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英雄本色
字体: 16 + -

第22章 家人探访

    大漠朔风刮过伊克昭盟北部达拉特旗的黄河滩地,白茫茫的雪沫遮蔽了天地。外出巡哨的士兵寸步难行,人和马在大风雪中跌跌撞撞,相互之间靠绳索拴着,这才避免被大风吹散。

    黄河河面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用75吋的山炮都轰不开。曾经的天险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马平川,对面的日军宠宠欲动,调动频繁,这几天已经冲击了好几次前线,都让高度警惕的81军将士打退了。

    马鸿宾知道这是敌人在试探性进攻,侦察阵地,一旦让敌人发现防线中的薄弱点,他们立刻会像饥饿的狼群一样凶狠的扑过来,把81军的防线撕得粉碎。

    实在无法与大自然的狂暴对抗,巡哨小队在队长高德海带领下找了个背风面山坡,用铁铲掘了个大洞,把人马都藏进洞里。洞口用帐篷堵起来,用捡拾来的芨芨草枯草和树木枯枝燃起一个小火堆,用刺刀把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馒头伸到火堆中烤。不一会儿,一股麦香弥漫了整个洞里的空间,馒头也变得酥软起来,冻得僵硬的脸上渐渐也有了笑意,大家低头噬咬着烤得焦黄的馒头,不时低声交流几句,准备等风小了再赶回大营。

    大漠的朔风一阵紧似一阵,直像要把这天地吹走了一般。间或有石头被大风吹的满地滚,发出“轰隆隆”作响的声音。

    这股风一直刮到后半夜才慢慢小了下来。与大自然搏斗了一天,巡哨小队的骑手们这时都有点犯困,朦朦胧胧中耳边仍传来“轰隆隆”的声音。

    高德海闪了一个空盹儿,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轰隆隆”的声音清晰起来,这不是风吹石头跑的声音。虽然天气寒冷,高德海还是感觉一股冷汗渗出了后背,从声音和地面传来的震动感觉看,这是大队战车行进的声音。

    赶紧摇醒身边的同伴,大家给马上好撅口,用布包好马蹄,悄悄出了山洞爬上山顶张望。顿时,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被白雪覆盖的黄河滩地上,大队的日军坦克战车、运兵车和炮车队伍一眼望不到边,沿着黄河向81军前线后背猛扑过去。看日军来的方向,应该是从上游托克托县附近过的河。那里是民兵义勇军的防线,应该被日军偷渡后,折转向下游81军重兵把守的渡口河滩阵地进犯。从规模看,托克托县民兵义勇军可能全军覆没,连个报信的人都没逃出来。

    稳住心神,高德海带领手下人悄悄溜下山,沿着山脚抄近路赶回大营报警。

    马鸿宾是在沉睡中被摇醒的,他也被这个消息惊住了。这里是渡口,要满足日军大规模过河只能从这里过。但现在是冬季,日军的选择面就宽广了许多。黄河毕竟太长,仅靠81军无法做到全面防守,在其他河段主要还是要靠当地的保安团或民兵义勇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武装的作用和自己骑兵机动性快的优势,马鸿宾仿效古长城,沿河修筑了不少烽火台,可以在最快的时间知道日军的攻击点,有的放矢进行精准反击,巩固防线。

    这次托克托县日军能做到悄无声息过河,不仅仅是天气原因,肯定是日军特务收买了叛徒,在背后下黑手,这才能实现让当地民兵义勇军武装全军覆没、无一幸免的目的。

    马鸿宾久经战阵,知道越在危机的时刻越不能失了方寸。

    第一时间内,他派出担负大营警戒的一个骑兵连,紧急抢占大营前方一个日军攻击路线上必经的山隘口进行狙击。

    然后在全营吹响紧急集结号。待所有人员全副武装集合后,马鸿宾一声令下“向右转,跑步走”。带着全军人员撤往设在沙漠里的第二道预设防线,扔下了大营里的坛坛罐罐。

    这一招虽然物资损失巨大,但绝对是最英明的应对措施。骑兵连的将士们在仓促设置的防线上死战不退,为全军安全撤退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日军刚开始派军攻击了数次,都被击退。恼羞成怒下,日军也不顾什么武士道精神,集中三十几门火炮对狙击阵地进行集火攻击。骑兵连的阵地仓促间构筑,天又寒冷,地冻硬了,挖不出像样的战壕,基本称不上阵地,几番血战后全连将士全部牺牲在阵地上,为国殉职。

    当天下午,日军攻占了已经空无一人的81军大营,黄河天险第一道防线失守。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马鸿宾单身飞往重庆,向军政委员会汇报情况,接受蒋委员长质询。

    他分析了当地地利地势,指出虽然日军渡过黄河天险,但仅是短期占优势,待黄河解冻后,日军后勤不继,必然不能久持。过了黄河,前方是茫茫戈壁和沙漠,日军机械化部队并无多少优势,我方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可供与日军周旋,以“磨盘战”“麻雀战”“袭扰战”等战术疲劳敌军,春暖花开时节必能收复失地。

    蒋委员长恼怒地说:“不管怎么说,黄河天险失陷,于我是大大的不利。军中无戏言,子寅你既然说明年就能收回失地,你就要用你的脑袋担保一定能实现。”

    马鸿宾正色作答:“我马家儿郎三代忠烈,言出必行。届时如收不回失地,我定会为国尽忠。”

    这话让蒋委员长反而一愣,他强调:“话不可太满。子寅你确定你要立军令状?我可要对你说,你那里太远,我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最近日军华北派遣军方面动作频频,其他战区自顾不暇,也没有力量牵制,你军是孤军奋战。这样你也确定一定能收复失地吗?”

    马鸿宾斩钉截铁作答:“能!”

    …………………………………………………………

    梁三儿面前趴着一溜儿地机枪手,瞄着远方山坡上的目标练点射。

    梁三儿手摸着下巴在他们身后来回踱步,心里暗想:“哎呀,又长胖了点。这下巴有点肉了。”

    现在离他们上回抢火车已经近两个月了。

    这期间断断续续有周边的人上山投靠,山寨的人从不足五百一度暴增到超两千人。梁三儿不像这个时期别的部队,他对投奔的人挑挑拣拣,不断淘汰,最后队伍保持在过千人的规模。

    对淘汰的人,梁三儿也一反小气,对他们好言安抚,赐予丰厚的生活物资和路费,让这些本来生活无着、走投无路的人感恩戴德的离开。

    梁三儿的本行是马匪,对骑术的要求很高。现在队伍里除了刚加入不久黑脸大汉一伙,就是欧阳静怡的电台班人员和日本军医不会骑马了。其他新加入的成员由于基本是当地人,对骑马反而驾轻就熟,不练就会。

    这一个月,梁三儿让温大成用枪顶着这些人的后脑瓜,逼着他们也学习骑马。欧阳静怡刚开始发火不愿意,结果温大成对着电台班的人直接就开火了,吓得欧阳静怡连哭带叫地去练骑马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所有练马的人内胯都磨破了,大家下马走路都一瘸一拐,龇牙咧嘴,让一众山贼笑掉了大牙。

    不过一个月后,当所有人都学会骑马后,整个队伍都给人一股说不出的利落劲儿,人也精神了许多。

    黑脸大汉叫吕伯勋,梁三儿看他身材魁梧,就让他加入了机枪班。本想让他抗机枪,谁想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兴趣,再加上勤学苦练,这个吕伯勋在操纵马克沁重机枪方面进步神速,不到一周时间完全掌握了不说,而且长射、点射变换自如,枪法精绝,让一向眼高于顶的梁三儿也甘拜下风。

    梁三儿属于知人善用型的,他大手一挥,吕伯勋就成为机枪营的营长了。这让三义县出来的小子们眼红到了极点。

    说到部队,梁三儿的骑兵团现在基本实至名归了,有上千的人马。大型电台一部,重机枪三十挺,轻机枪四十五挺,迫击炮八门,日产三八式和中式中正式步枪人手一把,原来三义县出来的三百多名骑手基本人手一把短枪,弹药和战马数量充足,粮草充备,御寒衣被不计其数。

    梁三儿志得意满。他现在除了抓紧练兵,就是享受口舌之欲,感悟人生的幸福。冬天,绥远大地一片萧杀,梁三儿的玻璃温棚里却春意盎然,硕果累累,饭菜自然全是佳肴。

    梁三儿这种化腐朽为神奇、逆天时换时令的本事不要说让一众没文化的山贼马匪崇拜臣服,就是欧阳静怡和电台班同事以及日本医护人员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心悦诚服:温室技术原理大家是知道的,但像梁三儿这样能完美实现的,确实不多见。

    现在梁三儿就和三义县的小头目们吃饭喝酒猜拳。进入冬天后,三义县的小头目们吃饭从来都在一起,绝不和其他人搅合在一起。这一点让欧阳静怡和娜仁心里很不忿,经常口出抱怨,怀疑他们吃偏食,但梁三儿在这一点上不为所动。除了几个女人,也没人敢质疑他。

    正在吃得满盘狼藉的时候,山下值守的朱蓬仓打来电话,说话有点期期艾艾:“团座,山下来了位游方僧人,他说他是你大哥。”

    整个房间顿时一静,大家的眼睛都看向了梁三儿。

    ……

    骑兵团议事厅里气氛肃杀,厅下架着一堆火,火上架着一口锅,咕噜咕噜翻滚着热水。

    来得人确实是梁三儿的大哥,梁大。

    梁大,顾名思义,就是梁家的老大。梁大不像梁三儿那样只是大家私下叫的小号,他还有官名。梁大的官名就叫梁大。

    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觉得这样更能体现他老大的权威,提醒所有人,梁家现在他做主。

    梁大外貌也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的。这次孤身一人来看梁三儿,为了避免路上不必要的麻烦,他才化装成游方僧人。

    跟在朱蓬仓身后进了大厅,他就啧啧称赞,“我们梁家盖得房子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小三儿,这房子你盖得不错,以后我把娘接来也享享你的福,住住你的大房子。”

    厅里无人搭茬,大家都紧绷着脸。

    娜仁和欧阳静怡本来看梁三儿的大哥远道而来,想给他搬个椅子,也被身后三义县的马匪们一把拽了回去。

    见没人理他,梁大也不以为意,他直接走到大马金刀坐在虎凳上的梁三儿,绕着他转圈,嘴里不停的说:“小三儿,这才多半年没见,你看你又壮了些,人也精神,脸也白多了,娘看了一定会高兴。”

    看到娜仁和欧阳静怡站在那儿,他立刻走了过去,热情的拉着她们的手说:“哎呀,这是谁家的姑娘啊,咋长的这么俊呢!我就说我们梁家的人是有大富大贵命的,小三儿,这是你的正房和偏室吗?这长得太漂亮了,娘见了一定会高兴的合不上嘴的。”

    梁大嘴里一边夸,手里一个劲地摩挲两人的手。娜仁和欧阳静怡羞恼之下几次想抽回手,但梁大手劲大,竟然没有抽回去。

    梁三儿顺手从马靴里抽出一把匕首向梁大扔去,梁大灵活的一躲,匕首“嗖”的一声扎在厅内木柱上,发出“嗡嗡“的颤音。

    娜仁和欧阳静怡脸色顿时一白,这兄弟俩的见面也太奇葩了。

    梁大夸张地说:“呀,幸亏我身手灵活,要不弟弟杀大哥,你会被三义县的人唾骂的。”

    梁三儿纠正:“三义县的人肯定会夸我的。”

    “废话少说,这不年不节的你跑来干什么?”

    梁大回答:“娘想你了,让我代她来看看你。”

    梁三儿伸手去抽另外一个马靴的匕首。

    梁大赶紧补充:“七叔让我来走走。”

    梁三儿继续抽匕首。

    梁大一脸哭丧:“你还没过门的嫂子不让我好过啊。”

    所有的人一脸理所当然。

    梁三儿起身走下来,瞪着梁大问:“娘和七叔让你带的东西呢?”

    梁大一脸夸张的惊异:“哇塞,这你都知道?”

    梁三儿问:“多少?”

    梁大一脸的不情愿:“娘给你带了二百两的小黄鱼,七叔给你带了三百两。”

    梁三儿手中的匕首“啪”的一声狠狠扎在梁大耳边的木柱上,恶狠狠的说:“来人,把这个游方僧绑在火上烤了,咱们今晚就吃他的肉。”

    温大成一伙立刻冲过去把梁大放翻在地,用棕绳绑了个密不透风。

    梁大“吱吱呜呜”大叫,“小三儿,我是你大哥,你可别乱来,咱三义县这么多人都看着我到你这儿了。”

    梁三儿一脸沉重:“我们宰的是假扮游方僧的日本特务。至于我亲爱的大哥,在来我这里的路上不幸迷路,被原野上的狼群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已经一命呜呼了。”

    众人一起点头,“是啊,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梁大立刻说:“啊,啊。慢着,慢着,我想起来了,娘给你三百两,七叔给你四百两。”

    温大成一伙不为所动,继续把梁大架在了锅上。立刻,一股滚烫的热气燎添到梁大的肌肤。

    梁大立即杀猪般惨叫起来:“我说,我说。娘和七婶合给你八百两,七叔给你八百两,总计一千六百两。”

    梁三儿大喝一声:“胡说!”

    梁大赌咒发誓:“弥陀佛,如果私藏一两,我就不是人。”

    娜仁和欧阳静怡纵使把前一辈子和后一辈子都加起来,也没见过这么奇葩的兄弟,她俩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

    梁大被从锅上放下来,梁三儿一个眼神,温大成一伙冲上去对着梁大一顿拳打脚踢,打得梁大声嘶力竭地惨叫。

    娜仁和欧阳静怡感觉自己有点头晕,神情都恍惚起来。

    一个小时后,梁三儿的房间。

    鼻青脸肿的梁大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嘴里呜呜咽咽的说:“小三儿,你这里日子太幸福了。这大冬天的,你竟然能有新鲜的蔬菜吃。啊,还有鱼。”

    梁三儿目无表情:“鱼是谢狗子从湖里捞来后,用冰封的。”

    梁大“呼噜呼噜”一气儿把一盆鱼汤全灌进肚子。舒服的哈口气,很家常的从梁三儿床柜上拿过一包日本烟,点着舒服的抽了一口,“小三啊,娘确实想你了。七叔今年进进出出的货多,娘也忙得很。前一阶段,马鸿逵带人抢地盘,七叔他们帮着白家大哥和他们狠狠打了几架,打残了马鸿逵的两个团,暂时他应该不敢来了。这次七叔和娘他们用私房钱给你凑了些军饷,怕你孤身在外,县里的这帮坏小子们闹腾,给大家发些钱也好暖暖人心。这样队伍也好带,不怕打仗的时候有人朝你打黑枪。”

    梁三儿冷冷问:“你知道这样,还敢吞我的黄金?”

    梁大一脸愤慨:“一笔写不出两个梁字,咱俩亲兄弟,我怎么可能会吞你的黄金?要不是怕其他人路上卷钱跑了,七叔和娘他们能放心让我来吗?”

    梁三儿大声追问:“那我的钱呢?总共一千六百两黄金,你给我八百两,其他的呢?”

    梁大说:“咦?给你送钱来,路费总不能我掏吧?其他的当然是路费了。”

    梁三儿暴怒:“你就是一路来不吃粮食吃黄金,也吃不了八百两吧!”

    梁大神色有些扭捏:“这不你没过门的嫂子想要点体己钱,我又不能不给。这两年我没出过任务,没啥收入,就从娘给的钱里先借点,完后我一定还。”

    “这样,你要信不过你哥的诚信,我先给你打白条咋样?”

    梁三儿一翻白眼:“少来。从小都是我给别人打白条,还没人敢跟我打白条呢。就郑屠夫的那个外甥女,有什么好的?又凶又蛮又贪财,一点教养都没有,丁点贤惠都不带,我就不知道你到底看上她哪点?”

    梁三儿眼珠一转:“这样,只要你回去正大光明的休了她,我这里立马送给你俩日本护士,上过大学的,咋样?”

    梁大悠然神往:“上过大学的日本护士?那感情好啊!”

    回过神来一脸颓然:“你没过门的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在三义县属于横扫一片的人物,当年我也是没忍住中了她的仙人跳。现在想反悔,哪有那个胆量啊!”

    “要不,你有空了帮我去和他舅舅说项、说项?”

    梁三儿想起郑屠夫的铁拳,周身的骨头顿时隐隐作痛起来;摸摸耳后的一道抓痕,头也疼了起来。

    他默默地拍了拍梁大的肩膀,半晌叹息一声:“唉,家门不幸啊。”

    “你有这样的娘子,今生我和二哥怎敢进你的门?!”

    梁大心有戚戚,兄弟俩头抵头靠在一起,梁大满腹的委屈往出倒:哥为了你的钱真是费尽了心呦!我从七叔家出来,刚把钱拿回家准备往身上暗兜里藏,就让你嫂子看着了,她一把把钱全抢走了。天寒地冻的,我是跪在她门外求了半夜,才拿出一半来。小三儿,剩下的那一半你和兄弟们说道说道,过几年我一定还上。这次,我是真的有心无力了。这一路上,我是靠着娘给我烙的饼子和化缘施舍的饭一路走来的。我哪儿有吃黄金的命呦?”

    梁大的话梁三儿全信。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梁大紧紧的抱在怀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