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恒河
字体: 16 + -

第6章 河谷夜话

    王玄策、蒋师仁拍马向前,只见前方一条河流阻住去路,河流显然是从喜马拉雅大雪山发源,百溪汇聚,在此积溪成河。

    河水清澈透亮,间或能看见不少鱼儿在河水中泛起点点涟漪。使团众人长途跋涉,早已身心俱疲,此刻看到这种清澈河水,又被天竺的暖风一吹,顿时都感觉浑身奇痒难耐,恨不得马上跳进水里,洗个痛快。不过蒋师仁治军甚严,未得军令,众人倒是不敢造次。

    不过马儿和牦牛等畜生却管不得这么多,此刻看到清澈的河水,都一股脑地跑到河边饮水。众士卒赶忙约束马匹,照顾牦牛,以免打湿损坏牦牛身上使团出使礼物以及吐蕃赞普回赠给大唐太宗皇帝的礼物。

    在翻越吐蕃高原和喜马拉雅大雪山时候,气温寒冷,几天不洗澡,倒也不觉得怎么样,但是来到泥婆罗,气温陡然上升,蒋师仁也浑身顿时感到瘙痒难耐。此刻看到如此清澈的河水,顿时再也难以抑制。

    蒋师仁看看太阳已经西沉,天色也渐晚,而且刚和王玄策从向导哪里得知,此处距离泥婆罗国王城加德满都已经不到百里,心中也是略有放松,笑着对王玄策道:“大哥,既然到了这里,左右距离泥婆罗国王城已经不远,我们今天就在这河边早点安营,兄弟们翻越雪山也吃足了苦,就让大家洗洗身子,今晚杀头牛,兄弟们好好喝两杯酒,好好休息下,你看如何?”

    王玄策心中盘算,从此处到泥婆罗国王城虽然仍颇多山地,但是这些年来,泥婆罗和吐蕃联系颇多,官道也经过多次休整,算下从此处河谷到泥婆罗国,快马加鞭三日足够到达,自己使团一行风尘仆仆,个个灰头土脸确实有损大唐威仪,就点头同意道:“我们今天就在此安营,让使团众人好好清洗,整理好仪容仪仗,三日后到泥婆罗国,也免得贻笑化外小邦笑。”

    见王玄策同意自己所请,蒋师仁对使团众人道:“兄弟们,我之前说过,翻越了雪山,到了天竺地界,我就请兄弟们好好喝酒吃肉。今天我们就在这河谷早点安营,大伙可以清洗下身子,再杀头牛,晚上和众位兄弟好好喝两杯。”

    使团众人特别是骑兵士卒听得蒋师仁如此安排,顿时都兴奋不已。李威更是兴奋难耐,对众人说道:“还不赶紧谢谢将军大人!”只听众士卒齐声喝道:“谢将军大人!”

    李威高声叫道:“大哥,二哥,我去摸几条鱼给两位哥哥下酒。”说罢,从马上一跃而下,三下五除二就把身上衣服脱个精光,一个猛子就跃入河里。李威自小在渭水边上长大,水性精熟,不一会功夫,就从河里抓了两条尺许长的大鱼,扔给岸上伙夫,高声叫喊:“痛快!痛快!!赶快拿去清蒸。”

    伙夫老王却不像一般的伙夫那样肥头大耳,反而瘦的跟个麻杆似得,不过这家伙做饭的手艺确实不错,人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属于那种精瘦但是却很有力气的那种,杀猪宰牛更是技艺娴熟、手到擒来。老王赶紧从地上把还不住扑腾的两条大鱼摁住,兜在怀里,对李威应道:“得嘞,做鱼可是我拿手好菜,您就瞧好吧,保管你吞掉舌头。”

    这边有士卒已经把一头牦牛按到在地,对伙夫叫到:“老王,你赶紧过来把这牛宰了,晚上兄弟们好打打牙祭!”

    伙夫老王马上兜着两条鱼跑过去拿刀杀牛,没想到大鱼从怀里跳出来,老王急忙用手去抓,一不小心跌了个狗啃泥。使团众人不由得都哄笑起来。

    两堆篝火熊熊燃烧起来,使团众人团团围坐在篝火旁边。火堆上架着的两口大锅正咕噜噜地冒着热气,里面的大块牛肉渐渐煮熟,飘散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

    众人闻得香气,不由得都喉结大动,特别是李威这小子,更是直咽口水,不停地催促老王加柴大火。王玄策看李威这猴急的样子,对李威笑到:“三弟,牛肉对我大唐人来说是难得的美味,可是在这天竺,却是没人敢吃牛肉。路上遇到牛,还要给牛让路,让牛先走。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一席话顿时把李威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连忙追问道:“还有这等怪事,大哥你赶快说来听听。”蒋师仁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事,也侧耳静听王玄策下文。

    王玄策见众人都在洗耳恭听,也就不买关子,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自从玄奘大师从天竺归国,带来六百多部经书,我们都以为天竺乃是佛国极乐之土,佛法昌盛,僧侣众多。可是我随李义表大人出使天竺后,方才知道,这天竺除了佛教,还有很多宗教也在此传经收徒。而且,信仰这些宗教的天竺人,比信仰佛祖的沙门僧人的数量还多得多。

    这些旁门左道中最大的一个宗教自称婆罗门教(今天的印度教),也是在这天竺土生土长的宗教。这个婆罗门教,以《吠陀经》为最主要经典,包含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一些列经典教义;这个教派因崇拜大神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的人担任祭司而得名,他们信仰梵天,毗湿奴、湿婆三位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

    “说到他们崇拜的这三位大神,其实是“三神一体”的。梵天是创造神、毗湿努是护持神、湿婆是破坏神,这三位神据说又是原神的一体三面。而三位神之中,梵天是婆罗门教中的根源神,是“世界之主”,在世界形成之际,他创造诸神,护持天地空三界。他们宣称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归于梵天。”

    说道这里,王玄策停顿了下,看到旁边众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自己讲话,连锅里不断飘出的牛肉香气,似乎都被众人遗忘了,就笑着对使团众人道:“这牛肉已经煮熟了,大家可以边吃边聊,长夜漫漫,我们在此饮酒吃牛,夜谈天竺故事,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李威听的入神,见王玄策停下不讲,赶紧从锅里捞出来一大块牛肉,放到王玄策面前,着急地道:“大哥您先吃点东西,养足精神给我们好好说说天竺的故事。”

    说罢,又捞了一大块牛肉送到蒋师仁面前,笑着对蒋师仁道:“二哥您也多吃点。”

    蒋师仁用小刀切着面前的牛肉,对其他士卒道:“兄弟们也别闲着,来来来,都开吃。酒饱饭足后才好听大哥讲故事。”

    众士卒听得蒋师仁发话,这才开动筷著,从锅里捞出牛肉,再用肉汤泡上干粮,有滋有味地大吃起来。

    李威见王玄策吃的差不多了,恬着脸对王玄策笑道:“大哥,这牛肉味道还可以吧,对了,你刚才还没说到天竺人为什么不吃牛肉呢!”

    王玄策咽下口中的牛肉,喝了口马奶酒,润了润喉咙,继续开讲。

    “刚才说到婆罗门教三大主神,梵天是创造神,湿婆是破坏神,毗湿奴是护持神。下面我再说说婆罗门教中的湿婆神,这就关系到天竺人为什么不吃牛肉了。

    湿婆是婆罗门教的毁灭之神,关于他的神话故事可是不少。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长着的第三只眼能喷出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到三魔城毁灭者之称号。

    传说诸神和阿修罗大战的时候,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因此被烧成青黑色,也得到青颈之称号。

    婆罗门教认为“毁灭”同时还有“再生”的含义,毁灭之后就迎来再生,所以湿婆神除了毁灭的神力,还有再生这一面的神力。所以,他们用表示生殖能力的男人的男根,作为湿婆神创造力再生力的象征。

    传说湿婆神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凯拉萨山(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他的坐骑是一头白色的大公牛,名叫南迪,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他的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大神的诸小神之首。

    传说湿婆神又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山上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神奇力量。他又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传说他还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所有士兵全部由形体骇人的魔鬼组成。而他长在前额上的第三只眼更是一件恐怖无比的武器。这只眼平时总是紧闭着,一旦睁开就会喷出毁天灭地的愤怒之火,摧毁所看到的一切,就连神也不能幸免。曾经引诱湿婆的爱神,就是被这只眼烧成了灰烬。

    湿婆神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也被婆罗门教徒誉为舞王。传说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和男性式的刚健舞两大类型。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跳舞,或独自,或与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湿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头发向上飞扬,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另一条腿和手在空中扭摆,舞姿曼妙绚丽。其右手执鼓,象征生命;左掌托着火焰,象征毁灭。故此在湿婆手中掌握了创造与毁灭两种元素。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还会通过跳坦达瓦之舞来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回归到梵天之中。

    婆罗门教把湿婆神的形象描绘成一头三眼四手,脖子中带着骷髅项链,身上绕着一条大蛇,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和恒河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

    婆罗门教有个派就叫湿婆派,湿婆派的信徒把湿婆神奉他们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因为大白公牛南迪是湿婆神的坐骑,是有神力的,所以婆罗门的教徒也都崇拜牛,不但不敢杀牛吃牛,遇到牛,还要等牛先过去才能走。”

    听王玄策说完上面婆罗门湿婆神的故事,蒋师仁端起酒碗,和王玄策碰了下,大笑说道:“大哥真是博学,连天竺人的神你都一清二楚,小弟敬大哥喝一杯!”

    “我上次出使天竺,虽然跟婆罗门教这个外道没有什么接触,但是这个婆罗门教在天竺信徒众多,我在与那烂陀寺的一些高僧大德闲谈过程中,对这个婆罗门教也略有了解,这才能在这里讲给你们听。要说一清二楚,那可就不敢当了。”王玄策谦虚地笑了笑,举起酒碗和蒋师仁碰了下,一口饮尽。

    “对了,说到天竺的这恒河呀,也有一个神话故事,跟这个湿婆神有关。反正闲来无事,你们要是想听的话,我就讲给你们听听,也好打发下时间。”王玄策向围坐在周围的使团众人说道。

    “要听,要听,大哥您快说。”李威迫不及待地叫道。

    “恒河来到人间在印度是个非常著名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天竺有个叫阿由提亚的王国,其国王萨嘎尔一直没有子嗣。刚才说了,湿婆神除了掌管毁灭之外,还掌管再生,并且湿婆神的象征物就是男性的男根,因此这位国王虔诚信奉湿婆神,并在喜马拉雅山脉长时期的苦修,终于打动了湿婆神,获得了湿婆神的祝福。后来,这个国王生了六万个儿子”。

    “我靠,六万个儿子,这国王到底有多少老婆呀?”李威听到王玄策讲到这里,吃惊地怪叫道。“按一个老婆生三个儿子算,也要两万个老婆,让我算算,一年365天,一天陪一个老婆,这要多久才能睡一遍?十年?不,不对,三十年?也不对,四十年?”李威搬起手指算了半天,都没有算出来。然后求救地问蒋师仁道:“二哥,你算筹好,你来算算,到底要多少年才能把这么多老婆睡一遍。”

    “你个混账小子,就关注人家有多少老婆了。”蒋师仁笑骂道。话虽如此,他仍然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了一跳,就按两万个老婆来计算,要是全部睡一遍的话,居然要伍拾肆年还要多。

    “伍拾肆年零两百九十天!”蒋师仁正准备把自己默算的伍拾肆年这个数字告诉大家的时候,旁边的辩机和尚却脱口而出。蒋师仁不由得对这个辩机和尚另眼相看,这辩机和尚一路上少言寡语,坚韧耐劳,除了在过喜马拉雅峡谷的时候,对那些倒毙在路边的尸体念大悲咒外,也没怎么说过话,没想到这和尚的算筹能力居然这么好。行军打仗,后勤保障最关键。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后勤保障就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想到这里,蒋师仁对辩机和尚不由得暗自留了心思。

    王玄策听到辩机和尚的计算结果后,也是略有吃惊,不过他是文官,对算筹一学向来不甚精通,虽然觉得辩机和尚计算结果挺快,也没有多想,所以也就没有蒋师仁这么吃惊。

    王玄策喝了口酒,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当国王这六万个儿子长大成人后,萨嘎尔国王决心举行马祭(马祭是婆罗门教的一种重大祭祀典礼),此祭祀可以让人获得如梵天般战无不胜的地位。梵天大帝惧怕国王举行祭祀成功后谋夺自己的帝位,于是就施展神力,偷走了马祭用的所有的马,并派爱将因陀罗将马带到了更下界的世界,把马放到了正在禅定的大圣人卡皮腊的旁边就然后离开了。

    国王的六万个王子寻遍了整个世界也未找到马,于是挖了一个洞来到了地下世界。他们发现了马就在圣人卡皮腊的旁边。于是他们认定圣人就是偷马之人。最小的一个王子达利普,劝说哥哥们要先了解清楚真相,千万不要冤枉了好人,他的哥哥们都不听,就开始殴打处在禅定中的圣人。这一暴行激怒了圣人,他用神通之火将五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王子都烧成了灰烬。

    萨嘎尔国王听说五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王子都被圣人焚烧成灰烬之事,心痛欲裂,国王就祈祷圣人卡皮腊原谅自己的儿子冒犯之举。圣人见国王诚心忏悔,心也就软了,就告诉国王,只要他将恒河引到大地上来,他的六万个儿子被恒河之水冲洗后便能复活,也能洗净他们所有的罪过。

    于是萨嘎尔国王将王位传给唯一一位没有殴打圣人侥幸存活的儿子,自己来到喜马拉雅山苦修,但因为他不久就死亡了,因此也没有成功的请到恒河降临。他的最小的儿子达利普就将想把自己王位再传至下一代,自己接着去苦修来感动恒河女神。

    达利普王子虽然有两位妻子,但没有儿子,他虔诚地祈祷湿婆神,获得湿婆神的祝福,生了一位儿子,名叫巴给依茹阿特。

    巴给依茹阿特刚出生的时候,相貌非常丑陋,但是当他成年后,遇到一位圣人给了他祝福,变得非常的英俊。他向各位天神举行了各种苦行,虔诚地祈祷了极长的时间。最后湿婆大神和恒河女神都被他感动了,决定来到人间。

    但是恒河下凡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巴给依茹阿特害怕恒河的冲击力会撞坏大地。就向湿婆神求救,湿婆神决定用自己的头接住恒河,以减轻河水对大地的冲击。恒河女神于是分为了三个部分降临到了这个世界。她下凡后,就落在端坐在喜马拉雅山中的湿婆神的发髻之中。

    然后湿婆神允许其中一部分流向了人间。巴给依茹阿特吹起了湿婆大神赐给他的海螺,将恒河引向大海,再从大海引入到地下世界,被烧死的五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王子都因恒河水的洗涤,洗净了罪孽,从而再次复活了。

    当恒河流向人间和地下时,天界的众生也祈求梵天将恒河带到天堂,他们也需要恒河水来净化自己的罪过。为此梵天答应他们将恒河的一部分也留在天界。因此恒河在天上被称曼达克丽,也就是我们大唐人说的银河;在人间这一部分被称为恒河;在地下被称为巴给依茹阿特河。

    恒河在婆罗门教圣典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婆罗门教的祭祀宣称,无论是见到、还是触摸到、还是念颂到恒河的名字,都能够洗净自己的罪过。在恒河中沐浴的人,能获得至高神的祝福。不仅是在圣河里沐浴能生到天界,而且死后将头发、骨头等留在恒河之中,也能升入天界。恒河水流经的地域也被天竺人认为是圣地。

    直到现在,在恒河旁边进行火葬都被天竺婆罗门教的人认为是最吉利的,他们将烧后的遗骨扔入圣河恒河,认为这样能帮助亡者带去解脱。恒河水,被天竺人视为极度神圣,任何婆罗门教徒如果手中有握着恒河水,就不敢说谎话,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说起这恒河呀,也是这天竺最大的河流,就像我们大唐的黄河一样,恒河也是天竺人的母亲河,世世代代滋养了天竺人。

    我们这次出使中天竺,中天竺戒日王所在的王城曲女城,就在恒河的西边,我们要想见到戒日王,也要渡过恒河。

    (本章完)