗机是什么样的”朱可夫在与著名飞机设计师米高杨的闲谈中问道。

    看着国防部长满脸性趣的询问米高扬觉得“未来的战斗机应该是高机动、高速度......”

    前段时间朱可夫在看道基洛夫给自己描绘了几款战斗机三视图,瞬间感觉世界各国现役的各主力战斗机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太“low”了!

    朱可夫拿着自己描绘的几款战斗机三视图道向二人道:“怎么样,有没有可行性?”

    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眼前一亮“元帅同志的设计思路很新颖、我们仔细研究研究”

    “你觉得我们目前的技术可以制造出来么?”朱可夫十分好奇的询问着。

    “理论上是可行的、只不过具体情况我们还得经过论证”格列维奇道

    “你们只管放心大胆去试、有什么困难只管开、资金方面我们给你们批”朱可夫保证道。

    这款战斗机的三视图便是后世被北约代号为“支点”的米格-29。历史上它的研制工作是在七十年代才开始的,而今天却整整提前了将近二十年当然这一计划也包括后世有“侧卫”之称的苏27战斗机,为此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得以重新组建。

    几天来忙碌的工作可算把我们的基洛夫同志给累坏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三月底,由于莫斯科最近许久不见太阳,基洛夫的心情不免受到影响。今天正好是星期天,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不行了约一下”基洛夫不由的想起了好几天没见的薇拉。不一会提着她爱吃的美食的基洛夫便到了莫斯科大学学生宿舍区,当基洛夫正准备联系她时却碰见迎面而来的薇拉,而让基洛夫诧异的是她身边搂着她的一位男子。显然基洛夫瞬间明白了,基洛夫只感觉一阵莫名的痛散步全身。

    出于礼貌基洛夫会心一笑的看着自己内心喜欢的她,而自己却停在了原地久久伫立。薇拉一笑后便径直向前走去,不曾回头......

    有一种痛,不至于撕心裂肺但就是让你心里不好受,这便是感情带来的喜怒哀乐。有些事显然是无法强求的,基洛夫相信该走的无需挽留,该来的总会来的。是自己不够好,这些年来基洛夫给人的印像就是平庸、在任何方面都不突出。除了外貌还算中肯之外也没啥了。

    生活还要继续,第二天基洛夫便一头钻进了一家健身房。当然,一方面是为了练肌肉、另一面则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不给自己想那些恩恩爱爱的时间。一、二、三......五十九、六,六十。呼!一声长叹,基洛夫俩手一摊躺在地上大喘呼呼。嘿!没想到自己不能说天生神力吧,起码体力还是蛮不错的。也许斯拉夫人体能要比亚洲人普遍要强那么一截子的缘故吧基洛夫觉得。

    瘫痪在地上的基洛夫喘着大气时,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副年轻面孔。“阿别尔,你怎么会在这?”基洛夫惊讶道。

    “怎么、不欢迎么!”阿别尔道。这位阿别尔同志正是基洛夫儿时的玩伴,俩人时隔多年未见,突如其来的见面让基洛夫惊喜万分!

    “哥们,这些年怎么样、干嘛呢?”基洛夫站起身来对着儿时的玩伴说着。

    “嗨、能干嘛,在莫斯科经济学院呢,你了,听说在部队了”阿别尔道。咦,基洛夫突然想起后世苏联不是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别尔·阿甘别格杨。在后世的记载中基洛夫的这位儿时玩伴思想敏锐,主张革新,尤其是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有着独到的大胆设想,可惜历史并没有给他机会。

    “走,兄弟喝酒去......”不善饮酒的基洛夫和阿别尔向健身房出口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