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复兴之路
字体: 16 + -

第5章 导弹时代

    过了许久后,克里姆林宫的大碗们陆续走出宴会厅,宴会终于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这可让在外头等候许久的基洛夫甚是乏累捏哼。伺候人的活就是这样,你时时刻刻必须把领导给舔的方方面面的。

    不一会伴随着夜色,各大部门的领导人专用轿车渐渐驶离克里姆林宫。在朱可夫元帅的车里座着的基洛夫看了看后座中的老帅,显然老帅喝了太多浓烈的酒......当把朱可夫元帅送至家后基洛夫便脱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基洛夫觉得自己这样下去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自己似乎并不适合在部队的工作,反而自己更倾向于做一名特工!而在这个时期的特务机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则刚刚与贝利亚的内务部合并,正处在改组期间。而且更重要的是特务头子贝利亚在几个月后就会被打倒,如果此时加入的话实属不妥。

    次日,苏联国防部召开了一次例行会议。“诸位,这是我们今年的工作安排,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布尔加宁略显疲倦的道,在座的高级军官们翻阅后便依次发言。“我们应该优先加强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力量,特别是加大对新式飞机研发的资金投.....”第一副部长朱可夫元帅说完之后,在座的其它高级将领纷纷以诧异的目光望向他。因为这位陆军出生的元帅的言论一反常态,因为无论从历史上的沙俄还是如今的苏联一直奉行着陆权至上的准则,陆军的话语权要远远大于其它军种。

    因此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和空军总司令日加列夫当即表示支持,并且各自都极力渲染自己部门的重要性。“好了,大家都静一静,这件事我们还是上报给克里姆林宫进行定夺吧”文职出生的布尔加宁面对着这些位高权重的老帅也很是无奈,不过其狡猾的性格还是让其在苏联政坛运筹数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份关于加速研制洲际导弹的相关资料也被秘密送至了苏联最高决策层,而且这风报告的署名更是苏联元帅朱可夫。果然,几天后高层便秘密命令国防部与内务部合作,建立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来督促这一篮子计划的加速执行。

    伏尔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往北90公里处,一处悬挂着镰刀锤子的国旗飘荡在蓝天之下。技术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不时有几人停下手中的工作,拿起散发出酸味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同时朝高处的发射架上望去。当看到那随风激烈飘动的国旗后他们便转身继续准备投入到紧张的工作时,却看到远处快速驶来了一列车队。

    “谢罗夫局长,我们是不是快到了”当基洛夫看到远处的发射架后感叹道。

    “是的,终于来了。相信你肯定是没有来过这,这是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作为内务部代表的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的谢罗夫道。

    作为苏联最早的一个导弹和航天器试验基地,始建于1946年年底。它是利用从德国佩内明德导弹试验场缴获的试验设施和俘获的德国导弹工程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用于试验从纳粹德国缴获的“v一2’’导弹。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试验导弹的射程不断增大,发射场也随之扩大。后来,该发射场发展成试验中、远程导弹和发射探空火箭和小型卫星的基地。50年代,卡普斯京亚尔导弹发射场大规模扩建,并进行了大量中程和短程导弹发射任务。卡普斯京亚尔在1950年到1953年间也是第一支r-1/r-2战术导弹部队的指挥部,在这之后又成为12座r-14战术导弹发射台的基地。

    而此时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谢罗夫为代表的特别行动小组,正执行前不久由部长会议主席团批准的一项计划,该计划便由苏联导弹专家谢尔盖·科罗廖夫负责研制。而由于基洛夫的缘故这一计划较历史上被提前半年批准。

    基洛夫一行下车后科罗廖夫的副手告知其正在发射场1号基地进行紧急任务脱不开身,无法出来迎接各位。在其副手的陪同下,基洛夫一行目睹了现阶段苏联各型号的短导弹状况。晚些时候,基洛夫见到了这位苏联著名的火箭工程师科罗廖夫。

    “你好,科罗廖夫同志,这位是基洛夫少尉”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拿着皮手套指向基洛夫道。

    “你好,科罗廖夫同志”基洛夫向他握手道。在与科罗廖夫交谈的过程中基洛夫心中对这位命途坎坷的火箭工程师流露出无比的尊敬。

    科罗廖夫,苏联宇航事业的伟大设计师与组织者,第一枚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火箭(弹道导弹)的设计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者、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总设计师。正当他带领下的苏联航天事业在与美国一绝高下时,自己却由于长年不知疲倦地辛劳工作和早年近10年牢狱之灾的折磨,科罗廖夫不幸病倒了,1966年1月14日便与世长辞,终年59岁。作为应用宇宙航行学奠基人,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人类进步的史册,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我相信我们有一天肯定会把人类送上月球”基洛夫在对科罗廖夫私下说道。

    “是啊,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科罗廖夫略显激动的用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惊讶道,因为基洛夫的想法正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嗯,科罗廖夫同志我觉得将核武器装在导弹里比装在飞机里更加可靠,所以我们目前应该全力以赴将远程导弹快速研制出来”基洛夫拿着一份洲际弹道导弹的相关技术资料递给科罗廖夫道。

    “这是.......”科罗廖夫陷入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