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恒河
字体: 16 + -

第8章 鼓瑟吹笙

    泥婆罗国王纳伦德拉,听闻手下大臣报告,大唐又有使团来访,顿时大喜过望,又闻使团正使又是自己的老相识王玄策,更是喜出望外。从王座上快步走下,对身旁的丞相拉金德拉说道:“大唐使团又来出使我国,真是我国莫大的荣幸。拉金德拉爱卿,你率领众位爱卿,快快出城迎接大唐上国贵使。不不,我亲自出城,众爱卿,随我出城迎接大唐使者。”

    话说纳伦德拉听闻大唐使团到访,为什么这么热情高兴,却是有其自己的原因。

    泥婆罗国本就是个小国,人口不过四五十万,披甲战士也仅仅不到一万,夹在两大强国之中,北有强大的吐蕃王国,南有中天竺摩揭陀王国,纳伦德拉继位之后,自知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吐蕃和天竺摩揭陀两大国之中的任何一个,就依照自己父亲定下的国策,北依吐蕃,南和天竺,在两个大国之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在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近段时间,中天竺摩揭陀王国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不复以往与泥婆罗国和平相处,以前基本销声匿迹的强盗马贼又死灰复燃,最近这段时间,经常有盗贼抢匪入境泥婆罗国掳掠人口财货,抢劫完毕后又携带人口财物返回天竺。泥婆罗国和天竺交界之地,已经有七八起这样的抢劫事情发生,就算把泥婆罗国为数不多的军队全部派到了边境,一是泥婆罗和中天竺摩揭陀国和东天竺都有接壤,国境边界很长,这一万人的军队根本防守不过来这么长的国境线,另外也怕把军队调动到边境,引起中天竺和东天竺这两个大国的误会,误以为泥婆罗国要入侵他们,那就更加不妙。

    纳伦德拉国王正在头疼这个事情,听闻大唐使团再次来访泥婆罗国,他知道大唐使团必然还要继续向天竺出使,泥婆罗国只不过是中途经过,就有心让大唐使团帮忙与中天竺,东天竺的王国进行交流沟通,联合中天竺和东天竺一起,协调处理打击这些越境抢劫的盗贼团伙。

    四年前,纳伦德拉国王第一次和大唐使团李义表、王玄策接触后,对李义表、王玄策二人大为欣赏,听闻大唐居然把他心目中的第一强国吐蕃都打得臣服,不得不与大唐和平相处,对大唐文治武功更是仰慕。得知文成公主也和亲吐蕃,和自己的妹妹尺尊公主一样,都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样一算,泥婆罗和大唐也算姻亲之国。作为一个小国,能和大唐这样强大文明富裕的国家扯上关系,那可是求之不得。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纳伦德拉那赶紧抱住大唐这根大腿,对来访的大唐使团众人热忱招待。在李义表、王玄策使团第一次出访泥婆罗后,纳伦德拉国王也派出使团到大唐访问,一方面作为对大唐使团来访的回礼,另外也是和大唐进一步保持友好交流。泥婆罗使团进贡给大唐朝廷的礼物,都是一些本国土特产,一些香料和玉石,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泥婆罗把本国的一种蔬菜种子作为礼物一起送到了大唐,这种蔬菜叶子肥大,性味甘甜,富含铁等矿物元素,到大唐后,很快成为大唐官家和富贵人家喜爱的蔬菜,因为这种蔬菜是从泥婆罗国传过来的,所以一开始被称为泥婆罗菜,后来简称为菠菜。

    而大唐回赠给泥婆罗的礼物那就贵重得多,不说那价比黄金的丝绸就有一大车,还有十套大唐官窑出品的成套唐三彩瓷器。要知道瓷器这东西非常易碎,而且泥婆罗距离大唐山高水远,道路也崎岖难行,就算大唐普通民窑烧出来的瓷器,运送到天竺和泥婆罗都是天价,更不用说大唐官窑出品成套的唐三彩瓷器了,那可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礼物。纳伦德拉把这十套瓷器珍重地收藏在王宫内,作为镇国之宝传给后世子孙。如果不逢重大祭祀和重要客人的国宴,那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的。

    此刻纳伦德拉得知大唐使团又要到访,一边安排宫廷内臣去准备宴会,一边带着文武百官到城外迎接王玄策、蒋师仁使团一行。

    王玄策、蒋师仁使团还没到泥婆罗王城帕坦,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奇异的音乐声,只见一对人马从帕坦城方向走来,一个乐队走在最前面,有的敲鼓,也有的吹奏,音乐声调与大唐乐器甚为不同,不过听起来倒也是充满了喜庆。

    王玄策扭头对蒋师仁有些自得地笑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为兄所料不差的话,这应该是泥婆罗国出来迎接我们的人马,这泥婆罗国虽然是边陲小国,倒也是颇知礼节!”

    蒋师仁听道,也笑着对使团众人道:“兄弟们都精神些,把我大唐旗帜举得更高些,把圣上御赐的使节也悬挂起来,切莫坠了我大唐威风!”

    使团众人轰然应诺,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向泥婆罗国迎接众人走去。

    正说话间,从对面队伍之中一人催马快走几步,来到唐朝使团前面,翻身下马,王玄策定眼看去,只见这人头上缠着白色绣金丝的的包头巾,身穿泥婆罗国特色白色长袍,满脸胡须已经花白,一双眼睛却明亮锐利。原来是老熟人,泥婆罗国的丞相拉金德拉·普拉萨德。

    拉金德拉依照泥婆罗国礼节向王玄策、蒋师仁一行大唐使团行礼。

    “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欢迎再次来访我泥婆罗国!自从上次一别后,我们大王经常念叨王大人,我也经常想念起和王大人相识的事情,这下终于又见面了。可真是太好了!”拉金德拉向王玄策张开双臂,热烈拥抱着王玄策。

    王玄策第一次出使,来到泥婆罗国的时候,当时就是这个拉金德拉丞相负责全程接待、陪同王玄策他们使团,在泥婆罗国的日子,也和这位聪睿的老者结下深厚的友谊,这次再相见,两人更是亲热。

    “丞相大人,来来,让我介绍下,这是蒋师仁蒋大人,是我们大唐使团的副使。”王玄策把身旁的蒋师仁向拉金德拉丞相介绍道。

    “下官蒋师仁见过丞相,恕下官戎装在身,不能全礼!”蒋师仁从马上跳下,对拉金德拉丞相施了一个大唐的军礼。当然,蒋师仁是不会说泥婆罗语言的,是辩机和尚在旁边进行翻译。(以后为了节约文笔,人物对话,不再做说明。)

    拉金德拉打量着蒋师仁,只见他身高六尺以上,比王玄策足足高了一头还多,熊背猿腰,常年体能和武艺训练,让蒋师仁浑身肌肉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似乎随时会喷薄而出。也许因为常年征战,皮肤晒得略黑,更显得健康,充满了男性的魅力。只见蒋师仁全身披挂大唐最精良的铠甲明光铠,胸前两个明晃晃的铜镜,反射着太阳光,刺得人眼睛发晕。

    “好一位威武雄壮的将军!”拉金德拉由衷地赞叹道。说罢,又打量了下使团其余三十名骑兵。这次出使天竺,为了保护使团的安全,蒋师仁带领的这三十名骑兵均为安西军中的精锐之士,个个弓马娴熟,武艺高超,形状威武;而且,为了沿途彰显大唐军威,特意给这三十多名骑兵都配备了明光铠,明光铠可是大唐军中最精良的铠甲,其防御能力非常高,造价也相当贵重。

    今天早晨使团出发的时候,蒋师仁得知就要快到泥婆罗王城,特意命众人把铠甲擦得铮亮。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三十名骑兵本身就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此刻身着大唐统一明光铠,手握马槊,腰挎横刀、背带伏波驽和胡禄箭囊,胡禄里装的满满的三十支箭,凝神端坐在马上,顿时一股肃杀的军威扑面而来。

    “好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拉金德拉对使团随行的三十名骑兵精锐也赞不绝口。

    看到大唐使团随行骑兵装备精良,拉金德拉不由得暗自叹气:“我泥婆罗军队要是有这大唐骑兵一半的装备和武器,经过训练后,想来战斗力要比现在要强得多吧。可惜我泥婆罗小国寡民,养一万军队已经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钱财像大唐这样武装到牙齿!”

    想到这里,拉金德拉不由得对那个远在东方的大唐更是充满了仰慕。

    “王大人、蒋大人,我王现在就在前方队伍中等候贵使大驾光临!请贵使随我移步,参见我王。”拉金德拉对王玄策说道。

    “什么?纳伦德拉王居然亲自出城迎接我们?”王玄策略微有些吃惊。上次来访泥婆罗国时候,纳伦德拉王可是在王宫接见的使团,这次居然亲自出城迎接使团,让王玄策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那就请丞相大人带我等去拜见国王陛下。”王玄策急忙说道,带着蒋师仁和辩机和尚一起,跟随拉金德拉丞相,向对面迎接使团的队伍行去。

    对面迎接队伍中的乐队,见丞相带领三人走来,顿时敲锣打鼓得更加热闹,气氛一时之间更是热烈。

    泥婆罗国王纳伦德拉看丞相带着王玄策和两个陌生人走了过来,从辇车上下来,迎接过来。

    “大唐出使泥婆罗国使团,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拜见泥婆罗国王陛下,祝陛下身体健康、国运昌隆!”王玄策、蒋师仁向纳伦德拉国王拱手施礼。旁边的辩机和尚赶紧翻译成天竺语言。泥婆罗国虽然是独立一个国家,但是其人种、民族和语言,与天竺各地差别不大,天竺语言也是泥婆罗国主要官方语言。

    “贵使快免礼,上国贵使不远万里,出使我国,让我们小国寡民得闻大唐礼仪,实在是让寡人大为欢喜。寡人已经吩咐在王宫内,略备薄酒,请贵使入宫畅饮一番,为贵使略洗一路风尘,也略表寡人心意。”泥婆罗王纳伦德拉热情邀约大唐使团一行到王宫宴饮。

    泥婆罗王宫凯拉斯库特宫是一座七层高的建筑,设计精巧,造型优美,规模巨大,其最上层是一个足可容纳近千人的大厅。这时候,王玄策、蒋师仁已经在这最上层的大厅内,向纳伦德拉王奉上了此次出使的礼物清单:精美丝绸百匹、大唐唐三次瓷器十套,还有其他种种珍贵礼物,此处不一一列举。

    宴会开始后,王玄策向泥婆罗王介绍这一路前来遇到的种种趣事。听到蒋师仁不幸跌入峡谷,纳伦德拉王顿时面露关切,闻听蒋师仁并无大碍,才松了口气,赠送蒋师仁一株百年何首乌以做慰问。

    蒋师仁连忙起身向纳伦德拉王躬身致谢,对这纳伦德拉王的好感不由得直线上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